(一)意境的内涵
所谓意境,从美学上讲,它是欣赏者在艺术形象的审美过程中所获得的美感境界。它来源于艺术形象,但又不同于艺术形象。
意境是情景交融的观点,为我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它滥觞于南朝著名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的巨著《文心雕龙》一书,其在文学上的表现便是景与情的结合。因此,就园林艺术而言,意境就是由物境(园景形象)和情境(审美感情、审美评价、审美理想)在含蓄的艺术表现中所形成的高度和谐的美的境界。亦即园林意境是园景形象与它们所引起欣赏者相应的情感、思想相结合的境界。例如,在我国传统园林的意境表达上,植物造景就有松之坚贞、梅之清高、竹之刚直不阿、兰之幽谷品质、菊之傲骨凌霜、荷花之出淤泥而不染等,在山水创作方面更有观拳山勺水如神游峻岭大川之说。[4]
意境是中国美学对世界美学思想独特而卓越的贡献,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说,在园林艺术、园林美学中得到了独特的体现。中国园林的美,并不是孤立的园景之美,而是艺术意境之美。因此,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中心内容,是园林意境的创造和欣赏。
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时,除了布置景物的形象,还要做巧妙处理,使这些形象能在欣赏者心目中产生设计预期的情思,就形成或创造一定的意境,造园艺术才达到更高的境界。园林的设计布置如果只停留在外观的安排,没有表达一定的情意,就形成不了相应的意境,美的效果必然是肤浅的,甚至仅是景象零碎或庞杂呆板的凑合。如果重视了意境的形成和创造,则能丰富欣赏内容,增加欣赏深广程度,产生更加动人的园景效应。
园林意境,是比直观的园景形象更为深刻、更为高级的审美范畴。它融会了诗情画意与形象、哲理等精神内容,通过游人眼前具体的园景形象而暗示更为深广的优美境界,实现了“景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果。对于创作来讲,园林意境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和创作者的主观意念及情感的抒发。对于欣赏者来说,园林意境既是客观存在的园林属性,又是游人主观世界浮想联翩的审美感受,并且这种感受是以游人对自然与生活的体验、文化素养、审美能力和对园林艺术语言的了解程度为基础,亦可谓“景感”。对创作者而言,园林意境是可知的,其构成可以通过理性的分析加以认识和掌握,从而作为创作的指导。对欣赏者而言,园林意境是比较隐晦的,因此,要充分领略其内容,也有一个提高文化与艺术修养的问题。(www.xing528.com)
意境在文学上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见景生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古代有许多伟大的诗人善用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中虽只字未提及诗人的感情如何,但是通过诗人对景物的描写,使读者清晰见到帆船早已远去,而送别的人还伫立在江边怅望的情景,那种深厚的友情溢盈于诗表。因此,以景抒情,情更真,意更切,更能打动读者的心弦,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这就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确切地说,这就是意境。
(二)立意与意境关系
一件艺术作品应该是主客观统一的产物,作者应该而且可以通过丰富的生活联想和虚构,使自然界精美之处更加集中,更加典型化,就在这个“迁想妙得”的过程中,作者会自然而然地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而在作品上也必然会反映出来。这是一个“艺术构思”的过程,是“以形写神”的过程,是“借景抒情”的过程,是使“自然形象”升华为“艺术形象”的过程,也就是“立意”和创造“意境”的过程。
作者越是重视这个“造境”过程,收到的艺术效果也必然越好。清代画家方薰在他所著《山静居画论》中提道:“笔墨之妙,画者意中之妙也。故古人作画,意在笔先”;“作画必先生立意以定位,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意庸则庸,俗则俗矣”。由此可见“立意”是何等重要。可以这样认为:没有“生活”,也就无从“立意”,而“生活”却顺归于“立意”,没有“立意”,也就没有“意境”,作品就失去了灵魂。“意”即作者对景物的一种感受,进而转化为一种表现欲望和创作激情,没有作者能动地通过对象向观众抒发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艺术就失去了生命,作品就失去了感染观众的魅力。由此可见,“立意”是“传神”和创造“意境”的必由之路。
写景是为了写情,情景交融,意境自出,所以一切景语皆情语。园林设计是用景语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人们处在园林这种有“情”的环境中,自然会产生不同深度的联想,最后概括、综合,使感觉升华,成为意境。有些园林工作者对自然风景没有深刻感受,总是重复别人的,甚至把园林设计公式化,尽管穷极技巧,总让人感到矫揉造作,缺乏感人的魅力,这种作品是没有艺术价值的。自己没有感动,又如何能感动别人,更谈不上有意境的创造。对欣赏者而言,因人而别,见仁见智,不一定都能按照设计者的意图去欣赏和体会,这正说明了一切景物所表达的信息具有多样性和不定性的特点,意随人异,境随时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