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2月建德竺可桢国立浙江大学年谱及进展

12月建德竺可桢国立浙江大学年谱及进展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2月9日[衢州] 偕周承佑、胡刚复等经金华、衢州至玉山、南昌、吉安复勘赣南校址,16日回建德。《申报》1937年12月11日12月11日[玉山] 镇江、当涂失守。12月13日[泰和] 南京失陷。12月16日[金华] 至八婺中学晤省府人员,云11月省费已发。12月27日[金华] 二、三、四年级生均到兰溪。12月28日[常山] 至龙游、衢州、常山。12月29日[玉山] 在玉山,知浙赣路允至金华为浙大开一专列,运出滞留金华之学生。

12月建德竺可桢国立浙江大学年谱及进展

12月1日 常州、江阴失守。严州中学允借部分教室、宿舍为浙大一年级生及教职员之用。

同日 《浙大日报》创刊,由情报委员会毛启爽、徐谷麒、李絜非主持其事。

12月2日 日军占领丹阳、溧阳。《四库全书》与善本得浙大卡车之助,分运三天已全抵绪塘[91],存建德民教馆绪塘分部东首方丽斋先生家中。《运书日记》第155页

同日 派杜清宇、李絜非两先生赴金华、衢县,向浙赣铁路接洽车运。《西迁纪实》“大事记”附录第4页

同日 教育部密电(文18931号),嘱建德浙大与金华同济,“于必要时得向浙或赣省南部择一安全之地再行迁移”并预加筹划。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卷宗五-5320-1-177

12月3日 得周承佑电,谓允溪白鹭可容全校。嘱李絜非、杜清宇二人赴金华成立运输接洽所。王驾吾等自天目山来。午后召集特种教育会。

同日 天目山分校一年级学生首批抵建德。《西迁纪实》“大事记”附录第4页

12月4日 柳定生、黄翼、林罄侯、祝文白等西自天目山来建德。

12月5日 得教育部电,赞成浙大移赣南,故吉安之议必成事实。李絜非等从金华回,知浙赣路运输情形稍佳。衢州可得车五节,金华方面可得五六节。

12月6日 句容失守。纪念周请钱基博讲《吾人大家尽力学习做学生》。

同日 金陵大学迁至成都。汉口大公报》1937年12月6日

12月7日 周承佑自吉安回,报告白鹭书院位白鹭洲上,现为吉安中学,霉雨期间校舍有水,非长久之计。

同日 蒋介石飞离南京。国民政府宣布南京为交战区。《申报》1937年12月8日

12月8日 校图书馆姚佑林自杭州来,知杭州共装书140余箱,所有西文书一万五千本、中文书十分之二(一万本)均装来。连前已运到者,共200箱之谱。

12月9日[衢州] 偕周承佑、胡刚复等经金华、衢州至玉山、南昌、吉安复勘赣南校址,16日回建德。

同日 本校学生刘奎斗、吉上宾、汤兰九、王家珍、程珍翔、洪鲲[92]、丁而昌、程民德、黄宗麟、虞承藻、陈家振等12人离校赴杭,参加省公安局游击队。《西迁纪实》“大事记”附录第4页

同日 日军攻陷淳化,兵临南京城下。《申报》1937年12月9日

12月10日[玉山] 至玉山浙赣铁路总局,请拨车五辆至衢县。晚抵南昌。

同日 一年级新生最后一批抵建德,天目山分校派马宗裕、蔡正先暂时留守。《西迁纪实》“大事记”附录第4-5页

同日 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93]拒在最后时限答复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94]和平让城”之“通牒”,午后南京即遭四面围攻。《申报》1937年12月11日

12月11日[玉山] 镇江、当涂失守。

12月12日[吉安] 在吉安,至青原寺、阳明书院、平湖中心小学、徐氏宗祠、乡村师范等处看屋。

12月13日[泰和] 南京失陷。赴泰和先至上田看萧家屋,次至大原书院。晚回南昌。

同日 图书仪器首批600余件,自衢县装浙赣车运赣。《西迁纪实》“大事记”附录第5页

12月14日[南昌] 日方傀儡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北平居仁堂成立。《王世杰日记》第72-73页 至江西省府及教育厅,商拨用吉安青原山及泰和大原书院事。省府会议决定上述各处拨予浙大,并希望将来集中于泰和。往江西公路局处长萧庆云[95],托其与萧氏嫡嗣接洽萧氏大宅,称无问题。

同日 图书仪器二批四百余件,自金华装浙赣车运赣。《西迁纪实》“大事记”附录第5页

12月15日[衢县] 至玉山,与浙赣路总局商车辆及运费,知衢县4辆、金华5辆车即可拨到。

12月16日[金华] 至八婺中学晤省府人员,云11月省费已发。拟在丽水设校,收容无家可归之学生。下午回建德。农学院部分教师黄瑞纶、徐天锡、柳支英等六人劝阻无效,不顾学生学业,坚拟去赣。

12月17日 日本南京“入城式”。午后召集特种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到郑晓沧、张荩谋、胡刚复、李乔年、沈鲁珍,因南京陷落,杭州如失守,则公路必断,故决定提早赴吉安。

12月18日 浙大迁移学生400人,教职眷属300人,仪器430箱,行李千余件,共需车二十七八辆。嘱齐学启与玉山浙赣路总局方面接洽,保障车辆须源源拨给。

12月19日 下午至中山纪念厅召集教职员会议,讨论迁移校舍及结束课程问题。决课程暂不结束,至吉安后继续上课,两周后大考。

12月20日 出席坞口壮丁训练大队所作扩大纪念周,并作演讲,驳“好汉不当兵”之说,又提出壮丁之责任:维持后方秩序、留心汉奸、必要时赴前方作战。此队训练已近四周。知浙大学生刘奎斗、洪鲲等轮流至各地为政治教官。

12月21日 定助教中20人偕赴吉安。

同日 高等教育司收(国玖4第23973号)熊式辉[96]电件:浙大迁赣极表欢迎,经指定吉安青原山等处为临时校址,徐图集中泰和,已电该区专员县长协助云。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卷宗五-5320-1-9

12月22日 下午李絜非、谢养若等押图书仪器第三批船10艘,自建德出发循水路运金华。已运1096箱。

12月23日 新落成之钱塘江大桥下午被炸,同时被毁者还有杭州电厂和自来水厂。下午召集特种教育委员会,定次日起由教师领队,分三批坐民船出发至金华,并于下周二、三、四坐金华特快挂车赴赣。

12月24日 南京成立“治安维持会”。日本人进杭州。布告学生出发办法,并在兰溪汽车站、金华第一旅馆、南昌教育厅、樟树公安局、吉安乡村师范,各设办事处,以便接洽招待。《西迁纪实》第7页 第一批二年级生及全体女生出发,领队为梁庆椿、舒鸿、郑奎联。

12月25日 下午第二批三、四年级生及教职员坐民船出发,领队为陈柏青、陈大慈、白起凤。房东孙太太不肯受房金,坚请始受。

12月26日 晨第三批一年级生出发,领队夏济宇、储润科。至此,全校师生均已开拔。姚卓文、王子青留守建德。《西迁纪实》“大事记”附录第5页 晚至兰溪。

12月27日[金华] 二、三、四年级生均到兰溪。午至金华,遇敌机轰炸。知金华之车在衢州为兵所扣,故决定令学生设法回兰溪走常山。

12月28日[常山] 至龙游、衢州、常山。嘱兰溪各生集中玉山。

12月29日[玉山] 在玉山,知浙赣路允至金华为浙大开一专列,运出滞留金华之学生。常玉汽车公司允派卡车两辆,运输于玉山、常山之间。嘱浙大学生向玉山集中,以拨一专车为浙大运输之用。

12月30日[玉山] 偕胡刚复至浙赣路办事处晤吴镜清,称请调专车须与线区司令商榷。

12月31日[玉山] 偕李乔年、齐学启、胡刚复、卢亦秋等勘察李乔年为学生定的医院、菜馆、卫生院、中心小学等地。

[1]杭立武(1904—1991),生于安徽滁州,原籍浙江杭州。教育家、政治学家、外交家、社会活动家。英国伦敦大学政治学博士。任中英庚款董事会总干事达十数年。

[2]刘咸(1901—1987),字重熙,江西都昌(今属九江)人。生物学家、人类学家。时中国科学社《科学》杂志主编。

[3]王焕镳(1900—1982),字驾吾,江苏南通人。文史学家、目录学家。1925年毕业于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36年8月入职国立浙江大学,时国立浙江大学国文讲师。

[4]童玉民(1897—2006),浙江余姚人。农业经济学家。美国康奈尔大学农业科学硕士。1936年2月入职国立浙江大学。时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学系副教授。

[5]王文伯,时浙江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

[6]李德毅,时浙江省建设厅林场总场场长。

[7]王廷扬(1866—1937),字孚川,浙江金华人。清光绪廿四年(1898)进士,历任留日学生监督、浙江两级师范监督、浙江省视学,民国后曾任浙江省议会议员、国民党浙江省党部监察委员等。时赋闲在家,以书画自娱。

[8]许炳堃(1878—1965),字挺甫,号缄甫,别号潜夫,浙江德清人。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机织科毕业,在杭州创办甲种、乙种工业专科学校并附设机织传习所,后扩充为工专,为浙江大学工学院前身。时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交通专门委员会委员。

[9]澄衷中学,清光绪廿五年(1899)由浙江镇海富商叶澄衷(1840—1899)在上海创办的私立中学。竺可桢绍兴小学毕业后考入该中学。

[10]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中国学术界“一代宗师”,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1943年2月赴浙大主持《思想与时代》并讲学。时国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11]胡先骕(1894—1968),字步曾,号忏盦,江西新建人。植物学家、教育家,中国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学衡派”文学家、诗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哈佛大学农学士。曾任国立中正大学校长,时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所长。

[12]福开森(John Calvin Ferguson,1866—1945),加拿大人。1886年来华,在南京创办汇文书院(后并入金陵大学),曾出任南洋公学监院(校长)。在华57年,对中西文化交流贡献甚巨。

[13]郑文礼(1892—1948),号烈荪,浙江东阳人。法国巴黎大学法学博士。时浙江高等法院院长。

[14]陈源(1896—1970),字通伯,笔名陈西滢,江苏无锡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曾任国立北京大学外文系教授。时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

[15]严济慈(1900—1996),字慕光,浙江东阳人。物理学家、教育家。法国国家科学博士。时法国物理学会理事,北平研究院物理所所长。

[16]李培恩(1889—1958),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美国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纽约大学工商管理硕士。1929年秋代理之江大学校长,一年后正式受命为校长,任职21年。

[17]雷震(1897—1979),字儆寰,浙江长兴人。毕业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政治学系。时国民政府教育部总务司长。

[18]林启(1839—1900),字迪臣,福建侯官人。任杭州知府期间,创办求是书院,为浙江大学前身;创办蚕学馆,为浙江丝绸工学院(今浙江理工大学)前身;创办养正书塾,即今杭州高级中学、杭州第四中学前身,开杭州近代教育之先河。

[19]何应钦(1890—1987),字敬之,贵州兴义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时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兼广州行营主任。

[20]李仪祉(1882—1938),字宜之,陕西蒲城人。水利学家、教育家。时陕西省水利局局长。

[21]冯言安(1899—1963),安徽来安人。园艺学家。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农科毕业,法国巴黎大学理学博士。1936年8月入职国立浙江大学。时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园艺学系主任、副教授。

[22]孟禄(Paul Monroe,1869—1947),美国教育家。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美方董事。

[23]九大罪状“计:(一)第求目的,不择手段。(二)巧立名目,中饱贪婪。(三)任职一年,未成半事。(四)高级人员,兼职四方。(五)广植私人,把持校务。(六)哈佛为经,东大为纬。(七)三种政策,两项口号。(八)劳人伤财,移山填湖。(九)浪费过巨,入不敷出。”“余与迪生阅后,一笑置之。”(《全集》卷6,页299)

[24]王曰玮(1907—1988),字幼曹,浙江黄岩人。1931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生物系,1934年起任教于国立浙江大学文理学院生物学系,时浙大生物系讲师。

[25]钟道赞(1892—1993),字芷修。职业教育家、翻译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职业教育博士。时国民政府教育部督学。

[26]薛培元(1894—1970),字燮之,河北临城人。农学家、胶体化学家、农业教育家、水利史专家。

[27]董聿茂(1897—1990),字功甫,浙江奉化(今属宁波)人。动物学家、教育家,中国甲壳动物研究的奠基人之一。1928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动物系,继入该校研究院,专事甲壳类动物研究,获博士学位。1939年8月入职国立浙江大学,任生物学教授。(www.xing528.com)

[28]周承佑(1901—1983),江苏江宁(今南京)人。1924年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机械系。时国立浙江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29]张闻骏,字逸樵。江西九江人。国立清华大学毕业,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硕士。1936年8月入职国立浙江大学。时国立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

[30]王吉人(1895—1998),浙江临海人。曾就读于之江大学预科,1923年毕业于日本千叶医科大学。1935年2月接任浙江省立医药专科学校校长。

[31]王庸(1900—1956),字以中,江苏无锡人。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1936年8月入职国立浙江大学。时浙江大学教务处图书课主任。

[32]贺昌群(1903—1973),四川乐山人。历史学家敦煌学、简帛学家。1937年8月至1939年任教于国立浙江大学,为史地系教授。

[33]尼尔斯·亨利克·戴维·玻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192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34]汪兆铭(1883—1944),字季新,笔名精卫,浙江绍兴人。时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

[35]黄翼(1903—1944),字羽仪,福建思明人。心理学家,尤擅儿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硕士、耶鲁大学心理学博士。1930年8月入职国立浙江大学。时国立浙江大学教育学系教授。

[36]庄俊(1888—1990),字达卿,浙江宁波人。建筑师。美国伊利诺依大学学习建筑工程。1927年发起中国第一个建筑师组织“中国建筑师学会”。1925年在上海创办“庄俊建筑师事务所”。

[37]张伯瑾(1902—1988),河北行唐人。美国康奈尔大学教育学博士。时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教育专门委员。

[38]欧阳翥(1898—1954),字铁翘,号天骄,湖南长沙人。生物学家、神经解剖学家、诗人、书法家。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生物学系,德国柏林大学哲学博士。时国立中央大学生物学系教授。

[39]1932年1月,曾出《国立浙江大学季刊》“第一卷第一期”,刊教育、历史、农业等论文、译文12篇。

[40]何增禄(1898—1979),浙江诸暨人。物理学家、教育家。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硕士。1933年8月入职国立浙江大学。时国立浙江大学物理系副教授。

[41]贝时璋(1903—2009),浙江镇海(今属宁波)人。实验生物学家、细胞生物学家、教育家。德国图宾根大学理学博士。1930年8月入职国立浙江大学,创建浙江大学生物学系并任系主任。

[42]1933年7月,蒋介石在庐山举办“庐山军官训练团”,开创了国民党举办大型军事训练的先河。从1933—1937年,庐山共训练各级军官及党政人员(专员、县长等)25041人。训练团以陈诚为团长,陆军大学校长杨杰为总教官。全团设军事、党务、教育、县政、警政、军训、政训、童军、新运九个组。学员每期1000至2000名不等,受训20天左右,结业后发给毕业证和“军人魂”短剑一柄。本年,训练团第一期学员班于7月1日开学,在海会寺和牯岭两处同时举行。8月下旬,最后一批学员毕业,庐山军官训练遂告结束,受训官员成为抗日战场上的生力军

[43]民国庐山三大建筑之一,即传习学舍(时国民党军官训练团,今庐山大厦),图书馆(今庐山抗战博物馆),大礼堂(今庐山会议旧址),均于1935—1936年间建成。

[44]七七事变后,蒋介石、汪精卫召集学术界名流谈话,听取学界人士对抗日救国的意见。第一次谈话于7月9日开始,第二次谈话会始于7月中旬。

[45]江恒源(1885—1961),字问渔,江苏灌云人。职业教育家。时中华职业学校校长。

[46]何炳松(1890—1946),字柏丞,浙江金华人。历史学家、历史教育家。毕业于浙江高等学堂正科,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现代史和国际政治硕士。时国立暨南大学校长。

[47]廖世承(1892—1970),字茂如,上海嘉定人。心理学家、教育家。美国勃朗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博士。时蓝田国立师范学院院长。

[48]李建勋(1884—1976),字湘宸,河南清丰人。现代师范教育创始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时北平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育研究所所长。

[49]程其保(1895—1975),原名深,字稚秋,江西南昌人。教育学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时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50]朱经农(1887—1951),江苏宝山人,生于浙江浦江。教育家、出版家。时湖南省教育厅长。

[51]周鲠生(1889—1971),又名周览,湖南长沙人。法学家、外交史家、教育家。英国爱丁堡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国际法学博士。时国立武汉大学教务长。

[52]即《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

[53]位九江市海会镇,距庐山牯岭街9公里许,为“庐山军官训练团”团本部所在地。海会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兴建,背靠五老峰,面临鄱阳湖,初名“海会庵”,取百川汇海之意。

[54]梅贻琦(1889—1962),字月涵,祖籍江苏武进(今属常州)。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电机工程学士。时国立清华大学校长。

[55]徐诵明(1892—1991),字轼游,浙江新昌人。医学教育家、病理学家。日本九州大学医学部毕业。时国立北平大学代理校长。

[56]曾昭安(1892—1978),字瑊益,祖籍江西吉水。数学家、数学教育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理工博士。时国立武汉大学教授、招生工作负责人。

[57]江朝宗(1861—1943),安徽旌德人。北洋军阀时期曾任国务院代总理。全面抗战爆发后任北平维持会主席、伪北平市长。

[58]冷家骥,字展麒,山东招远人。曾任北平商会会长、市参议会副议长。全面抗战爆发后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

[59]周肇祥(1880—1954),字嵩灵,号养庵。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书画家,北洋政府官员。

[60]朱福炘(1903—2003),字家谷,江苏武进(今属常州)人。物理学家、物理教育家。1928年8月入职国立浙江大学。时国立浙江大学物理系讲师。

[61]祝文白(1884—1968),字廉先,浙江衢县(今衢州)人。毕业于浙江高等学堂,1936年8月入职国立浙江大学。时国立浙江大学国文讲师。

[62]钱基博(1887—1957),字子泉,别号潜庐,江苏无锡人。古文学家、教育家。1937年8月至1938年6月任国立浙江大学国文教授。

[63]陈大慈(1904—1939),广东东莞人。民国文学家、编辑。上海大同大学文科毕业,1935年8月入职国立浙江大学。时国立浙江大学国文讲师。

[64]葛敬恩(1889—1979),字湛侯,浙江嘉兴人。曾任国民政府参谋本部次长等职。时浙江省政府委员。

[65]罗霞天(1898—1980),浙江於潜人。留学德国柏林大学政治系。1919年创办《浙江日报》。曾任广州黄埔军校政治教官、中央政治学校训导长、庐山中央训练团党政班主任教官等。时浙江省政府委员。

[66]黄瑞纶(1903—1975),字子荣,河北任丘人。农业化学家、农用药剂学家、化学教育家,中国农药科学的创始人。美国康奈尔大学农业化学和有机化学博士。时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农业植物学系主任。

[67]刘奎斗(1914—2009),辽宁大连人。194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工学院电机系。抗战期间参加杭州外围游击战、湘北会战、广西昆仑关会战和缅北瓦鲁班之役。后移居台湾,几任台湾浙江大学校友会理事长。

[68]金海观(1897—1971),字晓晚,浙江诸暨人。192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教育系。1932年起任浙江湘湖师范学校校长。

[69]孔雪雄(1899—1948),浙江萧山人(今属杭州)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毕业,曾以萧山衙前农村小学为阵地,开展衙前农民运动,发起成立农民协会等。

[70]蔡邦华(1902—1983),江苏溧阳人。昆虫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昆虫生态学奠基人之一。1938年2月入职国立浙江大学。时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病虫害学系教授。

[71]黄人望(1880—1948),又名国华,字伯殉、百新,浙江金华人。早年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系。时任中央赈济委员会浙江办事处主任,致力浙江难民救济事宜。

[72]章祖纯,字子山,浙江湖州人。农业专家。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农学士。曾任中央农业试验场场长。

[73]夏济宇,字寄宇,四川成都人,时国立浙江大学军训主任、教官。

[74]董伯豪,浙江永嘉人。复旦大学文学士。1936年8月入职国立浙江大学。时国立浙江大学代办浙江省立杭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英文教员兼训育主任。

[75]张荫麟(1905—1942),号素痴,广东东莞人。历史学家。时被聘为国立浙江大学史地学系教授。

[76]储润科(1900—1969),名镐,江苏宜兴人。1923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化学系,法国南锡大学科学博士。1934年8月受聘于国立浙江大学。时国立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

[77]今梅城镇,古严州。新安江、兰江、富春江三江交汇处,水运便利。时建德县治所在地,距今建德(时称白沙)约30公里。本年谱从竺校长日记,以下“建德”“严州”均指梅城古镇。

[78]竺士樵,浙江绍兴人。1936年8月入职国立浙江大学,时总务处事务课助理员。

[79]齐学启(1900—1945),湖南宁乡人。抗日将领。时国立浙江大学军事教官。

[80]柳定生(1913—2006),女,江苏镇江人。1935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历史系。1936年8月入职国立浙江大学,时浙江大学史地学系助教。

[81]伍叔傥(1897—1966),名倜,字鹤笛,又名俶,浙江瑞安人。诗人、学者、教育家。早年毕业于国立北京大学。时浙江省府秘书长。

[82]胡鸣时(1906—1983),江苏无锡人。时浙大高工中学教务主任。

[83]章德勇(1903—1993),字诚忘,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历史学家。毕业于金陵大学历史学系。1936年8月入职国立浙江大学,时高工一年级主任,后曾任国立浙江大学校长室秘书。

[84]章用(1911—1939),字俊之,出生于苏格兰,章士钊次子。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修读数学、物理学、化学、哲学、拉丁文。1937年9月入职国立浙江大学,时国立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

[85]公约九国为: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葡萄牙、中国。《九国公约》,全称《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订立于1922年2月6日,与华盛顿会议期间订立的“四国公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统称“华盛顿条约”。

[86]翁之龙(1896—1963),字叔泉,江苏常熟人。皮肤病专家。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医学博士。时国立同济大学校长。

[87]黎照寰(1898—1968),字曜生,广东南海人。美国哈佛大学理学士、纽约大学商学士、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宾夕法尼亚大学政治学硕士。时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88]陆子桐(1901—1976),浙江绍兴人。上海震旦大学预科毕业。1927年8月入职国立第三中山大学,时国立浙江大学总务处事务课课员。

[89]林汝瑶(1901—1976),字琴薰,浙江奉化(今属宁波)人。国立东南大学农科园艺系农学士,1936年7月入职国立浙江大学。时国立浙江大学园艺学系讲师。

[90]马宗裕(1897—1948),字立峰,浙江杭县(今杭州)人。之江大学毕业,1929年9月入职国立浙江大学。时国立浙江大学事务课课员。

[91]位于今建德杨村桥镇绪塘村,近今320国道,距梅城镇12公里。

[92]洪鲲(1915—2001),字子波,浙江杭县(今杭州)人。1935年秋,由浙大高工考入浙江大学电机系。时作为12名浙大游击勇士回杭参加保卫战,任上尉政训员。

[93]唐生智(1890—1970),字孟潇,号曼德,湖南永州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时南京卫戍司令长官,指挥南京保卫战。

[94]松井石根(まついいわね,1878—1948),日本陆军大将,1937—1938年间率日军侵占南京,并纵容部下制造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1948年11月12日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为甲级战犯判处绞刑,12月23日零时在东京巢鸭监狱伏法。

[95]萧庆云(?—1984),江西泰和人,192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博士。时江西省公路处处长。泰和“萧百万”萧炳南族后。《竺可桢日记》云:“萧百万,以盐业起家,名萧炳南。子名绍典,孙名葡春……”联系日记中相关叙述,萧氏谱系或为:萧炳南(鉴亭公),长子萧芸浦(字绍芬,癸酉举人),孙萧敷德(辛卯举人),时居上海;次子萧楷堂(字绍典),大房(长孙)萧敷政(字蒲村,蒲春,庚巳举人),曾孙萧敏泰,二房(略),三房萧敷烈,曾孙萧敏佑字福苍,萧敏伟字天奇,萧敏健字天威,萧敏杰字天善(过继于四房)。其时,“萧家子孙已有二家已回”。萧氏家族在家乡上田屋宇鳞比。另据考证,“萧百万”之号当冠于萧炳南之子、扬州盐商萧芸浦。

[96]熊式辉(1893—1974),字天翼,江西安义人。1915年毕业于保定军校二期,1924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时江西省主席,国民政府军陆军中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