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祖望的先人中,全元立是最被称颂的先祖。他的主要事迹有三:1.反抗严嵩迫害忠良;2.不肯为明世宗撰青词;3.与万鹿园(表)谦让牌坊。关于反抗严嵩一事,蒋学镛《甬上先贤传》说:
全元立字汝德,登嘉靖十四年进士,授检讨,寻充经筵讲官,册封鲁藩。前此册使俱有馈遗,公独却不受。王重之。手题九山图相赠曰:“此无玷太史装也。”大学士严嵩方当轴,倾首辅夏言及杨、沈诸人相继赴西市,举朝冤之,而莫敢言。公愤然曰:“使吾职台谏,当以言争。职廷尉,当以法争。吾职史,独董狐笔在耳。”作《告天文》,极陈诸君子冤状,词义慷慨,嵩闻而忌之。[10]
这种“不畏权相,直道而行”的态度正是全元立一生的写照。在全元立奏劾严嵩之后,明世宗诏令全元立撰写青词以祀天。这件差事,原是帝王拔擢大臣之恩惠,没想到全元立竟婉辞。全祖望述说此事之经过,并称颂其难能可贵的节操。
先侍郎(全元立)事永陵(明世宗),风节卓绝,适有诏入直西内草玄。侍郎以为不可,乃逊词以母老,愿南迁侍养。时同里袁文荣公(炜)应徙南院,闻侍郎之有此请也,亟祈要人,愿得入直。侍郎即代之南,而文荣从此驯致大位。予考当时翰詹诸臣,鲜有不以青词进者,但得入直,宫袍一品,立致要津。至南院,则左迁也。桂洲(夏言)以侍西苑得宰相,垂老不肯戴道冠,遂为分宜(严嵩)所挤。新郑(高珙)属华亭(徐阶)求撰文,不得,既登揆席,因修怨焉。荐绅先生,几莫能自重者。其时有阳明讲学高弟,尚不能辞此席,特稍于其中寓讽谏,而时论已难之。南充陈文端公以却桂洲代草青词之举,见重一时。则先侍郎之甘心于远出,而皭然不滓,足与日月争光也已。荆石作墓志,略叙其事,而《明史》失之。[11]
“皇帝诏曰”的压力是大于宰相严嵩的排挤。更何况朝中诸臣、荐绅先生、阳明高弟都未能免俗应付,由此更见出全元立的“永不妥协”,是“足与日月争光”。
第三件事是紧接而来辞官归里与万表谦让牌坊。全祖望说:
前明都督同知鹿园万公,以大将有功于倭乱,而为理学名臣。其论漕事,尤切中治道。盖古今儒将中第一流也。都督第在城中新街,实与先侍郎(全元立)居毗连。鸣珂之里,文武鼎盛,而以讲学尤相睦。都督已登五府,养痾杭之西溪。先侍郎亦官至院长。时有部使者,为都督树坊于街之两偏。其西曰都督衙,其东曰锦衣里,成有日矣。适有自京师至者,语都督曰:“全学士以不肯撰青词,改南院矣。南院一席,本应慈水袁学士往,袁自请留撰文,而全代之南。”都督瞿然起,曰:“有是哉,学士之大节如此耶!”乃言于部使者,愿以东坊让之全氏。部使者以书来告,先侍郎曰:“此当道为万公旌功也。鹊巢而鸠居,吾弗敢也。”亟为书以让都督,而都督曰:“吾已言之矣。”是亦枌榆之佳话也。先侍郎终固辞不敢受,而都督亦遂并虚其西。坊不果上。至今此两坊者,有双阙巍然而无横石,不知者或以为岁久而圮也。先侍郎《阿育王山房集》,今已阙佚,然尚有与都督论学书,及和其淮上诸诗。因思吾乡前辈荐绅先生,能以学行相镞厉,即让坊一节,则都督乐善之虚怀,侍郎不苟之介志,皆可想见。陶公诗曰:“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斯之谓矣。[12]
万表乐善(乐全元立不肯撰青词)之虚怀,全元立不苟(不苟且接受万氏之美意)之介志,遂成为枌榆佳话。唯有素心(心思纯朴)的人,才能言所当言,行所当行,依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直道。这一点也是全祖望在仕隐之间及反不反清与品评人物高低时的衡量准则。
全祖望的族祖全美樟“独与兄弟讲求佐王之学,尤以名节自励,熟于史、三汉、南北朝、两唐纪传”。又劝张苍水折节改行,勿沉迷于呼卢狂聚之中。其后张苍水为督师,因感恩全美樟,乃以女妻美樟仲子。不久,苍水殉国。美樟临终书末命曰:“吾未得为苍水延一线,汝曹当世奉其祀。”[13]全美樟讲王佐之学,又善于提拔人才,感化顽嚣,对朋友的关怀,不仅终身不改,且至死不忘。全祖望称赞他说:(www.xing528.com)
呜呼!太白(李白)之识汾阳(郭子仪),其与先生之识督师,皆出于风尘物色之外。一则为中兴之元老,一则为穷岛之孤臣。成败不同,而其无愧为天地间伟人一也。[14]
全祖望一生极重友朋交情,又深受族母(即张苍水之女,全美樟之媳)影响,收集编纂张苍水诗文、年谱,留意佐王之学,不可谓未受全美樟之影响。
全美闲为全大震之子,亦以名节自持。书法、绘画均工,尤以画马闻名。其画马之蓝本实出赵孟(松雪),以赵氏降元,故美闲羞提松雪,却说:“吾师者,宋遗民龚圣予(橙)父子……其实圣予之马世无传者,侍御特重其人而已。”[15]
全祖望的曾祖父全大和,本生祖全大程及祖父全吾骐,于明亡之后,一族24人一日尽弃诸生籍,隐居于东岙,时人对此有很高的评价,高隐学说:
谢皋羽弃其子行遯,终身不相闻问。郑所南则无子,未若全氏之骈聚。[16]
张其淦《明代千遗民诗咏》也说:
翳昔明社屋,四明多遗民。甬东聚忠义,鄞县尤彬彬。全氏弃诸生,一日廿四人。况在世禄家,子弟沐国恩。大理与太常,金玉是友昆。眺彼东钱湖,亦有鲈与莼。童岙最荒僻,万山莽荆榛。遂诛宋玉茅,且垫林宗巾。有子肯偕隐,北空真超群。兰陔洁佳膳,寝门问晨昏。皋羽弃其子,终身不相闻。所南无后嗣,未若全氏亲。沧桑既变幻,富贵如浮云。一门修汐社,吟罢同耕耘。孤山遯初子,千秋肃明禋。世代炳节义,宗佑多松筠。[17]
全大和、全大程、全吾骐、全大震、全美闲、全美樟均与明末遗民往来频繁,而美闲更身殉明朝。全祖望从他的先人与遗民的身上,发现一种天地的正气,所以,表彰遗民,不使其泯灭,遂成为全祖望著作的主要特色。而全氏先祖的重视品性,看重节义,更深深影响全祖望对人的好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