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面造型
殖民时期的建筑规模宏大,形体各异,但整体而言建筑结构紧凑合理,比例匀称,立面造型经常以连列券柱廊等作装饰且色彩统一。官式建筑立面构图讲究手法,注重不同材质及虚实的对比,强调建筑的层次性及光影感 宗教类建筑惯用哥特或哥特复兴的浪漫主义感强化立面,使建筑显得端庄、和谐、宁静。
图5-11 建筑窗间墙
图5-12 建筑百叶外窗
(2)建筑外廊
为适应当地特殊的气候环境,更好地开拓殖民地,殖民者采用了外廊式风格。其形式也从单边外廊扩展到双边及多边回廊。这种集遮阳避雨、商业贸易及居住功能为一身的“外廊式”建筑,为人民提供了非常舒适的居住环境(图5-13、图5-14)。
图5-13 出挑式外廊
图5-14 嵌入式外廊
印度外廊式建筑体量一般较大,外廊多采用木柱、砖石柱及金属柱。其中木柱外廊多用于早期较小型的建筑上,以居住建筑为主;石柱外廊多为拱券式,形成的光影使建筑空间丰富,以古典主义建筑居多;19世纪晚期及20世纪产生的金属柱外廊多为梁柱式,跨度大,体量轻盈,造型线条相对较简洁,常用于一层的沿街部分(图5-15)。外廊式建筑也在潜移默化的发展中,在印度大城市商业繁华地段,外廊式建筑成片出现,致使建筑沿街的一层部分形成一整条连续的长廊。除气候因素外,当然还有商业上的考虑。印度人口众多,城市用地非常紧张,在寸土寸金的闹市区,一层沿街商户的门廊成为商家必争之地(图5-16) 。
(3)装饰雕刻(www.xing528.com)
殖民时期的建筑通常以建筑居于主导地位,而其他的艺术活动,如绘画、雕塑、镶嵌艺术等虽居于附属地位,但这丝毫不影响各种类型的装饰雕刻在建筑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建筑的立面布满各式各样的雕刻品,以植物纹样、动物造型、人物形象等居多,受传统莫卧儿风格建筑的影响,印度本土工匠的技艺水平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上层(图5-17、图5-18)。
(4)建筑时钟
图5-15 金属柱外廊
图5-16 底层结合商业使用的外廊
图5-17 几何纹样
印度殖民时期比较重要的大型公共建筑立面上常设有时钟,以白底圆形居多(图5-19)。设置在街角处建筑上的时钟带给人们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时间概念,更是精神层面的时间概念,周而复始的时针一圈圈转动,象征着当权者的统治可以万寿无疆(图5-20)。
图5-19 建筑时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