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关于领导力理论的文献概述,梳理了许多学者对领导力结构进行的各个层面的研究。本书对领导力结构的研究则主要以大学生为主体,围绕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结构的构成要素展开。
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是一种综合的个人能力,对学生的就业能力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更深入地明晰其内涵,需要对其能力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解析,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结构的解析以能力结构理论为基础。本研究的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结构,指的是大学生领导力结构的构成要素,结合开放式理论,提出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结构的构成要素。本章对“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概念模型的构建,在结合第二章文献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也将再依据已有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资料对模型中将要涉及的若干要素进行分析和提炼,并对所提出的概念模型及其要素进行理论建构的论证,完成本研究对于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的概念建模,为此后要开展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结构构建的基本出发点就在于指导未来的工作,这也就是通常模型构建的主要功能,主要是为未来的实践进行理论的指导,以对某一问题或者现象进行清晰的解释并对该问题或现象进行指导。因此构建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结构模型应该遵循的原则,具体包括:(1)构建的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结构模型,能够清晰地表明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涵盖的内容及其重要关注点;(2)构建的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结构模型能够被相关人员识别和理解,包括学生、教师以及教育管理者和研究人员等;(3)构建的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结构模型能够较好地指导实践,为各个利益相关方在培养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过程中的行动给予指导;(4)构建的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模型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即可以通过对该模型作细小的修改,就将该模型应用到其他研究对象。(Rothwell,2007)
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为社会培养未来领导者。在一个变革成为社会常态的环境下,各层领导者需要处理各层各面的问题,家庭问题、单位问题、城市问题,直至贫困问题、种族问题、政治问题、国家问题,等等。每个人都会面临需要自己运用领导能力的机会,这样领导行为就会在各个方向发生,而并非如传统观念所理解的总是自上而下。作为学生个体塑造自我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比成人更具可塑性,这个培养大学生领导素质的阶段,是大学生自我发现的阶段,是挖掘潜能、明确理想与未来道路以及发展方向的阶段,学生的领导价值观往往会在这个阶段形成,学生本身所具备的领导潜力也容易在这个阶段得到开发发展。从学生培养的整体来看,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应该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这是创新机制中教学改革的路径之一,让学生具备对客观世界的更为深入的理解和认同。可以说,作为一种综合的素质,领导力可以是提升大学生公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大学生领导力的成功培养更是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就业与创业能力,在适应工作环境与社会方面的成效也非常显著。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除了给社会提供知识,把握住大学这个关键时期,为社会和产业界输送高质量的人才至关重要,这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自从20世纪70年代美国高校开始纷纷开展大学生的领导教育以来,学生领导力的开发与培养在各国渐次展开,其关注的领导力特征比较集中。如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沃顿商学院等8所美国高校的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关注的领导力特征主要包括:沟通能力、自信心、想象力、创造力、生涯发展、领导意识、团队合作、团队的信任与道德、授权、影响力、冲突和解决等。(翁文艳,赵世明,2011)但是,在大部分对这些能力的研究中,研究人员甚少关注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缺乏对个人特质的关注。另一方面,在共同的时代背景之下以及因为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领导教育的实践有着一定的共通性。但是,对于中国高校来说,领导力培训的相关实践尚很薄弱,面临的问题也非常明显,鉴于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等方面跟其他国家存在的差异性,我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教育实践不可能也不可以照搬国外的经验。当前国内的领导教育关注的主要集中于岗位培训性质的企业以及一般的管理机构,而针对大学生的领导教育所关注的主要是自知能力、人际关系、适应能力、创造力等,甚少涉及旨在培养开放式领导者的大学生领导教育。
Amabile(1983)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创造性构成成分理论,认为创造力是由三种成分构成:个人的专业技能,包括专业知识、技术及专业领域内的天赋;与创造力相关的技能,包括正确的认知风格,产生新奇想法所需要的内在或外在的知识;创造工作动机。而Eysenck(1995)通过对杰出人士的研究认为,三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对其成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认知能力,例如智力、获取知识的能力、技术或特长;环境因素,如政治宗教、社会经济、教育等;个人的特性,如自我激励、自信心、耐心以及原创力等。
基于构建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结构模型的原则,对开放式领导力概念的界定以及国内外创造力、领导力模型的整合,本书将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模型界定为以下几个构成要素:专业知识和技能、通用技能、个人特质、开放式洞察力,如图3-1所示。这些开放式领导力结构的构成要素之间相辅相成,而非完全独立,每一个能力结构构成要素的提高都会对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的整体提升产生重要的影响。
图3-1 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结构模型
1.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结构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素
开放式的环境中,随着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概念的提出,社会越来越要求大学生拥有与其学历相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尤其是符合社会需求的知识和技能。英国就业和能力委员会UK Commission for Employment and Skills,UKCES(2009)指出,大学生就业能力必然包含专业的知识和运用专业的技能。大学生如果只有一般的知识,而没有专业技能,在其职业发展中是无法取得显著成绩的。(Davis et al.,2002)
接受高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面临的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更高形态的竞争,在这种竞争过程中,企业等用人单位的优势首先在于人才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较好掌握与运用,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良好掌握,可以使所培养的人才对信息和知识进行有效识别、获取、开发、分解、组合和应用,这就涉及学生的信息知识识别能力、获取能力以及应用能力,这是综合的能力素质,要求学生具备专业的知识和运用专业的技能,这对其职业生涯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虽然目前许多的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背景和技能要求不明显,但是据调查,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的职业要求学生具有特定的专业背景。用人单位在进行招聘时,其关注的众多因素当中,毕业生是否出色地完成了所学专业的任务是其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领导者必须具备学科方面的深厚知识。而多个领域的创业人才所从事的创业活动,绝大部分都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
因此,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恰当地运用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中心任务,是其开放式领导能力结构中关键的因素之一。
2.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结构的通用技能要素(www.xing528.com)
专业技能在大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非常明显,但是,如果把人束缚在一个狭窄的知识或技术领域,培养出的“专业化的人”就会缺乏全面的知识结构。在多元化的工作环境下,仅仅具有专业技能已经不足以应对面临的复杂情况。面对当今社会重大问题的挑战,领导者需要运用各种综合的能力,理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开放式的视角寻找潜在的答案以及有效的解决办法。美国耶鲁大学校长Richard Charles Levin认为,在当今世界“学生仅仅具有专业性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批判性的思考、创新的能力”,“要培养他们的好奇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Oseph,1999)同别人一起或为别人决策、指导别人、监管别人、向别人传递组织的愿景和价值观、评估别人的绩效,这些都将是大多数毕业生在职场上面临的工作内容。哈佛大学本科生院的使命陈述中强调,哈佛的教育应该鼓励学生去探索、创造、挑战、领导,让学生全面参与,鼓励他们尊重思想和思想的自由表达,乐于进行批评性的思考,以富有成效的精神追求卓越并对个人行动的后果承担责任,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智力和潜能。(Richard,1986)这些能力都是开放式领导力结构当中的通用技能要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综合化,社会越来越需要的是对社会负责任的,道德、情感、智力以及体力全面发展的人才。2000年,美国全国大学和雇主协会的一项研究发现,雇主所希望大学毕业生具备的技能包括人际交往、团队工作、口头沟通、分析、计算、书面沟通和领导七项,这当中有六项跟领导相关,而雇主所需的前十位个体素质包括:沟通技能、内驱力/主动性、团队工作技能、领导技能、学术成绩/GPA、人际交往技能、灵活性/适应性、诚实/正直、工作伦理,与工作伦理排名并列的是分析/问题解决技能,在这些雇主对毕业生个体素质的要求中,又有至少七项与领导有关。(Ricketts&Rudd,2003)
作为全面素质重要组成部分的领导素质,在其他各项素质中起着统领的作用,领导力培养与大学生通用技能的培养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领导力教育是通识教育的补充,又在一定程度上使通识教育得到升华,而通识教育则是领导力教育的有力支撑。美国领导教育专家Robert E.Colvin(2003)曾经指出,通识教育不仅在个人素质与能力方面,而且在领导的伦理维度上能为大学生领导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智力、行为、情感和意志基础。房欲飞(2007)总结了以往研究中关于通识教育所应关注的关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包括发展理智和伦理判断力,扩展文化、社会和科学视野,帮助了解参与民主和全球事务并为他们融入动态经济体做准备,成功的领导力五要素与通识教育使命紧密结合,包括挑战常规程序、激发共同愿景、使他人能够行动、示范达成愿景的方式和鼓舞心灵。
3.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结构的个人特质要素
个人特质是一个古老的概念,早在公元前6世纪,中国诸子百家的老子就曾经描述了高校领导者的品质,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智慧的领导者是无私的、诚实的,其行动符合时机,能公平处理冲突,还能够做到“放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解的特质,可以指个性、性情、性格和能力,也可以是一个人的个人属性和长期品质。对于学生而言,个人特质和态度,也就是情商,可以在其大学期间得到很好的培养。情商包括自我意识、控制情绪的能力、在困境中仍然充满希望和保持乐观、体察别人感受,以及较强的社会和人际沟通技巧。
领导角色所需的个人特征包括智慧、自信、决心、正直和社会交往能力等,高校把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才,需要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自信心、责任感,开放的心态和良好的沟通能力,需要培养学生在社会情境下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相处并尊重他人的能力。据研究,高情商的毕业生具有更强的内驱力以及自我效能感,这种能力能使其更容易获得工作,更容易进行学生和职业人的角色转换。一旦进入工作角色,这些学生比内驱力弱、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更容易获得工作的满足感和获得高绩效。(Judge&Bono,2010)
高校为社会提供优秀毕业生,其个人情商这一维度已经成为用人单位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事实上,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而言,其特质和情商也是影响其取得成就的关键因素之一。高校在人才培养各要素中加强学生的个人特质的引导与培养,是除却让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素之外的又一重要任务。而从培养成效来说,学生的特质或者情商能够在高校得到较好的培养与提高,而且这种提高与其在学校的绩效呈明显的正向关系。(Jaeger,2003)领导生涯中必不可少的特质还包括道德、伦理和精神等各个维度,这些精神方面的内容往往被视为有效领导力的灵魂。
因此,高校在进行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开发的时候,需要加强学生个人特质的塑造,在给予学生扎实的知识和相关技能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情商。
4.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结构的开放式洞察力要素
2006年,“大学生领导才能研讨会”在香港及深圳召开,会议旨在为各地学生领袖拓展国际视野、提升领导才能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作为会议主体发言人,香港城市大学教务长Li Lian指出,大学生应当关注社会,造就自身领导才能,突破、超越自我,努力追求人生更高理想。(Onlyqshen,2006)
开放式洞察力培养是提升大学生开放式领导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拓宽学生国际视野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国际化培养。国际化是指一国政府、机构、群体或者个人为应对全球化趋势、力量和挑战而主动采取的对策和措施,注重的是平等合作、共同理解、双向交流、互利互惠,重视社会、文化、教育、经济等各种理念的综合协调和相互融合。(Yang,2002)对学生进行国际化培养,能让高校在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过程中更加具有优势和发言权,在融入世界知识体系和参与平等交流及竞争的过程中处于更加主动的位置。
全球化的视野是开放式洞察力的重要构成之一,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化的步伐要求领导者必须具有全球化的视野。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全球化意识,让学生拥有全球化的视野去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高校采取了各种措施。早在2001年,耶鲁大学在300年校庆之际成立了全球化研究中心,同年还推出了名为“世界学者项目”的计划,吸引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到耶鲁研讨全球化问题。2003年,又创办了“耶鲁与世界”网站,为全球化的研究与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这些措施对学生全球化视野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形式上来看,国际化培养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学生,可以是请国外高校的教授学者为学生授课讲座,也可以是派遣交换生在国外高校进行一学期或者一学年的学习,或者是让学生参加国外高校开设的暑期课程或者科研项目。对于所培养的学生而言,国外学习经历受到校园环境、教学方式和课外活动的影响,同时还受到跨文化适应情况和社会支持的影响,能让他们努力学习适应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而把国外的教授学者请到本校学生的课堂中进行授课,则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体会到不同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对自身综合能力提升所带来的影响,用不同的视角分析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