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社会虽然一直将手工业视为末业加以限制,但手工业又是社会发展必要的组成部分,统治者不得不倚重和允许其适当发展,工匠也成为传统社会士、农、工、商结构体系中的一员。对于工匠个人来讲,其安身立命的资本就是技艺的不可替代性,因而中国传统工匠多存有“留艺傍身”的思想,在技艺传承中对自己的工艺技术甚至秘诀持秘而不宣的态度。历史上的传统工匠,包括为官府和宫廷服务的工匠,大多没有受过文人文化的教育,基本上没有识字和读书的机会,一些技艺经验少有能用文字记录下来传给后世,而是以言传、心传、物传等方式进行传承与传播。其中,在这种传播与传承方式中,技艺口诀也是一种重要的媒介,在长期的实践和创作过程中,艺人们总结出不少工艺创作经验,以民间文体如谚语、歌谣、顺口溜等形式记录下来,其中有文字记载,也有口头传播,成为传统工艺传承的一种独特艺诀谱式。技艺口诀涵盖建筑营造、家具制作、绘画、彩塑、剪刻、刺绣等等方面,它更强调技艺的关键要领,是一种规律性的概括和总结,有着方便、灵活、准确的传播功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韩非子》就有“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目小可大,大不可小”[1]的刻画人物肖像的记载。被后世民间画工奉为“祖师”的唐代画家吴道子,据说对绘画就总结了相应的口诀。《历代名画记·卷二》中说吴道子的画:“弯弧挺刃,植柱构梁,不假界笔直尺。虬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当有口诀,人莫得知。”[2]可见,技艺口诀一直以来就是艺人的从业法宝和技艺传承手段。
以技艺传授为主,缺乏系统理论体系的家庭式工艺传承或行业传承是中国古代设计教育的主要方式,主要表现为父子或师徒之间的言传身教、口传心授等。
(一)言传身教
“言传身教”一直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教育方式和育人手段,也是传统工匠技艺传授的主要形式。言传主要体现在以家庭为中心的技艺传承环境之中,是师徒、父子、母女关系等直接传授的方式。艺人之间的交流常常通过言语这一朴素、直接的方式,师父、父母将工艺技术的规律、经验介绍给接受者,以至代代流传下来。这种言传方式传播下来的技艺,虽然大都比较简单直接,也有一些是借物达意或采用顺口溜的口诀来表达,但它积淀着数代人对某种技艺特征的审美总结和技术评判能力。这种经验性的、直观传递的传授方式,可使接受者直观地认识事物并达到再创造的目的。这种口传的形式在民间阶层广泛流传和应用,其中最具特色、最具代表性的传播媒介是各种技艺口诀,许多的技艺是靠这种似乎是技术性很强,但又精练、朴素的语言来传播并发展的。这些技艺口诀常常蕴含着对技术要点的规律性总结、经验的归纳和审美追求等诸方面的要素,它不仅梳理工艺技术工序的理性过程和要点环节,更多的是含有创造经验和审美经验的感性总结,其中还有可以再创造、再发挥的艺术空间。如惠山泥人口诀,关于泥人造型要“先开相,后装花,描金带彩在后头”;用笔要领为“直线要直、曲线要曲”;施彩讲究“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这些技艺口诀并非简单直白的顺口溜,里面不仅包含着技艺流程、工艺要点,还有工匠审美经验的高度概括,更重要的是具有接受者进一步想象和主观创造的空间,比如其中的“鲜”“娇”“净”是何种色彩效果和感受,还需要作者的进一步体悟和把握,从中也能反映出不同艺人的悟性和不同面貌。
(二)物化传播
传统工艺的艺术风格或形态样式的构成主要是通过艺术作品自身的形象传播并发展,一些传播学研究资料表明,人类接受外界信息的70%来源于视觉感受。传统技艺的传播,许多是以艺术样谱为媒介,如年画拓印、织绣印染、剪纸皮影等都采用画谱和花样得以流传;而陶瓷、金属、砖木石雕刻等也常有各自程式化的范本,这种以物象或物体本身为媒介的直接传承与传播,是技艺传承传播的重要方式,也是后世创作样式、艺术风格的直接参照。物传不像口传和心传那样是艺人间的直接接触,也缺乏经验性的教诲和指导性的传授,它通过艺术谱子和实物传承传播,使接受者获得直接参照的对象和学习的范本,可以获得一些外在直观的信息。从传承传播范围来看,它可以跨越家庭、地域及时代的局限,为从事本行业的艺人提供直接接受或临摹再创作的摹本,或直接将物传的信息储存并运用于自己的工艺创作中。如一套技法流程、一个造型模式、一本画谱可流传上百年甚至更久远的时间,这仅靠言传身教是无法继承下来的。可以说,物传以实物的形象传播,达到了物象传播和以此进行再创造的双重目的。也就是说,物传是工匠通过艺术品存在形态等诸因素为再创作的先决条件,并以此将工艺技术随着模式化的形象而发展。
传统工艺以物相传的谱子主要有各种画谱、剪花样谱、织绣图谱、年画版样、建筑营造等等。这些谱子有的是集体总结,有的是个体工匠手绘,有的则是借鉴其他艺术形式从程式化的模式中套用而来。虽然其来源不一,但都是经过不知多少代工匠日积月累逐渐积淀、完善和再创作而形成的摹本,这种传播形式有利于传播的广度和传承深度,也有利于工匠的技艺交流。有时我们会发现,在传统工艺的造型中,既有造型语言的个性因素,又有共性特征。这种传播方式使形态、造型与工艺之间的距离缩小,形成传统工艺在形态上的程式化和互相渗透的特征,在工艺技术上各显神通,发挥工艺之巧、工艺之能和工艺之美的优势。(www.xing528.com)
物传在传统工匠的技艺传播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以民间剪纸的技艺传播为例,剪纸技艺中有剪与刻之分,有些地区民间工匠把“剪”称为创作,把“刻”称为复制,剪的佳品入谱后可作为传播的对象。而剪纸中的熏样是最直接的样谱,熏样的作者是原创,依熏样而剪的显然就是学徒。创作样谱的原创工匠备受人们尊敬,其作品常常作为谱子代代流传下来。这些在谱的作品,在某一门类上达到了审美与实用、应用与普及、规范与个人风格的统一,它是传统技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过民众择优选取而留下来的经典和样板。这种谱子有一定的代表性,它表现在艺术样式、工艺技法、文化内涵等诸因素协调一致,是建立在创作者和接受者公认的原则基础上的,随后被民众所认可、接受、提倡并传播。民间刺绣服饰花样在民间广为流传,使用者并非花样的创作者,而是使用者和模仿者。“剪”与“刻”的区别,就在于工艺创作与复制流传之间的区别。当然,在传承传播过程中的应用者和传播者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再创造,形成不同的地域样式和地域风格。如陕西周至县豆村民间窗花的样式,其中一支源于邻村清代的翰林路家。路氏妇女读过书,有闲暇,常请画工起稿,设计各种戏剧人物的大轮廓,再由她们按照花的程式在轮廓内配花和细节,剪出大批精美的戏曲人物窗花。后来随着路氏与亲友的交往以及女儿的出嫁,路家窗花流传他乡,流向了周至县东部和户县西部的广大地区,可见以谱传或物传的形式由于区域性局限,也形成了区域风格。从民间剪纸花样的传播形式来看,物传是以直观实用的目的流传下来的,然后再应用于工艺创作之中。这种传播形式,是技艺在达到一定高度和实用得到满足时的一种经验积累。物传的形式比较直接地使接受者受益,从而达到工艺技术的普及和流传的目的,这种传播方式多见于实用性较强、应用较普及的传统工艺种类。
(三)心领神会
心传是集言传身教、物象及文字信息传播为一体的综合传授形式。工匠们虽然缺乏言传身教的理论,但却有更高一筹的言传身教的经验。他们将一些技艺采用言传和物传的直接传授方式,同时更善于综合,把言传引申为身教,即利用行为传播来实现言传的功效。如父传子、母传女、师带徒的过程就是通过技艺的实际操作和示范行为来实现技艺的传承。
中国人的认知态度、创造行为以及传授方式中极为重视“心传”的作用。老百姓常表述自己的创作是“心里有的东西”,即是心传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传授方式有两种涵义,一是对前世留传下来有据可查的样谱、范本的再创造,不是“依样画葫芦”,而是“比着葫芦画瓢”,完完全全的简单复制、模仿还算不上心传;二是工匠在技艺传授过程中不仅仅衡量对技艺的模仿和对作品的复制,更注重心理传授的悟性和体察,它不易言说、没有模式,但有一种内在的精神作用,是一种无形的心理表达。心传过程中能够考验师父的洞察力,体现学徒的悟性和天分。民间俗语“画从心出”“画是随心草”既是一种经验的长期积累,也是艺人悟性和心性的表述,能够“画从心出”的人在技艺传授过程中必定既是会教的人,更是可教的人。一位陕西的民间艺人把自己剪花的经验总结为:“我剪花没有样子,样子在肚子里搁着哩。”这表明民间工匠有自己的独创能力和审美尺度,并在长期积淀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技艺传承的基因。一些工匠把制作玩具的技术总结为一根尺棒,他们这样说:“做耍货没有一定的尺棒,手就是尺棒,眼就是尺棒,想着怎么好看就怎样去做。”这根尺棒表面看是靠手上技术的熟练,靠眼睛的观察去把控和制作,但实际上是靠内心的悟性来创造。无疑,心传是中国传统工匠集体认同并倡导的一种艺术创作思维,也是一种重要的技艺传授方式,当然也是中国历史上其他行业一种较普遍的教育方式。在产品制作过程中,在技艺的展示过程中,每个工匠都用自己的“随心草”去改造并完善每一件作品,当一种新的样式被民众所喜闻乐见并认定以后,它就会自然地流传下来。俗语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是心传的极好注解。
中国传统工艺技艺特征的个性化,也表现在技艺传承和传播过程中不断融入新的技法、样式和风格。也正是靠这种似乎有些玄妙的心性传承才赋予了它自身不断更新的生命力。“心里有”“画从心出”“样儿在心里搁着”,这些朴素的语言正表达了传统工匠的创作思维方式,它的内在精神决定了中国传统工艺的技艺特征和审美情趣。换言之,由于传统工艺的创作根本源于创作者的心灵意识,源于他们总结自然、表达现实憧憬的审美理想,因此,才表现出不拘泥于客观世界的真实面貌和自然物象的现实特征,不流于一般的临摹和程式化的再现,从而充满了丰富的感情和心灵特征。当然,心传并非是一种与言传、物传截然独立的传承与传播形式,许多情况下它们难分彼此、互相交融,心传与言传、物传相辅相成,融为一体,构成了传统技艺传承与传播的总体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