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即“所见即所得”,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可视化真正运用在建筑业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例如经常拿到的施工图纸,只是各个构件的信息在图纸上的线条表达,但是其真正的构造形式及三维空间表现形式就需要建筑业参与人员去自行想象了。对于一般简单的东西来说,这种想象也未尝不可,但是近几年建筑业的建筑形式各异,复杂造型不断推出,那么这种光靠人脑去想象的东西未免有点不太现实了。所以BIM提供了可视化的思路,让人们将以往的线条式的构件形成一种三维的立体实物图形展示在人们面前。虽然建筑业也有设计方出效果图的情况,但是这种效果图是分包给专业的效果图制作团队的,他们通过识读设计制作的线条式信息完成效果图,并不是通过构件的信息自动生成的,缺少了同构件之间的互动性和反馈性,然而BIM提到的可视化是一种能够同构件之间形成互动性和反馈性的可视。在BIM建筑信息模型中,由于整个过程都是可视化的,所以,可视化的结果不仅可以用于效果图的展示及报表的生成,更重要的是,项目设计、建造、运营过程中的沟通、讨论、决策都能在可视化的状态下进行。
BIM在运行维护阶段可进行可视化、精细化、智能化、集约化管理。在BIM模型上,可以进行施工文档资料的管理、能源运行管理、建筑设备管理、资产安保管理、人员管理、突发事件管理等一系列管理。BIM就如可视化的智能图书馆,保存了建筑物丰富的信息资料,可以搜索、定位、查阅、调用和管理。例如点击建筑模型上的某一构件,模型马上显示它所有属性资料,如品牌、生产厂商、出厂日期、保修期限、规格、质保书、安装日期、安装人员姓名,具有可追溯性。同时,经过二次开发它还会自动发出报警或预警,如对设备、能源有异常使用情况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当有些设备使用寿命到期时也可发出预警。这些都是过去传统的二维图纸不能做到的。在应对突发事件(如发生火灾、抢劫、漏水等恶性事件)时,BIM更显示出其强大的功能,即通过BIM迅速定位建筑内部复杂的通道和出入口,进而可控制灾难的蔓延。
可视化运行维护具体体现有如下几个方面:
(1)智能安保 当前全球的形势处在整体平和,局部动荡的状况下,“恐怖分子”的活动对全球社会治安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各种安保工作变得尤为重要。然而,当今建筑物日趋复杂,安保人员对工程建筑并不十分精通,往往在警力布置上出现安全漏洞,给恐怖分子可乘之机。BIM控制中心的建筑信息模型与物联网无线射频技术的结合彻底改变这一状况。指挥官只需给进入会场人员和安保人员配备相应的无线射频标签,并与BIM系统动态连接,根据BIM技术提供的内含风管、排水通道等容易疏漏部位的整个三维模型,动态调整警力部署,对出现异常情况的区域第一时间作出反应。从而为安保工作提供巨大的便捷,为与会人员带来更大的安全保障。(www.xing528.com)
(2)设备维护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设备的日常维护维修工作日趋拟人化,可以比较及时地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更换等。但对于停留在文字、表格、二维图片的工作流程,使工作人员比较难以快速、精准地确定设备的具体位置,从而无法合理地制订相关的计划,同时增加了管理和维护的成本。BIM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各设备的精确位置和相关参数信息对应的反映到三维模型的每一房间,某一位置。大部分的工作可以通过管理中心的三维模型进行操作完成,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
(3)资产管理 对于一些比较昂贵的设备或物品使用无线射频技术和报警装置可以及时了解到贵重物品可能被盗窃的危险,然而当工作人员赶到事发现场的时候,犯罪分子将有足够的时间逃脱。BIM信息技术的引入变得至关重要,当贵重物品发出报警后其对应BIM的追踪器随即启动,通过BIM三维模型可以清楚分析出犯罪分子所在的精确位置和可能的逃脱路线,BIM控制中心只需要在关键位置及时布置工作人员进行阻截就可以保证贵重物品不会遗失,同时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资产管理在地铁运营维护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相信未来在一些现代化程度较高需要大量高新技术的建筑如大型医院、机场、厂房等也会应用广泛。
(4)节能减排 通过BIM结合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日常能源管理监控变得更加方便。只要用一个云计算平台,就可以将每个楼里面的建筑能耗计量与节能管理系统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总的能耗计量与节能管理系统。而BIM技术可以给整个系统更加直观的视觉感受,可以使用户和物业管理人员更易操作、管理。对于错综复杂的家居系统可根据自己意愿进行快速、轻松地控制。在通过安装具有传感功能的电表、水表、煤气表后,可以实现建筑能耗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初步分析、定时定点上传等基本功能,并具有较强的扩展性。系统还可以实现室内温湿度的远程监测,分析房间内的实时温湿度变化,配合节能运行管理。在管理系统中可以及时收集所有能源信息,并且通过开发的能源管理功能模块,对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自动统计分析,比如各区域、各户的每日用电量,每周用电量等,并对异常能源使用情况进行警告或者标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