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混合设计、涂层连接或者纤维复合设计中,必须要特别谨慎地确定共同作用的材料的弹性特征值。图中非常清晰地表明了材料所允许的载荷。按照经典的层压板理论,纤维和矩阵承担了完全不同的载荷:●高使用率要求矩阵的延伸率大于纤维的延伸率:εBM≥εBF。图5-5 纯法向应力载荷下的单一方向的层单元●通常来说,纤维的弹性模量远大于矩阵的弹性模量,即EF>>EM。借此,纤维将刚性层的载荷承接下来。纤维断裂意味着层压板失效。
在混合设计、涂层连接或者纤维复合设计中,必须要特别谨慎地确定共同作用的材料的弹性特征值。图5-5所示为在单轴拉伸载荷作用下的单一方向的纤维复合材料。图中非常清晰地表明了材料所允许的载荷。按照经典的层压板理论(见VDI 2014),纤维和矩阵承担了完全不同的载荷:
●高使用率要求矩阵的延伸率大于纤维的延伸率:εBM≥εBF。
图5-5 纯法向应力载荷下的单一方向的层单元(UD-ES)
(F=纤维,M=基体,ϕF=纤维体积分量)
●通常来说,纤维的弹性模量远大于矩阵的弹性模量,即EF>>EM。借此,纤维将刚性层的载荷承接下来。
●即使在很小的变形下,纤维也存在断裂的危险。纤维断裂意味着层压板失效。
●通过层压板,纤维和基体按截面方向一为并联(‖),一为串联(⊥)。
在纤维方向上,由力平衡可得出:
σ‖·A=σF·AF+σM·AM (5.12)
考虑到几何条件:
ε‖=εF=εM=常数(www.xing528.com)
与线弹性物质定律:
σF=EF·εF,σM=EM·εM
可得出“混合规则”:
E‖·ε‖·A=(EF·AF+EM·AM)·ε‖
也就是说,实际上有一个由纤维和基体“混合”出来的弹性模量E‖=Em在起作用。按[ÖRY 83],纤维类复合的强度可由下式近似得出:
由此可得出承载比例:
从中可得出,材料的使用与纤维的体积成比例(约50%~5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