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地方史纲:秦汉时期郡县经济区的主要特点

中国地方史纲:秦汉时期郡县经济区的主要特点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秦汉时期郡县地区大体范围包括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流域地区,这里也是汉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这一时期郡县地区的经济是以农业为主,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自史前时期以来便形成了黄河流域以旱作农业为主和长江流域以稻作农业为主两大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带。

中国地方史纲:秦汉时期郡县经济区的主要特点

秦汉时期郡县地区大体范围包括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流域地区,这里也是汉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这一时期郡县地区的经济是以农业为主,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自史前时期以来便形成了黄河流域以旱作农业为主和长江流域以稻作农业为主两大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带。到了秦汉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普遍使用和水利工程的发展,以灌水为特征,以小农经济为经营方式的精耕细作传统农业已经定型。

(一)黄河流域经济区

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带包括关中平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经过战国以来的持续发展,黄河流域的农业发展成全国精耕农业最发达的地区,成为秦汉时期的经济重心区。

1.农业

关中平原指函谷关大散关之间的广大地区,自古就有“陆海”和“膏壤沃千里”的称誉。秦与西汉相继定都于此,一系列重农政策的实施,为关中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关东农业的大力发展,为关中地区的粮食供应提供了保障,并漕转运粮到人口日益增加的关中地区,最多时每年可达600万石,常额则保持在每年400万石。[142]而西汉后期气候变冷时,关东漕粮对关中就显得更为重要。

政府大力兴修水利,如汉武帝“发数万人塞瓠子决河”以治理黄河。出现了“关中灵轵,成国、湋渠引诸川,……皆穿渠为溉田,各万余顷。它小渠及陂山通道者,不可胜言也”[143]的局面,使大片土地成为良田。东汉定都洛阳后,十分重视对黄河中下游水利的兴修治理,如永平十二年(69)汉明帝派王景治理黄河,使黄河自此以后保持了长达800年的安流期。汉安帝时期又诏“河内、河东、上党赵国、太原各修理旧渠,通利水道,以溉公私田畴”。[144]从而大大改善了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环境,出现了大面积良田。

秦汉时期,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水稻在关东地区得以大面积种植。[145]出现了耦犁、耧车等新式农业生产工具,加之牛耕的使用,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汉武帝时期先进的耕作技术——“代田法”[146]和“区种法”[147]在关中地区推广,以至“用力少而得谷多”,[148]粮食产量大大增加。在农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尤其到东汉中后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许多繁荣的地主庄园经济。[149]

2.手工业

关中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矿冶业非常发达。20世纪60年代在陕西凤翔县就曾发现了大规模的秦汉时期冶铁遗迹,出土了大量铁矿渣。[150]在汉朝实行盐铁专营后,黄河中下游地区诸郡设置铁官数量明显比其他地区多,表明该地区冶铁业较为发达。同时,铁器制造工艺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如1974年山东苍山县收集到一枚钢刀,全长111.5厘米,刀背上有18字错金铭文:“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卅湅大刀吉羊宜子孙。”“湅”同“炼”,说明这把钢刀为30炼,表明东汉初标以炼数的钢铁加工工艺已有相当发展。[151]汉朝的金银器制造业出现了“铸冶之声,彻于都鄙”[152]的生产盛况。另外,宜阳(今属河南)在文帝时已有煤窑生产煤炭

丝织业方面,《汉书·地理志》记载,齐地“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号为冠贷衣履天下”,鲁地丝织品名产为“鲁缟”,齐鲁地区成为全国的丝织业中心。西汉在齐地曾设“三服官”,[153]专门供给宫廷服饰衣物。关中三辅地区所产的丝绸——白素,按当时市价计算,要超过齐鲁地区有名的亢父(今山东济宁)所产的缣,[154]可见关中地区丝织业水平也达到较高水平。

3.商业

秦汉时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黄河流域的商业呈现繁荣局面,涌现出诸多富商大贾,“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如洛阳地区“贫人学事富家,相矜以久贾,数过邑不入门”。[155]如《后汉书·第五伦传》载:“长安铸钱多奸巧”,从侧面反映出长安商业经济的繁荣。齐鲁的临淄,燕赵的邯郸等都会也都呈现出商业繁荣的景象。东汉时,处于天下之中、交通发达的洛阳成为黄河流域最繁华的都市。由于汉朝与西域各国及中亚、西亚的重新沟通,关中地区又成为中原与西北地区贸易的出发点,商业日益繁荣发展起来。(www.xing528.com)

(二)长江流域经济区

1.农业

秦汉时期长江流域经济带从西向东不断延伸、发展,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逐渐成为古代重要的农业区。位于长江上游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土壤肥沃,气候宜人,平原广漠。战国晚期,蜀郡太守李冰领导修建都江堰,引岷江之水流入遍布于川西平原的灌溉渠道,300万亩农田因而获得灌溉之利,成都平原从此成为古今闻名的“天府之国”。秦始皇、汉高祖就曾以此为“军糈之地”,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司马迁则认为“汉之兴自蜀汉”。[156]汉初,黄河流域发生饥荒,出现了“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的现象时,汉高祖刘邦就下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157]证明巴蜀地区农业生产的实力。牛耕的使用,使巴蜀地区土地开发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水稻栽培技术的提高,则使巴蜀地区的粮食产量大大增加。[158]

长江中下游流域气候湿热,许多地方仍是农业与渔猎采集经济并存。[159]秦始皇进军江南,特别是从两汉之际开始,为躲避黄河流域的战乱,北方人口不断南流,为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加上这一时期南方气候逐渐趋于干冷,[160]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长江下游地区,成为新的经济开发区域。汉武帝时大力兴修水利,“汝南、九江引淮”,[161]建昭五年(前34年)又修“六门堨”,“溉穰(今河南邓县)、新野、昆阳(今叶县)三县五千余顷”,[162] 增加了耕地面积。东汉光武帝时,汝南太守邓晨命杨修修复鸿却陂(今河南正阳、息县间),“起塘四百余里”,使数千顷田地得以灌溉。[163]明帝、章帝、和帝时,汝南太守、卢江太守又修理旧的水利设施。[164]从而形成了发达的农田灌溉网,良田面积大大增加。东汉初年,长江流域广泛使用牛耕和铁制农具。同时出现了稻麦轮作制。[165]洞庭湖、鄱阳湖周围区域以及太湖、钱塘江等河网沼泽地带,已变成“旱涝无虚”的富庶之地。

但南方农业生产的水平还远落后于北方,西汉时一些地方的农业仍处在“火耕水耨”的生产水平。[166]《华阳国志·巴志》载,江州县在汉代“有稻田,出御米”。至于山区,农业耕作技术则较为落后,刀耕火种,作物有黍(黄米)、稷(小米)之类。除了黍、稷以外,三峡地区还产燕麦。《蜀中广记》引《巴志》:“三峡两岸土石不分之处皆种燕麦。春夏之交,黄遍山谷,土民赖以充食。”

汉代,巴蜀地区最先开始饮茶,“汉有杨雄、司马相如……之徒皆饮焉,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间”。巴人加工茶叶技术较先进,“荆巴间采(茶)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㝗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167]

2.手工业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南阳是一个重要的冶铁基地,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后,实行水力鼓风冶铁,使当地的冶铁业发展更为迅速,其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都有所提高。[168]巴蜀地区冶铁业水平较高,《史记·货殖列传》载:“蜀卓氏之先……致之临邛,大喜,即铁山鼓铸;……程郑……亦冶铸……俱居临邛。”西汉时临邛已成为冶炼铁器的集中地区,巴蜀的铁器远销关中及其他地区,远及越南与泰国。[169]

丝织业,巴蜀民间所生产的蜀布与北方著名的齐缣齐名,《盐铁论·本议篇》中载:“吏之所入,非独齐、阿之缣,蜀、汉之布也,亦民间之所为耳。”东汉时巴蜀地区出现“女工之业,覆衣天下”[170]的局面。纺织业中已使用提花织机,且能织出复杂变化的花纹。[171]

3.商业贸易

长江流域商业逐渐发展起来,出现了繁荣的都会。《汉书·地理志》载“江陵,故郢都,西通巫、巴,东有云梦之饶,亦一都会也”,“寿春、合肥南北湖皮革、鲍、木之输,亦一都会也。”汉武帝时开“褒斜道”,[172]使巴蜀地区与关中的交通更为便利,巴蜀出现“栈道千里,无所不通”[173]的局面,亦有获利巨甚的大商人。《汉书·食货志》载西汉成、哀间,成都人罗裒以数十万钱作为资本,于蜀地与京城长安间贩运贸易,“数年间致千万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