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州商家的市头隐语:从一到十的十个数字!

广州商家的市头隐语:从一到十的十个数字!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中国不再以白银和银元直接作为货币,但“七钱二兑足”这一换算关系在广州俗语中仍留下了印记。还有句讥讽人愚蠢自大又“扮嘢”的俗语:“猪头炳,扮老醒,其实唔值个斗令。”而广州商家流行所谓“市头隐语”,用十个字对应从一到十的十个数字。有人说是“二厘钱”,错了。其故安在,殊难索解;唯“龟公德”可能取意于广州城南的归德门。

广州商家的市头隐语:从一到十的十个数字!

再回过头说“七钱二兑足”。当时清朝实际实行银本位,以白银为主币,铜钱为辅币。而曾长期作为唯一外贸港口的广州,以西班牙殖民帝国铸造为主体的银元,成了最主要的通货。当时在广州,一个银元的币值相当于白银七钱二分,故曰“七钱二兑足”。日人佐佐木正哉的《鸦片战争之研究·资料篇》有《广信四月十六日发》记此项赎城费云:“义律索银四百三十二万,即洋钱六百万元,限七日内交清。”可为明证。近见某报记者之文,谓“七钱二兑足”是说这笔赔款分摊全国,每人是七钱二分云云,这样的想象力委实太丰富了。

有人解释“七钱二”的来历说,“在清末民初,我国所铸一元面额的银币——‘龙银’、‘袁大头’、‘孙头’等银元,每枚重量均为七钱二分(旧衡)”。这固然是事实,不过,早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还远远未开始自铸银元之时,在广州一个银元的币值已大致相当于白银七钱二分,此其一。每枚银元所含白银重量其实不足七钱二分,不过因为其使用远较中国的银锭和碎银方便,而且成色稳定,铸造精美,中国当时的技术无法仿冒,故信誉良好,得以升水而与白银七钱二分等值。清末民初我国所铸一元面额的银元,每枚重量确为七钱二分,但其中10%是铜,此其二。具体可参阅马士的《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和《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以及亨特的《广州番鬼录》。

今天,中国不再以白银和银元直接作为货币,但“七钱二兑足”这一换算关系在广州俗语中仍留下了印记。

广州人形容钱太少,会说“斗令咁多”。还有句讥讽人愚蠢自大又“扮嘢”的俗语:“猪头炳,扮老醒,其实唔值个斗令。”“斗令”何解?首先,如上文所说,一个银元的币值相当于白银七钱二分。而广州商家流行所谓“市头隐语”,用十个字对应从一到十的十个数字。即:支、辰、斗、苏、马、令、侯、庄、弯、享十个字,分别对应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所以“斗令”就是“三六”,具体指三分六厘银,按“七钱二兑足”来算,也就是半个银毫(1元=10毫。清朝在20世纪初已自铸银元、银毫,还有半毫、双毫)。沿袭下来,1949年后仍有人(包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时的笔者)把五分钱叫做“一个斗令”。顺便说一句,清末广州饮食业出现了“二厘馆”,每位茶钱白银二厘(实际埋单时折算成钱币)。有人说是“二厘钱”,错了。(www.xing528.com)

关于“猪头炳”,也应说两句。旧时广州市井中人往往把名字带“炳”的称“猪头炳”,带“昌”的叫“番薯昌”,带“六”的叫“大鸡六”,带“广”的叫“大只广”,带“德”的叫“龟公德”,带“成”的叫“大头成”,带“才”的叫“大难才”,带“荣”的叫“猪肉荣”。其故安在,殊难索解;唯“龟公德”可能取意于广州城南的归德门。

“斗令咁多”究竟指少到什么程度?清末民初专为富家大户婚丧服务的仪仗店,为五六甫一带的鸾章、大富贵等店号。铺底所存,就是喜轿、灵轿两用的八座肩舆,彩亭、绸亭、头锣、伞扇、衔牌、执事(即木制的金瓜斧钺等叫做执事),及金漆食箱、朱漆饼盒之类。一呼而集的伕役,动辄一二千人。此辈穷人乞丐,仅获一餐半饱。当时广州有童谚云:“烂醒,抬亭,捞翻个斗令。”1934年《岭南学报》第3卷第1期《1911年沙南疍民调查专号》(调查工作结束于1933)记二沙头南部居民各类职业人平均月收入,其中棹艇11.75元,田工9.04元,商业14.15元,机器工人47.85元。这份调查报告还指出:“全沙南的生活程度,正是处在入仅敷出的界线罢了。换言之,他们的收入仅足以糊口,没有盈余,也没有闲钱去寻求什么娱乐的。”沙南居民各类职业人平均日收入已远远高于半银毫,尚且如此,则“斗令咁多”之少,可想而知。这个调查报告还足以说明,陈济棠时代广州的民生其实远远不如某些人说的那样美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