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藏人民反抗英国入侵-中国地方史纲

西藏人民反抗英国入侵-中国地方史纲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情况之下,西藏军民步步为营,抵制英军。英军进入拉萨时,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西藏人民在英军列队进入城内之时夹道击掌。可笑的英军以为是西藏人民对他们的欢迎,殊不知这是西藏人民用一种击掌趋魔的方式对英国侵略行径的抗议。战争之后,英国强迫西藏地方政府签订《拉萨条约》,企图把西藏从中国的领土当中分割出去,这遭到了西藏人民的坚决反对。

西藏人民反抗英国入侵-中国地方史纲

西藏地区是藏族、门巴族和珞巴族等少数民族世代生活的地方,由于地处边陲,西傍克什米尔,南面与印度及廓尔喀(今尼泊尔)、哲孟雄(今锡金)、不丹和缅甸等国接壤,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成为西方列强的一大侵略目标。

早在19世纪40年代,英国就阴谋从印度侵入西藏,不断派遣间谍以“传教”、“游历”等名义入藏侦察。这引起了清政府的注意,于是釆取措施加以防范,西藏地方噶厦政府及藏族僧俗人民,也奋起驱逐英人,使英国对西藏的扩张计划受阻。光绪二年(1876)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后,英国获得了入藏“探路”的权利,由此加快了侵略的脚步。光绪十年(1884),一支英国军队从锡金偷偷侵入西藏,光绪十二年(1886),英国又出动军队在西藏亚东以南的边境地区进行武装骚扰,光绪十四年(1888)二月,在经过周密军事准备的情况下,集结在印藏边境地区的2000名英军,在格兰将军的指挥下,向由藏军驻守的西藏隆吐山发动武装进攻,悍然发动了第一次侵藏战争。面对英国侵略军先进的枪炮,西藏爱国军无所畏惧,依靠地形条件,用火枪、刀、矛以及石块连续打退英国侵略军的多次进攻,击毙击伤英军100多人,但终因装备低劣而不敌,接连败退。隆吐山、纳汤(今那塘)、对邦等地先后落入英军之手。(www.xing528.com)

光绪二十九年(1903)七月,英军派出以荣赫为首的千人队伍,由麦克唐纳少将指挥,向西藏进发,十二月越过了则里拉山口,进占帕里。次年,相继占领推拉、嘎吾等地,矛头直指江孜。在此情况之下,西藏军民步步为营,抵制英军。同年,英军攻入曲米新谷,假意同西藏当局谈判做为缓兵之计,在藏军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对藏军秘密包围,猛烈射击。藏军损失惨重,余部与英军展开肉搏,但由于敌众我寡,装备落后,曲米新谷失守。英军对藏军的大屠杀促使西藏人民的抗英情绪高涨,他们积极支援军队,运送粮草,挖战壕,修工事,拒绝给敌人提供任何的帮助,自发组织起来拦截敌人的军火和粮食,封锁消息,破坏交通,用长刀、梭镖等武器帮助藏军阻击敌人。但英军并未停止侵略的脚步,战争日益残酷和激烈,英军抵达江孜之际,很多百姓自愿参军参战。江孜保卫战中,在乃宁寺,藏族军民与英军激战长达三天,共歼敌120余名。在紫金寺,英军也遇到了同样的抵抗。乃宁寺和紫金寺失守后,江孜藏军在断绝粮食和饮水的情况下坚持战斗,突围不出去的藏军全部跳崖殉国。藏族人民对英军的顽强抵抗可歌可泣,谱写了光辉的爱国主义诗篇。江孜陷落后,英军直趋拉萨。英军进入拉萨时,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西藏人民在英军列队进入城内之时夹道击掌。可笑的英军以为是西藏人民对他们的欢迎,殊不知这是西藏人民用一种击掌趋魔的方式对英国侵略行径的抗议。战争之后,英国强迫西藏地方政府签订《拉萨条约》,企图把西藏从中国的领土当中分割出去,这遭到了西藏人民的坚决反对。在全国人民的声援下,清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并派外务部高级官员赴印度与英国方面重新谈判。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中英双方在北京重新签订《中英续定藏印条约》。该条约虽保留了《拉萨条约》的部分内容,但却明确规定“英国国家永不占并藏境及不干涉西藏的一切政治”,承认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粉碎了英国政府要将西藏纳为其殖民地的阴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