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封建诸子:明朝的探明之旅

封建诸子:明朝的探明之旅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诸子分封,是朱元璋治国的一项重要政策。诸子分封制度确立于洪武三年。分封表现为一种极狭隘的家天下模式。本来,朱元璋为王府设“护卫”,为国家设“都司卫所”,用意在“彼此防范”。三子朱棡在大同也是胡作非为,甚至有人举报说朱棡“有异谋”。但是,朱元璋只将这类事情当“家事”处理。洪武九年,星象出现异常,朱元璋认为这是上天对他的警告,装模作样地下诏求言,恳请臣民们对他进行“批评”。

封建诸子:明朝的探明之旅

朱元璋《祖训录》的编纂始于洪武二年(1369),最终核定和颁行则到了朱元璋统治的晚年,即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近七旬的朱元璋对身后世界做了细密的安排。在这些安排中,朝廷出现“奸臣”的时候朱姓诸王可以奉密诏“靖难”,成了他反复训诫的话题。清人在编撰《四库全书》的时候也说,朱元璋的《祖训录》念念不忘其“亲藩体制”。诸子分封,是朱元璋治国的一项重要政策。

帝王优待自己的子孙符合人的本性,也符合儒家学说“亲亲”的原理。当然,帝王优待自己的后裔的方式多样:或将皇室诸子优养于京城,或分封于外地为王。分封之制,也即人们常说的“封建”之制,与秦汉以来的郡县制是背道而驰的,而且也被汉代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证明是不利于中央集权的。朱元璋要加强皇权,却又对封建之制感兴趣,这是为什么呢?推本朱元璋实施封建的原因,大概有两方面:一是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本身就有很强的家天下思想;二是受到了元朝宗王出镇制度的影响。然而,朱元璋难道就想不到有时候“祸起萧墙”可能比来自外部的攻击更具有毁灭性?汉景帝时期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公开反叛朝廷的“七国之乱”,朱元璋是怎么理解的?洪武元年十一月,朱元璋刚做皇帝不久,来到文楼,问侍立身边的太子朱标说:“最近跟儒臣们学习经书、史书,讲了些什么?”十三岁的朱标回答:“昨天讲的是《汉书》里‘七国之乱’的事情。”朱元璋问:“这件事上谁对谁错呀?”太子说:“七国做得不对。”朱元璋说:“这是老师的偏见。应该说,汉景帝误听了晁错的建议,轻易削夺各国土地,从而激起七国之变;但是,讲官如果跟你的弟弟们讲呢,就要说藩王们应该上尊天子,替国家分忧,做好国家的藩辅才对。”晁错建议削藩固然是引发叛变的导火索,但汉朝的人们也知道,地方政权尾大不掉,则“削亦叛,不削亦叛”。藩国与中央朝廷之间的矛盾,是体制的矛盾,而不是某些大臣的削藩建议引起的,也不取决于藩国诸王与皇帝的亲疏关系。这种矛盾在汉朝初年能爆发,在明朝初期同样也可能爆发,而且会引发更为惨烈的后果。但是,十三岁的太子带着弟弟们一起上学,一起在马皇后的悉心照料下成长,让朱元璋产生了错觉,以为自己的家庭将永远血浓于水亲情无限。

诸子分封制度确立于洪武三年。这一年,朱元璋将年龄较大的几个儿子分别分封到北方的西安、大同、北平、开封等地。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非但承担着驻守北部边境重点城市的任务,还经常要领兵出征,成了所谓的“塞王”。此后,从边疆到内地重要的城市如青州府、开封府、成都府、长沙府,均封子为王。有意思的是,福建、两广等沿海省份均没有分封亲王。分封表现为一种极狭隘的家天下模式。亲王在受封之地基本上不受法律的约束,并且享受极优厚的俸禄,拥有高出任何一位官民的崇高地位。《皇明祖训》规定:“凡朝臣奉使至王府,或因使经过见王,并行四拜礼,虽三公、大将军亦必四拜,王坐受之。若使臣道路本经王国,故意迂回躲避,不行朝王者,斩。”更严重的是,分封各地的亲王拥有自己的军队——王府护卫军。这些军队的数量,从三千至一万九千人不等。这其实也构成了后来朱棣篡夺皇位的基础。不仅如此,北部诸王如秦、晋、燕王因为经常带兵与蒙古各部进行战争,从而使边疆的卫所部队虽然名义上不由亲王支配,但实际上像燕王朱棣就在北平附近的卫所军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王崇武先生指出,朱棣反叛朝廷时北平附近各卫所的守军纷纷投降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多半已习惯于在燕王的指挥下作战,视燕王为他们当然的领袖。这对于中央集权而言,是致命的威胁。明人郑晓在其《吾学编》则谈到秦王朱樉在西北边境久享威名:“(朱樉)严毅英武,上委以关西兵事,得专赏罚,岁秋巡边,大将皆听节制。”本来,朱元璋为王府设“护卫”,为国家设“都司卫所”,用意在“彼此防范”。然而,亲王的崇高地位,以及他们在某些时候“合法”的军事领导权,使得国家的军事体系对他们的约束变得极其微弱。可以想象,这么一种“宗藩”体制,会对中央集权造成多大的威胁。

问题很早就开始出现。朱元璋还没死,次子秦王朱樉已露出桀骜不驯的态度,以致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不得不将他召回南京,并派太子朱标前往西安,名为北巡,实际上是检查朱樉在西安的不法之事。朱标生性仁慈,回京后主动为朱樉辩解,此事方了。三子朱棡在大同也是胡作非为,甚至有人举报说朱棡“有异谋”。后来,太子朱标北巡,息事宁人,将朱棡带回南京,训饬了一番。桀骜不驯的藩王不止秦、晋二王,周王、齐王、潭王、鲁王等人据说也是常“将所封军民一概凌辱”。为此,在洪武二十年,朱元璋亲自编纂《纪非录》一书,备载诸王种种过失,同时列举汉唐藩王失德而受罚的事例,以警示诸王。在这些记录下来的明代藩王罪行中,有“嫌本处女子脚大,又差人于苏杭收买女子的”,有“于军民家抬取寡妇入宫”的,有擅将省级及府州县官员听候发放而妨碍地方官员办事的,有“皮鞭一千下打死典簿”的,有令人杀害自己父亲的,有令宫中老妇自吞粪便的,有强夺僧寺财物的。分封在南阳的唐王朱桱,在南阳城中修建王府山,自山上俯瞰城中,凡城中有嫁娶,则掠夺民女,享受“初夜权”,久之遂形成南阳“夜娶”之婚俗。靖江王朱守谦,初封广西靖江,“阴贼险狠,狎比小人”,后来改封云南,“复奢纵淫佚,掠杀不辜”。种种丑态,备见诸王之淫纵。这说明,朱元璋一手策划的分封制度,其实在他统治时期就已经受到了挑战。但是,朱元璋只将这类事情当“家事”处理。任何朝臣要对此类事情做出评论,则会有极难堪的下场。(www.xing528.com)

叶伯巨是明初批评分封制的第一个牺牲品。他本是浙江宁海人,后在国子监读书,被授予训导一职,去山西太原南面的平遥县做学官。洪武九年,星象出现异常,朱元璋认为这是上天对他的警告,装模作样地下诏求言,恳请臣民们对他进行“批评”。据说颇“通经术”的叶伯巨对于如何在专制皇帝的威权下明哲保身还缺乏准确理解,竟然上书直接批评皇帝。他在上书中说:“臣观当今之事,太过者三。”第一件,叶伯巨认为是“分封太侈”。叶伯巨指出,现在诸王封地庞大,宫室规模也就比皇帝差那么一点点儿,而且手上还有不少的护卫队,数代之后,恐怕会出事情。接下来,叶伯巨以汉景帝时“七国之乱”和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为例,说:“七国难道不是与汉景帝同一祖宗吗?八王不也都是晋武帝的子孙吗?分封造成的规制紊乱,是祸患的根源。现在,诸王都还没有到自己的封地,可以适当地削减他们的封地,减少他们的护卫军。”应该说,叶伯巨对明初分封制的理解并不准确,因为明初受封的诸王有封地而无国土,有军事权但无行政权,当然可能有部分的司法权与人事权,但与汉代之封国相比还是完全不同的。叶伯巨在奏疏最后,委婉地请求朱元璋降低分封诸王的地位及势力。饶是如此,朱元璋看了之后还是大怒,骂道:“小子间吾骨肉。速逮来,吾将手射之。”于是,叶伯巨被从北方山西的平遥县抓了过来,最后死在南京的刑部大牢中。叶伯巨的死,在于他触及了他不该触及的帝王“家事”。

两三年后,长大成人的皇子们,纷纷离开南京,奔赴各自的封地。他们的宫室,早已由当地的文臣武将督修完好。燕王朱棣的燕王府,是由淮安侯华云龙在元代皇宫的基础上修缮而成,更为逾制。各个王国的宫城外,“立宗庙、社稷等坛”,俨然是一个具体而微的小朝廷。后来的事实证明,叶伯巨是很有“卓识”的。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最终篡夺了嫡长孙朱允炆的皇位,并展开一系列的屠杀,戕伤了明朝国脉。叶伯巨预测“尾大不掉”的危险可能在“数世之后”。但是,太子朱标的早逝,使政变提前到了二世、三世之间。明人论及朱标之死时,感慨地说:“如果朱标不死,那么以朱标之仁义,就不会削藩;不会削藩,就不会激变诸王,就不会有靖难之役。”以朱标早早确立的长兄和皇太子的尊崇地位,自然能消除诸王对皇位的觊觎。所以,皇太子之死,相当于在中央朝廷与分封诸王的平衡间,从朝廷的一侧突然撤走了一个重要的砝码。平衡被打破,规矩就得重定。为此,朱元璋命令修改诸王朝见东宫的礼节,因为当时储养于东宫的皇位继承人——皇太孙朱允炆,在辈分上比诸王要低一辈。为此,朱元璋定下了这么一套礼仪:在朝廷正式场合,诸王拜东宫;在后殿,诸王与东宫叙家人之礼。即便是这样一种迁就诸王的礼节,据说当时诸王多不太高兴。到这个时候,皇位继承人的尊贵相对降格,也就难保诸王对皇位不起觊觎之心了。退一万步说,封建之制下,即便朱标不死且正常即位,朱标的后人是否又能有足够的统治力?

为了让子孙世代和睦,朱元璋着实煞费苦心。诸王之子多半会到南京宫中读书,与朱允炆相处。像靖江王朱守谦之子来南京,朱元璋也会命令他去各个王国转转,拜见一下那些从祖父,以期达到“亲亲”的目的。然而,正如后来的事实证明,即便朱棣之子朱高炽自小与建文帝朱允炆一起学习,感情很好,然而靖难之役中,朱高炽该守城就守城,该表态就表态,完全站在父亲朱棣的立场上,而这也是一种“亲亲”的表现啊!朱元璋也许真没想到,亲情永远是一个相对有限的圈子,一个以核心家庭为中心向外扩散的圈子。所有的朱姓子孙,虽然会共同尊奉他这个老祖宗,但彼此之间却会越来越疏离,越来越陌生。朱元璋笃从于儒家“亲亲”之义,却未得儒家“亲亲”之精髓——由己及人。当自身根本利益受到威胁的时候,谁还能再顾及遥不可及的血缘亲情?朱元璋为他所设计的亲情游戏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则,并且详细地刊载于他的《祖训录》中。但是,规则也同样可以被曲解。《祖训录》说,如果朝廷有奸臣,亲王们可以在接到皇帝密诏后统兵征讨。然而,“奸臣”如何判定?密诏何人得见?正是这条规则,成为后来朱棣起兵反叛的理由。朱棣可以大言不惭地说:我这样做,是要清除朝廷的奸臣乱党,故名“靖难”。建文四年(1402),朱棣从金川门攻入南京,宫中大火,建文帝不知去向。亲情游戏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告终。清初有一首诗,前四句是这么写的:“靖难师来孰闭门,孝陵云树黯销魂。忠臣已尽神孙死,却建浮图说报恩。”封建诸子的制度,背离了藩屏国脉的初衷,却演变成子孙间的相残,难怪孝陵的云树要黯然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