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词语“设计色彩”拆分开,分别是“设计”与“色彩”。前者是作画者主观的构思及意图,后者是物象由光与色所产生的物理属性。无论是设计性色彩的表达,还是绘画性色彩的表达,无论是具象性的再现,还是抽象性的表现,其实都是艺术家自身对色彩的一种所谓的设计表达,即构思和设计性的色彩语言的呈现。
正如瑞士当代色彩艺术大师约翰内斯·伊顿在其所著的《色彩艺术》一书中所写:“色彩就是生命,因为一个没有色彩的世界在我们看来就像死的一般。色彩是从原始时代就存在的概念,是原始的无色彩光线及其相对物无色彩黑暗的产儿。正如火焰产生光一样,光又产生了色彩。色是光之子,光是色之母。光——这个世界的第一个现象,通过色彩向我们展示了世界的精神和活生生的灵魂。”“色彩的原始本质是一种变幻不定的共鸣音,光线则是配曲。当思想、概念、公式接触到色彩的那一瞬间,色彩就失去了它的魔力,握在我们手中的只剩下一个躯壳。”
作品《静物》如图3-1所示。
当我们纵观西方艺术史册中许多色彩杰作时,无论是写实具象性绘画,还是抽象表现性绘画,画家始终将自己思考的——所谓的设计性色彩的形式语言贯彻其间。色彩的形式语言是广义形式定义中的一种,那么,我们追问,什么是形式呢?广义的形式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无论是大脑的思维,还是严密的数学、抽象的音乐、具象的美术、现实世界,都是以各自的形式系统作为呈现的方式的。
语言是一种形式系统,音符是一种形式系统,符号也是一种形式系统。语言显示了思想,音符显示了旋律,符号显示了意义。色彩形式语言的研究也就是对视觉秩序构成原理的研究,艺术家和设计师直觉上和理性地运用这些原理和手段,最终,所有的原理和手段也都依赖于经验对组织结构产生的一种本能感觉。正是基于纯视觉性理论的研究,分析的焦点集中在形式方面。这一研究的角度通过把提供给视觉的一切事物确定为一个研究主题,从而消除了纯艺术和实用艺术之间的区别。形式是艺术品或设计物的整体特征,一切形态、尺寸、色彩、明暗、材料、肌理、质感、媒介等都只有相对的价值,关系是联系彼此的所在,也就形成了形式。这种关系建立在基本的对比要素的使用上,因此,对比与和谐是所有形式中最基本的理论,是所有形式的基础。
图3-1 《静物》 油画 2000年 刘寅
形式通常指的是一件作品的物质形式,也就是物质的外形、尺寸、结构、规模、构图及色彩等视觉元素。在现代艺术中,形式通常概括为四个元素:概念元素、视觉元素、关系元素和实用元素。所谓概念元素是那些实际不存在的、不可见的,但人们的意识又能感觉到的东西。它包括了点、线、面和其他视觉元素。视觉元素包括形的大小、形状、色彩等。关系元素是指视觉元素在画面上的组织和排列方式,包括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实用元素是指设计所表达的含义、内容以及设计的目的和功能。因此,色彩的形式语言要靠色彩的原理、色彩的对比、色彩的和谐、色彩的均衡、色彩的节奏、色彩的呼应、色彩的重点、色彩的感觉、色彩的情感、色彩的空间、色彩的联想及色彩的象征等来体现。
纵观西方艺术史册中的色彩风格演进史,各色彩杰作各显形式风流,其色彩表现形式可笼统地划分为再现与表现两个板块,那么设计色彩可广义地或狭义地在西方色彩发展链中找到自己在其间的坐标定位。在谈艺术中的再现与表现之前,先从宏观上了解一下西方艺术史中三大艺术类型的更迭与演进,即模仿、再现、表现三大艺术板块的逻辑演进(见图3-2)。
作品《静物》如图3-3所示。
(www.xing528.com)
图3-2 西方艺术史三大艺术板块的演进
图3-3 《静物》 油画 1999年 刘寅
事实上,上述三大艺术类型的更迭与演进,也正与西方社会三大文化思潮的形成和三次重大的文化转型相对应,并形成一种互动的艺术思维方法和创作观念,以至表现形式的变化。大文化思潮的更迭,带动了一种艺术从另一种艺术中脱颖而出,导致了整个艺术话语的转型和重新定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艺术的历史就是不断革新与反叛艺术自身的历史。求新求变是历史赋予艺术家的历史性责任,艺术的表现风格就是不断地超越、不断地质疑、不断地冒险,其实质是破除固有表现方式求得创新表达方式。因此,其表现风格呈现“破坏一创新一破坏一创新”的不停顿运动规律,成为西方艺术适应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必然状态(见图3-4)。
图3-4 西方艺术风格演进更迭时期图
纵观各个艺术时期的变更与转换,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前卫艺术。前卫即先锋(avantgarde),最早来源于法语。它在12世纪就已经出现,在19世纪20年代以前,一直用作军事术语,后被转用于政治领域。一直到20世纪初,“前卫”一词才在艺术批评界开始比较确定地使用。任何时期的前卫艺术都承担着引路领航的重任,不妨看西方艺术史册中的三次大的艺术更迭与演进,即模仿艺术阶段、再现艺术阶段、表现艺术阶段。从每个时期的前卫艺术观点来看,再现艺术阶段相对于模仿艺术阶段就可被称为当时的前卫艺术,表现艺术阶段相对于再现艺术阶段就可称为20世纪的前卫艺术形式。因此,不能只站在自身时代的流行风格中去否定过去历史中的流行风格,要用历史辩证的审美观看待过去和现在所出现的艺术形式,取其艺术精华去其糟粕。
前卫艺术贵在表现上、思想上的创新,在各个文化困境中冒险突围。历史的事实告诉人们:艺术上任何一次新的发现、新的变革、新的实验都会遭遇误解和招致顽固的抵制。这也决定了前卫的本质——预言、参与、牺牲,而它的精神实质是人类的良知与责任。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三杰”之一的米开朗琪罗、后印象派画家凡·高、现代艺术达达派的杜尚等大师的境遇均可作为佐证。如模仿、再现、表现等各时期前卫艺术形式的发生,其作用与意义是相对于时代而产生的(见图3-5)。它是革新的种子,是创新的火苗,是艺术革命的先驱,是艺术语言风格表现形式的创始者。西方现代艺术就是在这种模仿、再现、表现等各种激进主义接踵而至的革命中不断前行,并走向未来。
图3-5 人对世界的观照方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