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之名源于记载鲁国历史的史著《春秋》,其上限史学界意见较为一致,即始于公元前770年,其下限学界则争论不一,大致在公元前5世纪80年代至50年代之间。[2]
春秋时期,活跃在中国大地上的诸夏国据《春秋》记载共有147个,[3]另外还有37个戎狄国,合计181国。在这个群雄争霸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以大吃小、以强凌弱,到春秋末年只存留齐、秦、晋、楚、郑、鲁、宋、卫、陈、蔡、曹、燕、吴、越、巴、蜀等10多个较大的诸侯国。
(一)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分布
春秋时期,以周王室所在的洛邑(今河南洛阳)为中心,各主要的诸侯国分布于东、北、西、南四个方位。[4]
东部主要的诸侯国有齐、鲁、宋、卫、郑等国。
齐国,姜姓,是姜太公姜尚的封国,都营丘(今山东临淄北),统治着原商朝蒲姑氏的土地(今山东半岛),后迁都临淄(今山东临淄)。齐国地处黄河下游,地理条件优越,有“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5]因而经济富庶,为其以后成就霸业提供了物质保证。春秋初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内政改革,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致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诸侯国中的霸主,先后灭掉了莱(今山东黄县东南)等东夷小国,辟地3000里。春秋末年,齐侯势力衰弱,大臣田和趁机夺取齐国君权,建立了田齐政权,即“田氏代齐”事件。春秋时期齐国统治了今山东省的大部分地区。
鲁国,姬姓,是周公旦的儿子伯禽的封国,在今山东的东南部,与齐国以泰山为界,初建都于今河南鲁山,后迁到今山东曲阜。鲁国北依泰山,东滨大海,南邻淮夷,西南接宋国,西北接齐国。春秋后期国势衰弱,公室被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所分。终春秋之世,鲁国占有山东半岛的南、东部,兼有今河南省的中、东部。
卫国,姬姓,是武王的同母弟康叔的封国。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把殷墟及周围数百里的地方分封给康叔,建都殷墟(今河南安阳)。卫国紧邻宗周的东面,驻扎重兵,地位重要。春秋时期卫国的工商业比较发达,由于游牧民族的南侵,卫迁于漕(今河南滑县西南),又迁于楚丘(今河南滑县东),再迁帝丘(今河南濮阳),国势日益衰落。
宋国,子姓,是商王纣的庶兄微子启的封国。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以微子代武庚,以奉殷之先祀,安抚殷之遗民。宋国领地在今河南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间地,都于今河南商丘。春秋时宋襄公图霸失败,之后宋长期处于不安定的局面,国势开始走向衰落。
郑国,姬姓,周宣王弟郑桓公的封国。其领地北靠黄河,西连周王室,地处中原的中心地带,初建都于今陕西华县,不久迁于今河南新郑,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在春秋初期为强国,后渐衰落。
北部较大的诸侯国主要有燕、晋二国。
燕国,姬姓,召公奭的封国。其领地主要包括今河北北部、山西东北部和辽宁西端,建都蓟(今天津蓟县)。由于其地理位置偏北,经济较落后,在春秋时期,始终没有发展成为强国。
晋国,姬姓,周成王弟叔虞的封国,初国号为唐,第二代时改为晋。地处黄河中游,在今山西西南部,建都于唐(今山西翼城西)。春秋时晋国陆续兼并了周围一些小国和赤狄,势力渐强,领地扩大,拥有今山西大部,河北西北部、西南部,陕西一部分。春秋后期,由于六卿逐渐强大,互相兼并,导致其实力渐衰。公元前4世纪中叶,晋为韩、赵、魏三家所瓜分。
西部主要是秦国。秦国,嬴姓,秦襄公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春秋时建都于雍(今陕西凤翔东南),领有今陕西中部及甘肃东南部地区。
南部主要的诸侯国有楚、吴、越、巴、蜀等国。
楚国,芈姓,相传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分布在长江中游地区,建都丹阳(陕西、河南和湖北交界处),后迁都于郢(今湖北江陵)。春秋时期兼并周围小国,疆土日益扩大,西北到武关(今陕西商南西北),东南到昭光(今安徽含山北),北到今河南南阳,南到洞庭湖以南。
吴国,姬姓,相传为周太王之子太伯、仲雍所建。主要分布在今江苏南部太湖区域,都于姑苏(今江苏苏州)。春秋后期,国力渐强,与楚国在淮水直至汉水沿岸,展开了一系列争夺,结果“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6]并占领了楚国的东部大片领土。前506年,吴王阖闾时曾一度占领楚国国都郢。吴王夫差时,又战胜越国,并北上与晋国争霸,其领土包括今江苏大部,上海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前473年为越国所灭。
越国,姒姓,相传始祖是夏代少康的庶子元余。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地区,建都会稽(今浙江绍兴)。春秋末年常与吴相战,前494年被吴王夫差打败后,越王勾践发愤图强,卧薪尝胆,使其国力得到了迅速地提高,并于前473年攻灭吴国。其领土大约相当于今天的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江西东部和浙江北部。
巴国,姬姓,商代巴人已经在今四川东部立国。西周时期,巴国参加了伐商战争。武王克殷后,封宗姬于巴,取代了原来的巴子国。巴国位于楚国之西北,主要分布在今川东、鄂西一带。春秋时巴国臣服于楚国。
蜀国,蜀作为族名已见于殷商的甲骨文记载,是长江中上游文明程度较高的古族与方国,主要分布在川西平原。杜宇王朝时期,蜀参加了武王伐殷的战争。
(二)春秋时期各国的争霸战争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愈演愈烈,大国兼并小国,强国吞并弱国,出现了“秦晋齐楚代兴”[7]的局面。各国诸侯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除了为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之外,还存在着华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冲突的大背景。许倬云认为,齐晋先后领导华夏世界抵抗戎狄,攘御荆楚,只能归之于华夏世界内部因共同意识而产生的文化凝聚力。[8](www.xing528.com)
1.齐桓公的霸业
前685年,齐桓公继位,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很快便见到成效,经济发展,军队强大,社会安定,发展成为东方的大国。
当时,北方的戎狄势力强盛,横行于黄河以北地区。南方楚国兴起,锋芒直指中原,“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9]对华夏的一些小国形成极大的威胁。在这种形势下,齐桓公打起“尊王攘夷”的旗帜,北击戎、狄入侵,南阻楚国北上,担负起保卫华夏传统文化的重任。鲁庄公三十年(前664),北方山戎进攻燕国,齐桓公率军救燕,击溃山戎,此后百余年间,燕国再没有出现过严重的外患。前661年至前658年之间,齐桓公联合了宋、曹两国,击退了戎狄的进攻,救邢存卫。南方的楚国势力不断向北推进,先后灭掉申、邓、息等国。到楚成王时势力已经逼近中原,陈、蔡、郑、许等国皆屈服于楚国。前656年,齐桓公召集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八国之师共同伐楚,但两军并未直接交锋,最后双方结盟于召陵(今河南郾城),楚国北进政策受到阻挠。
前651年,齐桓公与鲁、宋、卫、郑、许、曹等国在葵丘(今河南考城东南)结盟,周襄王派宰孔前往参加此次会议,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前643年,齐桓公去世,齐国发生内乱,诸子争立,齐国丧失了其霸主地位。
2.晋文公的霸业
在春秋初年,晋还是个小国,晋献公当政后一方面消除内患,一方面向外扩张,领土迅速扩大,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献公晚年,因继位问题发生了政治动荡,直到前636年,晋文公取得君位后,才结束了这种局面。晋文公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夺得君位,着手整顿内外政策,晋国很快出现了“政平民阜,财用不匮”[10]的局面。晋文公执政这一年,周王室发生内乱,晋文公出面平定周王室内乱有功,周襄王将阳樊(今河南济源县东南)、温(今河南温县)、原(今河南济源县北)和欑茅(今河南济源武陟一带)几个邑赐给晋国,于是晋领土“表里河山”,形成易守难攻之势,晋在诸侯国中的威望和声誉也大大提高。
前633年,楚国因宋“叛楚即晋”,纠合陈、蔡、郑、许四国包围了宋国都,宋向晋国求救。翌年,晋联合宋、齐、秦等国在城濮(今山东范县临濮集)与楚军展开决战,大败楚军。晋文公和齐、鲁、宋、卫等七国之君盟于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武陵东南),周襄王派代表参加盟会,策命晋文公为“侯伯”,即诸侯之长,晋文公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二个霸主。
3.秦穆公称霸西戎
秦穆公时期欲向东方扩展势力,但遇到晋国的阻碍。秦穆公先采取与晋通婚的政策,继而出兵跨过黄河灭掉茅戎(今山西平陆县境),偷袭郑国,吞并滑国(今河南偃师附近),班师回国行至殽地时(今河南渑池、洛宁一带),遭到了晋军的袭击,全军覆没。前625年春,秦为报殽败之仇,出兵伐晋,双方在彭衙(今陕西白水县境内)大战,秦军又败。于是秦穆公亲自率军伐晋,但晋采取守而不战的策略,秦军只夺取了晋地王官(今山西闻喜)和郊(今山西运城)。秦由于国力不如晋,再加上晋控扼住东进路,穆公转而致力于向西发展,征服邻近的戎人,先后灭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12个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史称穆公“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11]
4.楚庄王的霸业
楚是南方大国,楚庄王继位后,平息了国内贵族的暴乱,积极改革内政,国力大增,对外解除了戎族对楚的威胁,迫使群蛮与之结盟。楚国在经济、军事实力强大之后,再次致力于向中原发展。前608年,楚进攻陈国和宋国,打败了前来营救的晋军。次年春,楚指使郑打败宋。前606年,楚又进攻伊洛地区的陆浑之戎,顺势在宗周边境陈兵示威。前598年,楚攻破了陈国的国都。次年春天,楚军围郑国迫其归降,晋派兵援郑,晋楚两军大战于邲(今河南郑州北),结果晋军大败。前595年秋天,楚国又派兵围困宋国的都城长达九个月之久,宋人向晋求救,晋由于惧怕楚国而不敢出兵,最后宋被迫与楚结盟,臣服于楚。楚庄王达到了称霸中原的目的。
5.中原弭兵之盟
前588年,晋击溃赤狄,解除北部之忧,国力逐渐增强。以北晋南楚为首的各诸侯国再次掀起逐鹿中原的混战,晋楚双方逐渐形成势均力敌的状态。前579年,楚晋在宋国华元的斡旋之下结盟休战。但两国都无诚意,仅隔三年楚再次出兵攻打晋的盟国郑和卫。前575年,晋楚两军大战于鄢陵(今河南鄢陵),楚国大败而退兵。
鄢陵之战以后,晋的实力虽略强于楚,但无法彻底打败楚。晋、楚长期相持,谁也战胜不了谁,处在他们中间的中小国家苦不堪言。这时,晋国内大夫势力上升,而楚要对付新兴的吴,两国内外矛盾加剧,反使两国的矛盾变得相对缓和。在这种情况下,宋国向戎再次促成晋楚弭兵。前546年夏,晋、楚、鲁、蔡、卫、陈、郑、许等国的代表先后到宋参加弭兵大会。因为齐、秦是大国,邾、滕分别是齐、宋的属国,所以这四国不参与盟约。会上规定晋、楚两国的双方盟国要向晋、楚两国朝见,承认晋楚为盟主。弭兵之盟是晋楚双方势均力敌的表现,在以后几十年中,战争比以前少了许多,中原一度出现了相对和平的局面。
6.南部吴、楚、越争霸战争
春秋后期,长江下游的吴国(今江苏、安徽地区)在晋国的扶植下迅速兴起,与楚国在东南争夺霸权,成为楚国的肘腋大患。前506年,吴国曾一度打败楚国侵据楚都,楚国由于这次战争的失利而失去了霸主地位。
越国在吴国的南边,经常乘吴国攻打楚国之际去袭击吴国,当吴破楚军进军郢城之时,越王允常乘吴国空虚而攻入吴国,吴军只好回师击越,越军撤出吴国。前496年吴国乘着越王允常去世之机,兴师伐越以报前仇,双方战于槜李(今浙江嘉兴县南),结果吴军大败,阖闾身负重伤,在败退途中死去。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为了替父报仇,前494年兴兵伐越,在夫椒(今浙江绍兴县北)大败越军,并乘胜攻入了越国,越王勾践率领残兵5000余人退保会稽山(今浙江绍兴),遣使与吴国讲和,两国议和后,吴王班师回国。
吴王打败越国后积极向北扩展,一再攻陈、蔡等国,迫使中原鲁、宋向吴臣服。前486年,吴修邗沟,贯通了长江和淮水,以备攻齐国。两年后,吴会合鲁攻打齐国,双方在艾陵(今山东泰安南)大战,齐军大败。此时晋、楚皆因自身的衰弱而无暇顾及吴国,这使得吴王夫差北上后不可一世,积极图霸。前482年,吴王夫差和鲁、晋、周等国在黄池(今河南封丘南)会盟,吴国确立了霸主的地位。
正当吴积极北上争霸时,南方的越国渐渐复兴。越王勾践在失败后作为臣隶跟从吴王回国,三年后被释放回国,勾践卧薪尝胆决心报仇,整饬内政,招贤纳士,发展生产,繁息人口,加强军事训练,并在外交上接受大夫逢同“结齐、亲楚、附晋以厚吴”[12]的建议,使越国的国力大大增强。乘吴王带精兵北上参加黄池之会,国内空虚之际,越王勾践分兵两路攻打吴国,大败吴师,杀死吴太子,攻入吴都,吴王在黄池闻讯后,匆忙回兵,与越议和。前478年,越军在笠泽(今上海吴淞北)再次大败吴军。前475年越又出兵包围了吴。前473年冬天大败吴军,吴王自杀,吴国灭亡。
勾践灭吴后,以兵北渡淮水,与齐、晋诸侯在徐州(今山东滕县)相会,并向周王室进贡,周王命其为伯(霸),当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