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起源:神奇叶子是什么
一片叶子引发的故事
这个一面摸起来滑滑的,另一面软软的,是什么树的叶子呢?
这里有一片好奇怪的叶子,你快来看!
我们的决定:找找是哪棵树上掉下来的。
小草老师有话说
当拿到枇杷叶的时候,孩子们并不了解,所以可以通过考察这种方式来建立属于孩子自己的认知。教师可以激发孩子们进行讨论,从外形、用途、色彩等多方面引导孩子们去思考。
考察的方法不仅仅局限于查资料、问有经验的人,更多的可以让幼儿亲自去探究、去发现。在这次与枇杷相遇的活动中,幼儿将枇杷叶带回教室经过一番激烈却没有结果的讨论后,他们决定去幼儿园找一找,或许能从树上发现秘密。
乐乐也想知道这是什么叶子,带回教室研究研究吧!或许能在书上找到答案,有可能我们会想到更好的办法。
故事进行时:好想吃枇杷呀!
童言稚语
点点:我就知道是枇杷叶,跟我家楼下的枇杷树一模一样。
毛毛:有枇杷!枇杷!
睿睿:哪里?给我看看……
涵涵:我最喜欢吃枇杷了。
逗逗:好想吃枇杷呀!
丫丫:我们能摘枇杷吗?
滑滑梯旁发现“神奇树叶”
小草老师有话说
“神奇树叶”引发的兴趣引领幼儿不断探究下去。幼儿对枇杷叶的认知比较匮乏,相反,他们对枇杷果却有比较多的经验基础。因此,幼儿通过对比、寻找、发现树,再通过树上的枇杷果揭秘,原来“神奇树叶”就是枇杷叶。教师在幼儿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做一个“懒”教师,把问题还给幼儿,把解决问题的过程还给幼儿。
当幼儿提出摘枇杷的要求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导:树是谁的?怎么办呢?
故事进行时:树太高怎么办?(www.xing528.com)
小草老师有话说
获得枇杷树主人的同意后,孩子们的摘枇杷计划就开始了!枇杷果长在高高的枇杷树上,怎么摘得到?教师可以给幼儿创设轻松的环境,充分给予他们思考、探索、讨论的空间,画一画、试一试。教师要做的,就是在幼儿尝试的过程中,做一个安全的守护者,保护他们的奇思妙想,也保护他们的安全。
枇杷树那么高,乐乐提醒小朋友们,虽然枇杷果很美味,但是想要摘到枇杷果,我们可得想出一个好办法,千万不能为了摘枇杷果让自己受伤哦!
故事进行时:枇杷主题开启了
乐乐小课堂:枇杷叶煮水喝,可以止咳哦!
小草老师有话说
偶遇“枇杷叶”后,孩子对叶子的构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孩子提问:“叶子离开了树,不是会枯萎变黄吗?怎么它还是绿油油的?”遇到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提问给出相关的知识点,实际上孩子对“常绿树和落叶树”产生了疑惑;同时可以就这个问题进行该知识点的生发。孩子们总能提出不一样的问题,教师需要对问题有敏锐的捕捉能力,同时挖掘出问题背后的关键经验,然后开展具体活动。具体根据孩子的提问来生发,这也是张雪门先生的行为课程的理念体现,孩子的行为即是课程生产的开始。
故事进行时:和大师牵手
水粉+彩泥
水粉画:枇杷
彩泥+叶子
徐悲鸿的画
吴昌硕的画
齐白石的画
小草老师有话说
主题进行中肯定会涉及美术创作活动,教师可以为幼儿营造艺术的氛围,和大师牵手,鼓励幼儿大胆主动地创作,避免纯技能的美术教学。对美的欣赏往往比技能学习更重要。
幼儿园里除了枇杷树,还有桃树、梨树、杨梅树等,我都有点记不住了。不过给这些树挂上名牌后,下次我见到名牌就可以很清楚知道了!
小草老师有话说
孩子们无意间发现的一片枇杷叶,通过观察、探究、发现,终于找到了枇杷树。从发现枇杷树到枇杷果,再不断行进到摘枇杷果、品尝枇杷果等,是一段充满挑战的经历,也是宝贵的经验财富积累。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还发现了幼儿园里还有其他的果树,对果树的考察也在持续不断的进行中。甚至他们还想要给每一棵果树都挂上名片,这样其他班的小朋友就不会认错了,于是星荫乐园里的所有果树都有了独特的名牌。
作为教师,应该更多地给孩子们提供机会。比如孩子们需要工具来观察树叶、测量树的粗细等,教师可以提供放大镜、皮尺等,也可以邀请家长助教进入我们的课程中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