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掌握文章结构的含义及其重要性,了解文章结构的几个要素和类型,能够在写作当中熟练运用多种结构技巧,合理安排文章的各个结构部分,使文章结构清晰,脉络流畅。
文章的构成有三个方面:一是思想内容,一是结构组织,一是遣词造句。这三个方面不能相互代替,且密切相关,文章就是这三个方面的统一体。思想内容是主要的,可是它必须靠严密的结构组织和正确恰当的词句表现出来。
一、结构的含义及重要性
结构就是文章内部的组织与构造。一般是指安排情节和组织材料的方式。安排文章的结构,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谋篇布局,一般应包括:一篇文章分几层写,哪些材料先写,哪些材料后写,哪些材料详写,哪些材料略写,在何处伏笔,在何处呼应,如何开头,怎样结尾……在一篇文章的制作过程中,组织结构是一个重要步骤,结构安排得如何,直接影响着文章的质量。清代戏曲家李渔对结构非常重视,他在论述戏曲创作时首先讲的就是结构问题。他说,工匠盖房子必须首先筹划“何处建厅,何处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做到胸有“蓝图”,才能“挥斤运斧”,打地基,起构架。写文章也是这样,举笔之前必须先有一个总体构想。(《闲情偶寄》)柳青在谈到什么是自己创作中遇到的最困难的问题时说:“最困难的是结构,或者说组织矛盾。”(《回答〈文艺学习〉编辑部的问题》)俄国作家冈察洛夫也曾感叹:“单是一个结构,即大厦的构造,就足以耗尽作者的全部智力结构。”(《迟做总比不做好》)歌德在《和爱克曼的谈话》中也强调:“要费多大力,要用多少心思,才能使一个宏伟的整体安排停当。”以上事实说明,要安排好文章结构,必须付出大量的心血和艰辛的劳动。如果没有通盘的考虑,精心的构思,写一段想一段,文章就不会有统一性、严密性,思想内容也就难以得到完美的表达。
文章的结构组织是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再好,词句再优美,但若缺乏严密合理的结构组织,也称不上是好文章。文章只有一层一层,一段一段,安排得清清楚楚,有条不紊,该详的详,该略的略;前前后后,联系得紧密,照顾得周到,没有前后脱节的地方,没有丢三落四的情形,没有拖泥带水的毛病,读了才能得到清晰明确的印象。
文章的结构决定于文章的内容,为什么这篇文章分三段,那篇文章分五段,为什么先说这层意思,后说那层意思,这些都是由文章的内容决定的。
从作者的写作角度说,他怎样明确自己所写的内容,并且根据所写的内容需要来安排文章的结构呢?首先是思路问题。客观事物反映在作者的头脑里,经过感觉、理解、认识的过程,形成了他对于事物的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把这些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理出个头绪来,就是思路。按照这个思路写作,就形成文章的篇章结构。文章的篇章组织是否清晰严密,表明作者的思路是否清晰严谨。思路是否清晰严谨,表明他对所写的客观事物是否形成了鲜明的印象、看法、态度和感情。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篇游记,是其游完之后,回想游览的情景写的。作者的思路大致是这样:他先想到小石潭所在的地方,想到逐渐走近小石潭时听到的声音(如鸣珮环),看见的景物(潭边的石头和树木);然后继续想,走到潭边向潭里注视时见到的景象(游鱼……与游者相乐);接着想下去,看过潭里的鱼后,抬起头,顺着潭岸向远处眺望所见的情景(斗折蛇行,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近处、远处都观赏到了,该坐下来休息休息了,于是写坐在潭边见到什么,感觉到什么;最后游毕应返了,于是写归去,交代同游的人。
显然,文章的篇章结构所反映的正是作者游览时观察的顺序,也是动笔之前回想思索的顺序。
二、安排文章的篇章结构的原则与要求
“文无定法”,安排文章的篇章结构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应因文制宜。因为内容不同,作者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和角度不同,所以文章的结构形式也就多种多样。虽然如此,安排篇章结构也不能随心所欲,它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和要求的。一般说来,安排文章的篇章结构要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一)要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
文章既然是客观事物的反映,那么安排文章的篇章结构就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及规律。一件事情,总有个发展过程,可以分为若干阶段,有它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一个问题,总会包含几个不同的方面,有各种矛盾和解决矛盾的途径。诸如此类,涉及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安排篇章结构,要予以考虑。比如写记叙文,要搞清事物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各个阶段,依据这个发展规律来安排篇章结构;写议论文,要明确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以及各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依据它们的内在联系来安排篇章结构。
陶斯亮的《一封终于发出的信》,写陶铸受到迫害、坚持真理、威武不屈的事迹。全文分五个部分:身陷囹圄,心忧国事;蒙冤受辱,意志坚定,信仰不变;被诬“定性”,不怕牺牲,誓为真理斗争到底;患重疾被迫离京,镇定从容,置生死于度外;逝世后,冤案得到昭雪。这五个部分依次写来,既表现出陶铸所受迫害越来越严重,又显示了他为真理而斗争的意志越来越坚强,把事情和道理都说得十分清楚明白。
(二)必须服从于表现主题的需要
文章结构的安排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因此,设计开头结尾、筹划层次段落、运用衔接照应等,都要以主题为纲;否则,即使用了最巧妙的结构也没有用。刘勰在《文心雕龙·附会》中提出“务总纲领”的要求。他认为只有抓住事物的纲领,抓住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才能“驱万途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使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棼丝之乱”;反之,离开了纲领,离开了主题,就必然出现“统绪失宗”“义脉不流”等弊病。为主题服务,是文章结构的一条基本原则。
(三)要适应不同体裁的特点
不同体裁的文章,由于反映生活的容量、表现手段、表达方式的不同,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结构形态。诗歌,表达情感,分行分节,界限分明;戏剧,反映矛盾冲突,分幕分场,脉络清晰;电影,是一种视觉及听觉艺术,靠“蒙太奇”连接视点的变换,造成影片的连续运动的特点。以一般文章而论,结构的特点也有明显的区别。如记叙文,偏重于记人叙事,应把有关的人物、事件放在显著地位,一般是通过事情的发展过程或人物活动的轨迹来布局的。而议论文,偏重于说理,它受事物的内部规律和逻辑联系的影响,而不受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它是按照论理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来布局的。总之,结构应与体裁协调一致,这样,文章才“得体”。
(四)不拘成法,富于变化
各种文体虽有一定的结构模式,但不是一个固定的框框。因为客观事物千变万化,现实生活丰富多彩,作为客观事物的反映的文章,其结构形式也应当富于变化和多种多样。那种把结构形式看成凝固不变的程式,在写作时墨守成规,亦步亦趋,是难以创新的。马克思曾批判“指定的表现方式”的错误时说:“你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所以,我们在遵循结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要大胆创新,做到形式新颖、多样化。
(五)结构要求严谨、完整、自然、匀称
结构是文章的外在形态,要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就要求结构应做到下面四点要求:
1.严谨
严谨指的是层次段落的划分精当细密、无懈可击;思想周到,组织严密,结构紧凑,没有挂一漏万、顾此失彼的情形,没有颠三倒四、破绽百出的毛病,而是匠心经营、天衣无缝。
2.完整
完整指的是线索连贯,首尾圆合,有过渡,有照应,没有主干不显、缺头少尾、残缺不全的毛病。
3.自然
自然是指行止自如,顺理成章,不矫揉造作,不刻意雕琢,既没有雕凿的斧痕,更不是牵强的拼凑;它像行云流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4.匀称
匀称是指划分层次段落要适度,搭配相当,详略有别,疏密有致,没有比例失调、臃肿庞杂的现象出现。
三、结构的要素
结构的要素,也称结构的内容或结构的诸环节。这里说的是指文章的表层结构,一般认为,文章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标题
标题又称题目,是文章或作品的有机构成部分。好的标题能够引起读者阅读正文的强烈愿望,明了全文的核心内容。标题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直接揭示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导读者深思,以理解主题;或形象地概括文章的思想意义,一定程度地暗示主题,指出文章的内容、范围,引起读者的兴趣。总之,标题的作用是为表现主题和为读者服务的。
标题的类型可谓千姿百态,但不外乎是以“人”“事”“景”“物”“情”“理”“语”等来命名的。就以鲁迅的作品来说,有以“人”命名的,如《孔乙己》;有以“事”命名的,如《一件小事》;有以“景”命名的,如《白光》;有以“物”命名的,如《长明灯》;有以“情”命名的,如《伤逝》;有以“理”命名的,如《“友邦惊诧”论》;有以“语”(一句话)命名的,如《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等。一般说来,议论文、说明文及应用文,其标题通常是直接体现文章的主题或表明文章的内容。记叙文的标题通常是概括文章的内容或形象地托出文章的内容。个别文章的标题不反映文章的主题内容,如《无题》《杂忆》《偶感》等,常见于杂文、随笔等,但这种标题要和作者表达需要有关。
拟定标题的要求有三点:一是要贴切,就是标题能概括文意,文章切题旨。如题文不符,题大于文或题小于文,就写不出好文章。例如,曹靖华的《小米的回忆》,写了三件事都与小米有关:第一件是童年时代对小米的记忆;第二件是“我”到上海探望鲁迅时曾带过一袋小米;第三件是抗战时期周总理和董老曾从延安给在重庆工作的同志带小米。这三件事都紧紧围绕“小米”进行回忆叙述,标题与内容和谐一致,主题也十分明确。二是要简洁,即用最少的文字,概括全文的内容,做到言简意赅。鲁迅小说的题名,都是言短意深的。他的三本小说集,共收入了33篇小说,多数为两三个字的标题,有的只用一个字,如《药》。当然,有的文章因表达的需要,标题必须长一些,如新闻报道、学术论文和应用类文章的标题,太简单了就不能说明问题。三是要吸引人,就是使标题新颖别致、形象生动,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主题,如《子夜》《雷雨》《围城》等。但不要一味追求别致,而使题目怪僻或庸俗化。
(二)开头
文章的起始部分,古人称为“起笔”。文章能否一下子使读者产生阅读兴趣,关键在开头。开头又是定基调的地方,能否定得准,也关系到全篇基调是否和谐统一的问题。开头从何处写起,也和全局相关。若开头离了题,就会越写越偏离中心,而归于失败。可以说,开头既重要又难写。因此,历来中外作家、理论家都很重视文章的开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所谓‘头’,指事之不必然上承他事,而自然引起他事发生者。”意思是说,文章开头不必上承过去的事,而要自然引出将要叙述的故事或论证的问题。我国古代作家认为,开头要“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强调开头要有吸引力。开头方法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类:一类是“开门见山”法;另一类是“曲径通幽”法。
“开门见山”的写法在新闻写作和论文写作中普遍运用。新闻中的导语(即开头),论文中首先提出的中心论点,就是用的这种方法。
“曲径通幽”这类写法多用于文学作品或文艺性较强的文章。它通过描写环境、叙述故事、抒发感情,委婉地进入正题。
(三)层次和段落
1.层次
层次,是文章思想内容展开的先后次序,它是事物发展的阶段性或客观矛盾各个侧面在文章中的反映。我们在阅读、分析文章时又称之为“意义段”“逻辑段”“部分”“大段”等。层次是表示意义的结构单位,在文中一般不标明起讫点,必须由读者在阅读时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划分。在大多数情况下,层次大于段落。有时一个层次等于一个段落。在少数情况下,层次又可能小于段落,如有的短文只有一个自然段,这个自然段也可能分为几个层次。
安排层次要从事物的内部联系着眼,也就是在理清思路时必须抓住事物间的逻辑关系。思路不清,文章层次就会混乱。
2.段落
段落是文章中具有相对完整内容的独立的基本的构成单位,即通常说的“自然段”。在形式上它有明显的标志,开头空两格,另起一段时要换行。设置自然段,是为了使文章的层次结构在读者视觉上形成更加明晰、醒目的印象。
划分段落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段意的单一性。一个段落只能表达一个中心意思,段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围绕这个中心意思组织起来的。
(2)保持段意的完整性。一个段落,必须将本段的意思说明白,说透彻。但是,在文章中有一些起特殊作用的段落,在其意义上可以不考虑单一性和完整性。例如过渡段,其内容既承上又启下,就不具有单一性。有时为了表示强调,一个句子,一个词组也可以单独成段,这样的段落在意义上也不具有完整性。
(3)长短适度。各段内容有繁有简,篇幅自然不必整齐划一。但是,在分段时要尽量防止过长或过短。过长,则内容繁杂,读者难以抓住要点;过短,段落分得七零八碎,则不便把一个意思表达清楚、完整。
(四)结尾
一篇文章的终结部分,古人称为“收笔”。结尾的好坏,同开头一样,直接影响文章的质量。林纾在《春觉斋论文》里说:“为人重晚节,行文看结穴。”足见结尾在全文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结尾要求自然、有力、最忌雷同。纵观古今中外优秀文章的结尾,总是“特色各异”“百花齐放”。正如洪迈在《容斋续笔》中所说的:“一篇之妙,在乎落句。”结尾形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收篇点题”式结尾
作者在收束全篇时,用精彩、简洁的叙述或议论方式进行“画龙点睛”的归纳,把主题加以点明或深化。白居易在《新乐府序》中赞美诗文“卒章显其志”的话,阐明了“收篇点题”的意义所在。例如,杜牧《阿房宫赋》的结尾: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作者在文章前面以大量的文字,铺叙了阿房宫的宏伟和奇丽;后宫佳丽,斗妍争宠;六国珍宝,堆积如山。可是,作者用意不在前文,而在收篇。好像平潮中冲出了巨浪一样,文章的主题豁然开朗: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肆意剥削和压迫人民,最终逃不脱灭亡的可耻下场。“收篇点题”之妙,由此可见。
2.“总结全文”式结尾
作者通过对全文的总结,使读者获得一个完整的印象。俄国作家契诃夫就喜欢在中、短篇小说的结尾,把整个小说内容集中起来,好在读者心中留下一个总印象,哪怕只是轻轻带过一笔。总结式结尾,可以从文章的各个方面去考虑:意思上、情节上、场景上、道具上等。例如,魏学洢的《核舟记》的结尾部分: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这是一段总结性的文字。它不是流水账似的铺陈,而是本篇文章的特定结果。试想,在“长不盈寸”的桃核上,竟能刻下那么多的人物、船只、用具,又“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多么不简单!作者在结尾处,将全文分散描绘的东西,再次集中起来,使读者不得不佩服明代雕刻家王叔远的高超技艺。
3.“蕴含哲理”式结尾
结尾若能做到“言已尽而意有余”,便是好的结尾。高出俗见,独有见地的结尾,能使读者品味出作品的深意,增添一种“雅有余味”的艺术之感。
例如,鲁迅《故乡》的结尾: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作者这段文字,写得十分含蓄,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只有细细去品味,才能悟到真谛。生活的道路从无到有,极不平坦,而开辟一条人生的幸福之路,必须靠自己锲而不舍的努力和斗争!
4.“希望或号召”式结尾
作者根据内容的要求,融会主观感情因素,提出希望或号召,以激励读者。例如,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的结尾:“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个结尾,富有号召力。这种结尾方式,常用于议论文和应用文。文学作品也可以适当运用,如鲁迅的《狂人日记》的结尾是“救救孩子……”这个结尾不但格式新颖,而且表现了“狂人”的性格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还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封建社会及其伦理道德的深切痛恨,对被压迫人民的热忱关怀和对后代的殷切希望。
5.“评价言志”式结尾
这类结尾方式,主要体现作者的主观态度。古代一些著名文章,作者的叙事、记人、抒情,虽然有思想线索的贯穿,但一般不太明显。采用“评价言志”式的结尾,就能抒发作者内心的强烈的情志,表达对所叙事件或人物的评价。
例如,司马迁《李将军列传》的结尾: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这段结尾,体现了司马迁对忠勇、诚恳、质朴、信实的李广的惋惜、同情和赞扬。“口不能道辞”的李将军,为汉朝建立了不朽功勋,但始终没有受封,最后却被迫自杀。品德高尚的人,人们是不会忘记他的。就像不会说话的桃李一样,仍然会受到人们的喜欢、敬仰,“下自成蹊”的。从这段结尾也可以看出,作者的心与李广是相通的。(www.xing528.com)
6.“呼应篇首”式结尾
一般记叙性文章里,作者常采用这种方式结尾。它使文章严密、完整,文气贯通,同时也起到强调、深化的作用,增强读者对文章的总体印象。
例如,柳宗元《送薛存义序》的结尾:“吾贱且辱,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于其注也,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
这是柳宗元送别同乡薛存义时,写下的一篇赠序的结尾,与篇首文字遥相呼应。开头作者说:“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于觞,追而送之江之浒。”全篇以设宴送别相呼应,使得篇章贯穿一气。
以上可见文章的结尾也是多种多样。不论哪种结尾,应如明代谢榛所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四溟诗话》卷一)若能做到这样,文章就有可读性。
(五)过渡和照应
1.过渡
过渡,是指段落与段落或层次与层次之间连接、承转的形式和手段。过渡在文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可以使相邻的两层意思和段落上下连贯、前后衔接,让读者能顺利地跟上作者的思路。文章中需要过渡的情况,常常有以下几种:
(1)文章内容转换时,一般需要过渡。
在记叙性文章中,当时间、空间发生转移,或事件改变时,为了使读者能跟上作者的思路,往往需要过渡。如郁达夫《故都的秋》开始先写自己对江南秋天的感受,第三段开始用一个过渡句“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自然地将笔墨放在写“北国之秋”上了,上下文的衔接非常紧凑。
在说理性文章中,当论述的问题发生改变时,一般也需要过渡。例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在论述了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意义后,用“不仅如此”过渡,转而论述马克思发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的意义。在论述了马克思作为革命家为革命事业而奋斗的一生后,用了“正因为这样”一句过渡,转而论述各国政府、资产者对他的驱逐、诽谤。
(2)表达方式、表现方法改变时常常需要过渡。
①由议论、抒情转到叙述、描写或由叙述、描写转到议论、抒情时需要过渡。如峻青《黎明的河边》第一段是议论、抒情,接着用“好!现在我就开始讲这个故事”一个段落过渡,自然转入叙事。杨朔《荔枝蜜》中,作者叙述了自己参观“养蜂大厦”的情景后用“我不禁想到”一句过渡,转入抒情、议论。
②运用补叙、插叙、倒叙等表现方法时一般需要过渡。柯岩的《船长》第一节“汉堡港的变奏”就是用倒叙的表现方法,先写1978年4月的一个星期天,汉堡港改变了它正常的节奏。然后用“故事却要从三月说起”这个段落过渡,转而从3月21日起开始叙述。又如《阿Q正传》有一段补叙,作者写阿Q到静修庵“革命”,老尼姑告诉他“那秀才和洋鬼子”已经来“革过一革的”,下一段用“那还是上午的事”一句过渡,再补叙赵秀才和钱洋鬼子到庵中“革命”的情景。
③由概括说明到具体叙述时需要过渡。例如《夜宿车马店》一文,写丰收后农民的喜悦,第一段概括叙述收成情况和农民的富裕、集镇的兴旺景象,在段末用了一个过渡句“不久前的一个晚上,记者来到旗萨拉齐古镇的车马店投宿,生动地感受到了社员丰收的喜悦”。转入叙述车马店炊事员马二旦与进城卖粮油的贾满贵、高兴宽等人之间的对话,反映了丰收后庄户人的喜悦之情。
(3)在议论文中,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时需要过渡。
如何其芳的《谈修改文章》,在谈到一般文章最大的毛病时,先总结为“观点错误、不合事理、教条主义、空洞无物”几项,接着用“就我所能想到的缺点列举出来,有以下这些”一句过渡,接着列举了文章中常见的十二种毛病。
常见的过渡形式有以下三种:
①用关联词语或转折词语过渡。过渡词一般放在一段的开头,常见的过渡词有“因此”“总之”“由此可见”“综上所述”“譬如”“然而”“相反地”等。
②用句子过渡。
过渡句一般放在前一段的末尾或后一段的开头。
③用段落过渡。
过渡段虽单独成段,但在文章中起承上启下作用,在意义上具有繁复性。
2.照应
照应,是指文章内容上的前后关照与呼应。写文章时交代在前,照应在后;暗示在前,挑明在后;伏笔在前,应笔在后。文章通过前后照应,能帮助读者了解文章的脉络,使文章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照应的方法有三种:
(1)开头和结尾相照应。
照应是使文章结构完整、主旨突出的重要手段。如陶铸《松树的风格》第一自然段写道:“希望青年同志们能和松树一样,成长为具有松树的风格,也就是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结尾处又写道:“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像松树一样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品质;我希望每个人都成为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这样的首尾照应,既使文章结构严谨,又突出了主题。
(2)内容和标题照应。
同样以《松树的风格》为例,文中多处与标题照应,如“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自然,松树的风格中还包含着乐观主义的精神。”这些照应,使行文处处不离其宗。
(3)行文中相互照应。
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中,开头写了“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中间又写“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结尾再写“呜呼,我说不出话”,多处呼应,使文章结构非常紧凑。
四、结构的错综变化
文如看山不喜平,文章的篇章安排也应忌直贵曲,错综见意,曲折生姿。安排文章的篇章结构,如果死守章法,平推平拥,就难免刻板、单调,而章法灵活,如江河之波,一波未平,一波复起,文章就会有错综变化之美。章法的变化表现在多方面,有整篇变、段变、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等。这里仅从篇章结构的变化,谈两个主要问题。
(一)断续
文章的篇章结构要一线贯串,气势流畅。篇章结构上的连贯不外两种形式:明连和暗连。顺着要写的人、事、物,一条线写下去,没有阻隔与间断,语言转接也有明显的过渡、连接,这叫明连。明连的好处是显豁、畅达、眉目清楚,但是如果太直、太露了,又往往有刻板和肤浅的弊端。因此,文章还常采用暗连的方法,表面上阻隔、中断,实则仍相连续。这就是文章篇章结构上的断续关系。它们的表现常常是这样的:在描写了某一情节或某些事情后就把它们搁置一旁,暂不理会,拾起另外的话头往下写,以后又在某地方或结尾处,突然接上原来的断头继续往下写。前人把这种断续的技巧称为“横山断云法”。山水可以有断续藏露的变化(江河流经沙漠成为伏流,山脉经过大海成为潜脉),但内在的联系却始终不会中断。文章的篇章结构也是这样,文有断续,才会曲折生姿;反之,一马平川,无断无续,或者有断无续,都会使文章板滞干枯,以致破坏文章整体的和谐统一。
理由的报告文学《扬眉剑出鞘》,先用倒叙的方法,描叙中国击剑运动员栾菊杰的左臂被严重刺伤,被送进医院急诊室的情景。
读者正急切地想知道怎么刺伤的,文章却在此中断了。转而回顾世界的、中国的击剑史,叙述栾菊杰在前一届,即第28届世界青年击剑锦标赛失利的情景。读者只好带着“怎么刺伤”的悬念继续看下文。栾菊杰在第29届世界青年击剑锦标赛上,由小组比赛,进入半决赛,进入决赛,都很顺利。看来由暗续转明续了。正当读者想看决赛实况,弄清事件的真相,文章又一次中断了。作者趁栾菊杰休息之机,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人物身旁的那支剑,插叙人物简历。不马上明写决赛,而写人物的家庭环境、平时集训、教训员指教等情况,这是明断暗续,实际上暗示了栾菊杰为什么会有临阵不乱,忍着剧痛拼搏到底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至此,文章才由暗续转明续,即浓墨重彩地正面描绘决赛场景,详写苏联某选手在首场受挫后,在下一回合中凶狠地向栾菊杰无效部位突刺的场景,再现了栾菊杰忍痛负重夺取亚军的英姿,扬眉剑出鞘的光彩。文章断续相间,起伏跌宕,富有吸引力。
(二)曲直
文章要有波有澜,极尽变化,避免平直死板,看头知尾,一览无余,这就要处理好曲与直的关系。曲与直,相辅相成,对立统一。
作者写文章,要做到有曲有直,曲直互补,贵在直中求曲,直中求变,直中求新奇。正如但明伦在评《聊斋·葛巾》中所说“文忌直,转则曲”,“文忌平,转则峭”。那么,在文章中又怎样将平平直直转化为曲曲折折呢?
1.要善于利用写作客体本身的曲折性、复杂性
世界上的事物都处于对立统一之中。人有美丑善恶,事有大小好坏,理有是非正反,情有喜怒哀乐,景有动静荣枯,物有长短方圆,总之,万事万物对立统一、矛盾变化,不可穷尽。写作就要从实际出发,遵循对立统一规律,抓住矛盾的发展变化,把握事物的常态、变态,偶然、必然,或注重情节,或注重场景,或注重事理,或注重心态浓缩万里于咫尺,巧妙地布局谋篇,组织波澜。汤洛写通讯《鸡毛信》,由于事实本身较曲折,险境迭出,所以情节有起有落,文章富于变化。如果双虎给游击队送鸡毛信,一路上没有遇到敌军,没有被敌人抓去,顺顺当当到达目的地,作者纵有生花妙笔,也无法出彩。因此,写真人真事的作品,作者把握写作对象本身的曲折性、复杂性,是至关重要的。
2.要善于运用直中求曲的手法
仅写作对象本身有曲折,有变化,而在写作上不善于反映,不会处事应变,也是不行的。因此,要注重研究、掌握一些兴波澜、生变化的方法,提高运用技法的本领,如开合、抑扬、擒纵、反复、渲染、烘托、转折、设问等。如果灵活巧妙地运用这些手法,文章就会波澜起伏,变化曲折。正如姜夔在《白石诗说》中所说:“波澜开合,如在江湖之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如兵家之阵,方以为正,又复是奇,方以为奇,忽复是正。出入变化,不可纪极,而法度不可乱。”
通讯《鸡毛信》写得一波三折,就是很好的例子。作者没有平铺直叙人物的行为过程,而是依据真实的故事情节,巧妙地运用直中求曲的手法,随着情节的发展变化而“兴波作浪”。作者先采用以喜衬惊的手法,着意渲染双虎“拿了拦羊铲”,上路给游击队送信的高兴劲儿:一边走,一边哼小曲。正当他“越唱越高兴,越走越有劲”的时候,忽然发现了敌人。双虎由喜到惊,文章顿生波澜。机警的双虎临危不乱,“赶忙用拦羊铲在地上挖了个坑,把鸡毛信放进去,用土埋起来,在上面拉了一堆屎”。敌人又是盘问,又是搜查,就是没有找到鸡毛信,急骤的波峰总算退落下来。这一情节的处理,还得益于前后伏应手法的运用。开头特意写双虎“拿了拦羊铲”,这是伏笔;此处用拦羊铲挖坑,是照应。正当双虎将要度过险关时,一波又起。敌人找不到鸡毛信,却把双虎带进据点,交给伙房。任务完不成,人物由惊到急,这又是一个波峰十万火急的鸡毛信,埋在坑里怎么办?作者着意展示人物想方设法逃脱的心理活动。人物所处的不易逃脱的环境与主观愿望之间的矛盾,使波峰持涨不退。好不容易双虎才找到了一个到村外拔青菜的机会,逃离了虎口,挖出了鸡毛信,直奔游击队驻地梢山。至此,新的波峰才又跌落下来。正当双虎跑上山,坐下休息时,身后突响枪栓声和口令声,人物由急到吓,波峰再起。直到他回头一看,见是游击队,才转吓为喜,波峰也因此真正退落下来。故事在三起三落中结束。
写议论文章,也要讲究直中求曲的艺术。如果议论时,能适应内容的需要,巧妙而有选择地处理好分合、点面、正反、顺逆、大小、问答等关系,文章结构就会曲折多变,令人耳目一新。毛泽东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就是范例。这里就不作详细分析了。断续、曲直是使文章有波有澜,新奇多变的最常用的结构艺术。作者掌握了它,就能切合内容需要,使文章结构出新,不落俗套,不平直死板;就能在关键处巧用笔墨,置关设卡,错落有致,使文章呈现出变化美、整体美。
五、结构的类型
(一)时间结构
时间结构的基本要求是按事情发展的经过和时间的先后次序展开叙述,其优点是叙述线索清楚、连贯,适应传统的阅读习惯。记叙文体的文章,常采用这种结构。如夏衍的《包身工》,从清晨四点一刻起床写起,再写四点半之后吃饭的情景,再写五点钟上工的情景,就是采用的时间结构。采用这种结构并非一定要一个环节扣一个环节,一个阶段连一个阶段地平铺直叙。有时根据内容的需要,也可以运用倒叙、插叙的手段。如鲁迅的《祝福》,柯岩的《汉堡港的变奏》等文,都运用了插叙、补叙的手段。
(二)空间结构
这种结构要求是按照事物的空间顺序安排层次。在游记文章中,常常以游览路线为顺序安排层次,说明文常常按照说明对象的上下左右、内外表里等空间顺序展开说明。小说、报告文学等也可按不同地域安排结构,展开叙述。例如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一文,以作者登泰山的路线为线索,自山下而山顶,分别写了岱宗坊、虎山水库、七真祠、二天门、经石峪、柏洞、十八盘、南天门等景点。
(三)时空交织结构
这种结构要求在安排层次时,既考虑时间的先后次序,又考虑空间的位置变化。最典型的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它主要以时间为顺序,而在同一时间发生的事,则又以空间转移为顺序组织材料。既注意时间纵的连贯,又照顾了空间横的平列,将错综复杂的事件,表现得眉目清楚,有条不紊。
(四)心理结构
这种结构是以作者的情绪变化,不同感受等心理活动组织文章,像意识流小说,都是采用这种结构。其他记叙性的文章,也可以采用这种结构。例如杨朔的《荔枝蜜》,就是按不大喜欢蜜蜂——对蜜蜂发生兴趣——喜爱、赞美蜜蜂——梦中变成蜜蜂这样的感情变化安排层次的。
(五)逻辑结构
这种结构是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来组织安排文章的层次。议论文、说明文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逻辑结构又有以下几种形式:
1.并列式
每个层次所表达的意思之间是并列关系。议论文、说明文和有的散文常采用这种结构。如叶圣陶的《文艺作品的欣赏》一文,全文共四层,每层分别讲了有关文艺作品欣赏的一个问题,每层之间的关系也是并列的。
2.递进式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这个认识过程,反映在文章的结构上,就是层层深入的递进式结构。如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全文共分四层:第一层说明反对自由主义的必要性;第二层分析自由主义的十一种表现;第三层论述自由主义的危害、根源、实质;最后一层号召全党反对自由主义。各层的意思是逐层递进的。
3.因果式
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或者先分析原因再交代结果,或者先交代结果再分析原因。如《经济日报》曾发表过一篇题为《在联合中起飞》的调查报告,文章首先写广东湛江市家电工业公司走联合之路取得的巨大成就,然后从联合的形式和对联合体的管理两方面分析其取得成就的原因。文章采用的是先果后因的结构。
4.对比式
将一组相反的材料,对比起来安排结构,从而突出文章的中心。如茅盾的《香市》,前一部分写自己幼时见到的热闹非凡的香市,后一部分写1932年见到的阴惨冷清的香市,通过昔盛今衰的对比,展现了30年代初期我国江南一带农村破败、凋敝的景象。
5.总分式
总分式又有三种形式:一是“先总后分”式,前后文的关系是总分关系。如李四光的《人类的起源》一文,第一层先总写人类是如何起源的,人类的发展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四个阶段,后面四层,每层分别写人类发展的一个阶段。二是“先分后总”式,前后文的关系是分总关系。如毛泽东《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前三节分别论述了相反的“两种方针”“两套办法”和“两种前途”,最后总结全文,号召实现第一种方针、第一套办法、第一种前途。三是“先总—中分—后总”式,各层次间的关系是“总—分—总”关系。如钱学森的《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先总写现代自然科学的构成体系,中间分写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的发展及它们与物理、数学的关系,最后总结全文,介绍现代自然科学的构成体系。
6.综合型结构
杂用以上结构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结构的叫综合型结构。它一般是以某一种结构为主,兼有其他结构方式。如流星的小小说《回门》,写“我”和妻子两次回门(第一次回门是插叙),是按时间顺序安排结构的。作者照顾了“我”的心理的变化来安排结构:第一次回门因为“我”衣着简朴、礼品菲薄而“自惭形秽”。第二次回门前也怕和其他人凑在一起。回门后,“我”扫积雪的行为得到乡亲们的赞许,“我”心里“热乎乎”的,“感到格外轻松”。这是时间结构与心理结构的综合。
总之,结构的类型多种多样,写作时应根据文章的体裁、内容灵活安排,切忌把它看成死的框框、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