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的干扰水文学概论

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的干扰水文学概论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植树造林、城市化等历时较长的人类活动,对水文要素的影响则是逐渐变化的。

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的干扰水文学概论

水是人类社会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如水利工程的兴建和都市化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天然水文循环的降水、蒸发、入渗、产流、汇流等过程。人类取用水和排水过程已经严重影响(或干扰)到自然界的水文循环,许多流域在天然降水并未减少的情况下出现了河流断流、湖泊干枯、地下水枯竭等问题。这些问题说明在天然降水尺度的水文循环研究中已经不能忽略经济-社会系统对水文循环的干扰作用与影响。有的学者提出“人类社会的水文循环”的概念,它是指人类在社会活动中不断地取水、用水和排水而产生的人为水循环过程。严格地讲,它是依附于自然水文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或是一个环节、分支(如同降水、蒸散发、下渗等环节),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水文循环过程。它主要包括人类从自然界的取水过程、用水过程和向自然界的排水过程。水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是交织在一起的,水的社会循环依赖于自然循环而存在,同时又严重干扰自然界的水文循环。从“天人合一”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角度,应当将水文循环研究纳入到“天然-人工”这个更为完整的水文循环体系中(图2.2)。

图2.2 “天然-人工”水文循环体系示意图

1.生产及生活用水对自然界水文循环的影响

水的用途非常广泛,人们利用它的物理化学性质,开发出各种用途,有的用水不消耗水量,例如用于航运;有的用水消耗水量,例如农田灌溉,或者水存在于产品之中,例如食品、饮料和饮用水等,这一类取用地表和地下的水所消耗的水,最终也都会以蒸发的方式参加水循环;另一方面,用水会改变水质、水温等。但是就水量而言,人类的生产、生活用水总是会改变该区域水循环各要素的量或质的时空分布。这种变化非常复杂,有一些甚至很难定量分析计算其影响程度。例如我国新疆地区气候干旱,农田需水迫切,农田灌溉大量引水,致使许多河流季节性断流。在黄河流域,因内蒙古河套地区大量引水灌溉,出现了黄河在河套段的流量比上游兰州段的流量小的反常现象。由此可见,大量引水灌溉,河水被大量引入农田,减小了下游的河川径流,造成黄河年径流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随着人口增长,城市与工业的发展,生活与工业引水量也日益加大。这些因素使用水量急剧增大,以致到20世纪末黄河这样的大河也发生了连续数年的断流现象。

2.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对自然界水文循环的影响

人类活动明显地改变了下垫面状况,对自然界的水循环会产生多种影响。我国退耕还林水土保持措施,使森林植被状况大为改观,林地能有效地涵养水分,改变了一次降雨形成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比例,削减了地面径流的洪量和洪峰流量,增加了地下径流的比例,与此同时,又增加了当地的蒸发,如果达到一定面积的范围,可能改变局部气候条件,活跃的蒸发所产生的水汽会增加当地的降水量。大规模的退耕还草、退耕还湖,也会明显的影响水文循环。农业方面耕作面积的增加改变了原有植被状况,改变了蒸发条件,进而改变了水汽输送量值,农田排出水中含有不同量值的养分和农药,使水质发生了变化。城市化的发展,使大量原来透水的农田变为不透水的道路和屋面,改变了蒸发和径流的形成条件,使得相同降雨量所产生的径流量及径流过程不同,下渗量和蒸发量减少,而地表径流和径流总量增加,洪峰流量加大。城市排水系统管网化使暴雨径流尽快地就近排入水体,使洪水汇流速度增加,洪量更为集中。对城市汇水河道整治与改建后,河道直线化,断面规范化,呈梯形或矩形,边坡用砖石砌,增加了河道输水能力,使洪量集中。城市化会侵占天然河道洪水滩地,减小了洪水滩地储洪容量和泄洪能力,使城市遭遇大洪水时,河道调蓄能力减弱,洪水溢出下水道或河道积聚城市地面而形成积水。设立各种类型的控制性涵闸泵站进行人为调节,将影响城市径流过程。来自城市外的引水和城市本身污水排放,造成径流水量和水质的变化。而大城市的热岛效应,会使城市的夏季频频出现局地暴雨。(www.xing528.com)

3.水利工程对自然界水文循环的影响

为了满足人类用水、用电的需要,我国在河流上兴建了大量水库、水电站等水利工程。这些工程改变了河川径流时间分配的过程,水库蓄水也增大了水面面积。由于水面蒸发远大于陆面蒸发,因而总体上蒸发量增大。蒸发的水量改变了内陆水文循环中的水汽量值,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内陆水文循环。由于这些工程在蓄水过程中,改变了径流的运动条件,改变了水的温度状况以及水中微生物和生物的生存条件,也相应会引起水质的变化。

大规模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改变了水文循环的路径,同时也改变了水文循环各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对水文循环产生较大影响。不仅对调出区有影响,对调入区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例如,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使长江流域水量减少,使黄河、淮河、海河流域水量增加;长江流域水量减少量值相对有限,而黄淮海流域水量增加比例较大。因此,南水北调工程对长江的影响,如是否会产生入海口区淡水退缩及咸水入侵,河口侵蚀量增加等负面影响都需要研究;对黄淮海调入区而言,调入水量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长期超采的地下水是有利的方面,但是否会改变调入区水文循环状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不同的人类活动,其水文效应的影响规模、变化过程和变化性质,以及可否逆转等均不同。例如跨流域引水、大型水库等水利工程,一旦建成投产,可以骤然改变水循环要素,而且一旦改变就将持久发生而不可逆转地存在下去。植树造林、城市化等历时较长的人类活动,对水文要素的影响则是逐渐变化的。水文效应的影响与原水体水量大小有关,影响的改变量和质与总量和总体水质都是相对而言的。

总而言之,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的影响越来越大,而水文循环的改变又会引起自然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是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也可能朝着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弄清其机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