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汉代以前,中国的器用物质文化便以商品的形式,由中亚、西亚传入欧洲。而中国和西方交通的正式打开,则是在张骞出使西域以后。《史记·大宛列传》:“在大月氏西可数千里……其西则条支,北有奄蔡、黎轩。”黎轩,大概是亚历山大城的简译,因此,“黎轩”即“历山”,泛指罗马或希腊人的所在。以后中国古代文献中又称罗马为“大秦”。与此同时,罗马帝国继承了希腊的地位,也一度发展到中亚。罗马史学家曾记公元前27年,“丝国”曾遣使朝贺奥古斯都继帝位。东汉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任西域都护的班超亦遣甘英出使大秦。这次出使虽然因中途遭到安息(古波斯,今伊朗)人的阻挠而未能直接与罗马人见面,但中国与罗马的贸易却一直没有中断。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出现了地方割据的混乱局面;在欧洲,从公元三世纪末起罗马奴隶制度亦趋危机,终于导致罗马帝国的崩溃,这几百年间,陆路交通受阻,但海上交通却日渐繁密。隋唐时期,中国又重新统一,由于经济的繁荣和国力的强大,不但陆路交通得到恢复,海上交通也得到发展。中国与欧洲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
中国向欧洲输出的主要商品是丝绸。实际上,在中国与欧洲的贸易之前,丝绸已通过中亚与西亚的商人传入欧洲。横贯中亚细亚的丝绸之路即因输送了大量丝绸而得名。当时丝绸在欧洲是一种高级奢侈品,只有贵族才买得起,据说恺撒穿着绸袍看戏,被视为过分豪华。当时罗马的丝价几乎与黄金相同,可见他们对丝绸的偏爱和欢迎。但这一时期,欧洲人还不知道育蚕缫丝的秘密,希腊、罗马的诗人、博物学家对丝的产生曾有过可笑的记述。如公元一世纪罗马的博物学家蒲林尼在他的《自然史》一书中说:“塞里斯(汉语‘丝’的拉丁文译音)因以从树林中产生的细丝著名。此种灰色的乱丝是在树上生长的。当地人把丝取下,用水浸泡加以梳拢。妇女们再将细丝整理,织成绸缎。工作十分繁重,销行于世界。一切为了罗马的少女可以用透明的薄纱表现她们的美。”[9]直到公元552年,东罗马皇帝派遣僧人到中国学习育蚕缫丝的方法,丝绸生产技术才传到欧洲。
中国的烧瓷技术成熟于魏晋时期(公元三世纪),何时传入欧洲,目前尚无一致看法。据美国汉学家德克·卜德的说法,外国人第一次明确提到瓷器的论述,是阿拉伯旅行家苏里曼在公元九世纪提到的。而中国的瓷器作为重要的出口品而大量输出,则是在明代。直到十六世纪,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城始有人仿造中国瓷器,但没有完全成功。十八世纪初,一位德国工匠用了九年的时间,才成功地仿造出欧洲人的第一件坚硬的瓷器。“虽然从此以后在欧洲和其他地方生产了大量的瓷器,但是,在瓷器之乡以外的地方,还从来没有过什么工艺品可以跟中国陶瓷中最出色的制品相媲美。”[10]
中国是发明蚕丝的民族,纸的制造就是从蚕丝衍化出来的。《说文》:“纸,丝缯也。从系氐声。”可见,纸与蚕丝有关。早期的纸用丝絮黏成的,在西汉末已有了。到汉和帝时,蔡伦采用渔网造纸的方法,使造纸术更前进一步,不仅工序简化,而且原料便宜。蔡伦正式上疏造纸是在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这种造纸术,约在唐朝中期传入中亚和西亚的回教国家,再由那里传入欧洲。欧洲的第一次造纸记录是在公元1150年。首先从西班牙传到法国,然后渐次传到整个欧洲,从而结束了欧洲落后的羊皮纸的历史。纸的发明与传播对人类文明的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它虽然不像瓦特的蒸汽机那样曾引起工业革命,但它对人类文化的贡献却是无法估量的。特别是在欧洲,纸的出现与大量应用,不仅增强了文化信息的储存能力,而且加速了它的传递过程,从而缩短了欧洲近代化的时间。从这一意义上说,西方一些史学家以为,“没有从中国传入的纸,也不会有文艺复兴”[11],“纸对后来四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会过分”[12]。
印刷术的发明也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杜甫在其《李潮八分小篆歌中》已提到雕碑于木板的事:“峄山之碑野火烧,枣木传刻肥失真”。这种“枣木传刻”实际上即是一种雕版印刷,此诗约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穆宗长庆四年(公元824年),元稹在其所作的《白氏长庆集序》中,也提到民间刻书的事。可见,在公元八世纪前后,中国的雕版印刷已普遍流行。现在中国最早的印刷品是在敦煌发现的《金刚经》。它是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由王玠造刻的,现藏于伦敦不列颠博物院。雕版印刷流行了二百余年后,毕昇于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又发明了活版印刷术。从此印刷事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据估计,到十九世纪末为止,中国印的书超过了世界其他地区印书的总和。[13]这种印刷术一直沿用到现在。雕版印刷术与活版印刷术几乎同时传入欧洲。德国人戈登堡在1454年,初次以活版印成《圣经》,它距离欧洲最早用雕版印刷标明年代的1423年仅差二十几年。
对欧洲来说,印刷术的传入与纸的传入具有同等的重要意义,它在文化上无疑加速了欧洲近代化的过程,使之成为促进欧洲文艺复兴的两把利剑。
中国火药的发明大概是在道教兴起以后。道教讲求炼丹之术,三国时人郑思远《真元妙道要略》中“有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密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的记载。《抱朴子·内篇·金丹》中亦有用之不愖,“乃可起火”的说法。可见,硫黄、硝石(又称“火硝”)、雄黄这三种矿物,在魏晋时期中国人对它们就有所认识,并且成为道士炼丹的必备材料。利用这些矿物制造火药当是在唐代时期,用于军事则在唐末。唐哀帝时,郑瑶攻打豫章,曾“发机飞火烧龙沙门”。但中国制造火药多用在爆竹、烟火上,很少用于战争。(www.xing528.com)
火药传入欧洲,当在公元十三至十四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各国第一次记载火药的年代,法国是在1338年,荷兰和比利时是在1339年,英国在1340年,而实际制造和使用要比明确记载略早。火药传入欧洲,便很快地用于军事。十九世纪初,随着欧洲工业和科技的发展,火枪、火炮得到普遍的应用。它与西方的殖民主义相结合,于1840年打回它的老家,而它老家的人民却仍然用大刀长矛,颇有“刮目相看”之感。
指南针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它是与磁学知识紧密相关的。磁石古称“慈石”,早在《吕氏春秋》的时期,就有了“慈石召铁”的记载;汉代王充的《论衡》也有“司南之杓,置之于地,其柄指南”的说法。直接用指南针以指导航海,则在宋代。宋徽宗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朱彧著《萍洲可谈》卷二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所以中国使用罗盘航海最迟应在十二世纪初叶。
至于指南针何时传到欧洲,目前还缺乏明确的考证。一般有两种说法,一说由阿拉伯人传入,一说由印度人传入。但根据阿拉伯人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在古代陆路与海路贸易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看来,罗盘针很可能是由他们传入欧洲的。欧洲文献关于罗盘针的记载比中国的记载晚一个世纪左右。欧洲首次提到指南针是在1190年法国诗人普罗文的一首诗中。
指南针传入欧洲,同火药传入欧洲一样,很快得到实际的应用。近代欧洲航海事业的发达和地理大发现必定离不开指南针的引导。如果说,纸与印刷术曾帮助了欧洲的文艺复兴,中国的学术思想特别是儒家哲学帮助了欧洲的启蒙运动(详见本章第三部分),那么火药与指南针则帮助了欧洲的殖民扩张和海上霸权。装满火药的洋枪洋炮加上指南针导航的坚船巨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火药和指南针经过“渡海留洋”之后,1840年又回到了自己的故乡。这段往事令人“回味无穷”。
上面所列举的仅仅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发明,在西传的物质文化中,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物品,如药品、矿物、真漆、茶叶、食品以及各种奇花、异草、树木,甚至中国的壁纸、雨伞、风筝、轿子、纸牌等等,都随着东西方的贸易往来而传到欧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