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7日,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建言“建筑产业化”,提出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推进建筑产业化的发展,这是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历程中第一次真正落实到政策层面的推动举措。同时,卫德住工科技发布的《2013年度建筑工业化数据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建筑工业化”成为了新生热词,行业对它的关注度在数量上较2012年增长67%(图7-1)。至此我国建筑工业化正式进入2.0时代。
图7-1 2013年行业关注指数分析图
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国内新建PC工厂多达27家,仅山东省新建PC工厂就有5家,占全国总比的18%。北京、上海、济南、合肥、沈阳、深圳等城市培育龙头企业,以市场力量促发展,开展试点示范,建立产业化研究基地,可见建筑工业化备受关注和重视。受运输辐射半径影响,大多新建PC工厂集中在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和珠三角经济地带,形成区域性发展,而未来工业化建筑必将在全国铺展开来。
建筑工业化作为国内建筑业发展的“新宠”,之所以备受青睐,是因为和传统施工方式相比,由于建筑工业化体系下大部分构件均在工厂预制,其加工精度和品质是现场手工操作所无法比拟的,这意味着建筑各项质量性能的大幅提高。而这种建筑模式正因为其绿色、节能、环保、高效等集成优势,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国情的不同,我国当前的建筑业整体发展情况决定了新型建筑工业化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我国的建筑业基本上仍然是以粗放型为主,浪费严重,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传统陈旧的技术还在被大量使用,科技进步贡献率低下;建筑标准化工作滞后,部件标准化和通用化程度低;施工机械化和合理化程度不高;节电、节能、节水等先进的环保技术尚不能推广使用,可持续发展问题比较突出。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循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品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未来社会需要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更多的高品质的建筑产品。那么如何面对这样一种巨大的、持续的需求和即将开放的建筑市场,使建筑产业更加理性和有序发展,更加注重效率、品质和质量,实现资源最大化和节能效益化?逐步实现新型建筑工业化,是迎接挑战、抓住机遇的必要途径,这也是关系到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新型建筑工业化有别于我国之前发展的建筑工业化。新型建筑工业化是在科研、设计、生产、施工和运营等环节形成成套集成生产技术,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寿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建筑生产方式。建筑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生产工厂化、施工安装装配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建设项目生产集成化是新型建筑工业化的五个特征。
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需要较高水平的技术、装备、标准规范来支撑。要形成与工业化建造方式相匹配的建设管理、设计、施工、安装的建造体系,要全面提升施工现场装配和机械化生产能力,要形成系列化、多样化预制构件和建筑部品供应体系。我国建筑业未来必须走低能耗、低污染、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作为一种新型的建造方式,新型建筑工业化在设计精度、构件部品生产、施工方法、项目管理上都有着更高的要求,以达到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www.xing528.com)
BIM技术作为一个设施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能够共享信息资源从而为其生命周期的各种决策构成一个可靠的基础。BIM技术可以为设计方、建筑承建方、物业主、经营者建立沟通的桥梁,提供处理工程项目所需要的即时相关信息。
在设计阶段,BIM技术使设计各专业基于同一个模型进行工作,从而使三维集成协同设计成为可能。三维显示和冲突检查使得设计各专业的配合更为简单与高效,修改内容的共享也变得更加容易。
在施工阶段,BIM技术可以实现虚拟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同步提供有关建筑质量、进度以及成本的信息。可以方便地提供工程量清单、概预算、各阶段材料准备等施工过程中需要的信息,可以实现整个施工周期的可视化模拟与可视化管理。
在运营使用阶段,BIM技术可同步提供有关建筑使用情况或性能、入住人员与容量、建筑已用时间以及建筑财务方面的信息,使得建筑物的维修管理更加便捷和智能。
BIM技术自身特点使得它在新型建筑工业发展的建筑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生产工厂化、施工安装装配化、生产经营信息化、项目生产集成化五个方面可以发挥其优势。将BIM技术应用于新型建筑工业化中,可以辅助新型工业化建筑的建设,促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BIM技术是促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和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重要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