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明他们的明朝-探明他们的明朝

探明他们的明朝-探明他们的明朝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初他之所以能被起用并出任凤阳总督,是出于阮大铖向首辅周延儒的推荐。崇祯十七年六月,钱谦益复出了,出任弘光政权礼部尚书。马士英知道钱谦益的影响力,便对他说:“党人不谓不抑矣,今需人之日,破格为先。”然而,在晚明门户甚深的背景下,钱谦益“以门户荐非门户”并不为人所理解,反而被人嘲笑。后人更猜测他不过欲以此获得马士英等人认可,借此入阁。

探明他们的明朝-探明他们的明朝

按照伦序当立的原则,既然朱由校(熹宗)、朱由检(崇祯帝)兄弟都死了,他们两人中前者没有子嗣,后者几个皇子下落不明,最近的皇位继承人就应该从他们的祖父万历皇帝的儿子中去找,而福王朱常洵之子朱由崧作为熹宗和崇祯帝的堂兄弟,无疑是最近而且最合适的继承人。但是,东林党当初争国本时站在朱常洛一方,曾千方百计地抵制郑皇贵妃企图谋立福王朱常洵为太子的企图。这样的政治立场也一直带到了明末清初的特殊时期。作为东林党领袖,钱谦益提出迎立潞王。但是,这样的一个带有党派偏见的提案,却引起了很多人的不安。毕竟,此一时,彼一时。为了某一政治派系的利益而漠视天下大法,自然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支持。李清在《三垣笔记》中说:“北都变闻,在籍钱宗伯谦益有迎潞王议,……时草野闻立潞,皆不平,及(福)王监国,人心乃定。”李清是与钱谦益有交情的,钱谦益曾对他寄托了很多的修史期望,因此李清的话不应该有太多的偏见,是可信的。这表明,东林党人在国亡之际仍然只顾派系利益,实为失策。而且,乱世之际,谁控制军队,谁就有更大的话语权。在得到凤阳总督马士英和江北四镇刘泽清等武将的支持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监国,不久即位,改次年为弘光元年(1645),即南明弘光政权。大势已定,东林党人之后的失利也就在可以想象之中了。

马士英拥立福王后,自己出任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当初他之所以能被起用并出任凤阳总督,是出于阮大铖向首辅周延儒的推荐。阮大铖是魏忠贤阉党案中的人物,崇祯一朝一直郁郁无所作为,且被东林人士一贯折辱。马士英掌控南明弘光政权之后,投桃报李,想要起用阮大铖。崇祯十七年六月,钱谦益复出了,出任弘光政权礼部尚书。马士英知道钱谦益的影响力,便对他说:“党人不谓不抑矣,今需人之日,破格为先。”意思是说,当初阉党一案并不是不重要,阉党分子也不是不要压制,但现在国家破碎,急需用人,所以要破格使用。或者是为了弥补自己迎立潞王之失策,或者是真的想要试图捐弃门户之见,钱谦益竟然承马士英之意上了一道奏疏,为阮大铖、蔡奕琛、杨维垣等阉党分子开脱。蔡奕琛是温体仁的心腹。然而,在晚明门户甚深的背景下,钱谦益“以门户荐非门户”并不为人所理解,反而被人嘲笑。杨维垣等人也不领情,说我本也不靠钱谦益才能得到起复。后人更猜测他不过欲以此获得马士英等人认可,借此入阁。夏完淳《续幸存录》中说:“(钱)谦益素称儒林之望,至是有使过一疏,名节扫地。谦益不过欲得揆望,为此丧心之事。士英借谦益以用群奸,而愈疑谦益,反绝揆望。”结果是,升任兵部尚书并重新获得权力的阮大铖等人反而又炮制了《蝗蝻录》,要将当初与自己为敌的东林人士一网打尽。(www.xing528.com)

受马士英、阮大铖等人的排挤,钱谦益入阁的愿望也依然没有实现。郁郁不得志时,钱谦益再次萌生隐退的想法。但是,钱谦益隐退的想法不彻底。他的朋友文震亨,在受到马士英等人排挤时,义无反顾地回到苏州,后来在清军攻陷苏州时投河不死,再绝食六天而死。相比而言,钱谦益显然更留恋富贵与权力。他在弘光元年三月上疏,请求在自己家中开史馆修国史,显然是想以退为进,但即便是这个想法也遭到拒绝。到此地步,他仍然不能决绝地离开他已经失望的弘光政权。可见,钱谦益一生留恋的东西太多。他将来未能遽死,大概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因此,明亡时钱谦益的复出,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好的政治效果,只收获了尴尬。两个月后,弘光政权在清将多铎的攻势之下瓦解,晚明多年的党争也随着明王朝的彻底结束而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