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建筑当时主要集中在法租界劝业场一带,这是全市最繁华的地区。这里的国民饭店、交通饭店,惠中饭店、劝业场以及坐落在日租界的中原公司等商业建筑,由于大都采用了折衷主义的建筑手法,故而显得活泼、轻快、多变,不似银行、办公楼那么严谨、肃穆。
1、中原公司大楼(THE CHUNG YUEN COMPANY LTD.)现在的和平路226号百货公司大楼。建于1927年,由基泰工程司建筑师朱彬设计,该建筑为七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9164平方米。主体七层,沿和平路入口处,上面竖有约四层的尖塔,总高达61.6平方米。一至四层为商场,五层为电影院,六、七层设有“七重天”舞厅和屋顶花园。建筑形式用古典的折衷主义手法,底层作为基座,但除入口大门外,墙面均为大玻璃窗。二、三、四、五层用壁柱统一起来,上面加带檐托的檐口。六层及局部七层作为阁楼层,阁楼层上有瓶饰栏杆及花盆饰。高四层的塔楼,每层均为古典亭廊形式。整个建筑既挺拔又轻巧。1940年8月27日由于靠近电梯井的儿童玩具部起火,通过电梯井火势迅速波及全楼。大火后,钢筋混凝土框架基本上未伤,塔尖荡然无存。1941年由基泰工程师建筑师张镈负责修复设计工作,张镈利用原有框架,彻底拆除了原有的古典亭廊及壁柱装饰,使钢筋混凝土结构骨架完全裸露出来。按骨架层层往上缩小,作成攒尖式的方形小塔,为了伪装避雷针而再加一层。建成后相当挺拔秀丽,比较适应时代精神,形成现代的形式。为了配合挺拨向上的效果,在外墙壁柱上加上尖形凸线,形成30公分宽的垂直扶壁凸线,由底层雨篷起直达七层平台顶。这些垂直秀丽的尖凸线与高尖塔配合,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从1941年底建成后,到1976年唐山大地震为止,该楼屹立在海河之滨达34年零7个月之久,成为天津市的标志之一。1970年9月为了扩大营业面积,拆除了毗邻的老华竹绸布庄,建造了百货大楼的新楼部分,使建筑面积达9543平方米。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大楼主体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震损,在抗震加固修复过程中,完全改变了百货大楼的原有挺拔的风貌,六、七层顶部均出檐很大,将原有塔楼改为高24.6平方米的钟楼及观览大厅,本来已经形成天津标志的挺拔形象没有了,这应该说是失败的。
2、劝业场(QUAN YE DEPARTMENT STORE),现在的和平路290号劝业场。该建筑是由高星桥出资兴建的天津市较早的大型综合百货商场。由法商永和工程司的建筑师慕乐(MULLER)设计。建筑形式是古典折衷主义。1926年开始筹建,1928年建成开业,层高为五层。1931年又加建六、七层作为戏院,转角处局部建七层,七层之上有两层六角形塔楼,两层圆形塔楼。圆形塔楼上层原为透空的6根圆柱,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加固时将圆柱间用墙填死,并开玻璃窗采光,塔顶为圆穹顶。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设计受古典主义影响,整个建筑分三段,底层为基座,用出挑雨罩分隔,为了加强入口,入口雨罩提高成带的麦穗状的圆弧。二、三、四、五层作为柱身,用方壁柱统一起来,壁柱上端用带有花饰的双牛腿代替柱头,牛腿将檐口出挑很大,檐口局部断裂是受巴洛克的影响。五层檐口上有瓶饰栏杆。阳台有凹、有凸,凸阳台用长牛腿支承,凹阳台两侧配以廊柱,并饰有瓶饰栏杆,五层及七层皆为半圆拱窗,有三连拱和两连拱。七层又有檐口及瓶饰栏杆、花盆装饰,整外建筑显得壮丽挺拔。商场内部是中空回廊式,中间有一座天椅及两部相对的直跑楼梯相连,场内四角分设四部楼梯和五部电梯,靠西侧胡同内还设有两部钢的外楼梯。六、七层有七个“天”字娱乐场所(天华景戏院、天宫电影院、天乐戏院、天会轩剧场、天纬球场、天露茶社、天外天露天娱乐场)。劝业场匾为天津著名书法家华世奎所书。劝业场经多次改造,扩大成大型商场,现总建筑面积已达36000平方米。该建筑现被评定为近代优秀建筑国家级保护单位。
3、惠中饭店(HUI ZHANG HOTEL)。在华中路2号。饭店是由前热河省督军汤玉麟等投资建造的,取名“惠中”意为“内部实惠”的意思。1928年由上海华中营造公司驻津工程部设计,1928年到1930年建成。钢筋混凝土内框架及砖混结构,沿街立面五层,和平路与滨江道转角局部六层,再加塔楼三层,局部有地下室,建筑面积13106平方米(不包括光明影院)。饭店高25米,塔楼高15.98米,塔顶为四方弧形穹顶,塔楼高耸,总高46.69米,与劝业场的塔楼、交通饭店的塔楼遥相呼应。平面呈梯形,大楼中间为光明电影院。为了防火,影院的西面、南面和北面均有较宽的胡同与大楼相隔,这样,解决了大楼的部分房间采光与相互干扰。大楼沿街四周,除光明影院及饭店入口大厅外,一、二层均用作商店。有32级小楼梯通往商店二层。饭店入口设在华中路及辽宁路上,有电梯与楼梯通向三至六层,除了沿滨江道的五层设有礼堂兼饭厅外,其他各层均为客房。塔楼在七至九层上,用螺旋式铁楼梯相通,并有了望用阳台。该建筑集中多种功能为一体——商店、影院、旅馆。形式是受西方探新主义运动的影响,但仍受西典主义的束缚,水刷石的壁柱突出很少,柱头也不明显,檐口下有简化的檐托,五层女儿墙墩上有水刷石花盆装饰,塔顶用四方弧形穹顶,墙面用红砖墙,底层与二层间有贯通的横向线脚,三层转角处用通挑的铁花阳台,其余均为铁花独立阳台,形成一种探新的形式。(www.xing528.com)
4、交通饭店(HOTEL OF COMMUNICATION)。在和平路239号,由庆亲王载振与高星桥、魏长信合资兴建的。1928年由法商永和工程司慕乐设计。1929年到1930年建成,建筑面积8262平方米,在和平路与滨江道转角处有塔楼,大楼中间有一个长方形的院子,大楼入口在马路转角处。入口凹入建筑形成外门廊,行人在转角处交通不致拥挤。走进门厅,进入六角形的大厅,有大楼梯通向楼层,楼梯两侧各有一部电梯。沿滨江道一侧北部设有双扇铁门,有过街楼通道进“龙泉澡塘”,1965年澡塘迁出,改为客房。交通饭店是综合性建筑,一、二层为旅馆入口大厅、浴池及商店,二至五层为客房,共81间,客房设备讲究。立面外墙均为水刷石面,底层作为基座,用略有出挑的铁花阳台形横线条分隔,二、三、四、五层用类似壁柱的竖向线条分隔,五层窗子成半圆拱形,并有叠挑托盘似的阳台,五层檐口作弧线形向上出挑,檐口下饰以植物叶片花饰,犹如伊斯兰建筑的钟乳拱,甚为别致。平层顶四周做铁花栏杆,塔楼平面为八角形,单层、高坡顶、大宝顶、圆拱窗。
5、利顺德大饭店(THE ASTOR HOUSE HOTIL LTD.)。在解放北路199号,始建于1863年,当时主持人英国牧师殷森德从“利顺以德”儒家名言中取名“利顺德”。1886进行了较大的改建,是当时最早的也是最高的建筑。占地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建筑高三层,局部有半地下室,泰安道转角处有五层方塔楼,砖木结构。沿街立面为通长木制游廊,有北欧田园建筑风貌,轻松、活泼,具有浪漫主义色彩。饭店入口原在泰安道一侧,首层有门厅、大过厅、总柜台、总经理室、电梯间、餐厅、图书阅览室、客厅、休息厅、酒吧间等,沿泰安道一侧又有客房四套,二层和三层各有客房19套,沿解放北路一侧客房外均有大游廊,沿泰安道一侧局部有游廊。半地下室为泵房、锅炉房、设备用房、冷藏库、储藏室以及服务人员用房等。楼内设有三部楼梯,一部电梯。1929年5月,在主楼北侧扩建了约2500平方米的四层砖混结构建筑,由乐利工程司的陆浦、杨(LOUP&B·C·YOUNG)设计,是带有古典主义的形式,有檐托、壁柱,首层用半圆拱窗。新楼的建筑形式与老楼截然不同,一个轻松活泼,一个端整肃穆,两者形成强烈对比。扩建客房每层11套,共44套,楼梯一部,电梯一部。扩建同时,对原有主楼也进行了改建,增加430平方米的舞厅和150平方米餐厅。室内装饰华丽,木地板、圆拱窗,顶棚加石膏花饰,饭店主入口也改在解放北路,为了不影响行人交通,入口台阶退进建筑物内。并用双跪扇形台阶进入门厅,再经转门进入大厅。1976年地震后,建筑立面重新装修,除1929年扩建的新楼立面没有动外,主楼立面趋于现代化,塔楼也改为四层,后来又加建高坡顶一层,完全改变了原来风貌。1984年饭店东侧又建起了七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楼,主要入口也迁至沿海河的台儿庄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