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生命周期施工阶段,建筑信息模型可以同步提供有关进度成本、建筑质量等信息。BIM可以方便地提供工程量清单、各阶段材料准备、概预算等施工过程中需要的信息,还可以实现建筑构件无纸化预制加工。利用BIM,可以实现整个施工生命周期的可视化模拟与可视化管理。
图2-3 BIM设计质量转换经济效益
关于BIM技术的应用价值,据斯坦福大学调研表明,BIM可以减少设计变更40%,提高施工现场劳动率20%~30%。McGraw-Hill公司在2010年做了一项BIM应用价值点的调查,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工程人员除了对BIM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设计方面极其认可,在提升整体项目质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冲突以及减少施工变更方面也都普遍认同。但是如何挖掘每个具体的应用价值点、真正使BIM技术解决施工阶段的问题,这是整个建筑行业关注的焦点。
有着“BIM之父”之称的Chuck Eastman教授认为BIM技术有助于在施工阶段减少潜在的错误和冲突的发生,节省大量时间和费用。他描述的BIM技术给施工阶段带来的价值主要体现以下六个方面:
1)碰撞检查。
2)算量和计价。
3)建造分析和规划。
4)和成本、进度控制以及其他管理功能的整合。
5)非现场加工。(www.xing528.com)
6)检查、指导以及追踪建造活动。
广联达信息大厦施工项目组总结的通过BIM技术在施工阶段已经可以产生的价值包括:
1)实现不同阶段间的数据传递。在建设过程不同阶段之间的过渡中,BIM模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设计阶段到施工阶段,上游的设计模型是施工模型的来源,经过模型的深化设计,可以延伸得到施工模型来指导施工过程;同样从施工阶段到运行维护阶段,施工阶段中不断完善的BIM模型以及相关信息,能够很好地指导运行维护阶段的各个方面。
2)便于沟通,帮助快速决策。BIM模型的三维可视化特征不仅仅是设计阶段建设方领导确定设计方案的有力帮助,在施工阶段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变更时,使用BIM模型可以直观的进行该变更方案前后的比较,甚至可以直接展示出变更前后量价关系,方便决策者进行快速决策。
3)模拟分析,指导施工。对于某些复杂节点,可以在计算机中先进行三维施工模拟,如施工工序模拟,节点构件布置模拟(如钢筋躲避)等;此外还可以对模板、脚手架等施工措施进行三维模拟,来达到指导下料,检视工作空间,合理布置以及避免租赁浪费的作用。
4)非现场加工,提高生产力。非现场加工就是将某类建筑构件甚至整个建设工程从“设计→现场施工”模式转化为“设计→工厂制造加工→现场安装”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大幅度解决施工现场用地紧张的问题,并可以节约劳动力成本,提高加工准确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5)提供运行维护信息。施工过程中给BIM模型加入大量信息,比如材料供应商信息、设备使用说明等,在竣工交付时,便可移交给业主一个真实的建筑和一个虚拟的模型。在验收或后期运行维护过程中,当业主需要查看身边某设备的信息时,只需要通过计算机或手中的平板电脑便可查看虚拟的三维建筑。这也是BIM和FM(设施管理)之间重要的结合点之一。
6)促进网络和移动终端的应用。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移动终端数量的急剧上升,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到基于网络技术和移动终端的BIM应用。试想一下,当别的技术员还拿着U盘到处复制施工变更方案图纸时,你已经通过网络在项目平台上轻松下载该文档;当别的钢筋工长还抱着一堆图纸到现场翻找并进行施工交底时,你已经拿着手中轻巧的平板电脑快速搜索并查找到相应施工段进行交底,这种跨越是多么大的一个进步。
BIM模型可以帮助施工人员促进建筑量化,进行工程估价,且生成最新评估和施工规划。施工人员可迅速为业主制订展示场地的使用情况或更新规划,将施工过程对业主的运营和人员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BIM还能改善施工规划,节省施工过程与管理的投入资金和时间,使业主将更多的施工资金投入到建筑中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