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方民族在中国地方史纲中的地位及演变

北方民族在中国地方史纲中的地位及演变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春秋时期,北方民族主要称诸戎和诸狄。春秋战国时期,北方诸族常常入侵诸夏国,在与诸夏国长期斗争与交往中一部分戎狄被秦、晋、赵、燕等国所吞并,其后渐渐地融入华夏族之中。战国时期,北方匈奴、胡人兴起,山戎诸部为匈奴、胡人所吞并,到秦汉时期山戎分别融入匈奴等北方民族之中。(二)战国时期北方民族战国时期,见于史书记载的北方民族称谓主要有匈奴、东胡、林胡、楼烦和貊。

北方民族在中国地方史纲中的地位及演变

北方民族的种类繁多,史书记载有“六狄”、[55]“八狄”、[56]“五狄”[57] 之称,分布地域广泛。春秋时期,北方民族主要称诸戎和诸狄。战国时,主要有匈奴、东胡、林胡、楼烦和貊。春秋战国时期,北方诸族常常入侵诸夏国,在与诸夏国长期斗争与交往中一部分戎狄被秦、晋、赵、燕等国所吞并,其后渐渐地融入华夏族之中。

(一)春秋时期北方民族

春秋时期,北方民族见于记载的有北戎、山戎、狄、白狄、赤狄、长狄等。

北戎,[58]春秋初期分布于太行山两侧,经常与诸夏进行战争和举行会盟。如前714年(鲁隐公九年),“北戎侵郑……郑人大败戎师”。[59]前710年(鲁桓公二年),北戎和鲁国盟于唐(今山东金乡境)。[60]

山戎,是中国北方的古族之一,《逸周书》载山戎向周王朝贡献“戎菽”。[61]春秋初年,山戎各部落组成了军事部落联盟,并从蒙古草原东部边缘地带,逐渐南迁,进入东北的西南部地区。山戎曾频频对中原诸夏国用兵,攻占孤竹和令支等国,南侵燕国,甚至越过燕国进攻郑、齐、鲁、晋和邢等国。面对这种形势,前664年,齐桓公发动了对山戎的讨伐战争,经过这次沉重的打击,山戎日渐衰落。战国时期,北方匈奴、胡人兴起,山戎诸部为匈奴、胡人所吞并,到秦汉时期山戎分别融入匈奴等北方民族之中。

狄是春秋时期势力较为强盛的北方民族,分布地域广大,从甘肃、宁夏、陕西到山西、河北、河南都有狄人的居地。春秋时期,狄人分为白狄、赤狄和长狄三大集团。

赤狄主要分布于今山西南部与河南交界地。赤狄在狄人三大集团中人口最多,势力最强,共分六个支系,即潞氏、皋落氏、留吁氏、甲氏、铎辰氏、廧咎如氏。潞氏,又称路氏,是春秋时赤狄中最强的一支,居住地在今山西省潞县,潞氏赤狄不仅南侵诸夏之地,而且役使众狄,对其它狄人实行剥削和压迫政策,众狄不满潞氏欺压,纷纷投靠晋国。在晋联合诸夏和众狄的不断打击之下,于前594年最终被晋所灭亡。潞氏赤狄除部分北逃外,大部分都融入到了晋民之中。潞氏赤狄灭亡以后,赤狄其它各部也相继被晋国所灭亡,逐渐融入到了华夏族当中。

长狄又称鄋瞒,分布在今山西东南部与河北交界的太行山区,[62]其主要活动在齐、鲁、宋、卫诸国之间。在宋武公之世(前765~前748)、齐襄公二年(前696)、鲁文公十一年(前616),长狄曾攻入中原与诸夏发生了战争关系。公元前594年(鲁宣公十五年)长狄被晋所灭。其族人有的融入到华夏族之中,有的投奔了白狄中山国,[63]有的则远走海岛。

白狄主要分布在今宁夏、陕西北部、山西北部及其以北的内蒙古地区。分为五个支系,即西河白狄、鲜虞(今河北正定)、肥(今河北藁城)、鼓(今河北晋州)、仇由(今山西盂县)。白狄与诸夏经常发生战争,有时依晋伐秦,有时又依秦伐晋。在战争中,白狄的支系肥和鼓分别于前530年(晋昭公二年)和前520年(晋顷公六年)先后被晋所灭。春秋晚期,鲜虞因其居地的城中有山,所以又称为中山,从此鲜虞、中山并称,战国时期,中山成为国号。中山国曾参与山东六国“合纵”伐秦的运动,最后被赵国所灭。仇由散居于甘肃、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境内,战国时也被邻近的诸夏国所吞并。白狄诸部在与华夏族长期的接触交往中渐染华风,在其古国、部族被晋、赵等诸夏国灭亡之后,其人民就逐渐融入到华夏族当中了,成为华夏族中的一员。(www.xing528.com)

(二)战国时期北方民族

战国时期,见于史书记载的北方民族称谓主要有匈奴、东胡、林胡、楼烦和貊。

“胡”是古代雄踞塞外诸族的总称,历史上把活动在匈奴以东的民族称之为“东胡”,而活动在匈奴以西、葱岭以东的各民族称之为“西胡”,匈奴称又之为“胡”或“北胡”。

匈奴,大约于战国时期在我国大漠南北兴起,衰落于1世纪(东汉初)。匈奴主要分布在今内蒙古高原,南至阴山一带,北达贝加尔湖附近,与燕、赵、秦三国接壤,其控制的地域十分广阔。匈奴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长于骑射活动,“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64]战国末年,赵将李牧率军“常居代雁门,备匈奴”。[65]赵成王时(前265~前245),匈奴率十余万骑大举进攻赵国,李牧率军与之对抗,“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66]同时为了防止匈奴势力的南下入侵,秦、赵、燕等国都在其北部修筑了长城

东胡,春秋战国时期,东胡族的活动区域北至黑龙江上游和大兴安岭地区,东与秽貊为邻,南至燕山北麓的坝上草原,与燕国领土接壤,其中心活动区域在西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67]东胡是游牧狩猎民族,在山戎衰落以后,渐渐地强大起来,集合了许多山戎的残部,结成了东胡军事部落大联盟。战国时期东胡对燕国的北方造成严重威胁,为了求得边郡的安宁,大约在前290年左右,[68]燕昭王以大将秦开率兵北伐东胡,“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69]燕于其地和征服的东部楼烦地设上谷(今河北张家口)、渔阳(今北京怀柔以东)、右北平(今内蒙古宁城黑城子古城)、辽西(今辽宁义县)[70]四郡。燕国为了防御东胡的骚扰,从造阳(今河北独石口附近)至襄平(今辽宁辽阳市)修筑了长城。

“林胡”又称之为“林人”,[71]分布在今内蒙古河套地区的东胜一带。林胡在春秋时期活动在晋国的北边,战国时期活动在赵国以北的地区,林胡并没有对诸夏各国造成威胁,反而常处于赵国的威慑之下。

楼烦,分布在林胡以东,又称为楼烦胡,[72]有东、西两个分支,西部的一支与赵国相邻,分布在今山西西北部和内蒙古地区。东部的一支与燕国接壤,分布在今河北西北部和内蒙古地区,战国中期这支楼烦胡已经被燕国所征服。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后,灭亡了林胡、西部楼烦和代之后置云中(今内蒙古、陕西及山西交界地区)、雁门(今山西大同与朔州一带)、代(今山西省东北部与河北交界处)三郡。

貊,又作貉,广泛分布于中原各国的北部地区。貊族的社会经济为农牧并举,农作物种类较少,以黍为主,农业处于不发达阶段。后来因受猃狁的逼迫,貊族的一部分开始渐渐向东部迁徙,进入到东北的秽人居住区,与当地的民族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秽貊族。靠近诸夏国地区的一部分貊人,在诸侯国向边疆地区扩张的过程中,逐渐融入了华夏族。到周秦时期,其余留在北部原住地的貊人,最后为强大的匈奴所吞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