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文化通义:从思想理论方面排佛

中国文化通义:从思想理论方面排佛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思想、学术、理论方面,由于佛教经卷繁多,中土人士往往不得其要。因此排佛者多从经济、政治和伦理道德等方面对佛教展开批判。这期间对佛教理论上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佛教的三世轮回、因果报应和神不灭论这三个方面。综观历代对佛教的排斥以及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实可谓历尽沧桑。因此,对于他们排佛的行为是不能否定的。

中国文化通义:从思想理论方面排佛

在思想、学术、理论方面,由于佛教经卷繁多,中土人士往往不得其要。因此排佛者多从经济政治伦理道德等方面对佛教展开批判。一直到南朝范缜神灭论》的出现,才标志中土人士在理论上具备了与佛教抗衡的条件。这期间对佛教理论上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佛教的三世轮回、因果报应和神不灭论这三个方面。在范缜以前,中国的理论家在论证形神关系时,所使用的武器,都没有超出中国古代精气说的水平。佛教传入中国后,由于注意吸取中国固有的哲学成果,把魏晋玄学创造本体论哲学与佛教神不灭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了佛教的理论思维水平和思辨能力。范缜的《神灭论》也是吸收了本体论思想,提出“形神相即”“形质神用”“人之质,质有知”等命题,把与佛教的辩论从围绕儒家名教的圈子扩展到有神论与无神论的斗争,从而深化了这场辩论的水平。

但范缜与佛教就形神问题所展开的辩论,从实质上说,仍未脱离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他所以集中在形神问题上,显然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人文思想的表现。中国文化对佛教的排斥莫过于此。中国文化的非宗教性传统和浓厚的人文精神,导致中国文化的泛道德主义倾向,因此在排佛过程中,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即是认为佛教违背中国的传统伦常,其中尤以违背孝亲、敬祖、忠君、弃政为甚。收集在《弘明集》和《广弘明集》中的反佛言论,大都集中在这点上。

唐代最著名的反佛人物,有初唐的傅奕和中唐的韩愈。他们排佛的理由和言论,基本上未超出南北朝时期的范围,且在理论上无新的进展。只是在原来夷夏之辨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中国文化与佛教在民族、伦理、文化上的差异。如韩愈在《论佛骨表》中说,“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因此,“若不即加禁遏,更历诸寺,必有断臂脔身以为供养者,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昌黎先生集》卷三十九)。韩愈在排佛中,特别强调佛徒出家,乃是违背了臣民对君主的义务。他说:

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今其法曰: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呜呼!其亦幸而出于三代之后,不见黜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其亦不幸而不出于三代之前,不见正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昌黎先生集·原道》)

可见韩愈排佛,其立足点是放在力图恢复并保持以儒家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上,认为传统文化的核心乃是君臣父子与仁义道德,而佛教的扩散,破坏了这种文化传统,因此急于建立儒家道统以恢复先王之教。他说,“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而是“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昌黎先生集·原道》)。韩愈这段话,重新明确了儒家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从食物、居处、服饰,一直到伦常、礼法、道德,都与“佛老之道”划明界限。为使儒家文化恢复权威,以与佛老抗衡,他以承续周孔道统为己任,坚决排斥异端,他对佛教及儒家以外的文化,甚至主张“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昌黎先生集·原道》)。唐以后,佛教式微,其原因虽有多种并十分复杂,但与中土人士的排斥亦有关系。(www.xing528.com)

综观历代对佛教的排斥以及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实可谓历尽沧桑。如果我们暂时抛开佛教的功过和佛教在中国受容的一面,仅就一种外来文化在中国传播时所遭到的排拒来看,这一曲折复杂的过程可以给我们一点启发。本章第一部分谈到,自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六百年间,由于玄学的兴起和外域文化的传入,基本上打破了儒家独尊的局面,致使中国文化糅合了不少新文化的成分,在哲学、文学、艺术、宗教、民俗、服饰、礼仪等各方面都增加了活泼气氛并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其中佛教文化起了很大作用。但外来文化的传入,不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甚至有许多糟粕和不健康的因素,对传统社会起着分化瓦解的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排佛人物中,有些不失为颇有见地的有识之士,如何承天、范缜等人即是其中代表。他们能以冷静的态度,专攻佛教之弊,并在理论上有所建树,这与那些单从宗教信仰上盲目吸收佛教的士大夫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对于他们排佛的行为是不能否定的。

但是,任何文化都带有一定的综合性,优点、缺点往往缠绕夹杂在一起,一时很难分出泾渭;同时,由于价值观念、价值取向的不同,对什么是缺点,什么是优点,也很难找出一个绝对的标准。它往往因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具有相对性。如佛教“沙门不敬王者”的礼仪,现代人绝不会再去责难它有悖中国传统,相反却会从中得到有关人格平等的观念。但在当时却成为一个辩论的主题。再如佛教的服饰、居坐的姿态、所用的语言,现代人也不会再去挑剔、指责它违背传统的儒教,但在当时却成为排佛者的充分理由。这就是说,在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中,向来把儒家思想作为正统。当一种外来文化传入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用传统价值观作为标准,对外来文化评头品足。因此,现在虽然不会再有人去指责佛教的服饰,但存留在思想深处的传统价值观,却会指责现在的牛仔裤爵士乐、迪斯科;不会再有人去指责佛教的蹲踞姿态,却会指责拥抱、接吻不合中国传统等等。

总之,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曾产生强大的刺激和影响,其中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但由于狭隘的夷夏观念的影响,有些人往往一味地从本民族的文化立场出发,过多地强调自己文化的特殊性、优越性,只看到外来文化的缺点,从而对外来文化一概加以排斥。这样做的结果,既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也等于封闭了自己的视野,使自己的文化蒙受损失,甚至永远在原地踏步,难于求得更新与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