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十一年三月,严嵩离开钤山,北上京师。重新投入官场的严嵩仍然任翰林院编修,但之后数年里相继被委派了一些重要的任务:正德十二年(1517)二月同考会试,正德十二年十一月被委任教馆内书堂,正德十三年七月出使广西靖江王府,代表朝廷对袭封的靖江王朱经柣予以册封。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性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由历科举人参加,考中的将通过殿试由皇帝排定名次,正式成为进士。由于殿试只是重排名次,会试便成为举人能否上升为进士的重要门槛。明朝的选人用人制度,重进士而轻举人、监生。进士、举人虽然都是科举功名,都能做官,但实际的升迁却是重进士而轻举人,官员考察中往往也苛责举人而回护进士出身的人。因此,将来能不能成为明朝政府的高级官员而不是永远地浮沉于下僚,就看自己是否能够通过会试,由举人升格为进士。因此,出任会试考官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很高的荣誉,而且实际上也会有一定的政治利益。通常,翰林院中所出考官往往最多。正德十二年会试的考官共有十九人,其中内阁大学士靳贵和翰林院学士顾清是主考官,同考官十七人中排名第四的是严嵩,负责《诗经》第二房的阅卷。虽然我们现在不知道在该科考试中经由严嵩录取的到底有哪些人,但按照明代的惯例,那些被录取的士子将终身视严嵩为他们的“座主”和恩师。明代政治中门生、座主利益相结的程度不像宋代那样深,但毕竟这样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座主”的政治声望而言是有益的。严嵩也很看重自己同考会试的经历,曾经将会试的二十多天逐日记载,写成《南省志》一文,从中也可以看到严嵩对自己同考会试的荣誉感。不过,浏览《正德十二年会试录》,可以发现后来与严嵩斗得你死我活的夏言,恰恰是正德十二年以《诗经》考取的进士,会试成绩是第一百四十九名。夏言虽然未必是严嵩所在的《诗经》第二房的门生,但会试中考官“互批”的规矩——阅同一种经典的几个考官在将要录取的考生考卷上写下自己的意见——有理由让严嵩认为夏言不过是自己的学生而已。后来严嵩一入内阁便欲取代夏言的心气,未必不是建立在昔日这样一种考官、考生的尊卑关系上来的。
教馆内书堂对于严嵩来说也是难得的、有利的经历。内书堂是专门用来教习宫中小太监们的场所。据后来曾经主教过内书堂的一位翰林官员黄凤翔说,一般宫中各监局会遴选八九岁以上、十八岁以下的聪明伶俐小宦官到内书堂学习。内阁则向皇帝推荐五名翰林院的有才学的官员前往任教,一般必须在资历十年以上。由于资历深的翰林院官员很有可能将来会进入内阁,而内阁因为代皇帝对皇帝提出章奏处理意见、草诏等职命,与宫中的司礼监文书房往来非常密切,这样的一种规制竟间接地促成了内阁大学士与宫中掌管文书的宦官之间的“师徒”关系。据说,那些往来内阁取送文件的宦官,无论品秩尊卑,都称呼内阁大学士为“师傅”,就是这样的一个缘由。因此,对于翰林院官员来说,教习内书堂,是难得的与司礼监太监们接触的良机。他们可能因此为司礼监的权贵所知,从而为他们将来入阁打下很好的基础。严嵩在正德二年被授官翰林院编修,到正德十二年,年资恰好满十年。虽然他实际在翰林院中任官的时间不长,但显然他的才华、学问以及声誉,得到了当时的内阁大学士们的欣赏。(www.xing528.com)
代表朝廷出使藩王府同样是一种荣誉,而且往往会得到藩王很丰厚的馈赠,当然清廉的官员们往往会拒绝。严嵩出使广西靖江王府的归途中却遇上了麻烦。他在六月中旬行经江西临江府(今江西樟树)时,听到了宁王朱宸濠反叛的消息,继续北上的路断了。严嵩没有像王阳明那样倡义平叛,而是就在临江府的慧力古寺栖息下来。叛乱平息之后,他再一次回到家乡养病,直到正德十六年春才重新返回京城,四月抵达京师,而正德皇帝已经在之前的三月驾崩,嘉靖皇帝正在从湖广安陆(今湖北钟祥)前往北京的途中。新帝登基,将给严嵩带来全新的政治生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