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马站姓氏书院:三益书室与端芬书院简介

大马站姓氏书院:三益书室与端芬书院简介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马站、小马站、流水井一带的书院绝大多数是“姓氏书院”,这是广州特色。大马站的书院基本上是全省合族宗祠,但其中也有一些“另类”,仅仅是籍贯某县的族人在省城的宗祠。大马站仅存的几所书院当中,大马站49号的“三益书室”是建筑布局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所。原址在大马站13号的“端芬书院”为新宁端芬梅姓族人清代所建,是当时“大马站”中名声最响、规模最大的书院,又称“梅家祠”,总体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

大马站姓氏书院:三益书室与端芬书院简介

大马站、小马站、流水井一带的书院绝大多数是“姓氏书院”,这是广州特色。清代广州城内有数百家姓氏书院,却都不是“课艺之所”,没有院长,也无人授课。一般来说,姓氏书院其实是散居在省内各县同姓宗人共同出资在省城兴建的合族祠堂,目的之一是让同姓宗亲来省会参加乡试时,可以在这里安排食宿和温习功课。

与此同时,同各地的宗祠一样,姓氏书院也是拜祭祖宗的场所,这一点显得更为重要。所谓“联宗族兼联宗儒”就是“姓氏书院”的主要功能。那么,这些“姓氏书院”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叫宗祠,而要拐弯抹角地叫什么“书院”呢?

原来,广东是南明的重要基地,南下清军曾遭到广东士大夫的猛烈抵抗。清初广东民间组织(包括宗祠)往往仍保留强烈的反清意识。清朝统治者“防微杜渐”,严禁广东建合族宗祠。为避开这一禁令,广州大多数合族宗祠易名为书院、书室或试馆等等,但宗祠的祭祀功能和作用丝毫没有改变。这类书院,建筑布局规整,还制定了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设祠堂值理进行管理。来省府参加“府试”、“院试”(考秀才)和“乡试”(考举人)的族人要持有“斋集牌”才可以入住,并规定考完出榜后10天内必须搬出。

大马站的书院基本上是全省合族宗祠,但其中也有一些“另类”,仅仅是籍贯某县的族人在省城的宗祠。新宁县(今台山市)的4所书院就是其中代表。(www.xing528.com)

赵天锡、赵宗坛编繤的光绪二十九年(1903)新宁《浮石赵氏族谱》记:“广州城禺山后高坡,有浮石书院二所,并左右房屋十余间,族人集资创建,奉祀入广始祖并以下各祖神主,或数年或十余年举祀事,族人至者千数百人。”这两所书院就是平所书院和克复书院。平所书院坐落于大马站79号,今仅存右侧的书偏和奎楼。它由浮石村先贤赵恒伯(号平所)在清嘉庆年间兴建,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庭园南面为高12米的奎楼,上刻“文阁”二字,是大小马站、流水井书院群中最华美的奎楼。

大马站仅存的几所书院当中,大马站49号的“三益书室”是建筑布局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所。光绪年间,新宁县东陵乡(今台山端芬镇江联乡)大墩村的江姓与邻村的何姓、黎姓等三姓族人捐资回国在新宁县城和省城修建书院,取名“三益书室”。广州的三益书室始建于光绪十四年(1888),落成于光绪十九年(1893),面积约400平方米。

原址在大马站13号的“端芬书院”为新宁端芬梅姓族人清代所建,是当时“大马站”中名声最响、规模最大的书院,又称“梅家祠”,总体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主体建筑是“太公祠”。其主要功能是办理来访、食宿、账务登记手续,以及进行书院用品、食品、卫生等事务的管理。20世纪80年代后期,书院因房地产开发被彻底拆毁夷为平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