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西北地区(今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等省)的主要居民是戎人、羌人、狄人和西域各族。这一地区地理环境复杂,有高山、平原,多沙漠、戈壁,干旱少雨,植被稀疏,在水源处多绿洲。部落、部族、民族众多,但人口相对稀少,社会经济水平在前代的基础上有较大发展。
(一)农牧业
春秋战国时期,西域早已进入铁器时代,人们使用铁器、铜器、石器和木器进行各种生产活动。由于铁器的普遍使用,石器逐渐被取代,数量明显减少。南疆的社会经济主要为农业和畜牧业,如东疆和南疆一带墓葬中发现有小麦粒、麦穗、麦草、小米饼和青稞粒,还见有收割工具铁镰刀。同时这些墓葬中还发现有大量的马、牛、羊骨和皮革、毛织物,以及与畜牧生产有关的小铜刀、小铁刀、小石锥、铜马衔等工具和用具等。[161]
北疆的经济形态主要是畜牧业,北疆地区的大部分遗址或墓葬中所见到的多是马、牛、羊骨和与畜牧经济有关的小工具,很少或不见农业的踪迹。[162]甘青高原地区在青铜时代由锄耕农业向畜牧业转化,如羌人以畜牧经济为主,“河湟间少五谷,多禽兽,以射猎为事,爰剑教之田畜,遂见敬信,庐落种人依之者日益众”。[163]爰剑,为秦厉公(前476~前443)时期人。从诸羌的名称上看,他们牧养的主要牲畜为羊、马、牛。
(二)手工业(www.xing528.com)
西域地区早期铁器时代的开始时间为公元前1000年左右,这比中原地区早了三四百年,却与世界各地基本同步。[164]新疆地区的铁器多是刀、剑、锥、镞、带钩、马衔、牌饰等小型工具和用具,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河西走廊地区也发现早于春秋中晚期的铁器,属于新疆西北系统铁器,战国时期中原系统铁器传播到河西走廊东部一带,甘肃永昌三角城遗址发现的残铁锸和残铁锛,属于液态生铁铸造品,这若不是中原传入品,也是在中原影响下生产的。[165]
西北地区的铜器制造业并没有因为这里较早地进入早期铁器时代而衰落,反而比前一时期更为进步和发达。新疆奴拉赛山和圆头山发现铜矿开采冶炼遗址,各地相继出土了各种青铜武器、装饰品和大型祭祀铜器,都展现了这里的人们掌握了精良的铜器冶炼铸造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