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设计色彩-大师与学生作品构图表现比较

设计色彩-大师与学生作品构图表现比较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师与学生作品比较如图4-25至图4-30所示。这两幅画的构图中可找寻到大师阿利卡构图的影子,色调和谐,是两幅较好的作品。其构图形式语言与阿利卡作品相似,画面具有探求大师构图形式的意味,是一幅较好的作品。作品《静物酒柜一角》为学生对阿利卡作品构图形式的模仿,描绘的是酒柜的一角。整幅作品呈灰褐色调,采用“L”形式构图,该画面形式感较新颖。

设计色彩-大师与学生作品构图表现比较

大师与学生作品比较如图4-25至图4-30所示。

学生以阿利卡静物作品《带调色油瓶子的静物》(见图4-25)、《眼镜与信笺》(见图4-27)的构图形式为参照,创作了两幅以绘画工具为主题的写生静物作品(见图4-26和图4-28)。这两幅画的构图中可找寻到大师阿利卡构图的影子,色调和谐,是两幅较好的作品。

作品《带调色油瓶子的静物》的构图形式语言讲究,画面分割感强烈。主体物松节油瓶子突出,与其他油画工具(颜料及各种调色油小瓶子)组成和谐的画面,画面在朴素的小物件中折射出大的学理内涵,因此值得艺术学子深究其构图形式规律。作品《绘画工具》1(见图4-26)为学生模仿阿利卡进行构图形式转换而成。

图4-25 《带调色油瓶子的静物》 油画 阿利卡

图4-26 《绘画工具》1 水粉 学生作品

图4-27 《眼镜与信笺》 油画 阿利卡(www.xing528.com)

图4-28 《绘画工具》2 水粉 学生作品

作品《眼镜与信笺》是阿利卡以眼镜和信笺为对象组合成的油画作品,由红、黄、蓝三色分割画面,形式语言强烈,右下角的黑色眼镜盒与上方的色彩形成视觉平衡。作品《绘画工具》2(见图4-28)中,学生以绘画工具为对象,画面选取调色板、蓝色塑料水桶、红黄两色的画册及颜料,它们分布在画面四角,使画面颜色面积关系趋于平衡。其构图形式语言与阿利卡作品相似,画面具有探求大师构图形式的意味,是一幅较好的作品。

作品《杂件盒一角》(见图4-29)描绘的是放杂物毛线、针线盒的一角,画面构图呈“L”形式,主要以红色、浅粉色和褐黄色进行分割,其色彩面积使人视觉、心理感受平衡、和谐。作品《静物酒柜一角》(见图4-30)为学生对阿利卡作品构图形式的模仿,描绘的是酒柜的一角。整幅作品呈灰褐色调,采用“L”形式构图,该画面形式感较新颖。

图4-29 《杂件盒一角》 油画 阿利卡

图4-30 《静物酒柜一角》 水粉 学生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