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夏王朝民族分布及迁徙一览

夏王朝民族分布及迁徙一览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夏王朝境内民族以中原地区的夏族为主,周边地区还分布着许多不同的古国、部族。夏族与周边异民族不断地迁徙、交往,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一)夏族的形成、分布与迁徙1.夏族的起源与形成夏是我国历史上古老的原始部族之一,姒姓。夏王都之迁徙,其实也是夏王族的迁徙。随着夏朝的发展壮大,夏人与周边异族居民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了解并记述他们的名称、分布与迁徙。

夏王朝民族分布及迁徙一览

约在公元前21世纪,夏族(史称夏后氏)酋长禹之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至公元前17世纪灭亡,大约存在了400多年。夏王朝境内民族以中原地区的夏族为主,周边地区还分布着许多不同的古国、部族。夏族与周边异民族不断地迁徙、交往,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一)夏族的形成、分布与迁徙

1.夏族的起源与形成

夏是我国历史上古老的原始部族之一,姒姓。关于夏禹的祖先,史书所载虽有所不同,但皆谓夏人是出自传说中的黄帝一系。《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生二子,“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史记·夏本纪》则谓:“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颛顼之孙也。”夏后氏的祭典是“褅黄帝而祖颛顼,效鲧而宗禹”。[1]

尧曾“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将鲧处死。鲧死后,禹联合许多部落继续治水,改以疏导之法代替过去以塞为主的错误做法。禹在治水期间,“劳心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卑宫室,致费于沟洫”,终于取得了治水的成功。由此,禹获得了很高的声望。于是,“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在诸夏部落中,禹取得了最高的地位,逐渐树立起部落联盟长的权威。禹死后,子启以暴力夺取了部落联盟长的职位,“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2]夏王朝正式建立。

夏朝的建立,促进了夏族的形成,夏王朝直接统辖地区的各部落和部落集团形成了族体上的认同意识,以国名为族称,称为夏族。随着夏王朝的发展而壮大,夏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古代民族,是后世华夏族——汉族的重要族源之一。

2.夏人的分布与迁徙

夏部族的早期地望应在今天河南嵩山及其周围地区,这也是夏朝的王畿所在地。其统治地区大致西起今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与山东省交界处,北入河北省,南接湖北省。其中心地区是嵩山及其周围的伊、洛水流域和颍水、汝水上游地区。[3]考古发现也进一步证实,夏族早期的活动中心应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主要在今河南西部伊、洛平原及山西南部汾水流域。[4]

先秦时期,由于自然条件及政治、经济等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民族迁徙非常普遍。有夏一代,王都屡迁,夏民族的主要活动范围也随之不断迁移,但其总的活动地域没有超出中原地区。夏王朝灭亡后,夏族人四散而迁,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留下了他们迁徙的足迹

夏王都之迁徙,其实也是夏王族的迁徙。沿着夏王都迁移的轨迹,我们大致可以整理出夏人活动中心的主要范围。鲧时,夏后氏活动于“崇”,在今河南嵩山。禹居于阳城,在今嵩山东南,后迁至阳翟,即今河南省禹县,在古阳城的东南。禹子启仍居阳翟。太康时,王都由阳翟向北迁徙至斟寻,在今河南巩县西南,大约是启镇压有扈氏的反抗之后,为了稳定局势而迁徙的。东夷的后羿乘太康乐于畋猎之机占据斟寻,太康兄弟逃居洛汭。夏王相时,为征伐畎夷、风夷、黄夷,率少量族众徙帝丘(即商丘),今河南濮阳。夏王后杼时王都由帝丘迁至原,即今河南济源西北。后来,后杼为了东征伐夷,又东迁老邱,在今河南陈留县北。夏王后杼、后芬、后芒、后泄、不降、帝扃时期均在老邱活动。王孔甲时迁回原祖居地,称之“西河”,即老邱以西靠近黄河的地区。夏桀时,王都前期迁徙不定,最后定居于斟寻。[5]从夏王都的迁徙范围,我们可以确定,夏王族的迁徙范围主要在今河南地区。

夏王朝灭亡后,夏人除留在原居地的以外,向东、西、南、北方向四散迁徙。在东方,一部分夏人迁入今山东境内,建杞国、缯国。杞在今河南杞县一带,春秋时期迁至今山东境内。缯原在楚北方城之外,后迁至山东峄县境内。[6]向西迁徙的一支夏人可能从嵩山以西进入了陕西关中地区,最后融入姬周中去了。[7]向南方迁徙的夏人,主要是夏桀在著名的鸣条之战中惨败后,率众奔南巢而逃,《国语·鲁语上》载:“桀奔南巢”。南巢距离鸣条不远,而鸣条在今山西安邑西即中条山下。[8]这部分夏人后远徙至今浙江境内,同那里的土著越族人融合在一起。[9]还有相当一部分夏人向北方迁徙,他们沿着太行山与吕梁山之间的通道北上,到了晋北之后又分别向西北和东北迁徙。

对夏灭亡后夏人的迁徙,考古工作者曾从考古文化的分布及流传进行分析论证。杜金鹏根据夏商时代礼器陶爵的分布与变化,对夏族向南、北两个方向的迁徙进行了论证,“在二里头文化时期,陶爵有了迅速而大规模的传播扩散。向北即晋西南、冀南地区的扩散到了晋中地区乃至于内蒙东部的敖汉旗一带;向南则挺进到安徽的江淮之间直到皖、鄂、赣之界”。“陶爵在二里头文化时期向南、北方的穿插、推进,标志着中原文化向南、北两个方向的穿插与推进,而在这些考古学现象之中,很可能包含着已见诸古代文献的夏商之际的重大史实——商汤灭夏后,夏遗民曾向南、北两方大规模迁徙”。[10]考古资料与历史记载相印证,可以更加清晰地廓清夏商之际夏人的迁徙情况。

(二)周边民族的分布与迁徙(www.xing528.com)

夏王朝的周边地区,分布着一些大大小小、生活习俗不同的古国、部落。随着夏朝的发展壮大,夏人与周边异族居民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了解并记述他们的名称、分布与迁徙。尽管我们现在还没有发现夏朝的文字和史籍,但后世的记述当是根据夏人的了解和记述而得来的,还是能够反映一部分真实的历史,考古发掘也不断提供了更多的实物资料。

1.夏王朝东方的民族

在夏王朝东方生活着诸夷部族。主要有堣夷、莱夷、淮夷、风夷、黄夷、于夷、白夷、赤夷、玄夷、阳夷、方夷等。[11]《墨子·节葬下》记载:“禹东教乎九夷。”九夷,并非是九种夷人部落,而是多种夷人部落之意,夷是夏人对东方居民的一种通称。夏族与东方诸夷族关系密切,《古本竹书纪年》对夏与诸夷关系有较详细记载,“(帝相)元年,征淮夷。二年,征风夷及黄夷”。“后相即位,二年,征黄夷。七年,于夷来宾”。“后少康即位,方夷来宾”。“后芬即位,三年,九夷来御”。“后发即位,元年,诸夷宾于王门,再保庸会于上池,诸夷入舞”。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夏与东方各族之间既有“九夷来御”、“诸夷入舞”的和平友好相处时期。又有诸夷反叛,夏出兵讨伐的矛盾和斗争时期。夏王都的不断迁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夏族与东方夷族势力的彼此消长。

2.夏王朝北方的民族

夏王朝的北方居住着荤育、畎夷等部落。畎夷,活动于今陕西岐山以北地区,当时还是处于分散状态的氏族部落,对夏民族尚没有构成严重的威胁。《竹书纪年》云:“帝癸即位,畎夷入于岐以叛。”畎夷南下进入歧山地域后,曾一度与夏族发生过冲突,但彼此关系仍比较友好,在商汤伐夏时,夏朝统治集团的一部分便北逃至畎夷地区。荤育,又书作荤鬻、獯鬻、勋粥。据古史传说,黄帝曾北逐荤鬻,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远古时代,就与中原黄帝族接触的事实。夏代,荤育与夏族为邻,并有密切交往。夏王室逃往北方民族地区的这部分人,也融合于北方民族之中。[12]

3.夏王朝西方的民族

夏王朝的西方,是分布在雍州西部的崐崘、析支(赐支)、渠搜、跂踵等族。而雍州东部是夏族的主要分布区。雍州指从黄河中游以西至甘肃张掖一带的广大地区。崐崘等族的分布地在今甘肃、青海及其以西地区。崐崘大约指分布在甘肃、青海境内崐崘山区的居民;析支指居住在青海湖至扎陵湖、鄂陵湖地区的居民;渠搜可能与春秋战国时期的义渠有关,居住在今甘肃东部和宁夏南部。[13]此外,在夏王朝的西部和西北部,还分布有大岳族(即姜戎部族)及先周部族。姜戎部族与夏人关系非常密切,有学者认为姒夏族与姜姓族共源于嵩山地区,后迁移秦岭以南的丹水流域进入陕西关中地区。西移到关中渭水流域的姜戎族后来与从豳地南下进入岐邑的姬周族结为婚姻,共同组成了广义的先周文化。[14]

4.夏王朝南方的民族

在夏王朝的南方,分布着卉服岛夷、裸国、苗蛮、和夷等等。卉服岛夷居于扬州,《尚书》:“淮海惟扬州”,即北至淮河东南至海,包括我国广阔的东南地区,卉服是以草为衣,可见是比较落后的原始民族。卉服的岛夷和没有或不穿衣服的“裸国”,可能有密切关系,均应属于后来吴越系统的居民,即古越族的一部分。和夷居于梁州,《尚书》:“华阳黑水惟梁州”,即北至华山之南,南及黑水(今长江上游)地区,和夷大概是该区域内的一个古族称。[15]

三苗是远古时期南方的氏族部落,关于三苗的居地,《史记》云:尧时“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战国策·魏策》载:“昔者三苗之居,左有彭蠡之波(今江西鄱阳湖),右有洞庭之水(今洞庭湖),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文山无考,衡山即荆山,在湖北保康、南障等县境。这样看来,三苗分布相当广阔,大概东至鄱阳湖,西至洞庭湖,北至湖北北部,南若以荆州南界则达五岭矣。[16]尧舜时,三苗曾与中原地区各部族进行了剧烈的战争,三苗在中原部族的打击下不断迁徙。禹时,三苗活动的地区当在今河南南阳盆地与湖北江汉平原之间。[17]夏禹对三苗的征伐激烈而残酷,三苗大败。这次失败对于苗部族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据《墨子·非攻下》记载:“苗师大乱,后乃遂几”,江汉地区的苗民几乎被消灭殆尽。从此,史书中不再见三苗、有苗或苗民的活动,但这并不是说苗人全部都消灭了。他们大概有一部分继续向南迁徙。而另一部分则留在了原地,与夏族相融合,成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

在夏王朝时,已经出现了“四夷”的概念和“夷蛮戎狄”等名称。夷,既是夏族对东方民族的总体称谓,也是夏族对不同于本族的其他古族的总称,所谓的“四夷”即是上述居于夏朝四方的各古族、部落的泛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