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 在刀茅巷大操场出席校运动会并致辞,要求学生和教职员养成天天运动的习惯,训练自己的自制力、自信力、忍耐心、同情心、互助心,更要培养体育道德。《校刊》第248期嘱孙恒([43]季恒)调查附近地产。撰《旅行是最好的教育》,并发表于《教与学》1卷11期。《全集》第2卷第343页
5月2日 《国立浙江大学校刊》公布新调整的浙江大学各院院长名单:文理学院院长胡刚复、农学院院长吴福桢、工学院代院长李寿恒(乔年)[44]。同时请郑晓沧、倪尚达、陈庆堂(承吉)[45]、胡刚复、周明牂(盛继)[46]、潘承圻[47]、吴福桢、李乔年、蔡堡、苏步青[48]、沈有乾(公健)[49]、梁庆椿、周威(仲奇)[50]、费巩(香曾)[51]、徐谷麒[52]、孙祥治[53]为1936年度招生委员会委员,郑晓沧主任。《校刊》第248期
同日 兰溪模范县县长胡次威[54]来谈兰溪农村建设合作情形。该县1934年即开始与浙大合作。
5月4日 第一次主持浙大之总理纪念周[55],述纪念周之意义,并一并提及“五四”运动17周年。“总理纪念周”,顾名思义为纪念总理孙中山而立,但在学校,犹于训育方面有所裨益。
同日 英庚款委员会在华家池开会。
5月5日 各方谋事者日多,惟以是非为前提,利害在所不顾。
5月6日 赵华煦(龙文)[56]介绍“杭州瑰宝”马一浮(湛翁)[57]与邵裴子(长光)[58]。下午偕沈鲁珍、胡刚复至农学院,视初农部分,并与何伊渠、葛敬中(运成)[59]等谈蚕桑系。
5月7日 致函教育部长王世杰,呈报5月18日补行宣誓礼并邀请部长届时莅临监誓与训话。《全集》第23卷第259页
5月9日 主持到任后校中第一次校务会议,到23人,述浙大办学方针要点:本校由专校合并而成,今后当均衡发展,使学生既得基本训练,又能各具专长;联络各政府机关,参照社会需求,造就致用人才;节省行政开支,扩充仪器设备;实施经济公开,藉收集思广益之效。倪志超报告校中经济状况。决议设立史地学系和中国文学系,并于5月23日呈教育部。《校刊》第250期决议成立公共科目课程分配委员会,推定郑晓沧、胡刚复、李寿恒、苏步青、吴福桢五人。成立训育委员会。决定文理学院三年级办暑期学校。
5月11日 主持浙大总理纪念周,请茅以升(唐臣)[60]讲《钱塘江桥与建设》。 本周起,纪念周改在总务处大礼堂举行,出席学生均须穿着制服,并规定座位,不得无故缺席,以肃仪规,而崇典制。《校刊》第249期
5月12日 嘱郑晓沧接洽邵裴子,邵推辞不就国文系主任。吴震春(雷川)[61]辞国文教席,后知其愿就文书主任职。
5月13日 至邵裴子寓,邀其下学期来校授课,未允。
5月14日 铨叙部审查浙大校长案合格,致函国民政府文官处准予任命;文官处致函行政院,呈请核准实授。台湾“国史馆”典藏号001-032320-0010-(0617-0621)、(0626-0628)
5月16日 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教育部部长签署国民政府浙大校长任命令,5月19日公布。台湾“国史馆”典藏号001-032320-0010-0622、0623(www.xing528.com)
同日 完成与郭任远交接手续。
5月17日 偕倪志超、沈鲁珍、胡刚复、吴福桢等,至萧山长山棉业试验场、湘湖师范、农业推广人员养成所和浙大农场[62]。
5月18日 补行校长就任宣誓典礼,到蒋梦麟(孟邻)[63]、周象贤(企虞)[64]、黄华表(二明)[65]、方青儒(知白)[66]、林风眠[67]等,学生四百人,教职员五六十人。作誓词和答词。誓词曰:余敬谨宣誓,余恪遵总理遗训,服从党义,奉行法令,忠心及努力于本职,余决不妄费一钱,妄用一人,决不营私舞弊,及授受贿赂。如违背誓言,愿受最严厉之处罚。答词则强调大学是养成一国领袖人才的地方,宜改良教授“教而不训”的现状,德育和知育并重。《校刊》第250期
5月19日 得捏名信,上书来校人名、职务,以示引用者均为东南大学师生。
5月20日 偕倪志超赴孤山出席五团体(中国工程师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中华化学工业学会、中国化学工程师学会、中国自动机械工程师学会)学术年会。本届年会,校内沈秉鲁、柴志明、李寿恒、吴福桢等四位教授提出论文。《校刊》第251期年会决设立“工程奖学金”,指定捐赠浙大工学院成绩最优之学生。《申报》1936年5月21日;《申报》1936年8月19日
5月21日 中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假学校新教室举行成立大会。《校刊》第251期
5月22日 配合教育部调查过去两年毕业生失业人数,知校中森林科4人,教育系3人,农艺、农业植物、电机、物理各1人。
同日 翁咏霓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秘书长。《翁文灏日记》上册第48页
5月24日 往视正在施工中的钱塘江大桥[68]、万松岭浙大农场。午后晤马一浮于其寓,劝其为学生授课。
5月25日 请马寅初(元善)[69]为纪念周演讲《非常时期中国之财政问题》。赴南京,29日回杭州。
5月26日[南京] 至气象所。与张晓峰表示“引用至浙大之人,东大色彩太浓”,故在可能范围内不欲再加东南大学之人。
5月27日[南京] 至教育部晤王雪艇,商经费和系科设置问题。
5月29日 教育部令,允增设史地学系并于1936年度开始招生,“就原有经费,撙节开支”;中国文学系暂从缓议,俟师资较为充实后,再行呈候核办。《校刊》第25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