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汉以前华夏聚落景观的结构重整

东汉以前华夏聚落景观的结构重整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祭祀是国家权力首要保证的社会中,天地祭祀的析出,导致明堂或大房子在社会生活组织中的地位下降。集祭祀、军事权力于一身的统治者为了确立自身权威,增强族群核心成员间的凝聚力,自然会要求提升祖灵尤其是其近世祖灵在祭祀上的地位,多种力量的合流,最终导致了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第三期那样的聚落中心的出现。在二里头文化的第三期,二里头宫城区内的空间结构大幅度改变。

东汉以前华夏聚落景观的结构重整

祭祀是国家权力首要保证的社会中,天地祭祀的析出,导致明堂或大房子在社会生活组织中的地位下降。族群间军事竞争日渐激烈,导致某种程度集权的产生。集祭祀、军事权力于一身的统治者为了确立自身权威,增强族群核心成员间的凝聚力,自然会要求提升祖灵尤其是其近世祖灵在祭祀上的地位,多种力量的合流,最终导致了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第三期那样的聚落中心的出现。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代晚期都城的留存。二里头遗址所在的洛阳盆地,四周山峦回护,出入孔道有限,较王城岗所在的地段远为开阔,较新砦古城所在之空间环境又相对安定。穿盆地而过的伊、洛二水较颍河和洧水大出许多,既有利于农田灌溉,又有利于舟楫通行,为更多的人口聚集提供了条件。在这个面积有限、边界明晰的空间里,二里头遗址坐落于洛阳盆地的大致正中位置,显示出夏人建构“中国”的意图和面对世界的全新姿态。二里头遗址选址于古洛河北岸,所处总体环境和新砦古城地区多条水道东西向分布的情况相同。北有邙山、南有洛水的安排,既考虑了防卫的需求,又是传统空间文化承续的表达(图4-1)。

与王城岗及新砦遗址相比,二里头遗址的规模大幅提升,加上相关文化辐射范围大幅扩张,表现出夏人在此经营的成功和地位的提升。

二里头的遗址规模达到300万平方米。在遗址中南部的地势高亢处,发现了包含多座大型夯土遗址的宫殿。宫殿区周围有四条大路形成井字形框格,大路内侧有土墙遗迹,这道土墙表明了禁地型宫殿区——宫城的存在。二里头遗址的宫城东西约300米,南北约360~370米,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这远大于王城岗和新砦遗址上的宫城。

二里头遗址宫城内宫殿的建设,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二里头文化第二期时,在宫城东北方形成了三号和五号宫殿,这时宫城的西南部为大面积空地。二里头文化第三期,三号、五号宫殿被拆除,在它们的位置上建造了二号宫殿和四号宫殿,同时,在这两个宫殿的西南方建造了一号宫殿、七号宫殿和八号宫殿。在二里头文化的第四期,在二号宫殿以北,加建了六号宫殿1(图4-2)。

二里头文化第二期建造的三号宫殿基址,南北长150余米,东西宽约50米,由南北排列的三座院落组成。中院主殿的夯土地基上,发现有连排的房屋及其前廊遗迹,相应建筑的院落中发现多座同期中型墓,墓葬东西排列,间距相近,均为南北向的土坑竖穴墓。墓中存有木棺葬具,多数墓铺置朱砂,随葬品有青铜器、玉器、漆器、白陶器、原始青瓷器、镶嵌绿松石器。在三号宫殿遗址的西侧,存有五号宫殿遗址,二者间有南北向通道相隔,在五号宫殿基址上发现大型柱础遗存,暗示该建筑规模庞大。2

图4-1 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位置图

图4-2 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宫城格局变迁图

三号宫殿基址处在宫城的东北部,其中存有同期的墓葬遗存,这些墓葬规模有限,不可能是主要的祭祀对象,但其伴有高规格的随葬,说明其并非一般的牺牲,可能其为主要供奉对象的陪祭。有陪祭当然就有主要供奉对象,由此,应可断定三号宫殿为宗庙。这个宗庙在二里头有一定建设后建成,说明其供奉的是都城迁至此后产生的亡灵,他们与时君的世代关系相近,所以这所宗庙应为《尧典》中所说的“艺祖”。五号基址在三号基址的西侧,其西南为开阔的广场,因其规模可观又靠近广场这个可能的人群汇集场所,所以它应该有更强的公共性。阔大的广场紧贴在五号基址的西南方,使得建筑与广场有最直接的西南—东北的呼应关系,广场上的人员进入五号基址采用从西南入的方式。该建筑应是一个关键性的祭祀设施。位置条件,让人们倾向于认为它是明堂,即《尚书·尧典》中提到的“文祖”。按照《考工记》,明堂在夏代被称作“世室”。

如果这样,在二里头文化第二期时的宫城的布局上,出现了与大地湾遗址中心区格局的重大差异。大地湾的宗庙或“艺祖”与“明堂”或“文祖”的关系可以识别为宗庙处在尊长之处而明堂处在通神节点。在二里头,统治者用以供奉其近祖的宗庙离开了其在西南与明堂相呼应的位置,转而与明堂并置,共同形成了新的通神节点。前引《墨子·明鬼》说三代之圣王建国营都,要在国之正坛安排宗庙。《墨子》所谓的“宗庙”,应该理解成为统治者专设的祭祖之所,即“艺祖”,而“正坛”,则应指通神的灵应地点。在上古,也许认为中心当在通神上最为灵应。可中心是唯一的,在明堂与宗庙的地位大致相当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争执,将二者同时置于有更多容纳性的“神明之舍”即宫城的东北隅是可行的。区别于中心,这个东北隅可以称作“正坛”。虽然宗庙略微靠边,与广场人群的关系稍显疏离,可与大地湾祢祖庙居于尊长之处的情况比,统治者近祖的地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在二里头文化的第三期,二里头宫城区内的空间结构大幅度改变。这一期建造的二号宫殿位于宫城的东北部,大致在原来建有三号宫殿的位置,该建筑为一大型廊院。所谓廊院是指用廊子围括主体建筑并在主体建筑前形成主体院落的建筑组合。这个廊院东西广58米,南北深72.8米,院落北部正中为一殿堂建筑,殿堂台基东西32米,南北12.4~12.75米。在该建筑后面,有一座与之同期的大墓。3就大墓位于院落门屋中轴的延长线上看,该墓应为此一院落组合中之关键元素。就此可以认为,二号宫殿也是一个与近世祖宗祭祀相关的设施。用二号宫殿来取代三号宫殿,暗示当时存在某种迁毁制度,即在一定条件下,将老庙拆除,老坟迁出,修造新庙,供奉新产生的祖灵。以前在三号宫殿中供奉的主要对象,随着二号宫殿的成立,当然要迁到他处供奉,其可能的地方,当然是明堂。二号宫殿大殿后面的同期大墓,墓通深6.1米。发掘时发现“该墓东南角被汉墓破坏,中部有一早期大盗坑,从上直深入墓室,墓中遗物荡然无存,仅见如下一些现象:在盗洞发现少量朱砂和漆皮及蚌饰片。汉墓墓东壁内深2.5米处出一陶龙头,龙头上有朱砂或硃漆。在西边墓口上出一块卜骨。在墓口下2.7米深处,在盗洞与汉墓道之间有一完整的狗骨架。狗骨长35厘米,头北尾南,背朝东,身体蜷曲。狗架似在一红漆木匣中。木匣南北长约42厘米,东西不详,因已被盗坑所打破。狗架处于墓中略偏东的位置上。在墓室底部有少量烧过的骨头渣和一块经过加工的骨片。”4由以上叙述可见,墓葬中原有的人架完全不见踪影,因为盗墓者对人骨架缺少兴趣,所以人架的全然缺失应该理解为在大墓被盗之前,墓中的祭祀对象已被迁出。结合后世的情况,可以确认,在二号宫殿建成以后,曾发生了祭祀制度的改变,此后的祖宗祭祀,可能实行庙与墓分离的做法。新的祭祀办法是在宗庙中供奉时君以上数代祖灵的牌位,当新的祖灵产生,即将最上一代祖灵牌位迁出(图4-3)。

在二号宫殿西侧毗邻未发现其他建筑,与其西或西南空间相接的是一个广场。在广场西南,是与二号宫殿同期建设的一号宫殿,该宫殿占据了宫城西南的大部分空间。一号宫殿也是一个大型廊院,廊院覆盖范围东西广约108米,南北深101米,占地约11 000平方米,规模远大于二号宫殿。在一号宫殿院落的北部中央为一大型殿堂,台基尺寸东西约36米,南北约25米。周边有完整的一圈柱迹,柱径40厘米,在这些柱迹外侧,又有一圈柱径稍小的柱迹,应为擎檐柱,它们与大柱结合形成特殊的支撑单元,用以支持屋檐长距离的挑出。在一号宫殿基址上,发掘到多处祭祀遗迹5(图4-4)。

图4-3 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二号宫殿建筑遗址平面图与复原平面图

对二里头F1宫殿用途的判定,存在着“朝堂说”“朝寝一体,前朝后寝说”“庙寝合一说”和“夏社说”等不同观点。6按照发掘到的柱子尺寸与格局,二里头一号宫殿之大殿为一有顶的建筑应是没有问题的,可是我们已经知道社坛上一旦覆盖了屋顶,其就不能正常地执行“社”的功能,所以一号宫殿不可能是社。但若说其为“朝”,单从格局上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由于在遗址上发现有祭祀遗迹,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定义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朝”。

图4-4 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一号宫殿建筑遗址平面图

图4-5 《董生书》所揭“天子之宫”平面示意图(www.xing528.com)

文献看,历史上有过明堂居于宗庙以西或西南的做法。《艺文类聚·居处部一·总载居处》引《董生书》曰:“礼,天子之宫在清庙,左凉室,右明堂,后路寝。”7诗经·周颂·清庙》序云:“《清庙》祀文王也。”8文选·上林赋》:“登明堂,坐清庙。”郭璞注:“清庙,太庙也。”9可见清庙就是宗庙。按照《董生书》的说法,如果建筑坐北朝南布局,那么明堂应当放在宗庙西南或西边(图4-5)。现在可以确认二号宫殿为宗庙,一号宫殿位于其西南,所以以位置论,一号宫殿有可能是明堂,或者是“世室”。按照传统的解释,“世”为“大”,“室”字本指周边有墙垣封闭的室内空间。人们在一号宫殿大殿基址上,只发现一圈柱迹,杜金鹏将其复原成一个内部无分割的大空间是没有问题的。从建筑本身看,这是一个没有分割的巨大的四边有墙垣封闭的“室”,所以将其视为“世室”应是合理的。另外,一号宫殿与其他建筑十分不同的是在大殿前面有面积可观的“月台”。这个“月台”与建筑上部长距离挑出的屋檐一起,提供了一个特别的中介空间,这个中介空间的一部分,有类于案板93FAGNF3的前廊部分。也就是说,“月台”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一个应对明堂功能的场合。再者,明堂本身承担着诸多祭祀功能,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上的祭祀遗迹正表明了它有祭祀功能。最后,在一号宫殿前面的西侧的宫城城墙上存有八号宫殿遗址,从其位置看,这个建筑当为宫城的门。这个门的存在,使得利用此门进入一号宫殿的院落时,必须采取由“西南”且“迁延入之”的做法。大地湾聚落的中心主要由明堂、宗庙及朝会之所构成,这几种建筑应是一定时期聚落中心区的核心要素,或者说,对于早期高规格聚落而言,明堂有其不可或缺性。杜金鹏主张位于二号宫殿前面的四号宫殿为明堂。10从格局上看,四号宫殿应只有一堵北墙,建筑的形式与明堂大致相符,可在夏代宫室组织中,明堂应是宫城中的主导元素,且其形态表现为“世室”,这里的四号宫殿的体量有限,且没有“室”的存在,故只能视其为二号宫殿的附属建筑。如果四号宫殿不是明堂,那么在宫城中,只有一号建筑可以是起着明堂作用的设施。

从功能延续的角度看,一号宫殿是将原本处在宫城东北方的五号宫殿迁置此处的结果。虽然这里仍可以祭祀多种神灵乃至时君的始祖、远祖。但这个位置脱离了正坛,应该是以其祭祀重要性下降为基础的。五号宫殿的具体格局不清楚,可这里的一号宫殿不是一个像大地湾F901那样的单一体量,而是一个廊庑封闭的、多层次的、具有更为复杂的容纳性的建筑组合。廊庑提供了更充足的空间,为在这里安排更为丰富的功能提供了可能,在这个建筑组合中,不仅可以有统治者的居所,并且可以有养老诲稚的场所。这样二里头一号宫殿应该是一个综合性更强的构成。

一号宫殿正南的宫城城墙上存有七号宫殿遗址,其中轴与一号宫殿大殿的中轴大致相值。从位置看,七号宫殿遗址也应是一个宫门,它的存在,表明在某些场合下人们可以由此进入一号宫殿的院落。由此进入一号宫殿的院落,就不是采取由西南迁延而入的方式。不采取由西南迁延而入的方式,事实上是把一号宫殿的祭祀功能予以搁置,在这个时候,一号宫殿就有可能是一个相对单纯的用于日常朝会的场所。即一号宫殿所承担功能是双重的,它既可以用作祭祀场所,又可以视为朝会之处,既可以用于“大朝”,又可以用于“常朝”。

如果一号宫殿为世室,那么二里头文化三期时宫城的布局,把本来处在通神节点的明堂迁到了尊长之处,在通神节点的位置,独独留下了宗庙。这一重大的改变,显示出时君及其家族地位的再一次上升和权力运作方式的改变。

将二里头一号宫殿判为“世室”,似有必要解释为何它不采用大地湾F901那样的具有突出宇宙模式意味的格局。依我们,可能的解释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的差异,这里既包括对相应形式的认同水平,也包括对这种房子对应的仪式内容的评价。虽然明堂象天是必须的,但象天可以有各种办法,对于某一人群,采用另外的办法也是可行的。二是建筑营造技术方面的原因,《世本·作篇》云:“禹作宫室。”11仰韶文化晚期,人们已经建造了大地湾F901那样的复杂而又隆重的建筑,所以《世本》所说的“禹作宫室”应理解为禹在宫室的制作上又有了新的发明。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较为规则的排架结构的出现、廊院组合的产生、二里头一号宫殿那样的宏大建筑体量的使用等或者可以作为这种理解的支撑。新的技术条件使人们倾向于选择巨大的单一室内空间来表达隆重,可从发掘到的建筑看,这时排架结构还在草创阶段,以新的建筑结构系统,要建造一个与二里头一号宫殿体量相若的、结构统一的亚形,恐怕遭遇的技术问题太多,因此夏人把“明堂”造成“世室”是有充分理由的。最后,也许是最为重要的,是如果夏人的世室采取大地湾F901那样的形式,那么这个建筑就会在视觉分量上过多地超越为了照顾传统体量本来就较小的宗庙,造成聚落中心区的景观形态与相应建筑的社会价值判定的不匹配。为了使中心区各个设施在景观分量上各得其所,体量巨大的二里头一号宫殿必须采取一个十分简单且收敛的格局。虽然在保留下来的有限的线索和大体的轮廓上看不出二里头一号宫殿和宇宙图案的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形式与宇宙图案毫无牵连。从后世的情况看,它还有诸多机会建立其与宇宙图案的关系。比如,使用特定的图绘或色彩,采用特殊的建筑局部处理等。12

排架式结构的出现,使得用“间”来判定建筑的规格成为常规。二里头一号基址大殿面阔为八间,与后世主体建筑多为奇数开间的做法相比,二里头一号宫殿基址大殿使用偶数开间显得相当特别,这种做法来源于对建木昆仑宇宙模型的认同。建筑的当中一柱具有建木意涵,这种开间选择,本身就是明堂象天的具体表达。13

在这里,地位已经大大提升了的二里头二号宫殿,并未占据整个宫城的几何中心,而是居于宫城东北。把这一点和二号宫殿的体量远远小于一号宫殿的事实联系起来看,可以认为此时明堂和宗庙在地位上还难分伯仲,在功能上它还承担着诸多祭祀功能,特别是从宗庙中迁出的远多于宗庙中供奉的祖灵牌位要在此获得供奉,二者的关系要通过建筑体量、建筑形态和所处位置等处理来保持某种势力的平衡。在宫城内,这里的明堂已经改在尊长之处,从整个聚落看,它则与宗庙一起,共同构成了祭祀功能主导的聚落中心。

从遗迹看,二号宫殿可以复原成三间主室、副阶周匝、前有东西两阶的格局。这种宗庙形式当然与后世所说周制的天子七庙、各庙分立的做法不同。虽然主体建筑每间有门对外,但只有两阶的情况,显示建筑更多地被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从空间概念上看,这种宗庙格局对应的就是后世宗庙设置上的“同堂异室”的做法。14

廊院是高等级建筑组合的标识15。用作空间区划的廊子在建筑组合上的使用,不仅为建筑规格的划分提供了新的砝码,并且给建筑功能的扩展提供新的机会。在二里头遗址的宫城中,统治者的居住空间安排在哪里,似乎是一个并不引人注意的问题。当然,最高统治者的日常寝居场所可以安排在一号宫殿基址上的大殿当中,但由于殿内缺少分割,无论是物理环境控制还是具体的空间感受,都不十分适合日常起居特别是睡眠的要求。从空间自身的适应性看,统治者的寝居场所似乎只能安置在围合院落的廊子里。可安排在哪个方位,又可以选择:如果放在大殿两侧的廊子里,则统治者的住所偏离中轴,显得不够郑重且较隐蔽;放在大殿后面的廊子里,虽然逼仄,但至少在形式上可以接受。由于大殿仍然承担着祭祀功能,把统治者的寝居之处放在大殿后方的廊子里也就形成了后世所谓的“前庙后寝”的格局。廊子相对狭小,且缺乏独立性,将统治者日常寝居之处安排于此与其地位日渐提升的趋势不符,为最高统治者设置专伺型寝居空间势在必行

按照蔡邕的说法,明堂还承担着养老诲稚的功能。这种功能设置的源头,本自于明堂与原始社会大房子的继承关系。可对于大地湾F901那样的建筑,很难设想养老诲稚功能能在其中实现,当时这类功能的安排,或者在大地湾朝寝建筑附近。二里头一号宫殿大殿周围的廊子,为养老诲稚功能回归明堂本身创造了条件,其适当的位置大约在大殿前院落两侧的廊子当中,受空间尺寸的制约,这里的养老是象征性的,“诲稚”的对象也应该只是统治者及其近亲的子弟。由于廊子与大殿可以视为一体,所以说这时天子之居和养老诲稚的功能都在明堂中实现应不为过。

在这里有个问题要顺带说及,那就是对于看惯了中国传统的矩形院落平面的人来说,都会注意到二里头一号宫殿的院落平面为一个东北部缺了一块的矩形,可为什么这样?

考古资料显示,中国传统建筑的早期历史经历过一个用多间地面排房取代独幢单一室内空间半穴居的过程。在多间排房中,在单间独幢的居室中形成的以西南为长者起居之所的做法就失去了落实的依凭。一幢建筑上有多个房间,每个房间都有西南隅,哪里是尊长之处就是一个问题。从汉代流行“宅不西益”的说法看,当时认为在排房西端进行房屋增建不利于家中长者16,这表明,当时为应合传统的将室内西南隅视为家庭里长者位置的做法,人们转而将排房的西部视为尊长的位置。这样,当把排房式的住宅放在院落当中时,为了让院门更多地离开排房的西端,以避免外部有害元素(鬼魅、煞气)通过院落入口妨害家长,出现了将院落大门东移的做法。17院落大门东移会使院落的正面不能对称,对于二里头一号宫殿这种特别强调礼仪过程控制的建筑,不仅要求主体建筑处在院落中央,而且要保持院落立面左右对称。为了取得院落立面对称的结果,具体做法就是将院落的前半部东扩,形成一个大门居中的外向部分。这样的处理,最终使院落成为前后分别完整的两个部分,后半部分为一大殿处中的院落,而前半部分为一大门处中的立面。院落前半部东扩而后半部保持原样,很自然地造成了一个缺失了东北角的院落(图4-6)。

二里头二号宫殿的院落正面尺寸有限,已将院落大门作了尽可能的东移,可其避离“煞气”的效果还不能够让人完全放心,这时,在院落大门前安排阻挡物,当是方便而简洁地解决问题的办法。二里头二号宫殿前面的四号宫殿,主体部分台基平面为长方形,东西约长36.4米,南北宽12.6~13.1米。台基东部保存相对较好,局部台基面尚高于当时地表约0.4米。台基上面共发现20个柱坑,台基南缘一排共13个,3米等距排列,从现状看,这排柱坑并无缺失。台基北缘现存7个柱坑,推断其原也有13个,与南缘对应。在台基东、西两侧均未发现柱坑,台基中部未发现任何建筑痕迹,按照遗迹情况,这里本来应无建设。台基北缘的柱坑位置发现有木骨夯土墙的痕迹,而南缘柱坑位置无此发现。由此,杜金鹏将其复原成屋顶覆盖下北缘单设一墙的格局。18乍一看这座建筑似乎用途不明,但它只有一面墙的格局和其正在二号宫殿门前的位置,足以让人认为,建造它的目的就是要给它身后的二号宫殿的院门一个遮挡。其实,四号宫殿就是后世影壁祖型(图4-7)。

图4-6 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一号宫殿基址平面分析图

图4-7 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四号宫殿建筑复原示意图

人们在二里头遗址上未能发现大城城墙,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不准备在此设置城墙。《礼记·曲礼》云:“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19宫城中包括宗庙、明堂等与祖宗祭祀相关的设施,因而先造宫城后建大城应是可以接受的营造顺序。王城岗遗址就是先有宫城数十年后才建大城的。二里头在只有宫城的情况下持续使用了上百年,很可能是因为大城的规制难以确定。前文提到夏人长久地采用韬光养晦的政治策略,现知其都城的城垣设置等级都相对较低。夏人进入洛阳盆地以后,势力大幅扩张,自我评价不断提高,在先王之制俱在且又自我认知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大城应该采用什么规制就成了一个问题。犹豫不决,或者是二里头遗址最终未能建成大城的主因。

二里头遗迹未建大城,其防御能力有限,可其周边山峦、河道基本形成环护格局,部分地增强了这一地区的防御,近年,在荥阳大师姑与新郑望京楼发现的同时期的城址,以及上文述及的新砦、古城砦城址,都可以视为都城防御的组成部分,它们与二里头一起,形成具有相当纵深的防御区域,在周边没有强敌的情况下,足以共同保障二里头一区的安全。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