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文化:接受与排斥外来文化

中国文化:接受与排斥外来文化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始终是以先进大国的姿态傲居于世界,并没有受到过多的外来文化的冲击。由于中国失去了国力上的优势,文化也失去魅力。因此,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极其复杂的过程。这种对外来文化的受容与排拒几乎贯穿整个中国历史,而形成一系列的文化论战。

中国文化:接受与排斥外来文化

在上一章中,我们概括地叙述了中国文化的传播及对外部世界的冲击和影响。本章则重点探讨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受容与排拒。

由于文化具有流动的功能,因此一种文化体系所包含的各种文化要素,既可向外传播,又可向内吸收。但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时代、环境的不同,特别是由于各民族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使其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排拒呈现出极其复杂的过程。

中国自古以来,始终是以先进大国的姿态傲居于世界,并没有受到过多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它所接受的外来文化,往往是物质形态的文化。例如,早在秦汉以前,外国的葡萄、苜蓿、芝麻、黄瓜、大蒜蚕豆石榴核桃以及生活用具、工艺品等等,都通过商人、旅行家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成为中国物质文明的一部分。秦汉以后,特别是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随着物质形态的文化输入,属于观念形态的宗教文化也开始大量涌入中国,如佛教、祆教、景教、摩尼教、回教等等。同时,介于物质文化与宗教文化之间的外来的艺术文化,至隋唐时期,对中国艺术产生巨大影响,如歌舞、绘画、雕塑等等,都被中国文化所吸收,成为中国艺术文化的一部分。

至近代,形势大变。由于中国失去了国力上的优势,文化也失去魅力。西方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等,对中国文化产生巨大冲击。如果说,中国古代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接触中,曾以雍容消纳的态度吸收外来文化,并满怀自信地把它变为自己文化的一部分,这是因为当时中国确实保持着自身强大的态势,外来文化不足以打破它本身的稳定与平衡;而在近代却全然不同了。首先是西方的物质文明使中国人惊叹,火车、火轮、洋枪、洋炮、电报、矿业等等,这些新奇的事物,尤其是它所显示的巨大功用,使中国相应的物质器用黯然失色。中国人首先从先进的器用文化意识到自己的落后,于是出现了至今未息的中西文化之争。(www.xing528.com)

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她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一方面说明她过去确实有过先进的历史,同时却也使人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从器用文化方面说,有许多东西是中国人首先发明的,如火枪火炮等,但传至欧洲后,很快得到改进。而中国的火枪、火炮从其发明时起,几乎没有任何改进。中国是最早发明用犁耕地的国家,但当拖拉机传入之前,犁铧仍与其发明初期不相上下。中国人得一法,往往死守不变,重道德,轻技艺,社会亦以为尚。对于发明者也绝少奖励鼓舞,对新技术缺乏推广的热情,常常是任其自生自灭,故发明人死后,其术即绝,别人也无法改良。

对器用文化尚且如此,对与政治道德大有关系的精神文化更是如此。由于中国早在春秋战国之际,就形成了一个人文道德早熟的庞大文化系统。这个庞大的文化系统把其他各种文化形态如哲学、历史、教育、文学、艺术等都纳入其中,并形成自己的独特品格和特征,使以后各个时代的思想家都以这个文化系统为基础,不断地演绎、增补,形成一种傲居世界的文化心理,对外来文化亦产生一种鄙薄、轻视甚至排斥的态度。

因此,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极其复杂的过程。有受容,也有排拒;有主动吸收,也有被动吸收。这种对外来文化的受容与排拒几乎贯穿整个中国历史,而形成一系列的文化论战。因此回顾这一历史,对我们今天的文化讨论会有一定的启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