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云贵、四川、岭南等地区主要分布着僚、昆明、賨、山越等众多民族。该时期西南各民族处于剧烈的分化重组过程中,文化上相互影响、融合,各族与汉族的交往程度不同,发展也极不平衡。有不少渐渐成为中原王朝郡下的编户齐民,融入汉族中。生活在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发展较为滞后,并保持着独特的民族文化。该时期西南地区与中原相比,显示出明显的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
(一)僚人文化
西南僚人,“盖南蛮之别种”,“种类甚多,散居山谷”。僚人发展水平较低,“略无氏族之别,又无名字,所生男女,唯以长幼次第呼之,其丈夫称阿慕,阿段,妇人阿夷、阿等之类”。[397]男子着左衽衣,妇女用两幅横布,从中贯头而穿,叫“通裙”。以三四寸的细竹筒,斜插耳孔以为装饰。“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兰,干兰大小,随其家口之数”。
该地女多男少,妇女多担负生产劳动,并由女方向男家求婚结亲。僚人有产翁坐褥的习俗,即“獠妇生子便起,其夫卧床褥。饮食皆如乳妇,稍不卫护,其孕妇疾皆生焉。”[398]“好相杀害,多不敢远行”,“若报怨相攻击,必杀而食之”,饮食习惯独特,“其口嚼食并鼻饮”,葬俗为“竖棺而埋之”。贫苦之家女儿卖给富裕之家做婢女。“亡失儿女,一哭便止,不复追思”。
僚人“惟执盾持矛,不识弓矢。用竹为簧,群聚鼓之,以为音节”。擅长纺织,“能为细布,色至鲜净”。信仰原始宗教,“其俗畏鬼神,尤尚淫祀”。杀人祭祀,“所杀之人,美须髯者必剥其面皮,笼之于竹”,干燥后称之为“鬼鼓”,“鼓舞祀之,以求福利”。[399]
(二)山越文化
山越分布范围广泛,发展很不平衡,郡县地区的山越人逐渐融入汉族中,而偏远地区的山越人发展水平则较为落后,“山川长远,习俗不齐,言语同异,重译乃通,民如禽兽,长幼无别,椎结徒跣,贯头左袵,长吏之设,虽有若无”。[400]有些靠近郡县地区的山越人,生产力有所提高,能冶铜铸兵器,“山出铜铁,自铸甲兵。俗好武习战,高尚气力,其升山赴险,抵突丛棘,若鱼之走渊,猨狖之腾木也”。[401]
综上所述,魏晋南北朝是我国民族大迁移、文化大融合时期。中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同化了进入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也为周边的各个少数民族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所吸收。同时,各族的民族文化也为中华民族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另外,该时期以佛教为代表的外域文化在中原及周边各族得到广泛传播,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1]田昌五、漆侠总主编,朱大渭、张泽咸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2卷)认为:《晋书》卷二《文帝纪》记载魏晋时期迁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前后有870余万口,这个数字有些夸张,不可信。估计整个魏晋南北朝约有435万少数民族人口居住在内地。
[2]《晋书》卷五六《江统传》。
[3]《后汉书》卷九〇《鲜卑传》。
[4]《后汉书》卷九〇《鲜卑传》。
[5]《后汉书》卷一一九《南匈奴传》。
[6]《后汉书》卷九〇《乌桓列传》。
[8]《三国志·魏书》卷二六《郭淮传》。
[9]马长寿《氐与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7页。
[10]《晋书》卷一○二《刘聪载记》。
[11]万绳楠认为:“赫连勃勃既和西部鲜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落后程度也和西部鲜卑相仿,与其说他是匈奴人,倒不如说他是西部鲜卑人。更何况他本来就是匈奴鲜卑的混血种。”参见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85页。
[12]《魏书》卷九五《铁弗刘虎传》载,“铁弗刘虎,南单于之苗裔,左贤王去卑之孙。北部帅刘猛之从子。居于新兴郡虑虒(今山西五台县东北)之北。北人谓胡父鲜卑母为‘铁弗’,因以为号”。
[13]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9页。
[14]《晋书》卷一三〇《赫连勃勃载记》。
[15]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一《历代州域形势》。
[16]《资治通鉴》卷一二二《宋纪四》,宋文帝元嘉八年六月。
[17]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第70页。
[18]《晋书》卷一〇四《石勒载记上》。
[19]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历代州域形势》。
[20]《魏书》卷九六《李雄传》。
[21]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历代州域形势》。
[22]《晋书》卷一一三《苻坚载记上》。
[23]《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
[24]《资治通鉴》卷一〇五《晋纪二七》,晋武帝太元八年十一月。
[25]《晋书》卷一二二《吕光载记》。
[26]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73页。
[27]《晋书》卷一二二《吕光载记》。
[28]杨建新、马曼丽《西北民族关系史》,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第144页。
[29]至今学界对后凉吕光的评价存有分歧。陈骏、郭铎认为:后凉政权是“一个愚昧落后、野蛮残暴的统治机构”,“后凉政权的统治是对河西历史的一次反动”,全面否定后凉(《氐人吕光和他的后凉政权》,《西北史地》,1985年第1期)。黎尚诚认为:后凉政权虽然“造成了河西开发史上的一段曲折”,但吕光仍“堪称氐族历史上的英雄”(《后凉史事述略——兼述氐族文化渊源》,《天水师专学报》,1984年第2期)。
[30]杨建新、马曼丽《西北民族关系史》,第144页。
[31]程妮娜主编《东北史》,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8页。
[32]《晋书》卷一二七《慕容德载记》。
[33]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历代州域形势》。
[34]上述引文均见《晋书》卷一二六《秃发乌孤载记》。
[35]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四,灵州保静县条载:“贺兰山……东北抵河,抵河之处亦名乞伏山”。
[36]《晋书》卷一二五《乞伏国仁载记》。
[37]《晋书》卷一二五《乞伏国仁载记》载:“置武城、武阳、安固、武始、汉阳、天水、略阳、漒川、甘松、匡朋、白马、苑川十二郡,筑勇士城而居之。”
[38]《晋书》卷一二五《乞伏乾归载记》。
[39]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历代州域形势》。
[40]《晋书》卷八六《张轨传》。
[41]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历代州域形势》。
[42]《晋书》卷八七《凉武昭王李玄盛传》。
[43]《晋书》卷八七《凉武昭王李玄盛传附子士业传》。
[44]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历代州域形势》。
[45]《晋书》卷一一九《姚泓载记》。
[46]关于卢水胡人,姚微元考证为小月氏人,属于羯族(《北朝胡姓考》外篇第八《羯族诸姓·沮渠氏》,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王宗维认为卢水胡是河西小月氏的别称(《汉代卢水胡的族名与居地问题》,《西北史地》,1985年第1期);唐长孺考证为“杂胡”(《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版);杨建新认为应“把卢水胡放在匈奴之中。从许多迹象看,卢水胡与浑邪王、休屠王的那部分匈奴部落有关系”。(《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第67页)
[47]《读史方舆纪要》卷三称:“西控西域,东尽河湟。尝置沙州于酒泉,秦州于张掖;而凉州仍治故臧。前凉旧壤,几奄有之矣。”
[48]《资治通鉴》卷一二二《宋纪四》,宋文帝元嘉八年九月条,称北凉统有“武威、张掖、敦煌、酒泉、西海、金城、西平七郡”。
[49]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15页。
[50]《宋书》卷九八《氐胡传·胡大且渠蒙逊传》。
[51]《魏书》卷二《太祖道武帝纪》。
[52]《魏书》卷一〇三《高车传》、《蠕蠕传》。
[53]《北史》卷一《太祖道武帝纪》。
[54]《魏书》卷八二《常景传》。
[55]葛剑雄《简明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0页。
[56]《晋书》卷一〇五《石勒载纪下》。
[57]《晋书》卷一一三《苻坚载纪上》。
[58]《晋书》卷一一八《姚兴载纪下附尹韦载记》。
[59]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7页。
[60]《晋书》卷九三《王恂传》。
[61]《晋书》卷一〇六《石季龙载记上》。
[62]《晋书》卷一〇八《慕容廆载记》、卷一〇九《慕容皝载记》。
[63]《魏书》卷四《世祖太武帝纪附恭宗景穆帝纪》。
[64]《资治通鉴》卷一〇三《晋纪二十五》,武帝宁康三年冬十月。
[65]《晋书》卷一〇八《慕容廆载纪》、卷一〇九《慕容皝载记》。
[66]《晋书》卷四《世祖太武帝纪》;《魏书》卷七《高祖孝文帝纪下》。
[67]元稹《法曲》,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 〈全唐诗 〉》(第3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99页。
[68]322~324年,元帝末及明帝时。
[69]宋、齐、梁、陈四朝的更替主要参考王仲犖《魏晋南北朝史》(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 377~398、441~467页。
[70]《宋书》卷五四《沈昙庆传》。
[71]严衍《资治通鉴补》卷六二《汉纪五四》。
[72]《南齐书》卷五四《顾欢传》。
[73]“所谓土断,就是将侨流人口的户籍断定在侨居地上,使之可以附着在名副其实的政区之上,以便按时按地征收赋税。”见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9页。
[74]《南史》卷一〇《后主纪》。
[75]《陈书》卷三〇《傅縡传》。
[76]《晋书》卷六五《王导传》。
[77]葛剑雄《简明中国移民史》,第149页。
[78]谭其骧《晋永嘉丧乱之民族迁徙》,《燕京学报》第15期,1934年版。
[79]葛剑雄《简明中国移民史》,第149~150页。
[80]严衍《资治通鉴补》卷六二《汉纪五四》。
[81]《三国志·吴书》卷六〇《全琮传》。
[82]《三国志·吴书》卷六四《诸葛恪传》。
[83]马大正主编《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98页。
[84]《宋书》卷九七《沈庆之传》。
[85]《北史》卷九五《蛮传》。
[86]《晋书》卷一二一《李势载记》。
[87]《魏书》卷一〇一《獠传》。
[88]《魏书》卷一〇一《獠传》。
[89]《隋书》卷二九《地理志上》。
[90]《宋书》卷九七《夷蛮传》。
[91]《三国志·魏书》卷八《公孙度传》。
[92]《晋书》卷一四《地理志上·平州》。
[93]关于夫余国建国年代,还有一说在西汉初。参见程妮娜主编《东北史》,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 42 页。
[94]参见《三国志·魏书》卷三〇《夫余传》。
[95]王健群《好太王碑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22页。
[96]《魏书》卷一〇〇《高句丽传》。
[97]《北史》卷九四《勿吉传》。
[98]《魏书》卷一〇〇《勿吉传》。
[99]《魏书》卷一〇〇《勿吉传》。
[100]《魏书》卷一〇〇《豆莫娄传》。
[101]《北史》卷九四《契丹传》。
[102]《资治通鉴》卷七七《魏纪九》,景元二年三月。
[103]《魏书》卷一《序纪》。
[104]《魏书》卷一《序纪》。
[105]《三国志·魏书》卷一《武帝纪》。
[106]《后汉书》卷九〇《乌桓传》。
[107]周伟洲《敕勒与柔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8页。
[108]《三国志·魏书》卷三〇,注引《魏略·西戎传》。
[109]《晋书》卷一二三《慕容垂载记》。
[110]《资治通鉴》卷一〇七《晋纪二九》,晋孝武帝太原十二年五月条说,翟辽“众皆燕、赵之人”,所谓燕赵之人,即绝大部分是原居于当地的汉族人民。
[111]《魏书》卷一〇三《高车传》、《蠕蠕传》均记为“十余万落”;《北史》卷九八《蠕蠕传》记为“十余万”。又《魏书》卷四《世祖纪上》云:太延二年(436)八月,“甲辰,高车国遣使朝献”。从此时阿伏至罗还未从柔然中分离出来建立高车国来看,此高车国或系高车其它部落、或系高车国之误。
[112]《魏书》卷六九《袁翻传》引翻奏折说:“西海郡本属凉州,在今酒泉西北,张掖西北千二百里,去高车所住金山一千余里。”可知高车国领地北达金山一带。
[113]《魏书》卷一〇三《高车传》。
[114]《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编写组编写《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36页。
[115]周伟洲《敕勒与柔然》,第31~33页。
[116]《北史》卷九八《蠕蠕传》:“竞结阿那瓌为婚好”。
[117]《三国志·魏书》卷三〇《东夷传附倭传》注引《魏略·西戎传》。
[118]《魏书》卷一〇一《宕昌羌传》。
[119]《宋书》卷六《孝武帝纪》。
[120]《宋书》卷九《后废帝纪》。
[121]《梁书》卷五四《西北戎传》。
[122]《通典》卷一九〇《西戎二·邓至》。
[123]《北史》卷九六《邓至传》。
[124]《魏书》卷一〇一《邓至传》。
[125]《南史》卷七九《夷貊传下》。
[126]关于邓至羌的结局,史籍记载不一。《元和郡县志·山南道·扶州》云:“西魏末年邓至羌,立宁州,后改为邓州。”《太平御览》卷一一七引魏淡《后魏书》曰:“废帝前元西逐吐谷浑,定阴平,于此置邓州,取前羌部落所居,为之名。”《太平寰宇记》卷一三四,文州曲水条亦云:“后魏废帝前元年(522),西逐吐谷浑,讨定阴平,于此置邓州及邓宁郡,取前邓至羌部落所居为州郡之名。”
[127]《晋书》卷九七《吐谷浑传》。但史籍对此记载有不同,《宋书》、《魏书》、《北史》之《吐谷浑传》作七百户。
[128]《晋书》卷九七《吐谷浑传》。
[129]《梁书》卷五四《西北诸戎传·河南传》。
[130]《宋书》卷九六《吐谷浑传》。
[131]周伟洲《吐谷浑史》,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版。吐谷浑部分多处参见此书从前言到各章的内容,下面不再一一出注。
[132]《晋书》卷一一三《苻坚载记上》。
[133]崔鸿《十六国春秋辑补》卷八七《西秦録三》;皇甫谧《二十五别史》,齐鲁书社,2000年版,第603页。
[134]《宋书》卷四《少帝纪》。
[135]《资治通鉴》卷一二二《宋纪四》,宋文帝元嘉八年六月。
[136]《资治通鉴》卷一二二《宋纪四》,宋文帝元嘉八年八月。
[137]《北史》卷九六《吐谷浑传》。
[138]《北史》卷九七《高昌传》。
[139]《北史》卷九七《西域传·序》。
[140]《魏书》卷四《世祖太武帝纪》。
[141]《北史》卷九七《西域传·焉耆传》。
[142]《北史》卷九七《西域传·乌孙传》。
[143]《北史》卷九七《西域传·疏勒传》。
[144]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1页。
[145]常璩《华阳国志》卷一《巴志》;皇甫谧《二十五别史》,齐鲁书社,2000年版,第4页。
[146]严衍《资治通鉴补》卷五六《汉纪四八》。
[147]《三国志·吴书》卷六四《诸葛恪传》。
[148]刘琳《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版,第364页。
[149]陈连开主编《中国民族史纲要》,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588页。
[150]《隋书》卷八○《谯国夫人传》。
[151]《宋书》卷七七《沈庆之传》。
[152]《宋书》卷九七《夷蛮传·豫州蛮传》。
[153]《宋书》卷九七《夷蛮传·荆雍州蛮传》。
[154]《南齐书》卷二五《张敬儿传》。
[155]《爨龙颜碑》(大爨碑)为刘宋大明二年(458)建宁郡同乐县大姓爨氏所立,碑址在今陆良县城东南10公里贞元堡小学。
[156]《通典》卷一八七《南蛮上·西爨》。
[158]童书业《童书业历史地理论集》,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1页。
[159]《三国志》卷二八《魏书·钟会传》。
[160]薛军力《州的地方化与曹魏时期中央地方关系》,《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3期。
[161]《资治通鉴》卷八○《晋纪二》,胡三省注。
[162]陈琳国《论魏晋南朝都督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
[163]洪饴孙《三国职官表》。转引自张鹤泉《孙吴军镇都督论略》,《史学集刊》1996年第2期。
[164]张鹤泉《孙吴军镇都督论略》,《史学集刊》1996年第2期。
[165]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1~262页。
[166]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第260页。
[167]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01页。
[168]洪饴孙《三国职官表》。转引自赵云田《中国治边机构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169]赵云田《中国治边机构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170]马大正主编《中国边疆经略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60页。
[171]苏治光《东汉后期至北魏对西域的管辖》,《中国史研究》1984年第2期。
[172]《三国志》卷三〇《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173]《三国志》卷五《蜀书·诸葛亮传》。
[174]《太平御览》卷七八五《四夷部六·俚》,引万震《南州异物志》。
[175]赵云田《中国治边机构史》,第56页。
[176]童书业《童书业历史地理论集》,第32页。
[177]《历代职官表》卷二《内阁表》。
[178]《晋书》卷三四《羊祜传》。
[179]《晋书》卷二四《职官志》:“及晋置吏部、三公、客曹、驾部、屯田、度支六曹,而无五兵。咸宁二年,省驾部尚书。四年,省一仆射,又置驾部尚书。太康中,有吏部、殿中及五兵、田曹、度支、左民为六曹尚书,又无驾部、三公、客曹。惠帝世又有右民尚书,止于六曹,不知此时省何曹也。及渡江,有吏部、祠部、五兵、左民、度支五尚书。”
[180]《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六一《建官》。
[181]《晋书》卷一四《地理志上》。
[182]张晋藩、王超《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40页。
[183]持节有假节、持节、使持节三种;加督亦有督、监、都督三种。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第337页。
[184]陈琳国《论魏晋南朝都督制》,《北京师大学报》1986年第4期。
[185]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第54~55页。
[186]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第295页。
[187]《宋书》卷一一《律志序》。
[188]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第273~274页。
[189]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第276页。
[190]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第276页。
[191]《晋书》卷二四《职官志》。
[192]《晋书》卷三六《张华传》。
[193]《流沙坠简》、《补遗考释》,转引自苏治光《东汉后期至北魏对西域的管辖》,《中国史研究》1984年第2期。
[194]《晋书》卷一四《地理志上》。
[195]赵云田《中国治边机构史》,第61页。
[196]北魏政权的北、西、南界,参见童书业《童书业历史地理论集》,第35页。
[197]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4页。(www.xing528.com)
[198]《唐六典》卷八《门下省》“侍中”注。
[199]《魏书》卷二一下《彭城王勰传》。
[200]《通典》卷二二《职官志四·尚书省》。
[201]王仲犖《北周六典》(前言),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页。
[202]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第98~100页。
[203]《资治通鉴》卷一五八《梁纪十四》。
[204]胡阿祥《六朝政区增置滥置述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3辑。
[205]《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
[206]西晋末年至五胡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未迁离的汉族民众往往以宗族、地域等形式结合在一起,修筑坞壁,推举豪强地主担任坞主、壁帅以自保。坞壁小则几百家,大则上万家,以宗法关系和地方观念为纽带将诸多民户组织在一起,壁内经济上自给自足,军事上有自己的武装,割据一方,形成于北魏统一北方前,是北方地区极具特色的地方基层组织。当少数民族在北方建立政权后,这些自立的坞壁主便转而成为当地的郡守和县令,对于稳定地方统治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07]《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九》。
[208]胡阿祥《六朝政区增置滥置述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3辑。
[209]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第295页。
[210]吴应寿《东晋南朝的双头州郡》,《历史地理研究》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11]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第279页。
[212]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第341~342页。
[213]严耕望《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约论》,《大陆杂志》第27卷第4期,第101~105页。转引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魏晋南北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1页。
[214]黄崇岳主编《中国历朝行政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82页。
[215]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0年版,第763~769页。
[216]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第353页。
[217]《魏书》卷一一〇《食货志六》。
[218]《魏书》卷四上《世祖本纪上》。
[219]《魏书》卷七下《高祖本纪下》。
[220]《文献通考》卷三九《选举考十二·考课》。
[221]《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
[222]《册府元龟》卷九六三《外臣部·封册》。
[223]周伟洲《敕勒与柔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12页。
[224]马大正主编《中国边疆经略史》,第86页。
[225]《北史》卷九七《西域传序》。
[226]《北史》卷九七《西域传·鄯善国传》。
[227]赵云田《中国治边机构史》,第66页。
[228]《宋书》卷三九《百官志上》。
[229]《论语》卷一四《宪问》。
[230]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第369~370页。
[231]赵云田《中国治边机构史》,第69页。
[232]童书业《童书业历史地理论集》,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 32~34页;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08~112页。
[233]周伟洲《十六国官制研究》,《文史》2002年第1辑,总第58辑。
[234]《汉书》卷九四上《匈奴传六四上》。
[235]《晋书》卷一〇二《刘聪载记》。
[236]《晋书》卷一〇三《刘曜载记》。
[237]《资治通鉴》卷一一一《晋纪三十三》。
[238]《晋书》卷一〇二《刘聪载记》。
[239]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7、79页。
[240]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魏晋南北朝卷),第78页。
[241]张金龙《十六国“地方”护军制度补正》,《西北史地》1994年4期。
[242]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74页。
[243]周伟洲《十六国官制研究》,《文史》2002年第1辑,总第58辑。
[244]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第274页。
[245]《十六国春秋》卷三七《前秦录五·苻坚中》。
[246]《晋书》卷一一三《苻坚载记上》。
[247]马大正主编《中国边疆经略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79页。
[248]赵云田《中国治边机构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3页。
[249]《三国志·魏志》卷九《曹洪传》、卷八《张绣传》。
[250]参见黎虎《魏晋南北朝史论》,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7~202页。
[251]《三国志·魏书》卷一《武帝纪》。
[252]《三国志·魏志》卷二八《邓艾传》。
[253]《三国志·魏志》卷十六《仓慈传》。
[254]《晋书》卷一○五《石勒载记下》、卷一一三《苻坚载记上》。
[255]《魏书》卷一一〇《食货志》。
[256]中国农业博物馆农史研究室编《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说》,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193页。
[257]吴存浩《中国农业史》,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27、532~533页。
[258]吴存浩《中国农业史》,第543页。
[259]《魏书》卷四四《宇文福传》。
[260]参考程民生《北方经济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5~159页。
[261]《太平御览》卷八一五。
[262]陆翙《邺中记》。
[263]《魏书》卷九四《仇洛奇传》、卷一一○《食货志》。
[264]《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
[265]《三国志·魏书》卷十一《王修传》、卷二四《韩暨传》。
[266]《魏书》卷一一〇《食货志》。
[267]河南省博物馆《渑池发现的古代窖藏铁器》,《文物》1976年第8期。
[268]《北齐书》卷四九《方伎传·綦母怀文传》。
[269]《周书》卷三五《薛善传》。
[270]《北史》卷三三《李孝伯传》。
[271]朱大渭、梁满仓《中国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9页。
[272]《三国志·魏书》卷二一《傅嘏传》。
[273]《北史》卷五〇《费穆传》。
[274]《北史》卷一五《常山王遵传附赞弟淑传》。
[275]《隋书》卷二四《食货志》。
[276]《北史》卷七十《刘璠传》;《周书》卷四九《异域传》。
[277]韩国磐《魏晋南北朝史纲》,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6页。
[278]《诸葛亮集》。
[279]《宋书》卷五四《沈昙庆传》。
[280]《六艺之一录》续编第六。
[281]《陈书》卷五《宣帝纪》。
[282]韩国磐《魏晋南北朝史纲》,第389页。
[283]《三国志·蜀书》卷四一《张裔传》。
[284]鄂城县博物馆《湖北鄂城发现古井》,《考古》1978年第5期。
[285]《晋书》卷七三《庾亮传附弟翼传》。
[286]《太平御览》卷六六五。
[287]王志敏《近年来江苏省出土文物》,《文物》1959年第4期。
[288]《太平御览》卷六〇五引《语林》。
[289]《三国志·吴书》卷四八《孙休传》;左思《吴都赋》。
[290]韩国磐《魏晋南北朝史纲》,第404页。
[291]参见王仲犖《魏晋南北朝隋初唐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346~349页。
[292]《晋书》卷一○八《慕容廆载记》、卷一〇九《慕容皝载记》。
[293]《晋书》卷一〇九《慕容皝载记》。
[294]《魏书》卷一〇〇《勿吉传》。
[295]《北史》卷九四《室韦传》。
[296]《北史》卷九四《室韦传》;《魏书》卷一〇〇《豆莫娄传》。
[297]《北史》卷九四《契丹传》;《魏书》卷十《库莫奚传》。
[298]《三国志·魏书》卷三十《勿吉传》;《北史》卷九四《勿吉传》。
[299]程妮娜主编《东北史》,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2页。
[300]黎瑶渤《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文物》1973年第7期。
[301]《三国志·魏书》卷三〇《乌丸传》。
[302]黎瑶渤《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文物》1973年第7期;宿白《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鲜卑遗迹》,《文物》1977年第5期。
[303]《晋书》卷五六《孙楚传》。
[30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高句丽和鲜卑族的考古新发现》,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305]上述内容参见佟冬主编《中国东北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559~560页。
[306]《三国志·魏书》卷三〇《乌丸传》。
[307]薛宗正《中国新疆古代社会生活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5页。
[308]《晋书》卷一三〇《赫连勃勃载记》。
[309]《晋书》卷一二五《冯跋载记》;《魏书》卷二三《刘库仁传附弟刘眷传》。
[310]《魏书》卷一〇三《高车传》。
[311]薛宗正《中国新疆古代社会生活史》,第164页。
[312]《魏书》卷二《太祖纪》。
[313]《隋书》卷八四《突厥传》。
[314]《北史》卷九八《高车传》。
[315]《魏书》卷三五《崔浩传》。
[316]《魏书》卷一〇三《高车传》、卷二《太祖道武帝纪》。
[317]薛宗正《中国新疆古代社会生活史》,第159页。
[318]《梁书》卷五四《河南传》。
[319]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卷三四,前秦苻坚建元七年。转引自薛宗正《中国新疆古代社会生活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9页。
[320]《梁书》卷五四《河南传》。
[321]《旧唐书》卷一九八《吐谷浑传》。
[322]《唐会要》卷九四。
[323]《汉书》卷九六《西域传》。
[324]《北史》卷九六《吐谷浑传》;《梁书》卷五四《河南传》。
[325]《北史》卷九七《高昌传》。
[326]《晋书》卷九七《龟兹传》;《梁书》卷五四《于阗传》、卷五四《渴陀传》;《北史》卷九七《疏勒传》。
[327]《魏书》卷一〇一《吐谷浑传》;《北史》卷九六《吐谷浑传》;《梁书》卷五四《河南传》。
[328]杨建新、马曼丽《西北民族关系史》,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第187页。
[329]《北史》卷九七《高昌传》。
[330]《说文》。
[331]《北史》卷九七《龟兹传》、卷九七《疏勒传》;《梁书》卷五四《于阗传》。
[332]《宋书》卷七七《沈庆之传》。
[333]《魏书》卷一〇一《獠传》;《南齐书》卷五八《蛮传》。
[334]葛剑雄、曹树基、吴松弟《简明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5~146页。
[335]参见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3页。据王育民估算,三国末期的人口为680余万户,3798万余口,为《通典》所记数字的5倍,相当于东汉末年的2/3。参见王育民《三国人口探索》,《历史地理》,第6辑。
[336]《晋书》卷一四《地理志》。
[337]《魏书》卷一〇六《地形志上·序》。
[338]参见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8页。
[339]《北史》卷一〇《高祖文帝纪》。
[340]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3页。
[341]《三国志·魏书》卷一六《杜畿传》、《杜恕传》。
[342]《晋书》卷四九《羊曼传》。
[343]《晋书》卷七二《郭璞传》。
[344]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第272页。
[345]《晋书》卷九一《崔游传》、卷九一《续咸传》。
[346]《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
[347]《天中记》卷三七《经典》。
[348]《三国志·魏书》卷三《明帝纪第三》。
[349]《西晋文纪》卷一七《与兄平原书》。
[350]《晋书》卷六五《王导传》。
[351]《三国志·吴书》卷五六《朱治传》。
[352]《晋书》卷六八《顾荣传》。
[353]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第274页。
[354]《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
[355]《晋书》卷一七《律历志中》。
[356]《三国志·蜀书》卷三八《许靖传》。
[357]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第255页。
[358]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第278页。
[359]《魏书》卷二四《崔玄伯传》。
[360]《隋书》卷一四《音乐志中》。
[361]《隋书》卷一五《音乐志下》。
[362]《广弘明集》卷二四,北齐文宣帝《问沙汰释李诏》。
[363]《梁书》卷四九《钟嵘传》。
[364]唐代张怀瓘《书断》把“二王”的隶书、行书、章草、飞白、草书等五种字体都列入神品一类。
[365]《旧唐书》一九九上《高丽传》。
[366]《隋书》卷一五《音乐志下》。
[367]《北史》卷九八《匈奴宇文莫槐传》。
[368]《晋书》卷一〇九《慕容皝载记》。
[369]《魏书》卷三二《封懿传》。
[370]上述引文均见《北史》卷九四《室韦传》。
[371]上述引文均见《北史》卷九四《勿吉传》。
[372]《梁书》卷五四《芮芮传》。
[373]周伟洲《敕勒与柔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62~163页。
[374]《北史》卷一三《文帝悼皇后郁久闾氏传》。
[375]《梁书》卷五四《芮芮传》。
[376]《魏书》卷一〇三《高车传》。
[377]《隋书》卷八四《铁勒传》;《魏书》卷一〇三《高车传》。
[378]《魏书》卷一〇三《高车传》。
[379]《三国志·魏书》卷三〇《东夷传附倭传》。
[380]《南史》卷七九《武兴传》。
[381]《北史》卷九六《吐谷浑传》。
[382]《南史》卷七九《河南传》。
[383]《魏书》卷一〇一《宕昌羌传》。
[384]马长寿《氐与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13~217页。
[385]《旧唐书》卷一九八《吐谷浑传》。
[386]《魏书》卷一〇一《吐谷浑传》。
[387]《梁书》卷五四《河南传》。
[388]《魏书》卷一○一《吐谷浑传》。
[389]《魏书》卷一○一《吐谷浑传》。
[390]《旧唐书》卷一九八《吐谷浑传》。
[391]《旧唐书》卷一九八《吐谷浑传》。
[392]《旧唐书》卷二九《音乐志二》。
[393]《晋书》卷九七《焉耆传》。
[394]《魏书》卷一〇二《龟兹传》。
[395]《魏书》卷一〇二《疏勒传》。
[396]《梁书》卷五四《于阗传》。
[397]《魏书》卷一〇一《獠传》。
[398]《太平广记》卷四八三《獠妇》。
[399]《魏书》卷一〇一《獠传》。
[400]《三国志·吴书》卷五三《薛综传》。
[401]《三国志·吴书》卷六四《诸葛恪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