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艺术中,可以说情浓而意远,景清而心淡。情和景相即而不相离。由于儒家伦理及王权政治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中心地位,由此逐渐养成中国人崇拜权威的性格。同时,由于积淀在人们心理文化中的道德意识和政治观念的不断强化,又形成一种心理反差,使人们的情感、自由等意识在道德与政治之外,寻找表演的舞台。也就是说,现实的道德说教与社会规范往往抑制人的情感,只有在艺术中才有相对的表现机会。因此,“情”成为中国文学、艺术的主要表现对象。
但中国艺术的“情”,非“情欲”之情,而是“无我之情”或“有情而无我”的所谓超越之情。它在艺术的表现中是严格排除“私欲之情”或“功利之情”的。认为只有这种排除了一己之私的情才能与天地万物之情有一种共鸣。因此,人之情即万物之情;万物之情即人之情。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春草无人随意绿”等著名诗句,都表现了人之情与万物之情的共鸣。
所谓“景”,亦非人的一孔之见,它是通过一景一物来反映自然之“全”。这样,一首诗、一幅画或一件艺术品,就不必拘泥对物象的表面的忠实的描写,而是驰骋无形之情于自然之全,以最后情感直率的表现为目的。这也就是谢赫“气韵生动”说的真谛。苏东坡的诗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元代名画家倪云林也说“余之竹,聊以写胸中之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否,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这就是中国传统艺术所要求的“不以理入诗”或“不以形似论画”的真实含义,都体现了中国艺术的重情精神。
清代画家方薰在解释谢赫的“气韵生动”时说:“气韵生动,须将‘生动’二字省悟,会得生动,则气韵自在。气韵以生动为第一义,然必以气为主。气盛则纵横挥洒,机无滞碍,其间韵自生矣。”(《山静居画论》)这里的“生”字,应当作“生命”“精神”“情”来解。这就是说,在中国古代艺术家的心中,对象美的价值,不是其自身所有的价值,而是其中所表现或蕴涵的人的“生命”“精神”“情”的价值。凡艺术须顽强表现这生命之情。我们看中国艺术中的诗与画,举凡好的作品,莫不充满和洋溢着这生命之情的。在中国的艺术家看来,缺乏表现生命之情的艺术品,绝不是好的作品。在西方画的艺术中,线条、色彩是说明物象的主要手段,而在中国艺术中,它恰恰是画家情感的象征。对于一朵花、一株小草,都能用丰富的同情来表现其所有的世界,它不关心科学的、实体的精微,不致力于光与阴、明与暗的立体再现,不追求外貌的形似与逼真,只要有气韵的表出,有生命之情的流动,这便是一件好的艺术品,这也即是钟嵘《诗品》所说的“穷情写物”,也即刘勰《文心雕龙》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满于海”之谓,亦即歌曲中“万水千山总是情”之谓。由此可以说,西方的艺术根源于科学;中国的艺术根源于情意。根源于科学则重客观摹写;根源于情意则重主观的夸张。在中国的艺术中,像山峦叠嶂的山水画,犬牙交错的怪石,凌空曼舞的飞天以及头重脚轻的老寿星等,都是采用了一定的夸张手法,以体现对生命之情的观照。
中国的艺术所以重情,与万物有情的宇宙观亦有密切联系。它是借助于宇宙之情而抒发个人之情,借“自然观照”所得之景,使情景相即相融的。因此,“情景相即”即“情景合一”,是中国传统审美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就是说,中国艺术虽然根源于情意而有主观夸张之感,但它并非离景而写情,它所追求的是审美主体的情感与审美客体的情感的协调统一,因此不能说中国艺术是主观主义的。明代的谢榛说:“作诗在乎情景,孤不自成,而不相背。”(《四溟诗话》)离景则情无所施;离情则景不自成。“景中生情,情中生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情景一合,自得妙语”(王夫之:《姜斋诗话》)。因此谢榛又说:“诗乃摹写情景之具,情融乎内而深且长,景耀乎外而远且大。”(《四溟诗话》)中国的诗、文、词、赋、绘画等等之所以贵高洁、清真,而其源头,“不过情景二字,非对眼前写景,即据心上说情。说得情出,写得景明,即是好词”(李渔:《窥词管见》)。袁中道在《牡丹史序》中说:“天地间之景,与慧人才士之情,历千百年来,互竭其心力所至,以呈工角巧意,其余无蕴矣。”这就是说,“情景相即”的审美价值在中国传统艺术发展中一直是艺术家追求的目标,它成为中国艺术发展的一大动力。
以上仅标举三点作为本部分的基本内容。实际上,除此之外,中国艺术的审美价值尚有许多重要内容未曾提及,如重和谐轻对立、重平衡轻突破、重中庸鄙偏激等等,由于篇幅所限,不在此一一列举。
【注释】
[1]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30页。
[2]“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3]“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www.xing528.com)
[4]王国维:《人间词话》,载叶朗总主编:《中国历代美学文库·近代卷》(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77页。
[5](明)唐志契:《绘事微言》,载叶朗总主编:《中国历代美学文库·明代卷》(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53页。
[6]冯友兰:《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载《三松堂学术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7]《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五礼防万民之伪,而教之中。”贾公彦疏:“使得中正也。”又《晏子春秋·内篇》:“衣冠不中,不敢以入朝。”张纯一注:“中,正也。”
[8]《史记·乐书》:“四畅交于中而发作于外。”张守节正义:“中,心也。”
[9]《楚辞·离骚》:“羌内恕己以量人兮……”王逸注:“以心揆心为恕。”
[10]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08页。
[11]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1、64—65页。
[12]冯友兰:《论风流》,载《三松堂学术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1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