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点关注的12户家庭:北川羌族自治县震后十年发展巨变纪实

重点关注的12户家庭:北川羌族自治县震后十年发展巨变纪实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姜顺兴有3兄弟,他属老大,地震时人未伤亡,但房屋受损。为了照顾三个孩子,时年40岁的姜顺兴没有再娶。有人偷走了陈家坝小学的电视机,姜顺兴及时报告派出所,派出所追缴了赃物并做出罚款处理。父子俩全力以赴无偿进行救治,诊所的药品很快告罄,小诊所面临倒闭。两个家庭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2009年12月,他们的儿子黎晋宏出生了。李家湾属于太洪村一组,共31户120多人,主要是韩、陈两姓人家。

重点关注的12户家庭:北川羌族自治县震后十年发展巨变纪实

|十年关注·十年帮扶·十年见证·亲如家人|

1 姜顺兴

地震那年,姜顺兴66岁。他是土生土长的陈家坝人,1962年他是铁业社的铁匠,不但有一身力气,也有一副铁肩铁胆。

姜顺兴有3兄弟,他属老大,地震时人未伤亡,但房屋受损。他家有穿斗架子房3间,地震时倒塌。

姜顺兴是一个尽职尽责的父亲,1986年老伴去世,留下两女一儿。为了照顾三个孩子,时年40岁的姜顺兴没有再娶。

地震时他在成都,5月21日回到陈家坝,熟悉的故乡已面目全非。居民已经撤离,亲人们也劝他住到河对面安全的地方。但姜顺兴没有离开,他被人誉为废墟的守护神

他在自家对面找到一个旧沙发,一住就是两个月。在暑热的盛夏,每天都能闻到腐尸的臭味。他在街面上巡逻,照看着乡邻的财产。晚上,他一个人打着电筒四处巡逻。他看到有的人开着车来偷东西,就及时制止,他的存在对犯罪分子形成了威慑。有人偷走了陈家坝小学的电视机,姜顺兴及时报告派出所,派出所追缴了赃物并做出罚款处理。理直气壮的姜大爷说:我不怕别人报复,我做的是正义的事!

地震后半年,很多人家回来在废墟中找钢筋,这是建房时的原料,姜顺兴也给照看着。

由于桥梁倒塌,居民往来都要涉水过河,每到黄昏,人们就不敢到废墟。有一天晚上下起了暴雨,鞋子都被冲走了,野狗野猫在雨中无助地嚎叫,姜顺兴依然坚持打着电筒在街上巡逻。

日夜守护老街废墟,那段时间,姜顺兴的吃喝都靠子女送来。

在搭避震棚时,姜顺兴的一只眼睛不慎被打爆了,虽经医治但从此只有一只眼睛视物。

2010年3月,姜顺兴开始自建房屋,贷款5万元,修起了三层180平方米水泥房。第二年3月搬进新居。

儿子在新居一楼开了一段时间的火锅店。姜顺兴对毛主席很有感情,专门在墙上贴了一张毛主席的像。到北京旅游时,还专程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

姜顺兴对自己的子女倾注了太多的爱,二女儿1987年结婚去了河北,30年来姜顺兴每年都要到河北去看女儿。苦尽甘来,姜顺兴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他自豪地说:我有5个孙子

2017年12月

姜顺兴家住场口上

姜大爷义务守护场镇

姜顺兴的大女儿、女婿外出打工回来

准备就地重建

帐篷损坏一只眼睛

全家住临时板房

几年后房子建好,一名大学老师带着儿子来看望大爷

大爷十分感恩共产党

姜大爷教全家人都要感恩

2 黎帮泰

黎世云的父亲黎帮泰原是陈家坝镇卫生院的老中医,今年82岁。妈妈彭碧会1998年去世。夫妻俩养育了四个儿子,黎世云排行老二。黎帮泰一直与二儿子黎世云住在一起。黎世云从小随父亲学医,又曾在绵阳医学专科学校学习。父子俩共同经营着自家一楼的一个小诊所

地震那天,黎世云的妻子恰好赶班车北川县城,震后黎家兄弟四处寻找一直没找到她的下落。他们的两个女儿都在读书,一个在安县上高中,一个在陈家坝镇上小学,两个孩子失去了亲生母亲。

黎世云家的房子是1999年才修建的水泥房,地震时受损。地震发生后,镇上的人都涌入地势宽敞一些的双埝村避难,伤员挤满了黎家的小诊所。父子俩全力以赴无偿进行救治,诊所的药品很快告罄,小诊所面临倒闭。2008年端午节前后,时任绵阳市中小企业局局长的何茂华在陈家坝镇支援抗震救灾工作,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组织绵阳市部分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又联系到上海华荣集团,陆续对黎帮泰进行资助,小诊所又重新开张了。

震后外伤、皮肤病、胃肠病人多,黎家父子格外忙碌。黎世云把痛失爱妻的苦压在心底,里里外外都是他亲手操持。

这一切被陈少春看在眼里。陈少春是陈家坝镇龙坪村人,有一个女儿地震时在曲山小学上六年级,双脚受了伤,后转入綦江医院、重庆市儿童医院治疗。经人介绍,2008年8月13日,他们见了面。

陈少春性格开朗、爱笑,回忆那次相见,她说:“看见他跑上跑下,特别忙,我就来照顾他。后来我觉得照顾他家很难,就回了娘家。”

黎世云说:“当时也想有个人照顾家庭,两个女儿毕竟刚失去母亲,后来也慢慢接受了陈少春。”

陈少春说:“他们又来找我,我就回来了。”

2009年正月初三,他们在帐篷里举行了婚礼。两个家庭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婚礼虽然简单,但很幸福。三个女儿之间相处得很融洽。2009年12月,他们的儿子黎晋宏出生了。

新房于2009年秋天开始修建,一年后他们搬进了新家,一家七口人住在三百多平方米的房子里。现在,三个女儿都上了大学,两个声乐专业,一个信息工程专业,儿子黎晋宏已在陈家坝镇小学读二年级

黎家父子仍在诊所为人治病。老先生黎帮泰关心国际国内大事,每晚必看新闻联播节目。黎世云夫妻俩撑持着这个幸福的家,陈少春把房间打理得干净整洁,脸上随时都有开朗的笑容。

2017年12月

黎大爷是一名退休医生

把医术传给二儿子黎世云,在家开办卫生站

“5·12”当天为200多名伤者免费医治

市担保协会救助他们重新恢复卫生站

浙江王老板支援卫生站

黎世云的妻子在地震中遇难,与陈少春重新组合家庭

邻居、亲人都来祝福

帐篷新房

夫唱妇随

一年后有喜

黎家添了一个小子

他家成了抗震救灾工作队的驻地

孙女儿绣鞋垫

就读于大连艺术学院的二女儿在全国校园才艺选拔赛中获奖

九岁的孙子给老人家带来的喜悦

3 地震中的孕妇家庭

震后遭灾

找到一瓶矿泉水

第二天早上被解放军抢救

5.12震后十余日生下一小女

全家福

九年后的母女俩

4 孟成会

在“5·12”特大地震中,陈家坝的李家湾是山体垮塌最为严重的区域。

李家湾属于太洪村一组,共31户120多人,主要是韩、陈两姓人家。

地震那天,孟成会的家人在更靠近桂溪方向的山坡上打菜籽,幸运地活了下来。而孟成会却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幕。她那天打摩的去买米,回来后在院坝里剥胡豆,这时地震发生了。最初的摇动,她看到房上的瓦掉下来了,拔腿就跑,而且选择了横着山梁跑,跟在她后面的是一个男人陈德荣,还有一位老太婆伍显琼。她看到地上裂开一条口,是几米宽的裂口,她一下就跳过去了。也许这是李家湾村大垮塌的边缘,她这拼足力气的一跳与死神擦肩而过。后来的男人没这么幸运,被垮塌的山体卷走。而伍显琼就跟着山体飘到河对面了。

孟成会被埋在土里,但埋得浅,她还能听见外面的声音。她头卡在竹林里,背后是土,就是这一层土又一次救了她的命。因为土后面是桌子那样大的一块石头。她知道这样下去会没命,只好不停地喊救命,她听见外面有人在喊妈,寻找亲人的人走远了。后来是伍显琼和她丈夫韩仕荣找来了,三点钟左右把她救了出来。

她出来后,看见一个队的房子,甚至竹林、树林都不见了。

当时没有一件生活用品,连衣服也没有换洗的,一家人只好投奔姐姐家。姐姐家在桂溪,桂溪乡政府也给他们发放方便面、矿泉水、大米等,一家人在桂溪山坡上搭帐篷,六天后才集中到太洪村搭帐篷。

孟成会的老伴韩应禄今年68岁,震后耳聋了;儿子高度近视,仅能摸索着做点家务勉强维持自己的日常生活,地震前就离异,留下一个年仅8个月的孩子;5个人的家庭,3个残疾人加1个孩子,孟成会也有心脏病,要是换了别人会愁眉苦脸,但她有农村妇女的乐观、坚强,艰难地支撑着这个家。

“为贷款,跑了十多趟,眼泪淌了几大碗!”孟成会笑着说,眼看家家都在建新房,他家就是难贷款。据说是年满六十的人不能贷款。最后贷了五万元,2010年1月才开始建房,当年底搬进了新居。

2010年10月,女儿与张明结婚了,第二年生下一个儿子。女婿张明成了这个家的顶梁柱,在河北打工。

新房在李家湾村对面,耗资11万,买地基1万多,其余都是借款。现在,老两口还要到李家湾村去种地,靠一亩多地糊口,为了改善家境,他们还养了一百多只鸭子。

现在一家六口都享受低保,2017年每人每月90元共540元。18岁的孙子,2017年就辍学到西藏打工挣钱。志愿者出资相助,使韩梦天重回学校,北川职业高中毕业。采访中,快人快语的孟成会立即喊出孙儿。何茂华先生当即表态,到野马汽车公司来上班。

苦日子终究会有尽头,韩家的孙子辈两个男孩将支撑这个家走出困境。我们祝愿这六口之家,坚持努力,不断加油!

2017年12月

李家湾村民韩世荣震后一小时从泥土里救出孟成会

帮助单亲妈妈解除痛苦

她感恩,经常关心他人

好事经常做

住进新房的喜悦

今天的全家福

八年后,送孙儿到野马汽车公司上班

5 权 英

权英现任陈家坝镇老场村村主任。“5·12”特大地震发生时,父亲权金平正往场镇方向走去,被古儿山塌方的山体掩埋。五个月之后,他们为父亲建了一个衣冠冢。

权英家有一个小四合院,1935年红四方面军经过这里时,徐向前曾经把指挥部设在这个小四合院里。地震时这个木结构的房屋和权英住的水泥房都受到损坏,震后进行了维修。

权金平有两个儿子四个女儿,是一个人丁兴旺的大家族。兄弟姊妹之间非常和睦,节假日团聚在一起总是欢声笑语。权英有一个幸福的小家,儿子已经工作,女儿还在上大学

权英从1996年起任村妇女主任,2011年1月当选村主任。老场村辖区面积5平方公里,有4个村民小组,现有户数302户、914人,其中劳动力436人,外出务工185人,现有正式党员36名,现有耕地300亩,退耕还林地725亩,荒地林地7500余亩,现有农村低保17户41人,目前全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280人,有162人已在领养老金

老场村的总体目标是,经过5至8年的努力,使老场村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缩小农民收入差距,建设和谐农村,实现生产条件有大改变,生活条件有大改善,社会事业有大发展,社会保障水平有大提高,生态环境有大改观“五个重大突破”,到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1000元,减少贫困人口33人,森林覆盖率70%,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5%。奋力脱贫致富、改善生态、控制人口,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发展之路,形成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坡改梯配经果林拴带子、坡地种绿肥地膜铺毯子、山下多种经营抓票子、基本林地集中经营收核桃的立体生态农业致富农家。确保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8000元,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权英业余时间喜欢读书和写作。她把老场村的村务工作和自己的短文章都保存在QQ空间里。每年祭日,她会给爸爸说说话,这是2015年5月12日权英写给爸爸的信:

爸爸:今天是你第七个祭日,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7年了。这7年里我们对您有多少思念,多少牵挂,也曾有过多少伤心!您的音容笑貌在我们心中永驻。愿您在天有灵,保佑您的姊妹和儿女、孙子孙女们个个健康,保佑我们家家平安,爸爸让我为您点燃一支永远燃不尽的心香,默默地为您祈祷:爸爸您安息吧!

爸爸,您的儿女牢记您的教诲,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包容他人,学会谦让,吃亏是福。您对老人的孝敬,对子女的关爱,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们将会继续发扬和传承您的这些美德,并让我们的子女更好的继承与弘扬。

爸爸,去年您的幺儿子花钱让您的幺妹、三妹,还有您的二女儿一同陪伴妈妈去北京游玩了,妈妈以前晕车,所以您以前出去旅游妈妈没能陪伴,今年4月您的幺儿子又让您的幺妹陪妈妈去了香港、澳门等地游玩。记得2006年您去了香港回家后告诉我说,那里的人素质很好,没有人乱丢乱扔垃圾,在香港待了几天鞋上没一点灰尘。那里的人很有礼貌,无论是开车的还是行走的都会谦让对方。女儿希望有一天能去香港看看。

爸爸,妈妈现在和您的幺儿子住在一起,您的儿媳对她也很好,您不用挂念妈妈,她在那里很享福。只是有时妈妈的腿很疼,老毛病,出去耍时妈妈就坐轮椅,包括出去旅游都是坐的轮椅。您的幺儿子很孝顺,这是继承了您的美德。

爸爸,您的幺儿现在很有出息,他是我们家的顶梁柱,他罩着我们兄妹。您的每个儿女也能好好地生活,希望您放心,我们都会去努力过好我们的日子。您的大儿子现在还是在帮您幺儿子,也很不错。您的二女儿在绵阳做起了生意,不过现在生意不是很好,慢慢来吧。您的幺女儿在新北川开了个饭馆,生意还不错,您大女儿在村上为老百姓服务。

爸爸,您的大孙女怡雪在雅安考取公务员,也是我们家第一个公务员,她给她同辈们开了个好头,为她高兴吧!您的孙子丘权去年毕业了,现在在他舅舅工地上学施工,锻炼一下,看他以后的造化吧。孙女雅思在江西读大学,还是二本,她也很努力,因为她不是天生聪明,是靠自己努力,我感觉还是很不错了。子樊今年高考,她天生好学,考个重本应该问题不大,爸爸保佑她吧。您的孙子大治今年上初中了,他现在身体恢复很好,不像以前经常感冒,但是成绩有点揪心,您老人家多保佑他吧。您的孙女佳璐成绩还可以,每次考试都还过得去。最后就是您的两个龙凤胎孙子孙女——权左权右他们上学前班了,两个都很乖,都很听话,爸爸您要保佑他们哈,保佑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还有刘权的身体不是很好,您多保佑她早日康复。

爸爸,今天跟您说了很多,希望爸爸为您的子女高兴。请您放心,我们会照顾好我们的妈妈,您是多么爱您的妻子,这点您的三个女儿都没妈妈有福气,几个女婿都不怎么疼爱您的女儿,特别是我,永远享有不了那种奢侈的疼爱。爸爸愿您在天堂过得幸福!

您的大女儿权英

2015.5.12

家住旧房,1935年红军长征,徐向前总指挥曾经在此住过

5.12震后住帐篷

权英任村主任,带领村民搭临时板房

震前的全家福,地震中父亲遇难

在家商量如何救助特困户

带领姐妹们绣鞋垫

小礼品,传真情

绣观音

五年后,女儿考上大学,亲朋好友来祝贺

八年后儿子结婚

座歌堂(羌族风俗)

拜天地

6 震后第一个办婚事的家庭

陈飞与徐敏热闹的结婚现场

祭祖先

板房成洞房

好酒好菜待亲人

回山里老家看望亲人

徐敏带着儿女与婆婆合影

陈飞外出打工

7 赵义勤

女儿遇难,母亲万分悲痛

双埝村一组的赵义勤,吴永勤夫妻俩在陈家坝镇开了一个卖酒和水果的小超市。他们做水果生意已有20多年,2005年就在陈家坝乡场上修建了水泥房,吴永勤曾任过村主任。

这个家庭本来很幸福,但地震中失去了在北川中学读书的独生女儿。那段时间,夫妻俩痛不欲生。他们果断地决定再要一个孩子。怀孕时赵义勤40岁,那段时间每晚只睡一个多小时,醒来后满脑都是女儿的身影。说起那些日子,赵义勤还是眼眶发红。2009年6月1日剖宫产生下了一个女儿。

夫妻俩把全部的感情都倾注在孩子身上。“省吃俭用都要盘娃儿。”他们把孩子送到绵阳上学,妈妈赵义勤就在绵阳租房陪伴孩子。课余时间,孩子要学钢琴,学声乐和舞蹈。他们说,想让孩子快乐地成长,学有所成,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

在灾后重建的那些日子里,他们看到了很多到灾区来帮扶的人。赵义勤说:必须要有文化,有文化才能有稳定的收入。现在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也为将来的青年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地震后夫妻俩观念上的最大变化。

在学文化学艺术的同时,他们还带孩子学习游泳,“游泳能自救”。震后有了很强的防灾意识。孩子在游泳中表现出色,拿了名次,夫妻俩甚感欣慰。

2017年12月

村支书林利君带我们到吴永勤家

赵义勤打起精神

生活还得继续进行

一年后生一小女

开办水果店

小乖乖给父母带来希望

九年后,她已是四年级学生

当年大女儿的风采

8 赵晓虎

位于双埝村上方的康家坪是灾后重建的集中安置点。(www.xing528.com)

在“5·12”特大地震中,陈家坝乡青林山垮塌,青林村二组、一组、八组以及四组、五组的一部分受损,其中受灾最严重的是二组和八组。八组20多户死亡13人,大部分房屋被埋。青林村因山体崩塌死亡180余人。

赵晓虎的老家在青林村八组,距康家坪两公里,3间木房倒塌。

灾后,青林村全部异地安置,由政府统一规划,青岛援建。

赵晓虎一家五人住在110平方米的新房里,统建房售价800余元一平方米,共8万多元,贷款5万元。2010年春节前搬进新居。

赵晓虎与平沟村的康容原定农历2008年5月18日结婚,因遭遇地震,将婚期推迟到腊月18日。赵晓虎在浙江宁波打工,已怀孕五月的康容去宁波,生下儿子赵东,满月后才回到老家。

2016年9月,小儿子赵琪出生。

现在,赵晓虎一家住在楼房里,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菜地,楼下一张床那样大一块地只能种点葱子蒜苗。为了养育下一代,一家人都在努力。赵晓虎到山西平遥煤矿挖煤,康容说,等孩子隔奶后也要外出打工挣点钱,帮补家用。

赵晓虎的父亲赵义明是八组的队长,带领同组的乡村把路修好了。母亲吴加容说,等孙子大了,我们不想给儿子增加负担,老两口回老家去生活。

五十出头的吴加容显得很干练,她说:地震后她家养了20只母羊,两年后变成200多只,把羊子卖了,赚了十万元钱。2016年8月,她邀约六人去青海巴龙摘枸杞,清晨五、六点出门,下午五、六点收工,一天下来摘了245斤,打工48天挣了8600多元。她表示,2017年会邀约更多的人去摘枸杞挣钱。

2017年12月

家住很远的青林村的小山上

兄妹二人都有福气

穿斗房里的结婚宴

九年后的全家福

9 刘元军

刘元军家住双埝村一组,现经营着自家的茶楼,一楼是茶室,偏房为麻将室。

2008年5月12日中午,刘元军妻子徐习琼的婆婆母成珍在场镇做寿,老人家满八十岁,家族20多人前来贺寿,地震时房屋垮塌,婆婆和另外2人同时遇难。

徐习琼当时已怀孕三个月,腰部受伤,卡在倒塌的建筑物中,当天下午4点过,她被街上的人救出来。徐习琼唯一的姐姐遇难,年仅35岁。

刘元军当时正在平沟村拉木材,他是一名货车司机,帮老板开车拉木材或矿石。他把汽车留在安全的地方,赶紧走路回家。

刘元军与徐习琼2001年结婚,徐习琼的娘家在江油。5月14日凌晨2点,夫妻俩跟随逃难的人群到达江油,一周之后又去了成都,产前一个月回到江油租房。在孕期检查时,他们已知道怀的是双胞胎。

2008年阴历9月9日,徐习琼在医院剖宫产下一儿一女,龙凤胎的降生让夫妻俩喜出望外。他们在903附近租房,2001年出生的大儿子就在903子弟校上一年级。

2009年刘元军通过借贷等方式筹钱二十万元买了一辆货车,自己跑运输,两年后他卖掉车子,承建了两处工程。

2012年,刘元军搬进新家,约90平方米,是统一修建的,除补助的建房款外,贷款4.9万元。

近几年生意不好做,镇上的空房很多,青壮劳力主要在外打工。“与其在外打工,不如在家把子女管好,要对子女负责。”刘元军说。

基于这个想法,2014年他家一楼的房子进行装修,又在旁边买了40多平方米做棋牌麻将室,茶楼就这样开张了。

刘元军的父母在老家种菜,家里有一亩多土地,再养猪养鸡等,维持自己的生活。

“灾后重建把我们的生活水平提升了二十年,但如果不注意经营很难维持。我家没有土地,菜要靠买。以后可能还要去外面做事,不敢在茶楼盲目投资。”刘元军说。

“一家人只要活着,啥都好。”刘元军爽快地说,“以前脾气急躁,现在很平和了。”亲历了特大地震之后,刘元军变得成熟了。

2017年12月

双胞胎

当上茶馆老板

八年后全家福

10 老红军烈士家属陈勇·陈蓉

陈家坝镇西河村一组的陈蓉家至今还是穿斗结构的木房,上房的两间和一个偏厦是爷爷亲自修建的,爷爷是远近闻名的木匠掌墨师。而陈家祖上留下的木房上挂着“红军烈属”的红字牌匾,是1953年复兴乡人民政府颁发的。

陈蓉的祖爷陈洪江1935年参加了红四方四军,离家时他只拿了一个饭碗。

祖婆生有两个女儿,其中一个是陈蓉的婆婆,婆婆又生了一个女儿即是陈蓉的妈妈,妈妈又生一女一儿。陈蓉的弟弟陈勇前些年做过西河村主任。

陈蓉生了两个儿子。地震那年大儿子已经19岁,在镇上开了一个理发店,被垮塌的古儿山掩埋。老公黄埝明在北川县城开客车,地震时遇难,后来用了四个千斤顶,才把他的遗体拖出来。

陈蓉的小儿子当时在陈家坝小学四年级,现在已经高中毕业,在绵阳一单位上了半年班后回家了。陈蓉现在为自己仅有的一个儿子,很是焦虑,孩子有些不大愿意与人群接触,有自闭倾向。

陈蓉姐弟都是老党员,对共产党始终是抱有坚定的信仰。婆婆生了十年病,全靠陈蓉照料。2009年爷爷生病去世,花费十余万元。

今年52岁的陈蓉不时靠母亲接济,母亲有些退休工资,父母均已70多岁,三代四口人生活在一起。有时也住在弟弟陈勇家,陈勇震后在镇上建房。

陈蓉家的房子地震时没有大的损坏,只做了维修。但她家的地被垮山掩埋,房前仅有的地只能种菜。地震前她养了120多只长毛兔全部损失了。现在,陈蓉有时到弟弟打工的工地上帮人做饭,挣点收入。

她家已被列入精准扶贫户。对于未来,陈蓉还是有些焦虑和茫然。她表示,一定要找点活做。何茂华先生说,如果孩子愿意,可以到野马汽车公司上班,这无疑会给陈家带来新的希望。

2017年12月

老红军烈士家属的两代人

八十多岁的母亲一生正气

后代继承先烈光荣传统

中摄协副主席前来看望

六年后,母亲离开人世,志愿者前来看望他们的父亲

九年后,志愿者看望老红军烈属

11 赵宗清

北川县陈家坝乡金鼓村谭家坪是地震后修建起来的安置小区。新建的民居坐落在平阔的山间平地上,看上去很气派。家家户户把自家的小楼打扫得干干净净,楼前还种满了绿树、鲜花。

住在谭家坪的赵宗清家震前在马鞍村三组,离现在的金鼓村十多里,马鞍村三组所在的麦子坡垮山,7人被埋,其中就有赵宗清父亲赵光满的幺弟和幺弟媳两人。

地震时,赵家只有母亲王继芳一人在家看电视,她跑出家门抱住一棵柏树幸存下来。他家穿斗结构的青瓦房严重倾斜。父亲赵光满当时正在给同组的赵光松、冯德芳夫妇做棺材,冯德芳在叫大家快跑时,自己却回家喂狗,被垮塌的房屋掩埋。

那天赵宗清准备去青海打工,刚到达绵阳时地震发生了。他当即赶回家,从北川县城任家坪至陈家坝平沟村,赵宗清走了一天,去看望未婚妻朱升容,朱升容所幸无事。他们是2006年11月经人介绍认识的,2007年春节订婚。农历2008年12月18日,赵、朱两人在板房里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婚礼,尽管在朋友家做厨请客,亲友们200余人参加了婚礼。

赵家于2009年9月开始建房,一家四人齐动手自己建,孕妇朱升容就打杂做饭。2010年4月搬进新居。7月29日,朱升容生下一个儿子,2014年6月28日,又生下了一个女儿。度过那段艰难的日子,他们成了父母健在,儿女双全的幸福家庭。

现在朱升容和公公、婆婆一起,照顾孩子上学,儿子赵昱涵上小学三年级,女儿赵茜诺上幼儿园。赵宗清在外打工做绿化工作。对于未来,夫妻二人也有谋划,他们准备搞种养植业。父母亲已六十岁,买了养老保险。看得出,赵家属于精明能干的乡亲。

说起地震,赵宗清说,我们家在地震中无伤亡,是很幸福的。经历了特大地震,农村人之间的仇恨淡化了,人与人之间很友善。消费观念也有一些改变,不像以前那样节省。

2017年12月

娶了平沟村的媳妇

背新娘入洞房

板房城又迎来一对新人

工作队干部前来贺喜

香港慈善基金会贺喜

省侨联领导贺喜

美酒谢恩人

闹洞房

九年后,幸福的一家人

12 杨 阳

任先俊家现住老场村2队。地震前,他们有一个幸福的小家庭,丈夫杨庚甫在北川做装修工作,女儿杨兰兰在北川中学读高中,儿子杨阳在陈家坝老场村希望小学上六年级。地震时丈夫和女儿在县城遇难,任先俊在陈家坝镇的缝纫小店被垮塌的预制板砸成重伤。

小学生杨阳突然面对这样的打击,因为母亲尚在,他得不到孤儿的救助,还必须面对为母亲治病的责任。所幸的是,社会向这个非常困难的家庭伸出了援手。各界好心人捐款2.1万元,资助杨阳继续读完了北川职业高中。那些日子,杨阳节假日就到成都看望母亲。第一次到四川省人民医院时,外婆和妈妈担心他找不到他们。当杨阳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三代人抱头痛哭。

任先俊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川港康复中心治疗。说起那一段生不如死的日子,任先俊还是忍不住流泪。脊柱爆裂性骨折,肋骨只有两个未受损,在病床上躺了五年,连转动一下头颈都会引起可怕的晕眩,仅褥疮就做了三次手术,现在还留下了一个洞。直到2013年才能坐在轮椅上,最初连轮椅也无法坐稳,一不小心就从轮椅上滚下来,人们不得不将她绑在轮椅上。

在这段特殊的日子,亲情成了他们母子俩最大的安慰。尽管自己也受灾,但任家和杨家的亲戚们还是尽可能地帮助这个陷入困难的家庭。娘家兄弟任先武、任先斌先后送她到外地治病,老妈妈赵兴翠不离不弃,一直守在女儿身边,陪她治病,安慰她鼓励她。在采访中,76岁的赵妈妈非常健谈,通情达理,很有生活智慧,正是她的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的性格影响着子女们克服生活中的一切困难。

普通百姓家最大的任务是修房置屋。任先俊同杨庚甫订婚时建起了小青瓦房,结婚时又修了一间水泥房,地震时全部塌平了,他们家还得再次建房。

灾后,邻居们陆续建起了新房,唯独任先俊家的地基还空在那里。信用社主任到医院找到任先俊时她还无法下床,经过多次协商,贷款问题最终得以落实。三间新房慢慢建起来,花去了十余万元。除了按政策补助的一万多元建房款,在信用社贷款五万元,弟弟先斌也资助了几万。

在长达七年的治疗时间里,任先俊咬牙坚持,创造了生命的奇迹,2015年任先俊出院返回家中。

在以后的日子,她白天坐在轮椅上,晚上睡在医院给的医疗床上。双腿平时没感觉,但神经痛时却钻心地疼。每月尿不湿、护垫、药品少则几百元,新的困难还需要这个坐在轮椅上的母亲坚强面对,空空荡荡的新房及未来的生活。所幸的是任先俊去年被列入低保,现在每月可领到五百多元。村主任权英的弟弟权健给她捐了一台缝纫机,几个残疾人朋友帮助她进了几万元的布料,任先俊就在自己家里做衣裤,为顾客缝缝补补。她说,每月够买菜的钱。她家的土地在地震中毁坏,他们属于异地安置,门前的水泥台只能种一点葱蒜。好在杨家的亲人们会不时接济一些粮食或蔬菜。

四川野马汽车绵阳新能源基地,向杨阳敞开了就业的大门,他成了汽车制造企业的员工,每月有三千多元的收入。现在,杨阳找到了漂亮的女朋友,女朋友正在绵阳师范学院读书。看着懂事的儿子和女友,任先俊感到莫大的安慰。

四川野马汽车绵阳新能源基地,是富临集团地震后经国家批准,灾后重建建立起来的现代化大企业。富临集团是民营企业家安治富先生和富临员工二十多年奋斗建成的绵阳市最大民营企业。2011年4月,四川野马汽车绵阳新能源基地,在绵阳市高新区防灾减灾园总投资30余亿元的年产12万辆传统能源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项目破土动工。

项目整体建设周期3年,于2014年建成投产后,年产12万辆传统能源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为社会提供4000余个就业岗位,年销售收入将实现200亿元。

目前已经为来自北川、平武、安县等极重灾区的劳动者提供1300多个就业岗位,每个员工的年收入达到数万元,为一千多个家庭带来了稳定发展、建立幸福生活的机会。

2017年12月

特困生杨阳,随孤儿团一起到山东日照市过集体生活

母亲从废墟里被救出,送到第三军医大附属医院治疗

在医院陪伴母亲的是外婆和舅舅

市担保协会组织救助

大学生为他捐助衣物

他的爸爸、姐姐都在地震中遇难,从日照回来暂住外婆家

妈妈经第三军医大附属医院治疗后,住进川港康复中心

香港志愿者看望、慰问、陪伴地震伤残者

五年后杨阳考上大学

八年后,杨阳参加工作

他已是野马汽车新能源基地总装工厂一名员工

工作一年后,交上女朋友

他的妈妈出院回家,用捐赠的缝纫机做衣服,自食其力

坐在捐赠的轮椅上,生活自理

带着女朋友回家的全家福

如今杨阳已成为野马新能源汽车基地1300多名员工中的一员

用生命和爱记录灾区的摄影人

何茂华,一名普通的绵阳市政府部门公务员,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汶川特大地震,顷刻间,让山河破碎,城乡变成一片废墟。当天下午,何茂华与他的同事们(进入灾区抢险救人的首批志愿者)急速进入灾区,抢险救人。在随后的日子里,他无数次进入灾区,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工作中。同时,用相机记录了抗震救灾的精彩瞬间。

我与何茂华相识,只因为爱好摄影,十多年来,走得很近。地震发生后,我与他无数次进入灾区,见证了灾区的伤痛、抢险、重建、恢复、发展、新生巨变的全过程。十年的坚持,十年的付出,十年的持之以恒,这是他大爱的使然。何茂华每次到灾区,与灾民打成一片,大家非常亲近他,家里有什么事,有什么困难都乐意与他述说,有什么喜事,也乐意与他分享。

在灾区的十年来,何茂华为困难家庭送去关怀,为孤残老人送去慰问金,为孤儿寻找安排工作,为伤病困难户寻求捐赠。十年来,他用生命和爱,用双脚丈量着进灾区的每一角落,用敏锐的镜头记录下了极重灾区陈家坝的点点滴滴,见证了灾区的巨大变化,是陈家坝凤凰涅槃的亲历者、记录者。为社会、为国家留下了宝贵的图片资料。

“5·12”大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和灾难,何茂华用影像给我们带来灾区干部、群众用他们勤劳的双手改天换地,让伤痕累累的灾区变成幸福安康新家园精彩的、震撼的画面,这些稍纵即逝的瞬间已经过去,但是这本书的现实和历史内涵值得永远珍藏。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2008全国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

——何元华

2017年11月12日

弹指一挥间,“5·12”汶川特大地震已经10年了。这个轰动世界的大灾难,也给摄影人创造了机遇,那就是记录这个千年难遇的重大事件。抗震救灾期间全世界的摄影人蜂拥而至,形成了强大的图片冲击波,图片全方位记录了抗震救灾的方方面面。之后,摄影人潮水般地退去,地震三周年以后,几乎看不到外地摄影人的身影,只有少数人还在坚守拍摄灾后重建。能够坚持拍摄10年更是凤毛麟角,何茂华就是坚守拍摄的为数不多的摄影人。

何茂华能够坚持拍摄10年,最大的动力是源自他对灾区深沉的爱。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抗震救灾期间他被派到遭灾最重的北川县陈家坝乡,巨大的灾难刺痛了他坚强的心灵,灾民自强不息的精神使他受到鼓舞,社会无私的关怀使他为之动容,于是,作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的他明白了自己的责任。他把镜头对准灾区,对准困苦的群众,10万余张照片凝聚了大爱,倾注了满腔心血。

十年来,何茂华把空闲时间留给了陈家坝。他不仅是深入,而且是心入,灾民喜怒哀乐都是他的牵挂,灾民视他为亲人,大小事都要通知他,他为灾民解决了不少困难,他尽心帮助孤儿生活、读书甚至找到工作。于是,他的拍摄与灾民没有距离,板房生活、建修新房、结婚上学等都被他有幸拍到了,场景真实、表情自然,一个个感人故事串起了灾民10年心路历程。何茂华不是为了拍摄而拍摄,而是为了爱来记录,这已经超越了摄影本身。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他已经达到了一般摄影人难以企及的境界。因此,这本画册精选出的350照片就有了别样的分量。

这是一本凝聚着大爱的画册,这是一个“5·12”地震灾区灾后重生的缩影,这是不可多得的文献影像资料。

何茂华,好样的!

2008年全国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

2010年全国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

绵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李伟(凌弘)

2017年9月12日

何茂华,是绵阳为数不多的比较详细记录“5·12”大地震的摄影师。特别是用十年时间,系统地记录一个乡的灾后重建,何茂华是我所知道的绵阳摄影第一人。

何茂华具有悲悯的情怀,具有摄影师的新闻敏感性,具有强烈的社会良知和责任感。他在第一时间进入灾区,在撕心裂肺的灾难现场,能够边流泪救人,边拍摄记录。灾后对口支援陈家坝,在制定三年重建计划的同时,又能制定摄影记录的长期计划。这种在灾难和重大的机遇来临能把握时机,临场不乱的人,他的内心是强大而坚韧的。

作为当时一个摄影团队的队友,我们曾一起多次到他援建的陈家坝拍摄,目睹了他领导的援建者与陈家坝人重建家园的点滴变化。何茂华这部十年积累的作品呈现,彰显了他的责任担当和价值实现,值得我们摄影人学习。

在世界摄影史上,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都是现实主义题材,如美国摄影家尤金·史密斯的《水俣》,萨尔加多《劳动者》等,他们都是将目光投射在社会苦难和历史巨变的真实写照中,才留下了具有深刻时代印记和震撼人心的作品。作为绵阳摄影人,何茂华关注国家发展,关注社会民生疾苦,用镜头记录家乡灾区百姓的伤痛,记录灾区百姓十年中的重建和重生变化。其作品就技高一筹!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四川省女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绵阳市女摄影家协会主席

——袁晓英

2017年8月30日

我和茂华老弟过去都在政府部门工作,打过为数不多的交道,但知道他是一个激情澎湃的工作狂,有担当,守承诺,重情义。

灾难能检验一个人的人品,“5·12”大地震更是如此。茂华老弟是第一批冲进北川重灾区参与救援的政府官员之一,后来他又担任北川陈家坝镇的救灾工作队队长。当时我也和他一起去过陈家坝数次,亲眼看见了他和中小企业局其他职工在陈家坝忘我工作的场景。

为了让子孙后代记住灾难的惨烈和灾区人民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重建家园,奋起抗灾的经历,茂华老弟在紧张工作之余也拿起相机记录下很多珍贵的瞬间。当时他就下决心跟踪拍摄一些典型灾民家庭的变迁,十年过去了,难能可贵的是,尽管他自己工作、生活有那么多不可预知的困难,他一直在坚持拍摄。这需要毅力,更彰显茂华老弟对灾区人民深沉的爱。

让我们怀着敬佩之情慢慢地阅读品味这本画册吧。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李维群

2017年10月1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