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伤救护基本技术及应急处理方法

创伤救护基本技术及应急处理方法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伤的现场急救是保存伤员生命、保护受伤肢体的重要措施之一。对创伤人员实施救护的时应遵循先止血、包扎,后固定、运送的顺序。创伤救护主要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4项基本技术。但伤口内有碎骨片时,禁用此法,以免加重损伤。本法用于中等动脉,大、中静脉损伤出血,或伤口较深、出血严重时,还可直接用于不能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的出血部位。腹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腹部外伤。

创伤救护基本技术及应急处理方法

创伤的现场急救是保存伤员生命、保护受伤肢体的重要措施之一。对创伤人员实施救护的时应遵循先止血、包扎,后固定、运送的顺序。创伤救护主要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4项基本技术。

(一)止血

1.出血的种类

动脉出血:流血频率与心脏和脉搏一致,一股股流出,因伤及动脉而出血,流血极多,这时一定要送往医院,自己是止不住血的。在到达医院之前,需自行止血。

体皮出血:流血不多,因擦破体表的真皮层出血,一般伤口能自己愈合,愈合前应先用清水清洗伤口,如被生锈的金属划伤,千万不可用毛巾、纸巾遮盖止血。出血少时,稍坐便能自愈;出血多时,则可用创可贴、酒精消毒后的棉球或无菌纱布止血。

静脉出血:静脉出血流血较多,但能够自愈,没有固定频率,随出血者身体运动而流出,只需先用清水清洗伤口,静坐一段时间就能止血,也可用酒精消毒后的棉球或无菌纱布止血。

2.止血材料

(1)止血带:胶带、气囊止血带、衣带等。

(2)纱布、绷带。

(3)其他材料:干净的毛巾、衣服、手帕等。

(4)救护人员的手指。

3.止血的方法

(1)指压止血法。抢救者用手指把出血部位近端的动脉血管压在骨骼上,使血管闭塞、血流中断而达到止血目的。这是一种快速、有效的首选止血方法。

(2)加压包扎止血法。伤口覆盖无菌敷料后,用纱布、棉花、毛巾、衣服等折叠成相应大小的垫,置于无菌敷料上面,再用绷带、三角巾等紧紧包扎,以停止出血为度。这种方法用于小动脉以及静脉或毛细血管的出血。但伤口内有碎骨片时,禁用此法,以免加重损伤。

(3)填塞止血法。用无菌的棉垫、纱布等,紧紧填塞在伤口内,再用绷带或三角巾等进行加压包扎,松紧以达到止血目的为宜。本法用于中等动脉,大、中静脉损伤出血,或伤口较深、出血严重时,还可直接用于不能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的出血部位。

(4)止血带止血法。四肢较大动脉出血时救命的重要手段,用于其他止血方法不能奏效时。

(5)三七粉止血法。三七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应用历史,在国内外久负盛名,自古就有“止血神药”的美称。

(二)包扎

包扎应做到动作轻巧,不要碰撞伤口,以免增加出血量和疼痛。接触伤口面的敷料必须保持无菌,以免增大伤口感染的概率;包扎要快且牢靠,松紧度要适宜,打结避开伤口和不宜压迫的部位。

1.包扎材料

创可贴、纱布绷带、三角巾;其他清洁或无菌的棉织品。(见图7-3-1)

图7-3-1

2.包扎操作注意事项

(1)尽可能戴手套操作。

(2)暴露伤口检查伤情。

(3)伤口封闭要严密。

(4)动作轻巧,部位准确,松紧适宜。

(5)不要用自来水冲洗或在伤口上放消毒剂和药粉。

(6)处理完毕要清洗双手。

3.包扎方法

(1)头部包扎。①三角巾帽式包扎:适用于头顶部外伤;②三角巾面具式包扎:适用于颜面部外伤;③双眼三角巾包扎:适用于双眼外伤;④头部三角巾十字包扎:适用于下颌、耳部、前额、颞部小范围伤口。(见图7-3-2)

图7-3-2

(2)颈部包扎:适用于颈部外伤。①三角巾包扎;②绷带包扎:方法基本与三角巾包扎相同,只是改用绷带,环绕数周再打结。(见图7-3-3)

图7-3-3

(3)胸、背、肩、腋下部包扎。①胸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一侧胸部外伤;(见图7-3-4)②背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一侧背部外伤。方法与胸部包扎相似,只是前后相反;③侧胸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单侧侧胸外伤;④肩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一侧肩部外伤;⑤腋下三角巾包扎:适用于一侧腋下伤。

图7-3-4

(4)腹部包扎。腹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腹部外伤。(见图7-3-5)(www.xing528.com)

图7-3-5

(5)四肢包扎。①臀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臀部外伤,方法与侧胸外伤包扎相似;②上肢、下肢绷带螺旋形包扎:适用于上、下股除关节部位以外的外伤;③8字肘、膝关节绷带包扎:适用于肘、膝关节及附近部位的外伤;(见图7-3-6)④手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手外伤;(见图7-3-7)⑤脚部三角巾包扎:方法与手包扎相似;⑥手部绷带包扎:方法与肘关节包扎相似,只是环绕腕关节8字包扎;⑦脚部绷带包扎:方法与膝关节相似,只是环绕踝关节8字包扎。

图7-3-6

图7-3-7

(三)固定技术

1.固定的目的

减少伤员的疼痛;避免损伤周围的组织、血管、神经;减少出血和肿胀;防止闭合性骨折变为开放性骨折;便于搬运伤员。

2.固定原则

(1)能够固定骨折。

(2)避开伤口操作。

(3)夹板长度超过上下两个关节。

(4)突起的部位加软垫。

(5)固定时肢体的远端应外露。

3.固定方法

现场对骨折、肌腱韧带断裂的伤员应作临时固定,所用夹板可就地取材,常用木板条、竹片,甚至硬纸板、杂志也可代用。夹板与肢体之间要用布、棉花、纸等软物充垫。一般情况下,现场对骨折不做整复。

(1)上臂骨折:将一块木板放在外侧,用绷带或布条缠绕绷扎,然后把上臂与胸壁固定,前臂悬挂胸前。也可用装胶布的纸板筒,纵向剪开,套于上臂捆扎固定。(见图7-3-8)

图7-3-8

(2)前臂骨折:在前臂外侧捆扎一块木板,长度自肘后至手指,然后用三角巾悬挂。如无木板,稍厚的杂志、书包均可代用。(见图7-3-9)

图7-3-9

(3)大腿骨折:将一块长度为足跟至腋下的木板放在外侧,用6~7条布带绷扎固定,或直接将患肢与健肢捆扎。(见图7-3-10)

(4)小腿骨折:用两块从大腿至足跟的木板内外夹住患肢固定,也可与健肢捆扎。(见图7-3-11)

图7-3-10

图7-3-11

(四)搬运技术

1.搬运注意事项

搬运是把伤员运送到医院的过程,主要针对不能行走的下肢、躯干骨折,脑和内脏损伤伤员。特别是颈、胸腰椎骨折脱位者,必须平卧搬运,将患者搬至木板或担架上,颈部损伤者应在两旁放置沙袋固定。

2.搬运方法

(1)二人搬运法:两人在同侧,一人托头颈部和腰背部,另一人托臀部和小腿,同时用力托起运送。(见图7-3-12)

图7-3-12

(2)三人搬运法:均在同侧,上面一人托头颈和背部,中间一人托腰部、臀部,下面一人托大腿、小腿,三人同步操作。(见图7-3-13)

图7-3-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