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王朝民族分布与迁徙-中国地方史纲

商王朝民族分布与迁徙-中国地方史纲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商王朝邦畿千里,千里邦畿之外,分布着许多部族、方国。但总体来看,从契至汤,商民族居住的地点和活动区域大体上分布在今河北、山东、河南等省的广大地区。[51](二)周边民族的分布与迁徙商王朝的周边地区聚居着许多社会经济类型不同,发展水平不一的方国、部落。

商王朝民族分布与迁徙-中国地方史纲

商朝史料较夏朝丰富,已进入中国古代的信史时期,开始有了文字记载,但有关民族方面的史料仍旧很少。商王朝邦畿千里,千里邦畿之外,分布着许多部族、方国。商族与周边民族在不断的迁徙与发展中,进行着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彼此间的民族融合

(一)商族的形成、分布与迁徙

1.商族的起源与形成

商原是夏的一个属国,始祖名契,子姓,传说契母简狄误吞玄鸟卵而生契,《史记·殷本纪》亦云:“殷契,母曰简狄……。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这个传说反映了商族以玄鸟为图腾的历史。舜封契于商,[18]契的子孙遂以“商”为氏族部落名称,即“商族”,建国后以此为国名。

关于商族最初起源的地望问题,学界分歧很大。总体来说大致有西方说、[19]东方说、[20]东北说、[21]漳水流域说、[22]渤海湾说、[23]晋南说[24]等几种说法,至今莫衷一是。

2.商族的分布与迁徙

先商由契至汤,历14世,约500年,正与夏王朝相始终。先商部族居无定所,迁徙频繁,由契到相土,3代间迁徙五次,相土以后至于成汤,11代间又迁徙三次,这样,汤以前曾有过八次重要的迁徙活动,“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25]王国维先生曾对这八迁作了详细的考证,[26]但仍存许多歧义,甚至他本人对所作考证也不甚有把握。但总体来看,从契至汤,商民族居住的地点和活动区域大体上分布在今河北、山东、河南等省的广大地区。成汤以前的迁徙,是商部族的大规模移动,并不具备迁都的意义,迁移的总趋势大致是自北而南,自东而西。

商汤建国后至盘庚文献所记商都五迁。商代迁都已与先商时期的迁徙不同,不再是整个部族的大迁移,而是国家政治中心的迁移。《尚书注疏》记载:“不常厥邑,于今五邦。”所谓五迁,实是屡迁之意。据《尚书注疏》、《史记·殷本纪》记载,迁徙的地点主要有亳、嚣、隞、相、耿、邢、庇、奄、殷等地。[27] 其中,嚣与隞、耿与邢古音相通,应指同一地,七地之中,又以亳和殷为都时间最长。而商都所迁地,除殷之所在学界无太大争议外,其余几地所在一直争论不休。

商汤居亳是学界公认的,但亳之今地,古今学者都有不同看法。古文献所记,主要有河南偃师(市)西亳说、[28]河南商丘南亳说、[29]山东曹县北亳说、河南郑州郑亳说。[30]王国维、范文澜、童书业等人认为汤居北亳,在汉山阳郡之簿县,即今山东曹县境,[31]陈梦家等则持南亳说,认为在今河南商丘县南,[32]邹衡、晁福林等人持郑亳说,认为汤所居亳都应为今河南郑州商城。[33]而20世纪80年代河南偃师商城发现后,许多学者持西亳说,认为偃师即应是汤“从先王居”的都城。[34]

关于嚣或隞的所在,旧说多认为在今河南荥阳一带的敖仓或敖山。[35]《四书释地》云:“荥阳故城在郑州荥泽县西南十七里,殷时敖地也。”认为隞当在今河南郑州,范文澜等人持此说。[36]晁福林据《尚书》序正义所引东晋李颙谓:“嚣在陈留浚仪县。”认为其地应在今河南开封一带。[37]丁山则认为仲丁所迁的隞应在今山东沂蒙山区。[38]

关于河亶甲所迁之“相”,一般认为在今河南省内黄县东南。《元和郡县志》记载:“故殷城在县东南十里,殷王河亶甲居相,因筑此城。”郭沫若等人取此说。[39]但也有人认为“相”在今山东洙泗流域。[40]陈梦家则认为“相即睢水注所说的汉沛郡的相县,今符离集西北九十里”,其地在今安徽宿县(宿州)以北。[41]

耿与邢古音相通,其地望众说纷纭,大致有四说。一说在河东耿乡,即今山西省河津县境;[42]一说在河南温县东;[43]一说在清化镇(今河南省博爱县清化镇);[44]一说在钜鹿郡邢州,今河北邢台市。[45]庇地,陈梦家认为即春秋时鲁国季氏之费地,其地在今山东费县西南。[46]奄地,郭沫若、陈梦家等都认为在今山东曲阜。[47]

关于殷之所在,学界已无争议,文献材料和考古发现都确认,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北五里小屯村。殷之为都,为时最久,盘庚迁殷后至于商灭,273年间不更徙都,共历8代12王。

殷人屡迁,也许迫于生存压力,也许由于地域扩张,其原因学界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王玉哲先生认为,盘庚以前的商代主要是粗耕农业经济,故人民视迁徙为当然,当地力已尽,即行搬迁,不迁则无以为生。而盘庚迁殷前后,农业已由粗耕进入比较精耕的阶段,可在一地久耕,不必迁徙。[48]商都迁徙的地点虽然还不能全部确定,但商民族活动的大体区域是可以肯定的,在今山东西南、河南北部及河北南部一带,[49]即以王畿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但商王朝势力所及之地,则大大超越了这一范围,东起山东半岛,西至陕西西部,南及江汉流域,北达河北北部,都可以看到商文化的影响。[50]

商末,国内诸种矛盾日趋激烈,许多方国纷纷摆脱商人的控制,商朝的灭亡已无可避免。周武王克商前后,商族内部发生分裂,殷贵族箕子率部分人脱离纣王的控制迁往辽河流域,后又向东进入辽东半岛、朝鲜半岛。《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西周建立之初,“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也”。《后汉书·东夷列传·论》亦云:“昔箕子违衰殷之运,避地朝鲜。”商灭亡后,残余的殷贵族势力大部分仍旧留居商地,周成王时,这里爆发了大规模的叛乱。周公东征平定叛乱之后,为了加强对商族的控制,强行大规模地迁移殷贵族到新营建的东都洛邑,以便于管理和镇慑。另有薄姑氏,是商族中的一支,原住在山东半岛上,商灭亡后,薄姑氏遗民部分逃亡东北,部分从山东半岛南下。[51]

(二)周边民族的分布与迁徙

商王朝的周边地区聚居着许多社会经济类型不同,发展水平不一的方国、部落。“四夷”的概念,这时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除了商人对四方民族经常统称为夷狄,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称呼在甲骨文中也已基本固定下来,古文献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关于夷狄戎蛮的记载。

1.商王朝东方的民族(www.xing528.com)

在商王朝的东方,主要分布着东夷族。甲骨卜辞中有夷方、人方、尸方、儿方的记载,据郭沫若、陈梦家等学者的考释,尸方、儿方、人方,即夷方。[52]夷方即指东方夷人,应是东方诸族的总称,许慎云:“夷,平也,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53]孙淼认为东夷分布在济水、泗水、淮水流域,整个商代时期,今山东、江苏、安徽一带,一直是东夷的势力范围。[54]殷与东夷的关系在先商时代就非常密切。商初,东夷各部发展起来,开始向西部拓土,殷之西方无劲敌,对东方的经营始终是商的战略重点,与东方诸族的战争贯穿着整个商代的历史。《通典》载:“桀为暴虐,诸夷内侵。商汤革命,伐而定之。至于仲丁,蓝夷作寇。自是或服或叛,三百余年。”[55] 仲丁征蓝夷之后,“河亶甲整即位,自嚣迁于相,征蓝夷,再征班方”。[56] 尤其是商代中、后期以来,“武乙衰敝,东夷寖盛。遂分迁淮岱,渐居中土”。[57]诸夷的逐渐内侵,更使其成为商王朝的主要用兵目标。甲骨卜辞中有很多“王征人方”、“征夷方”、“正尸方”、“伐尸方”的记载,帝乙征夷方、盂方,持续了两年之久。帝祖辛时,曾大规模征人方,战争持续了200天左右,征程远及今淮水流域,俘虏了“亿兆夷人”。[58]长期用兵,给双方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商王朝自身的力量也有很大损耗,正如《左传·昭公十一年》所说:“纣克东夷而陨其身。”商末,在抵御西方周等方国、部落的战争中,商统治者将征服的夷人仓促武装起来,投入战场,结果夷人阵前倒戈,商王朝终于覆灭。商王朝和东夷诸族不断的军事斗争和政治交往,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原与东方地区的经济联系、文化交流。山东益都地区和江苏北部本为夷族分布地区,考古中发现了许多商文化的遗址,[59]反映出夷族文化受到中原商文化的强烈影响,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渗透,更加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

在殷之东南方,甲骨卜辞中还有盂方、林方和蔖、爵等方邦的记录,文献中对其历史活动乏于记载,也许并不属于东夷,但至少与东夷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

2.商王朝北方的民族

甲骨文记录中,在商朝的北方和西北方有img方、土方、鬼方、邛方、御方等族称,文献记载还有薰育、猃狁、犬戎、畎夷、鬼方、狄(翟)等称。这些大多是殷周之际生活于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游牧民族,这些族称,有的是指共处于一地的不同部落共同体,有的则是对北方民族的笼统称谓,难以把它们具体区分开来。在商代,商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img方、土方和鬼方是商王朝直辖区北面较大的方国。img方和土方居住在今山西、陕西北部直到内蒙河套以北,鬼方游动在今陕北、内蒙及其以北的辽阔地区。[60]商王朝在发展中,不断地开疆拓土,掠夺奴隶与财富。而北方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需要不断地迁徙来寻求新的牧场和狩猎之处。这导致商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战争频繁,征伐不断。武丁之世,商王朝国力鼎盛,商联合了西方的周部落征讨鬼方,《竹书纪年》载,武丁伐鬼方,三年乃克。战争之持久与激烈反映出鬼方势力之强大。征伐战争结束后,大部分鬼方人民被迫远徙,降者成为商王朝直接统治下的臣民。img方与土方亦是商王朝北方劲敌,武丁多次率兵征讨,用兵规模多达3000甚至5000人。

北方游牧民族的迁移和流动方向大致是不断地由北向南移动。夏朝以前北方游牧民族大约主要居于后来的长城以北地区,夏朝末年向南迁徙和移动进入山西、陕西北部地区,殷商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南移迁居河北北部地区。到了周代,北方游牧民族中的某些部落甚至到达了山西南部(如潞氏、皋落氏、留吁等等)、陕西泾水、渭水一带。[61]

3.商王朝西方的民族

商朝西方的古民族主要有戎、氐、羌、昆夷、周等。

戎、羌等是西方民族的总称或泛称,并不单指某一族体。殷墟甲骨卜辞及文献中有关氐羌的记录有很多,他们与先商和商朝关系密切。羌族在殷时是我国西方古老的游牧民族,主要活动在今甘肃山丹、民乐至酒泉、玉门一带地区。[62]还有一部分羌人向东移动,到了今山西南部地区,与西北的鬼方和夏族交错杂居。“羌”是牧羊人的意思,卜辞中称其为“羊人陟”、“令羊人”,畜牧在羌人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牧羊的比重较大,故以此而得名。商王朝对羌不断讨伐,战事频繁,规模也相当大。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关于征伐俘获羌人和以羌人为祭品的记载。其中,帝武丁时发动的一次对羌的征伐战争规模最大,用兵竟多达1.3万人,甚至超过了征伐土方和img方的兵力。甲骨卜辞中,武丁时期尚有北羌、多马羌的记录,北羌是分布在羌族北部的部落,多马羌则是因其牧马较多而得名。

昆夷,商代后期逐渐发展起来,曾向东迁徙,遂遭到商的讨伐,“殷帝乙三年,王命南仲西拒昆夷,城朔方”。[63]经过讨伐后的昆夷失于史载,大概融合于西方诸族之中了。

周,是商时西方一个重要的方国,与商时战时和(详见后文)。周人与羌人联系密切,商末武王伐纣联军中,羌人与周人均参与其中。

4.商王朝南方的民族

殷的南方古民族较多,主要有荆(或荆楚)、越、庸、濮、蜀、髳、微、卢、彭等。

“荆”以荆山得名。这一族称大概有泛指之意,即指居于荆山地区及其以南的古族。楚也是地区名,与荆有同样的意义。故史书上有时称荆,有时称楚,有时荆楚连用。无论荆还是楚,大约都是黄河流域的人们对南方民族的统称。[64]商汤和武丁时期都曾经征伐过荆楚。《诗经·商颂·殷武》载:“挞彼殷武,奋伐荆楚。罙入其阻,裒荆之旅。有截其所,汤孙之绪。维女荆楚,居国南乡。”《竹书纪年》载,夏末,“商师征有洛,克之,遂征荆,荆降”。

越,是南方分布范围广泛历史悠久的古族。考古发现,商周时期,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华东、华南一带,广泛分布着一种含有几何形印纹陶器的古代文化遗址。印纹陶文化的分布区与文献所载越族或百越的分布区相一致,其文化特点亦与印纹陶文化有相当的共性,因此,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其应为古越族的文化。这种古文化盛行于商、周、春秋时期,范围遍及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广西、湖南等地区以及湖北、安徽、江苏三省的南部。因首次发现于江苏省江宁县湖熟镇而得名的湖熟文化,[65]它与发现于江西省清江县吴城的吴城文化[66]都是印纹陶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其文化遗存颇有商文化的风格,说明古越族文化受商文化影响较大,商人与越人之间有着广泛的交流与联系。

庸、濮、蜀、髳、微、卢、彭,“八国皆蛮夷戎狄属文王者国名。羌在西,蜀叟髳微在巴蜀,卢彭在西北,庸濮在江汉之南”。[67]关于其具体的分布地,《括地志》云:“房州竹山县及金州,古噁国。益州及巴、利等州皆古蜀国。陇古、岷、洮、丛等州以西,羌也。姚府以南古髳国之地。戎府之南,古微、卢、彭三国之地。濮在楚西南。”[68]蜀、濮、庸三国春秋时还存在着。蜀[69]在今四川成都地区,庸在今湖北竹山县,濮在荆楚西南,为今湖北、湖南、贵州交界地区及其西南。[70]

商王朝南方的民族不像北方诸族那样经常迁徙,即使南方民族与商发生战争,也不像商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那样激烈持久。商代南方民族的迁徙不是很明显,主要是一些殷人向南迁,定居于长江以南地区,有的已经到达了湖南等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