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历史教科书和宣传材料都说三元里抗英的组织是“平英团”,其实在原始资料中绝无记载。改革开放之后,历史学局部地得到拨乱反正,“平英团”一词在现时的史学论著中已销声匿迹。那么,杜撰者究竟是谁?有位先生说,这是他在1950年代首创的。然而一查文献,不对了。
1897年10月,梁启超在上海开办大同译书局,为康党的编译机关,康有为弟康广仁为经理,1898年8月停业。在其存在的大半年间,主要翻译日文书籍,先后出版了《俄土战纪》、《意大利兴国侠士传》、《瑞士变政记》、《地球十五大战记》、《大同合邦新义》、《英人强卖鸦片记》等译作,以及《春秋董氏学》、《日本书目志》、《中西学门径》、《孔子改制考》、《皇朝经世文新编》等书。
《英人强卖鸦片记》共八卷,题“戊戌(1898)三月上海大同译书局印”,“番禺汤叡觉顿笔译”,梁启超作序。汤叡(1878—1916),康有为弟子,护国战争中殉难于1916年4月12日广州海珠事变。这个中文译本已指明其为日人原著,但却没有显示具体为何人,今天就难以稽考了。
其中第五卷记曰:“于是有广东近乡土民等相集,每乡建大旗,上书‘平英团’三字。相聚者约五千余人。”此说不实,但却是现时能见到的“平英团”一词的最早出处。自此以降,由民国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间,“平英团”一词曾频繁出现在相关的历史读物中,为关心这段历史者耳熟能详。(www.xing528.com)
白纸黑字,铁证如山,那位自承“首创”的先生大可不必大包大揽,代人受过了——“平英团”一词出现时,他还远远没有出生哩!
至于始作俑者究竟是那个日本无名氏还是汤叡(当时中国人翻译外国著作往往不忠实于原文,随意“锦上添花”是寻常事),因为见不到日文原著,今天同样难以稽考了。
(刊于《南方都市报》2013年11月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