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6年,朱元璋攻下元朝集庆路(今江苏南京),改名应天府。雄心勃勃的朱元璋希望自己的政权能够发展,成为一个“顺应天命”的王朝。南京是朱元璋占领的第一个大城市。在中国南部的城市中,还没有哪个城市像南京那样更具帝王之气。三国时代吴国,东晋,南北朝的宋、齐、梁、陈四朝,南唐的李煜父子,都曾定都于此。这些王朝虽然都逃不脱短暂灭亡的命运,却给南京城累积下了精神上的财富。元代的南京依然是东南重镇,与扬州、杭州构成江南地区防卫最森严的地方,以确保运河南端富庶地区向京师供应税粮。对于朱元璋来说更有意义的是:南京周边浙东、徽南等地区的元朝势力虽不足以平叛,却能自保,在元末红巾军起义浪潮中还没有受到重大的冲击,在1355年以前一直未受到猛烈的战火洗礼,所以相对富庶和安定。占据南京,意味着朱元璋从此离开了荒芜的、吃不饱饭的淮河流域,意味着他将会在江南有稳定的根据地,将会有稳定的税源。从形势上说,南京北临长江,而江北有韩林儿的红巾军为掩护,与元朝大军形成缓冲,也能减轻朱元璋军队的压力。
最早建议朱元璋渡江攻占南京的人是冯国用,即明朝开国元勋宋国公冯胜的兄长。1353年,朱元璋率军攻略定远。在妙高山,相貌“都雅”的冯国用身穿儒服来到朱元璋军中。他对朱元璋说:“书生向您建策,六个字,‘有德昌,有势强’。”清初学者查继佐认为,冯国用的六个字比后来宋濂等人“不嗜杀人”的建议更重要。接着,冯国用对“德”和“势”做了进一步解释:德就是要倡行仁义,救民于水火;势就是要占领一个重要城市。他说:“建康龙蟠虎踞,帝王都会。其帅懦不任,急取之。”他还警告说,如果不这样做,则是“可以强而不强,可以昌而不昌”,将失去发展机会。在此建议下,朱元璋将战略发展方向指向了长江以南的南京,并在1355年从安徽和州(今安徽和县)渡江,迅速先占领了南京上游的太平府(今安徽马鞍山)。攻占太平府的第二天,朱元璋召见此时隐居在家的太平府儒士陶安,向他请教说:“吾欲取金陵,何如?”陶安回答:“金陵古帝王之都,取而有之,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这也坚定了朱元璋进取南京的信心。1356年,朱元璋攻入南京。入城之日,他带徐达等人登上城墙,周览城郭,感慨说:“金陵险固,古所谓长江天堑,真形胜地也。仓廪实,人民足,吾今有之,诸公又能同心协力,以相左右,何功不成?”言语间对南京的形势也颇为满意。(www.xing528.com)
朱元璋以南京为根据地进行版图扩张。他首先加固了上游太平府、池州府的防守,遏止西面的陈友谅东进,在下游则迅速攻占镇江、常州、太湖北岸的江阴、太湖南岸的长兴,并且命耿炳文守长兴,吴良、吴祯兄弟守江阴,汤和守常州,李文忠守建德,以遏止东面的张士诚西进。江阴在长江南岸,正当张士诚沿江西上的要冲,“枕大江,扼南北襟喉”。吴良在江阴十年,“枕戈达旦,训将练兵,常如寇至,……封疆宴然”,开国后封“江阴侯”。长兴在太湖西岸,往西可以进入广德州,由广德可进入徽州和宣城,是朱元璋守土门户,同样也是张士诚的必争之地。耿炳文“拒守凡十年,以寡御众,大小数十战,战无不胜,士诚迄不得逞”,成为遏止张士诚西进的大功臣,开国后以功封“长兴侯”,其功劳在功臣榜上甚至“附大将军(徐)达为一等”。《明史》称:“吴良守江阴,耿炳文守长兴,而吴人不得肆其志,缔造之基,其力为多。”在稳定了对张士诚的防守后,朱元璋倾全力向南发展,逐渐将浙东、徽南纳入自己的版图。清初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谈论朱元璋的早期版图扩张时指出,朱元璋急于取徽南和浙东,是因为各种势力对江南瓜分已定,只剩下很小的地盘,一旦再被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瓜分,南京便再无防守纵深。相反,抢占徽南和浙东,相当于在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陈友定等势力集团的中间打下了一根楔子,而从此“东南之势分,而窥伺之隙多,根本之备疏”,为之后的发展埋下了伏笔。顾祖禹感叹这是真正的“上兵伐谋”。到1363年前后,朱元璋所控制的范围,相当于今天江苏的一部分、长江以南的整个安徽以及浙江的内陆部分,拥有人口达到780万,也完成了与张士诚、陈友谅对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瓜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