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中原与西方的连接处,包括今天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一带广大地区。这一地区自然环境上有肥沃的草原、林木茂密的山地、肥沃的绿洲,适宜农业、畜牧业的发展,所处位置沟通中西,又有利于进行发展商业贸易。总体来看,河西走廊一带、北疆地区是极好的畜牧场所,畜牧业相对发达;吐鲁番盆地、南疆的七河地区利于农业发展,农业更为兴盛。党项、回鹘及契丹等少数民族先后在西北地区建立了民族政权,各政权在相对和平时期都采取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因而这一时期西北地区的经济有一定的进步。
(一)农业
西夏国的黄河南灵州(今宁夏灵武县)一带、河西走廊,高昌回鹘境内的吐鲁番绿洲,喀喇汗王朝的河中地区,土质肥沃、水源充足,都是西北农业发达的区域。
黄河南灵州、河西走廊一带的大片土地是“夏国赖以为生者,河南膏腴之地,东则横山,西则天都、马衔山一带,其余多不堪耕牧”。[268]西夏统治者鼓励私人开垦荒地,有组织地进行大规模的垦荒,重视水利灌溉设施的兴修,令蕃、汉人民“引河(黄河)水溉田”。[269]并以武力从中原王朝掠夺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根据夏汉小字典《番汉合时掌中珠》记载,当时西夏境内的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荞麦、糜粟、豌豆、黑豆等,蔬菜有香菜、芥菜、萝卜、葱、蒜等许多种类。农业生产的发展还表现在生产工具与耕作技术的先进。如犁、铧、耙、锹、镢(镐)等在安西榆林窟西夏壁画中有形象的描绘,其形状类似近代的农具,可见西夏的耕作工具已相当先进了。农田耕作方法与宋代北方地区基本相同,进入了深耕细作的经营方式。但宋代东南地区先进的耕犁没有传过来,深耕技术远远落后于宋。[270]
河西回鹘虽然因争夺河西走廊和西夏发生连年战争,最后失去这一地区。但在占有河西走廊之时也经营了一些农业生产,粮食作物主要有白麦和青稞等,还种植黄麻、韭等经济作物和蔬菜。
高昌回鹘境内的吐鲁番绿洲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为发展农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其地宜白麦、青稞麦、黄麻、葱、韭、胡荽,以橐驼耕而种”,[271] 农产品主要有小麦、大麦、水稻及豆类。[272]除粮食外,经济作物有棉花、葡萄、石榴、桑葚、芝麻等,生产的棉花柔软耐用,被中原人称为白叠。葡萄种植业极为发达,“此阴山(天山)前三百里和州也。其地大热,葡萄至多”。[273]高昌盛产葡萄,境内买卖葡萄及酿葡萄酒之风很盛行。白布(白,音同“叠”,又叫花蕊布)和葡萄酒是王国特有的产品,颇受世人欢迎。
喀喇汗王朝西部的河中地区,是传统的农业区,“壤地宜百谷,惟无荞麦、大豆。四月中麦熟,土俗收之,乱堆于地,遇用即碾,六月始毕”。[274]这里修建了很好的水利设施,灌溉农田和园林,供应城市用水。这一地区园艺业也很发达,撒马尔罕城“环郭数十里皆园林也。家必有园,园必成趣。率飞渠走泉,方池圆沼,柏柳相接,桃李连延,亦一时之胜概也”。[275]河中地区粮食以小麦、大麦、高粱、豆类为主,盛产果、菜、瓜。此外,在楚河流域以及今天的新疆伊犁、和田地区农业也很发达。
西辽建立及灭亡3个回鹘政权后,境内的农业也恢复发展起来。西辽的直辖领地——以巴拉沙衮为中心的七河地区及相临地区,位居亚洲腹地,雨量稀少,因此农业的兴盛首先取决于灌溉事业的发展。这里农民种田都靠水利灌溉,在巴拉沙衮地区,“皆疏河灌溉,百谷用成”。[276]不仅种植谷物等农作物,还有园艺业、棉花种植业及养蚕业,盛产各种水果,“瓜、葡萄、石榴最佳”。[277]
(二)畜牧业
无论是西夏还是高昌回鹘、河西回鹘,畜牧业都是其社会经济中的重要部门,西北地区到处是天然的优良草场,为各政权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西夏境内除去夏州一带的毛乌索沙漠地区,大都是能够放牧的好场所,党项族以畜牧业作为本族传统的生产事业,十分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党项畜牧业产品甚多,《文海》这部字典中即载有马、骆驼、牛、羊、驴、骡、猪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马。元稹《估客乐》一诗中曾经提到:“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278]可见党项人的马匹优良。由于马匹不仅作为党项人生活资料的来源,而且是重要的军用物资,元昊时设立群牧司专门负责马的蕃息。羊是党项畜牧业占第二位的产品,羊的品种甚多。马、羊是党项人同各族特别是同宋进行贸易的大宗产品。
高昌境内北疆地区水草丰茂,是天然的牧场,牧养着马、骆驼、牛、驴及野马、牦牛、大头羊、黄羊、羚羊等野生动物,其中以养马为主,《宋史·高昌传》记载:“地多马,王及王后、太子各养马,放牧平川中,弥亘百余里,以毛色分别为群,莫知其数。”高昌的牛、羊、驴等品种及用途也很多。西辽占领高昌地后,畜牧业仍占有重要地位。天气凉爽、水草肥美的伊犁地区是很好的牧场,盛产马、羊、牛,特别是大尾羊在当时享有盛名。
河西回鹘的社会经济是以畜牧业为主,河西走廊的天然牧场,为回鹘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河西回鹘的牧马业尤为发达,产马数量多,且出名马。除马之外,还有骆驼、羊、山牛和牦牛等。河西回鹘及所属诸部向宋进贡的贡品主要是名马和骆驼,同时还给中原王朝供应大批战马。
(三)手工业(www.xing528.com)
矿冶和兵器制造业。冶铁是西夏矿冶业最为重要的生产部门,元昊统治时有了突出的发展,西夏的冶铁中心在横山以东的夏州,康定元年(1040)西夏在夏州,“州东设铁冶务”。[279]党项人已利用石炭冶铁,并使用了较为先进的竖式风箱。党项人制作的各种武器如刀、剑、甲之类产品都负有盛名,特别是西夏用冷锻法制成的甲胄,异常坚固,宋人称赞其“坚滑光莹,非劲弩可入”。[280]“夏人剑”享有“天下第一”的盛誉。[281]
纺织业。党项地处西北高塞地区,“无蚕织之功”,[282]纺织业主要为麻织业和毛纺织业两类。畜牧业的发达使西夏的牲畜皮毛原料丰富,制作毡片毯子和纺织毛布成了各地最具普遍性的家庭副业。[283]质地优良的毡毯是党项人外销的名贵商品,《马可波罗行纪》中提到夏都兴庆府(今银川)“城中制造驼毛毡不少,是为世界最美丽之毡;亦有白毡,为世界最良之毡。盖以白骆驼毛之也。所制甚多,商人以之运售契丹及世界各地”。[284]喀喇汗王朝的纺织业分为毛纺和棉纺两类,东部地区主要生产棉布,棉布还可以染色印花。喀什噶尔、于阗、叶尔羌都能生产花色和图案很美的地毯。西辽时期,传统的手工业制品如棉、毛织物等数量增多、技艺提高,丝织品“艾特来斯”色彩鲜艳,独具民族特色。
刊刻印刷业。西夏的刊刻业很发展,西夏盛行佛教,各地修建寺院,刊刻佛经。同时为发展学校教育,刊刻各种教材。现存的西夏印刷物,一是西夏文佛经,仅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就不下百部。其中时代最早的西夏文佛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契》,刻于乾祐十六年(1185)。二是译成西夏文的儒家经典,以及诗、文、小说、格言、谚语、文字、音韵、法律、医术、日历、卜筮、咒文等类书籍。
制盐业。西夏有丰富的池盐,盛产青白盐。西夏岁调畦夫数千,专门制盐,产量在10万石以上。按宋制每石盐为50斤,10万石当在500万以上。盐课收入在西夏财政收入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元昊数州之地,财用所出,并仰给于青盐”。[285]这些盐除供给国民需要之外,还用于与邻近王朝、政权进行贸易。
玻璃、陶器、玉器制造业。喀喇汗王朝的玻璃制造业有了很大发展,考古工作者在若羌县城西的瓦石峡遗址发掘了一个玻璃作坊和一些完好的高颈瓶,巴楚县托库北萨莱遗址出土了一只淡黄色的高脚小酒杯,小巧玲珑,造型优美,是喀喇汗王朝时期的艺术珍品。西辽的玻璃制造业在中亚享有盛名,11~12世纪的玻璃生产无论在制造技术还是在品种上都有很大的发展,在西辽王朝直辖领地曾出土大量的玻璃器皿。而且玻璃还普遍应用在建筑上,“城居肆囿闾错,土屋窗户皆琉璃”。[286]
喀喇汗王朝生产的陶器很有特色,其壳薄,图案丰富多彩,有几何图案、植物图案、鸟兽造型,还有人和神话造型,品种有壶、瓶、罐、碗、盘、小杯、水缸、托盘等,分为釉陶和无釉陶,工艺精良,且生产量较大。
高昌回鹘的玉器雕琢业有一定水平,在高昌向后周进贡的物品中有“白玉环子、碧玉环子各一,铁镜二、玉带铰具六十九,玉带一、玉鞍辔等”。[287]
(四)商业贸易
西夏在对外贸易上,主要与宋、辽、金进行贸易,其中夏宋贸易地位更为重要。西夏与宋朝的贸易方式包括榷场贸易及派遣使团。榷场是双方政府特设的贸易机构,有固定的地址,双方进行大宗货物交换。此外,沿边一带还有次一级的榷场,宋人一般叫做“和市”,交易规模较小,主要在于满足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宋朝贸易物品主要有丝织品和茶叶;西夏输出的货物以牲畜(马、羊、牛、橐驼)、青盐为大宗,此外是毡毯、毛褐(毛织品)、药材等。[288]
西夏与辽、金的贸易方式主要是派遣使团和商人出境贸易,契丹上京的临潢驿,中京的来宾馆,都设有夏使的招待所。[289]在金京城,允许西夏人“听留都亭贸易”。[290]
高昌回鹘与宋、辽、西夏均有贸易往来,除了与辽、宋进行互市贸易,还以“朝贡”的形式进行贸易。高昌、龟兹王室派出大批使臣商队,把玉、珠、犀、琥珀、乳香、琉璃等珍贵商品运往辽上京进行交易,换回契丹的铜钱。此外,高昌王国还将大量马匹驱至洛阳、开封,与五代、宋朝进行交易,多时一次贸易数千匹,交易额达120万贯钱。产自高昌的衣料、装饰品、药材也是中原人们所喜爱的商品。
喀喇汗王朝地处中西交通的枢纽,占据了“丝绸之路”西段的要地。无论是同东方的宋和辽,还是南方的印度、阿富汗,西方的伊朗以至西亚、北非、东南欧都有贸易往来,而且贸易额有时非常大,如喀喇汗王朝与宋朝贸易,仅元丰八年(1085)的交易额就达一百多万。
西辽时期的商业贸易也很发达,在游牧地区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商业城镇。[291]西辽与内地、中亚、西欧各国商人都有贸易往来,以金、银为钱进行贸易,获取中原的丝绸和高级工艺品、中亚和西亚的珠宝玉器和香料等。[292]当时的哈密力和州、斡端(今和田)、可失哈尔(今喀什噶尔)、阿里麻里(今霍城)、别失八里(今吉木萨尔)等都是重要的商业城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