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十三年(1887),岭南大儒简朝亮(1852—1933)游香港,留下以下6首七绝。
《升旗山》:
白沙碧草路委蛇,云气初开欲午曦。
回首升旗山未半,玉楼斜倚醉戎姬。
《大马路》:
夹道垂阴外国花,廛居画地斗檐牙。
少年不敢樗蒲戏,但看西人走马车。
《番妓楼》:
金缕花钱出碧洋,电灯浮影锦衣光。
可怜卖笑青楼女,一半番妆一半唐。
《绿衣兵》:
吹笳号令报严更,顷刻旋收海市声。(www.xing528.com)
借问月明谁犯夜,绿衣一唤万人惊。
《有感》二首:
太平山已易名新,云雨虽灵限海滨。
今日升旗山上望,不知谁是落旗人?
轮船能走未能飞,水浅山深汝不归。
闻道刘家军善伏,九重颁到虎臣衣。
这几首诗字面上并不难解。第一首之“戎姬”指西妇。第二首之“樗蒲戏”谓赌博。对第三首,其弟子梁应扬注云:“初稿云:‘青楼亦解和戎策,一半番妆一半唐’。初稿人多爱之,自嫌未得微婉,乃易之,而初稿之意,即在其中。”可知其中饱含对清廷屈辱外交的不满。第四首之“绿衣兵”指警察。当时香港警察着绿色制服,童谣讥为“ABCD,大头绿衣;捉贼唔到,猛吹BB”。ABCD,谓其制服上之英文字母标识;大头,谓其制帽硕大(亦有谓当时香港警察多以印度锡克族人充之,锡克族人以布缠头,故云“大头”);BB指警笛,粤人或呼为“银鸡”。童谣生动形象,堪发一噱,简氏吟咏则调侃暗讽与叹息痛恨兼有之矣。
《有感》二首,须一气读之,始能彻悟其意。首句谓英人踞港后,太平山易名为升旗山(粤人又称扯旗山)。次句之“云雨”,用宋玉《高唐赋》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之典,盖即“神女”之意。当时之英国元首为维多利亚女王,简朝亮以向楚王自荐枕席之“神女”况之,讥刺不言而喻;又谓其虽恃船坚炮利称雄海上,然“轮船能走未能飞,水浅山深汝不归”,只能占据海滨之香港,若深入内陆则不免于败(简氏此见当否,今人自可判断,兹不具论)。虎臣,西周武官职衔,见《尚书·顾命》及《毛公鼎》,后世多以喻勇武之臣。在简朝亮看来,只要清廷重用刘永福,麾师渡海,即可收复香港,扯落太平山上的英国旗。
刘永福(1837—1917),在越南抵抗法国军队的侵略迭建奇功。同治十二年(1873)第一次纸桥(在河内郊外)之战,伏击由河内外出窜扰的法军,击毙安邺上尉等多名法军官兵。这是法军在侵越战争中首次受挫,如晴天霹雳,打破其不战而据全越的美梦。光绪九年(1883),在第二次纸桥之战中再次设伏败敌,击毙法国交趾支那海军分舰队司令李维业上校、副司令韦医。据法方统计,法军死32人,伤52人。同年怀德之战击退法军;法国交趾支那总督沁冲转送海军殖民部的两份报告指出,此役有20名法国人被打死,其中军官2人;连同法国在越南本地招募的兵员,法军共60人被击毙。受伤的法军中,法国人54名,其他60多人。紧接其后的丹凤之战,再次击退法军。法方报告承认,“20名法军被击毙,其中有两名军官,大约50人受伤,其中有3名军官”。法国东京军队总司令波滑因连战皆北被撤职。鸦片战争以来,清军在抗击西方列强的战争中屡屡受挫,刘永福能连续取得这一系列战绩,在当时实为罕有。因此,简朝亮才对之寄予厚望。
今天,米字旗已不复见于太平山上,可告慰刘、简二公于九泉了。
(刊于《文史纵横》2011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