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地方自然地理环境简介

中国地方自然地理环境简介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主要面积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呈阶梯状逐级下降的态势。中国的山地和高原面积所占的比例达一半以上,其次是丘陵、盆地和平原,山地和高原多集中于西部地区,平原多在东部地区。这一地区山地、平原、森林地带相互交错。

中国地方自然地理环境简介

自然生态环境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它为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是形成人类各种经济生活类型的主要原因,并且由此派生出形式与内涵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文化习俗。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从诸多方面产生着重要影响,既体现在局部地区民族社会发展的水平和速度方面,也体现在中国各地区整体社会发展趋势方面,与中国地方史研究的问题息息相关。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主要面积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呈阶梯状逐级下降的态势。长江黄河等主要河流皆发源于第一、二级地形阶梯上,自西向东奔流,沟通了西部与东部之间的交通,加强了内陆与沿海的联系。中国的山地和高原面积所占的比例达一半以上,其次是丘陵、盆地和平原,山地和高原多集中于西部地区,平原多在东部地区。我国江河湖泊众多,河流达5万多条,长度在100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20多条;湖泊约有2.49万个,10万公顷以上的大湖有13个。自旧石器时代以来已有几十万年的光阴,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地形、地貌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有的湖泊、河流消失了,也有新的湖泊产生;有的水系发生变迁、改道;有的良田变成了荒漠,某些局部地区出现了“沧海桑田”的巨变,这些变化对中国地方历史都曾产生重大影响。

(一)核心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核心地区初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战国秦汉以来主要指黄河中下游和长江流域北朝隋唐时期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也逐渐成为核心地区的一部分。

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主的北方,主要包括华北地区和晋陕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温暖而湿润。华北平原是我国第二大平原,南为大别山,北达燕山,西起太行山和伏牛山,东抵黄海和渤海,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冲击而成,有充沛的供水条件,肥沃的黄土。关中平原,又称渭河平原或渭河盆地,南接秦岭,北抵陕北高原。地势西高东低,原是一局部断层陷落地带,后经泾河、渭河和洛河等冲积而形成黄土质冲积平原,土地肥沃,号称八百里秦川。黄河中下游地区普遍存在黄土,土壤结构均匀松散,有良好的保水与供水性能,具有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是我国旱作农业的起源地,首先成为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

在中部渭河与汉江谷地之间横亘着一条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其平均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它像一堵“挡风墙”阻止冬季冷空气南下,拦截夏季东南季风的北上。秦岭与东边的淮河构成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其南、北在气候、植被、土壤、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以长江流域为主的南方,淮河以南,处在由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江南地区为亚热带,属季风性湿润气候,这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降水丰沛。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巫山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沿岸,主要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鄂东沿江冲积平原、苏皖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呈串珠状东西向分布,是我国第三大平原。南方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有良好的水热条件,有利于植物和农作物生长,生产潜力大,是我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地,江南开发较黄河中下游地区晚,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远不如北方严重,隋唐以后逐渐取代北方成为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区。

四川盆地,位于巫山以西,青藏高原以东,南面是大娄山,北部为大巴山,四周被山岭、高原环绕,盆地底部低山、丘陵起伏,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表因广泛露出侏罗纪——白垩纪的红色岩系,又称“红色盆地”。这里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水系稠密,土壤肥沃,物产富饶,是古代中国主要的产粮区之一。

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指岭南与闽地,古代“五岭”(大庾、骑田、萌渚、都庞、越城),今称南岭,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岭北为中亚热带,岭南为南亚热带、热带地区。夏长冬暖,大部分地区冬日无严寒,没有真正的冬季。这一地区山地丘陵多于平地,如福建山地丘陵达80%以上。较大的平原有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福州平原、漳州平原等。这里雨量丰沛,水资源丰富,由西江、北江、东江为主汇集而成的珠江,又分为八处注入南海,构成河网密布。水道纵横的水系特征,适宜发展稻作农业。

(二)东北边缘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

古代东北地区,地处燕山以北,东抵日本海,西达大兴安岭地区,北至外兴安岭,属于温带、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这一地区山地、平原、森林地带相互交错。东部地区的长白山山脉,古代又称之为“不咸山”、“徒太山”、“太白山”。广义上的长白山,是东北地区东部山地的总称,北起完达山脉北麓,南延至千山山脉的老铁山。狭义上的长白山是指张广才岭、威虎岭、龙岗山以东的长白山脉。西、北部地区的山脉有大、小兴安岭和外兴安岭,大兴安岭山地呈不对称状,西北高东南低,西坡缓东坡陡,西侧缓缓过渡到蒙古草原,东侧则逐级陡降到东北平原。小兴安岭是黑龙江干流与松嫩水系的分水岭,呈西北——东南走向。山地亦呈不对称状,东北坡短而陡,西南坡长而缓。此外,南部的医闾山、松岭山脉在古代都是名山。东北地区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东部、北部和中西部,山上森林密布,各种动物资源和珍贵药材资源丰富。

东北地区大小河流纵横,主要的水系从南到北主要有:辽河、西拉木伦河、老哈河、鸭绿江松花江、牡丹江、嫩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额尔古纳河、克鲁伦河等。辽河是东北南部地区最大的河流。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正源又称第二松花江,其西北与嫩江合流后为松花江干流,嫩江又是松花江的另一重要支流,嫩江发源于大兴安岭,自北向南流,汇入松花江,两侧支流众多,30多条支流汇入嫩江,松嫩合流后松花江由南向北流最后汇入黑龙江。黑龙江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河流,该江有南北两源,北源石勒喀河源于肯特山(今蒙古境内),南源额尔古纳河源于大兴安岭,南北两源在漠河一带汇流后称黑龙江,黑龙江东北流最后注入鄂霍茨克海。

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位于东北的中部。平原的东侧是长白山,西侧是大兴安岭,北侧是小兴安岭,东北平原分为3部分,南部为辽河平原,中部与北部为松嫩平原,东北部为三江平原(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水系冲击而成)。东北平原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适合于发展农业生产。

东北的西部,西辽河流域与大兴安岭以西地区,是辽阔的草原,位于蒙古高原的东部。著名的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的天然草场水草丰美,虽然没有大的河流,却有众多的湖泊。如呼伦贝尔草原有大小湖泊450多个,其中最大的呼伦湖,又称扎来诺尔,面积2315平方公里。

东北地区气候比较寒冷,夏季短,昼夜温差较大。春秋时节,风大,空气干燥。南部辽东半岛与辽河流域是东北地区光照最多,热量最富,降水最丰的地区。北部黑龙江流域与大兴安岭地区,冬季漫长,江河封冻期为4~6个月,冰层厚度在1米以上。行人过河可在冰上骑马、驾车。最晚到北朝时期东北少数民族已经使用雪橇、爬犁作为冬季的交通工具。[1]

东北地区的东部和北部主要是山地、森林、盆地、山谷地带,分布着渔猎釆集民族;西部是草地、丛林、高原地带,分布着游牧狩猎民族;南部和中部主要是平原地带分布着农耕民族,三种特色的自然环境养育了三种社会经济类型的民族。自东北地区出现人类社会以来,整个古代社会时期,始终是这三种经济文化类型的各民族在这里繁衍、发展,彼此争长,相互交融。

(三)北方边缘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古代北方地区是高原、山地与草原的结合地带,蒙古高原分为漠南和漠北两大部分。

漠北的西部和北部多山,群山之间有许多盆地和谷地,东部为地势平缓的高地,森林草场广布。主要山脉有阿尔泰山脉、杭爱山脉、肯特山脉。较大的水系有色楞格河、鄂尔浑河、克鲁伦河,还有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我国古代称为“北海”。岸上群山连绵,森林覆盖,大大小小336条河流入湖中,只有一条安加拉河从湖泊流出,汇入叶尼塞河,最终流入北冰洋。(www.xing528.com)

漠北属于典型的大陆性高寒气候,温差大,日温差变化可达30度。夏季短而干热,冬季长且严寒,并常有暴风雪,是东亚地区“寒潮”的源地之一。在漠北与漠南之间是戈壁。

漠南,主要指内蒙古地区,蒙古草原与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相连,地势由南向北、由西向东缓缓倾斜,分布着众多低缓丘陵、河流湖泊,主要山脉有阴山(又称大青山)、贺兰山,古时这里森林密布,郁郁葱葱,现在的阴山大部分是荒山秃岭了。内流河和地下河是内蒙古的地理特色,主要的内流河水系有乌拉盖尔河、塔布河、黄旗河、岱海等,它们不流入大海,而流入湖泊或沙漠。在戈壁沙漠地区还有一些看不见的地下河。

内蒙古草原的主体部分是中温草原带,这里又可分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温和而短促,植物生长季短,适合发展畜牧业。鄂尔多斯高原属于温暖草原地带,四季分明,宜农宜牧,历史上一直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较量的地方。[2]

(四)西北边缘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腹地,可以分为两个地理单元,甘宁青地区属于山地高原区,处于我国地势的一二级台阶,并且处于我国最大的高原——黄土高原、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干旱的高原——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边缘和交汇地带。地势呈西高东低,海拔高度从东到西呈阶梯状上升。

甘宁青地区的北面有北山、合黎山、龙首山、贺兰山等诸山与蒙古相隔;南有唐古拉山脉与西藏相隔;东有陇山与陕西相隔;西有阿尔金山脉与新疆西域)相隔,形成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然而这一地区并不是封闭的,周边的高山山脉都有众多的山口,黄河及其支流洮河、渭河、大夏河、清水河,以及党河、疏勒河、北大河等诸多水系曲折盘亘贯穿这一地区,成为南北、东西民族交往的水陆通道。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之间的河湟走廊,是著名的“唐蕃古道”的必经之路。尤其是处于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之间的河西走廊,是连接中原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也是连接欧亚大陆的咽喉之道。

这一地区干旱少雨,冬寒夏凉,早晚温差较大。在黄河及其支流,诸多水系两岸的谷地,土地肥沃,发展成为灌溉农业的主要地区。山地、丘陵及谷地,牧草丰美,形成天然的牧场。这里既有旱作农业的经济区,又有四时游牧的草原牧区,还有二者混合经营的经济区,是多民族杂居,多种经济混合的地区。古代中央王朝多在这里发展官营畜牧业,也向这里移民屯垦,汉族多分布在气候温暖,地形平坦,适宜农耕的地方。氐、羌、戎、狄等古代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杂居相处,他们除了与汉人杂居的部分之外,多分布在山地、戈壁之间。[3]

西域的东面和南面与甘青及西藏相邻,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是周围和中部是高山,高山之间是盆地,盆地中间是沙漠。北部和东北部为西北——东南走向的阿尔泰山,古代名为“金山”;西北部是准噶尔西部山地;西南部是帕米尔高原,古代称为“葱岭”;南部是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的昆仑山,古代也曾称为“南山”,以产美玉而驰名;东南部是略呈西南——东北走向的阿尔金山;中部是东西走向的天山,古代又称为“白山”或“时罗漫山”。在习惯上,人们称天山以北地区为北疆区,这里有准噶尔盆地,盆地中央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天山以南地区为南疆区,这里有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即塔里木盆地,盆地中央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天山东部尾端的吐鲁番哈密地区为东疆区。西域的河流基本都是内陆河,其水源主要是高山降水和冰雪融水,流程不长,或消失于沙漠之中,或渗入地下,或流入洼地湖泊。只有北疆的额尔齐斯河向西流入斋桑泊,再入鄂毕河,最后注入北冰洋。

北疆区气温低寒,属于温带干旱半荒漠和荒漠气候,冬季漫长,夏季较短,雨量较多,有利于森林和草场的生长,适合于畜牧业经济,所以这里主要分布着游牧民族。南疆区气温高热,属于暖温带极端干旱荒漠气候,冬季较短,夏季较长,雨量较少,极端干旱。但是这里高山降水和冰雪融化而形成的许多河流水量比较稳定,又主要集中在春夏时期,很适合农作物生长,因而这里主要分布着定居的农业民族。东疆区的北部与北疆区略同,南部的吐鲁番和哈密等地则与南疆区一致。[4]

(五)西部边缘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西部地区主要指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西藏地区,处于我国地势的一级台阶,号称世界屋脊。这里分布着许多高大山系,喜马拉雅山位于青藏高原的南侧,其主体部分位于中国和印度、尼泊尔的交界线上。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位于西藏的中部,是藏南与藏北、藏东南的分界线,也是西藏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分界线。喀喇昆仑山,是连接帕米尔高原和喜马拉雅山、唐古拉山的链环,位于青藏高原的西北侧,喀喇昆仑山口是新疆通往克什米尔的交通孔道。昆仑山耸立在青藏高原的北部,是西藏和新疆的界山,有“亚洲脊柱”之称。在西藏的东部是南北向排列的横断山脉,高山与峡谷相间。总体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在地理上与内地存在着一种亲和力。

西藏的河流可划分为四大水系,由金沙江澜沧江流域组成的太平洋水系,位于横断山地区;雅鲁藏布江怒江等多条河流组成的印度洋水系占西藏外流水系的89.6%。藏北内流水系,占西藏内流水系总面积的95.6%,较大的河流多分布在本水系的东南部,且多为常年性河流。愈往北部,河流愈短小,且绝大多数为间歇性河流。藏南水系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以北,雅鲁藏布江以南地区。西藏湖泊众多,面积广阔,大小湖泊达600多个,其中98%为内陆湖,主要分布在藏北地区。

西藏处于群山环抱之中,地形相对复杂,藏北高原地区,又称“羌塘”(北方旷原)地区,多处海拔在4500米以上,大片的天然草场,是主要的牧业区。藏南谷地地区,雅鲁藏布江从中穿过,形成以拉萨河、年楚河、尼洋河等众多支流河谷为中心的平原地区,这里土质良好,人口密集,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区。藏东高山峡谷地区,即横断山脉和金沙江、怒江、澜沧江流域地区,是农林牧混合区,农业比重较大,林业资源丰富,森林和田野多分布在山腰。喜马拉雅山地,西部气候干燥寒冷,植被稀少,东部则雨量充沛,植物茂盛,北坡与藏南谷地相连,分布着低山丘陵,可从事农牧业生产。[5]

(六)西南边缘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西南地区山峦纵横,河流众多,有波状起伏的高原,低洼的盆地,平原和起伏和缓的丘陵。主要山脉有横断山、大巴山、巫山、大娄山、乌蒙山,山地的地形起伏急剧,垂直变化明显。主要的河流有长江、澜沧江、怒江、红河、伊洛瓦底江、珠江等六大水系,川滇西部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河流均自北向南流,在崇山峻岭之中开辟了若干条南北交通的走廊,自古以来就是西南与西北民族迁徙的通道。云贵高原东部和南部地区的元江、南盘江等水系,是西南地区通向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通道。

西南地区民族的经济生活受所居住环境的影响,有农耕、游牧和游耕、渔猎等区别,经济生活与文化风俗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特征。分布在河谷盆地和山间坝子(盆地)的民族从事定居的农业生产,随着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精耕细作的农田面积不断扩大,他们的社会发展水平相应的较高。分布在高原、丘陵地区的民族从事游牧经济,由于受特殊的自然环境所制约,他们的经济生活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不同,按照四季气候的变化垂直向上下游动放牧,同时兼营一定的农业作为补充。分布在高山陡坡森林地带的民族从事游耕、渔猎经济,在一定区域从一山迁到另一山,利用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从事原始的农业、釆集、狩猎或渔猎生产,处于较低层次的社会发展阶段。[6]

西南地区复杂的地理条件,妨碍了人们相互之间的联系,尽管西南地区古代居民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不断向外迁移,不同氏族部落之间有着各种形式的经济、文化交流。但是,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阻碍了人们更为经常和更大范围地交流与融合,因此西南地区从古到今都是民族众多,文化面貌复杂多样的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