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有意大利的波隆纳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等。中世纪的大学办学模式,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专业性,培养社会需要的官吏、法官、牧师、医生等专门人才,所以培养专门人才是大学最早也是最基本的社会职能。
(二)发展科学,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社会职能
中世纪大学出现时,近代科学还没有产生,自然不存在发展科学的职能。15世纪以后,工业革命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大工业的技术基础,并要求为解决日益复杂的生产技术问题提供理论和方法,科学研究开始受社会所重视,社会需要有一批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过去那种依靠个人经验在时间中传授和训练生产技术的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了。这样,高等学校也就成为培养科学研究人才的最理想的场所。
(三)服务社会
同发展科学一样,高等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不仅是社会的客观需要,也符合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逻辑。高等学校作为社会文化科学的中心,在社会文化、科学技术、卫生保健中居于领先地位,能够也应该发挥对社会,特别是当地的各方面工作的指导或咨询作用;应当采取各种方式同社会进行广泛的联系,尽可能帮助解决社会在发展中遇到的种种理论和实际的问题,如与生产单位联合搞科研、进行技术指导、担任工厂企业的顾问、举办培训班或业余学校、为社会承担继续教育的任务。高等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形式和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不同科类和不同专业的特点,各有所长,积极创造条件,搞好社会服务工作。
(四)文化传承与创新(www.xing528.com)
文化的基础是道德。道德是教育的生命,没有道德的教育便是一种罪恶。一个民族道德水准的高低,不是通过违法犯罪者的多少和比例来观察的,而是通过教育来体现的。大学之所以受人尊重,原因之一是大学之中有大德、有大道、有大爱、有大师、有大精神。这“五大”,使得大学成为道德的高地、社会良心的堡垒。当社会需要新道德的时候,会不约而同地到大学里寻找,大学同时也成为社会道德的仓库。大学里的师生,便构成了道德共同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只有明其德,求至善,才能造就一代又一代的“亲民”,而大学正是通过“明德”“正道”和“求善”才引领和示范一个民族文化基础形成的。文化的纽带是知识,大学是知识共同体。大学的全部活动以知识为联结。大学的教学是传播知识,大学的科研是创新知识,大学的为社会服务是运用知识,大学的图书情报是收藏和处理知识,大学的国际交流是交换知识,所以知识就是大学的内涵。
(五)多元化巨型大学
美国当代最负盛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之一科尔提出了“多元化巨型大学”的概念,他认为大学的功能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包括生产性职能、消费性职能和公民职能。
指点迷津
大学就是“象牙塔”?
在汉语中,象牙塔原意为超脱现实社会,远离生活之外,躲进孤独舒适的个人小天地,凭主观幻想从事写作活动,外延含义主要是“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小天地”。大学新生应正确对待“象牙塔”的含义:其一,要有勇于钻研象牙塔的精神,一心向学,“两耳不闻窗外事”;其二,要有抛弃象牙塔的魄力,心怀天下,两耳“广听”窗外事。大学生要有开放的姿态,在这个多元的世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同时,要争做“塔尖”,在高等教育普及的时代力争上游,成为精英,树立远大理想,做一个有理想、有信念的人。理想信念是生命力的源泉,它能给予大学生强大的精神鼓舞。理想信念会引导大学生懂得做什么人、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而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