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初年,湖广填四川,黑压压的人群从周边省市大规模入川,大家蜂拥而入,到巴蜀大地寻找安居之所。话说要论土地富饶,沃野千里,还得数天府之地成都。那成都府辖下有一处村庄名叫青杠树村。这村庄坐落在青城山都江堰附近,山清水秀,又有两条远古上神开凿的河流庇佑,一条乃是大禹开凿的徐堰河,一条是丛帝鳖灵开凿的柏条河,在风水上是极好的灵秀之地,因此移民涌入不久,此地便日渐繁华起来。
村民们在柏条河畔建屋架桥,又恢复了以前的水运,此地正处于两河交汇之处,慢慢地便成了远近闻名的水码头。此地商铺渐渐多起来,有了小饭馆,有了小酒馆、小茶馆,还有杂货铺、坛罐铺、盐米店等。
这柏条河旁有棵巨大的青冈树,不知何人栽种,也不知长了多少年,大家来时便天然长着,长势极好,蓊蓊郁郁,古木参天。当时有人看这树颇为成材,想要把树砍了来架桥,谁知刀斧备好,刚刚一斧头砍下去,那树竟然渗出鲜红汁液,汩汩不止,而方才还万里晴空的天气,一瞬间便黑云翻墨,乌云密布,狂风大作,暴雨倾盆而下,整整下了一天一夜才止住。
天现异象,人们议论纷纷,都觉得青冈树此地一向有神灵庇佑,保不齐这树有什么来头,都劝人莫砍了。然而那砍树的人是个愣头青,待雨停之后,还拿了斧头来准备动手。这时候乡里有个姓周的大爷,拄着拐杖出来劝小伙子罢手,后来又把自家准备建屋的木材拿出来架桥,这才作罢。此后周大爷就把屋子建在这棵青冈树下,时时养护。
天有不测风云,谁也没有料到,有一年初夏时节柏条河突发大水,那水来得气势汹汹,铺天盖地涌来,河堤渠堰一应被淹,沿河的庄稼颗粒无收,许多人家房屋被河水冲垮,流落无依。到了该插秧的季节,由于一时无力修复被冲毁的河堤渠堰,该种水稻时水沟里没有水栽不下秧子,大春庄稼没种上,秋季就几乎家家断炊,青杠树一带已经开始饿死人了。
说来也怪,那水来得这么大,偏生就青冈树旁边的周大爷家一点没被淹着,连同周大爷家的田地也一应无损。周大爷心善,不仅收留了无家可归的乡邻,还把家里面存下的粮食都拿来救济大家。然而没多久粮食也就用完了,周大爷自己也饿得瘦骨嶙峋,气息奄奄,整个青杠树村都是一幅死气沉沉的模样。有人去外地乞讨,然而那年大水泛滥,沿路皆是饿殍,也讨不到什么东西。
当时有句民谣:柏水沉,堰水沉,青杠树里饿死人。
半夜,饿得皮包骨头、奄奄一息的周大爷睡在床上叹气。月光影影绰绰地照着窗子外的青冈树,周大爷似乎也听见窗外传来一声沉沉的叹息。外面并无人来,怎么会有叹气声?周大爷已经没有力气再想,就迷迷糊糊闭上眼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原本饿得连话都说不出来的周大爷,突然一个翻身下了床,精神抖擞地走出屋子,家人们都吓了一跳,还以为是老人回光返照了。只见周大爷不仅面色红润,而且身体健朗,完全不像是快要饿死的模样,他神情激动,连话都说不清了,只是一个劲含含糊糊地说:“有救了!这下全村人都有救了!”
家里人原本以为他可能是饿糊涂了,可是看他身体状态完全换了个样,也是非常震惊,连忙问他这话什么意思。周大爷喝了一口水,第一句话是:“我们家那青冈树活过来了!”
“爷爷您傻了吧?那树本来就是活的,又没死。”周大爷的小孙子眨巴着眼睛说。
“不是不是,我是说那树变成了个人,跟我说话了!”周大爷连忙解释。
“他长什么样子?说什么了?”周大爷的儿子半信半疑。村子里的老人总是说那青冈树能通神灵,可是除了这柏条河大水没能淹到自家这块地之外,也说不出什么特别的地方。
“白须白发的样子,看起来年龄很大了,说他是上古时候大禹手底下的神仙,因为治水不力被贬到这儿当树神,变成了这儿的一棵青冈树,护佑这里一方平安。当初他差点被砍,是我保护了他,所以发大水的时候保佑了我们家没被水淹。”周大爷继续说道。(www.xing528.com)
儿子、儿媳妇儿对视了一眼,确实觉得自己家房前屋后都没遭水患很奇怪,况且当初砍树时汁液鲜红,暴雨倾盆也是反常,看周大爷说得笃定,有些将信将疑起来。
“可是就算是树神保我们一家平安,怎么能救得了全村的人?”儿子问道。
“树神说看我平时多行善事,命不该绝,又看青杠树村平日里民风淳朴,有心来救大家一救。不过他法力有限,无法逆天而行散了这大水,所以今年他让村里所有的青冈树全部都满满地结了果,果实拿来充饥,若是有生病的,吃了这青冈子,也会慢慢好起来。”周大爷道。
“可是青冈子又苦又涩,怎么能吃呢?”儿子问道。
“说来也怪,一般的青冈子又涩又难吃,根本无法入口,但是树神递给我那个青冈子不仅不难吃,味道还好得很呢,好像是炒熟的,有点像砂糖板栗,特别香甜。”周大爷语气里满是惊奇,“我吃了那个青冈子之后,立刻感觉精神好了起来,手脚也有力气了,之前的病好像也完全好了。我一时激动,赶紧下床来拜那树神,谁知他摸着白胡子笑呵呵说,‘不用谢我,谢你们平日自己积德行善吧。’说完就不见了。”
家里人听了周大爷的讲述,无不啧啧称奇,兴奋不已,就按照老人的吩咐,立刻把这喜讯告诉了村子里每家每户。很快,面黄肌瘦的村民们便扶老携幼,先先后后聚集到青冈树林下。大家抬头仔细一望,那一排青冈树上确实结满了肥大的青冈子,尤其是那棵年代久远的大青冈树,一坨一坨的青冈子把枝丫都压弯了。
按照周大爷的安排,年轻的村民们找来几根长竹竿,往树丫上一打,成熟的青冈子纷纷掉落,落得遍地都是。接着,人们就在树下架起几口大铁锅,烧起火来,炒的炒、煮的煮,大家吃着青冈子,很快就跟周大爷一样,不仅止住了饥饿,而且那些原本饿病的村民精神也都慢慢好起来。
接着,周大爷把青冈子分给每家每户,又领着大家花一个月时间修复被洪水冲毁的河堤、渠堰,并种上秋粮秋菜,待吃完青冈子,就可以用蔬菜充饥,再过一段时间,红薯、荞麦也成熟了,就差不多能接着吃了。青杠树的饥荒终于过去了。
此后,这棵青冈树就成了村里的神树,逢年过节村民都要为其披彩带,祭拜香火,以谢其恩情。所以青杠树村的老人常常会教育小辈,多行善事,冥冥中自有上天庇佑。青杠树村淳朴善良的风气也就一代一代传了下来。
很久之前,青杠树村是柏条河边的一个小村落。在柏条河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里渐渐成为一个水码头。后来,人们在柏条河上修建了一座桥,这座桥使南北交通更为通畅,于是这里形成了一个水陆码头:往东是毗河,通往金堂县赵家渡,汇入沱江;往西,柏条河上游通往三道堰、万寿场、唐昌镇。以上是水路。它又是个陆路码头,柏条河上青杠树的大桥使它成为陆上南北交通的枢纽:往南通往郫都区,再通往川南一带;往北通向彭州市,再通往川北一带。所以青杠树的集市非常热闹,每到赶场天,街上熙熙攘攘,接踵摩肩。
当初,这个水陆码头还没有名字,周边的商人要到这里来购物运货,觉得很不方便。后来,有人提议说,毗河、柏条河、徐堰河一带都知道这里的柏条河南岸有一棵大青冈树,不如就把这个地方叫作青杠树(当地人把青冈树误写为青杠树)吧。此说得到了众人的认可,于是人们就把这里叫作“青杠树”,渐渐地,青杠树就成为它的固定名称了。
柏条河边的这棵青冈树名声远扬并不是浪得虚名。它的确很大,树龄长达五六百年,直径2米左右,据说如果把这棵青冈树的树桩锯平,可以在上面摆一桌酒席。于是,青杠树这个地名就在柏条河流域、毗河流域、徐堰河流域传播开来。
每年的丰水时节,毗河上的纤夫们哼着沉重的纤夫号子,拉着满载货物的货船,从金堂县赵家渡出发,艰难地逆毗河溯流而上,到石梯堰出了毗河口,进入柏条河的第一个码头就是青杠树码头。船上载来的黄糖、橘子、石材等沱江一带的土特产就堆放在青杠树码头的栈行里待售;新府河凿开后,成都的船工们就用篙竿撑着货船逆府河溯流而上,也是到了石梯堰出府河口,进入柏条河的第一个码头就是青杠树码头。从成都载来的生活日用品也是存放在青杠树码头的栈行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