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固化与取喻角度的关系:一个深入的研究

固化与取喻角度的关系:一个深入的研究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以与“月”相关的喻象为例。由此可知,佛典中与“月”有关的贬义词性对中国譬喻中“月”的固化取喻角度产生了影响。这些佛典修辞类譬喻中不同于中国譬喻的概念,扩大了中国譬喻的词汇,也预示着中国譬喻取喻角度的选择增多,这也是佛教修辞类譬喻影响中国譬喻固化的取喻角度的表现。

固化与取喻角度的关系:一个深入的研究

事物本身的感情色彩受语境的影响,而使用同一事物作为喻象的时候,根据不同的语境需要,或取其褒义,或拈其贬义,这样喻体在感情色彩上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意义。喻体的褒贬不同也会对本体产生不同的影响。钱锺书先生认为:“同此事物,授为比喻,或以褒,或以贬,或示喜,或示恶,语气迥异,修词之学,亟宜拈示。”[17]用斯多葛派哲人的话来说,就是“万物各有二柄”,这里的“柄”就是指比喻中褒贬有别的用法。由此可见,比喻中的喻体具有“多柄”的特点。佛教修辞类譬喻喻体或褒或贬的用法,正是利用了喻体的多柄性。佛法反对固守执念,故喻体的多柄性在其看来乃理所当然,而中国文化最重圣贤与传统,其喻体往往单柄。因此,佛教不执一念的多柄用喻对中国譬喻中已经固化的喻体的取喻角度也会产生影响。

首先,以与“月”相关的喻象为例。查罗辉等编著的《中华诗韵大辞典》,与“月”相关的词语多为中性词或褒义词。“(但)常见于佛典中的‘水中月’之喻,所表现的是‘可望不可即’的枉自企求的心境。”[18]很明显,佛典中的这个含义多为贬义。如:明代徐元太《喻林》卷九《人事门七》:“如小儿求水中月,镜中像,如是等愿,皆不可得,可得愿者,钻木求火,穿地得水。”(《大智度论》卷三十)该例中的“水中月”与“镜中像”类似,都是不可得的虚幻之物,是贬义;又如:《喻林》卷九《人事门七》:“如幻、如阳焰、如梦、如水月、如响、如空花、如像、如光影、如变化事、如寻香城,虽皆无实,而现似有离。”(《波罗蜜多经》卷一)该例用10个博喻来比拟诸法,“水中月”即是其中之一,用例中“水中月”这个比喻来说明尘世的虚妄无常,也是贬义。在今天的现代汉语中,我们已习惯于将虚幻之物、将不可能实现的幻想称之为“水中月”“镜中花”。由此可知,佛典中与“月”有关的贬义词性对中国譬喻中“月”的固化取喻角度产生了影响。(www.xing528.com)

我们再来看比喻的“边”。“比喻有两柄而复具多边。盖事物一而已,然非止一性亦能,遂不限于一功一效。取譬者用心或别,着眼因殊,指同而旨则异,故一事物之象可以孑立应多,守常处变。”[19]这告诉我们,事物的性质并不是单一的,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会发现不同的特点、性能、功效,因而就产生了事物不同的“边”。佛教譬喻中也有“多边”的说法。如《喻林》卷二十六《人事门二十四》:“譬如水性自冷,假火故热,止火停久,水则还冷。”(《大智度论》卷三十一)该例取“水性自冷”这个角度,来说明“性空者,法性常空”的道理。这些佛典修辞类譬喻中不同于中国譬喻的概念,扩大了中国譬喻的词汇,也预示着中国譬喻取喻角度的选择增多,这也是佛教修辞类譬喻影响中国譬喻固化的取喻角度的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