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掌握思维的含义和类型,根据思维训练的方法,结合日常生活的经验,培养自己各方面的思维能力,融合进文章的写作之中。
一、写作的本质
文章写出来了,是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也就是写作本质的表现。那么,写作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写作的本质是一种思维活动。我们可以从写作行为的过程来看:
1.感知阶段
感知是思维的起点。写作主体接受外界刺激,积累信息,触动思维。外界刺激有两种形式:第一性刺激和第二性刺激。第一性刺激是指直接来自客观世界的直觉刺激,它是人类获得外部信息的主要来源;第二性刺激是指间接来自客观世界的折射刺激——符号刺激,它是人类获得外部信息的补充来源。大脑神经系统把刺激以信息的形式储存在大脑器官的记忆仓库里。这就是人类进行思维以认识客观世界的原始依据,也是写作的起点。外部世界的刺激纷至沓来,暂时未能构成清晰的理性蓝图,却能摇撼作者的心灵,强烈刺激作者的情绪,推动作者探索它的理性意义,从而使作者萌发出一种表达需求或创作冲动。这种感知的变化,包孕着思维;无思维,无所谓感知。
2.构思阶段
构思是思维的序化和深化,这是对信息进行整理加工的理性飞跃阶段。它包括:立意,通过对信息由表及里的排列组合以求“质”——从现象到本质的纵向开拓中寻求事物的本质意义,规定表达方向和接受对象;选材,通过信息由此及彼的排列组合以求“物”——从事物外部联系的横向拓展中寻求最能表现“质”的材料;布局,通过信息的综合排列组合以求“序”——在多维开拓中确定事物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使认识凝集成完整的意化形态,标志构思的成熟。就像马克思所说,建筑师在建筑楼房之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构思阶段思维体现得最明显,可以说,构思就是思维。
3.行文阶段
行文是思维的物化。这个阶段既使思维在稳定的可见性的系列组合中走向强化,又将思维的结晶准确地予以定型与外化。
以上可以看出,思维贯穿于写作的全过程。没有思维,等于没有写作。所以,写作的本质是思维。不过,写作的思维是一种高级的、综合性的思维,以其强化、序化和外化的逻辑形式演进。思维与写作共生共存,这就是写作要动脑筋的原因所在。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在写作课程中探讨思维能力的原因。
二、思维的含义
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反映客观世界的能动过程。思维力就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并且能够达到某种结构构成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智力的核心。
思维是借助言语,对事物的本质、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其发生、发展与变化的规律性的认识。在认识过程中,思维实现着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从而构成了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
思维具有概括性认识特征和间接性认识特征。
思维能力是指人们在思维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三、思维的类型
从运用角度看,思维可分为一般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从思维内容与形式看,可分为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按其构成看,可分解为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抽象与具体、类比与推测等。
写作活动运用的思维能力大致有四种:
(一)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指以“抽象”的手段来阐明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类型。它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反映客观世界,即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和综合等形式,运用逻辑来揭示对象本质与规律的思维形式,因此又叫逻辑思维。
例如某辩论主题“真理越辩越明”就充分运用了抽象思维:
今天我方的立场是真理越辩越明。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辩则是以一定的逻辑基础为规则,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与不同的观点交流、交锋;而明即清楚明晰。真理越辩越明就是说真理在与其他思想的论辩中更加清晰明白。
人类的历史是追求真理,探索真理,传播真理,进而摆脱蒙昧、无知、愚笨的历史。我们热爱真理,敬仰真理,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然而,认识真理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它是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在这一个过程中,辩论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人们为了寻求真理,要同无知辩,同偏见辩,向未知挑战,与荒谬斗争,同强权抗衡。俗话说: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辩是使真理明的充分条件。
抽象思维常用下列方法:
1.归纳与演绎相统一的方法
归纳与演绎是写作过程中逻辑思维的两种方式。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先接触到个别事物,而后推及一般,又从一般推及个别,如此循环往复,使认识不断深化。归纳就是从个别到一般,演绎则是从一般到个别。
归纳和演绎是科学研究中运用得较为广泛的逻辑思维方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一切科学研究都必须遵循两条途径:由认识个别到认识一般;再由认识一般进到认识个别。在个别中发现一般的推理形式、思维方法是归纳;在一般中发现个别的推理形式、思维方法是演绎。归纳和演绎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思维方法。科学的真理是归纳和演绎的辩证统一的产物,离开演绎的归纳或离开归纳的演绎,都不能达到科学的真理。
归纳和演绎这两种方法既互相区别、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它们相互之间的辩证关系表现为:
(1)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是从归纳结束的地方开始的,演绎的一般知识来源于经验累积的结果。没有大量的机械运动的经验事实,不可能建立能量守恒定律;没有大量的生物杂交的试验事实,不可能创立遗传基因学说。可见,归纳为演绎准备前提,演绎中包含有归纳,一刻也离不开归纳。
(2)演绎是归纳的前导。归纳虽然是演绎的基础,但归纳本身也离不开演绎的指导,对实际材料进行归纳的指导思想往往是演绎的成果。例如,达尔文进化论是经过调查和实验,在积累了大量经验材料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结论。但他在做出进化论的结论之前,早就接受了拉马克、赖尔等人的进化论观点,特别是遵循了赖尔的地质演化学说。根据这个理论,当然可以推出地球上生物的物种也是历史地、逐渐地改变的,并非结论从来如此的。因此,达尔文以赖尔的理论作为自己在归纳研究时的指导,从大量的生物资料中,概括出生物进化的科学理论。可见,没有演绎证明了的理论归纳就缺乏明确的目的与指导,因而,归纳一刻也离不开演绎。
(3)归纳和演绎是互为条件,互相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归纳出来的结论,成为演绎的前提,归纳转化为演绎;以一般原理为指导,通过对大量材料的归纳得出一般结论,演绎又转化为归纳。归纳和演绎是相互补充,交替进行的。归纳后随之进行演绎,让归纳出的认识成果得到扩大和加深;演绎后随之进行归纳,用对实际材料的归纳来验证和丰富演绎出的结论。人们的认识,在这种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循环往复,步步深化。
在逻辑史上,归纳和演绎常常被人们看作两种不相容的思维形式,看不到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出现过片面夸大演绎作用的“全演绎派”和片面夸大归纳作用的“全归纳派”。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都是牺牲一个而把另一个捧上了天。我们在运用归纳和演绎方法时,必须把两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同时还必须有机地将归纳和演绎的方法与分析和综合等结合起来运用,才能充分发挥逻辑思维的作用。
2.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是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辩证思维的分析与综合不同于传统逻辑思维的分析与综合,虽然后者对思维的抽象也是必要的。普通逻辑思维的分析与综合是以客观对象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为根据的。分析就是在思维中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带有孤立性;而综合则是在思维中将部分组合为整体,带有机械性,而辩证思维的分析与综合是以客观对象的对立统一关系为根据的。
3.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
这是辩证逻辑的方法之一。历史的方法指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认识客观现实的历史(包括科学史、哲学史、思维史等);逻辑的方法指历史发展过程在思维中概括的反映。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指思维的逻辑应当概括地反映历史发展过程的内在必然性。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要求人们在科学研究和在建立科学理论体系时,要揭示对象发展过程与认识发展过程的历史规律性;在安排理论体系各个概念、范畴的逻辑顺序时,必须符合被考察对象历史发展的顺序。
关于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的思想,首先是由G.W.F.黑格尔提出来的。他认为逻辑概念的发展与哲学体系的发展是一致的。但是,他把每一种哲学体系仅仅看作绝对理念发展的特殊阶段。因此,黑格尔的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只是停留在纯粹思想的范围,其实质仍是唯心主义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批判改造了黑格尔的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的方法,使之成为科学的辩证逻辑的方法。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的基本内容大体包括:第一,理论的逻辑进程与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第二,科学理论的逻辑进程与关于对象认识发展的历史进程相一致。各门科学的概念、范畴的发展与其理论的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第三,思维科学的理论与认识史、思想史相一致;个体的思维规律与整个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相一致;儿童智力发展规律与整个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相一致。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在总的发展趋势上的统一,这种统一包含着差别。因为历史发展常常包含着无数的细节和偶然因素,甚至通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表现其规律。思维的逻辑则是对历史的总结和概括,它撇开历史发展的各种细节和偶然因素,以“纯粹”的理论形态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它是“经过修正”的历史。
运用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要求在科学研究中辩证地处理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相互关系。历史方法是依照对象发展的自然进程揭示其规律,属于描述性的方法。逻辑方法则用概念、范畴、理论等形式概括反映对象发展的规律,属于理论思维的方法。逻辑方法侧重从“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考察对象。它具有以下的重要的意义:首先,只有当被考察的对象发展到成熟、各种矛盾充分暴露的时候,才能看清楚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环节的联系,以及它们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才利于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其次,获取有关对象发展到最高点的知识,是了解该对象的过去历史的一种有效手段。从成熟点看对象的过去,可以比较清楚地认识对象发展的内在联系,包括那些处于萌芽状态或表现得模糊不清的东西。
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辩证关系表现在:逻辑的分析要以历史发展为基础,历史的描述要以逻辑联系为依据;任何一门科学不能只用历史方法或逻辑方法,即使是以历史方法为主的历史科学,也不能排斥逻辑方法;同样,即使以逻辑方法为主的理论科学,也不能排斥历史方法。
(二)形象思维
1.形象思维的定义
形象思维这一概念,总是和感受、体验关联在一起。另一个与形象思维相对应而存在的哲学概念——逻辑思维,指的是一般性的认识过程,其中更多是理性的理解,而不用感受或体验。
所谓的形象思维,主要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对事物表象进行取舍时形成的,是只要用直观形象的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形象思维是对形象信息传递的客观形象体系进行感受、储存的基础上,结合主观的认识和情感进行识别(包括审美判断和科学判断等),并用一定的形式、手段和工具(包括文学语言、绘画线条色彩、音响节奏旋律及操作工具等)创造和描述形象(包括艺术形象和科学形象)的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
从文学艺术创作角度分析:所谓形象思维,也就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形象、情感以及联想和想象,通过事物的个别特征去把握一般规律从而创作出艺术美的思维方式。形象思维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审美水平。形象思维始终伴随着形象,是通过“象”来构成思维流程的,就是所谓的神与物游。
形象思维是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主要的思维方式,借助于形象反映生活,运用典型化和想象的方法,塑造艺术形象,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叫艺术思维。
2.形象思维的作用
形象思维是反映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思维形式,是培养人、教育人的有力工具,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除了使用抽象思维以外,也经常使用形象思维。在企业经营中,高度发达的形象思维,是企业家在激烈而又复杂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高层管理者离开了形象信息,离开了形象思维,他所得到信息就可能只是间接的、过时的、甚至不确切的,因此也就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过去人们曾把它们分别划归为不同的类别,认为“科学家用概念来思考,而艺术家则用形象来思考”,这是一种误解。其实,形象思维并不仅仅属于艺术家,它也是科学家进行科学发现和创造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例如,物理学中所有的形象模型,像电力线、磁力线、原子结构的汤姆生枣糕模型或卢瑟福小太阳系模型,都是物理学家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的产物。爱因斯坦是一个具有极其深刻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大师,但他却反对把逻辑方法视为唯一的科学方法,他十分善于发挥形象思维的自由创造力,他所构思的种种理想化实验就是运用形象思维的典型范例。这些理想化实验并不是对具体的事例运用抽象化的方法,舍弃现象,抽取本质,而是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将表现一般、本质的现象加以保留,并使之得到集中和强化。
3.形象思维的基本特点
(1)形象性。形象性是形象思维最基本的特点。形象思维所反映的对象是事物的形象,思维形式是意象、直感、想象等形象性的观念,其表达的工具和手段是能为感官所感知的图形、图像、图式和形象性的符号。形象思维的形象性使它具有生动性、直观性和整体性的优点。
(2)非逻辑性。形象思维不像抽象(逻辑)思维那样,对信息的加工一步一步、首尾相接地、线性地进行,而是可以调用许多形象性材料,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形象,或由一个形象跳跃到另一个形象。它对信息的加工过程不是系列加工,而是平行加工,是面性的或立体性的。它可以使思维主体迅速从整体上把握住问题。形象思维是或然性或似真性的思维,思维的结果有待于逻辑的证明或实践的检验。
(3)粗略性。形象思维对问题的反映是粗线条的反映,对问题的把握是大体上的把握,对问题的分析是定性的或半定量的。所以,形象思维通常用于问题的定性分析。抽象思维可以给出精确的数量关系,所以,在实际的思维活动中,往往需要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巧妙结合,协同使用。
(4)想象性。想象是思维主体运用已有的形象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形象思维并不满足于对已有形象的再现,它更致力于追求对已有形象的加工,而获得新形象产品的输出。所以,想象性使形象思维具有创造性的优点。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富有创造力的人通常都具有极强的想象力。
4.训练形象思维的主要方法
(1)模仿法。模仿法是以某种模仿原型为参照,在此基础之上加以变化产生新事物的方法。很多发明创造都建立在对前人或自然界的模仿的基础上,如模仿鸟发明了飞机,模仿鱼发明了潜水艇,模仿蝙蝠发明了雷达。
(2)想象法。想象法是在脑中抛开某事物的实际情况,而构成深刻反映该事物本质的简单化、理想化的形象。直接想象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广泛运用的进行思想实验的主要手段。
(3)组合法。组合法是从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或产品中抽取合适的要素重新组合,构成新的事物或新的产品的创造技法。常见的组合技法一般有同物组合、异物组合、主体附加组合、重组组合四种。
(4)移植法。移植法是将一个领域中的原理、方法、结构、材料、用途等移植到另一个领域中去,从而产生新事物的方法。其主要有原理移植、方法移植、功能移植、结构移植等类型。
(三)潜思维
潜思维是相对于显思维而言,是本人意识不到,不能直接加以控制,却能独立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种思维活动。潜思维是在潜意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潜意识的高级形式。潜思维包含灵感思维、直觉思维、梦思维。
1.灵感思维
灵感思维是指凭借直觉而进行的快速、顿悟性的思维。它不是一种简单逻辑或非逻辑的单向思维运动,而是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相统一的理性思维整体过程。
(1)灵感思维的特点。
①突发性和模糊性。
由于是没有在显意识领域单纯地遵循常规逻辑过程所形成,所以灵感思维产生的程序、规则以及思维的要素与过程等都能被自我意识清晰地意识到,只不过是模糊不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②独创性。
独创性是定义灵感思维的必要特征。不具有独创性,就不能叫灵感思维。
③非自觉性。
其他的思维活动,都是一种自觉的思维活动,灵感思维的突发性,必然带来它的非自觉性。
④思维灵活活动的意象性。
在灵感思维活动过程中,潜意识领域或显意识领域总伴有思维意象运动的存在。没有意象的暗示与启迪就没有思维的顿悟。
(2)得到灵感的方法。
①久思而至。
久思而至指思维主体在长期思考未果的情况下,暂将课题搁置,转而进行与该研究无关的活动。恰好是在这个“不思索”的过程中,无意中找到答案或线索,完成久思未决的研究项目。
②梦中惊成。
梦是以被动的想象和意念表现出来的思维主体对客体现实的特殊反映,是大脑皮层整体抑制状态中,少数神经细胞兴奋进行随机活动而形成的戏剧性结果。并不是所有人的梦都具有创造性的内容,梦中惊成,同样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科学头脑”。
③自由遐想。
科学上的自由遐想是研究者自觉放弃僵化的、保守的思维习惯,围绕科研主题,依照一定的随机程序对自身内存的大量信息进行自由组合与任意拼接。经过数次,乃至数月、数年的意境驰骋和间或的逻辑推理,完成一项或一系列课题的研究。
④急中生智。
利用此种方法的例子,在社会活动中数不胜数。即情急之中做出了一些行为,结果证明,这种行为是正确的。
⑤另辟新径。
思维主体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课题内容与课题中心都没有发生变化,但寻解定势却由于研究者灵机一动而转移到与原来解题思路相异的方向。
⑥原型启示。
在触发因素与研究对象的构造或外形几乎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已经有充分准备的研究者一旦接触到这些事物,就能产生联想,直接从客观原型推导出新发明的设计构型。
⑦触类旁通。
人们偶然从其他领域的既有事实中受到启发,进行类比、联想、辩证升华而获得成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触类旁通往往需要思维主体具有更深刻的洞察能力,能把表面上看起来完全不相干的两件事情沟通起来,进行内在功能或机制上的类比分析。
⑧豁然开朗。
这种顿悟的诱因来自外界的思想点化,主要是通过语言表达的一些明示或隐喻获得。豁然开朗这种方法中的思想点化,一般来说要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有求”,二是“存心”,三是“善点”,四是“巧破”。
⑨见微知著。
从别人不觉得稀奇的平常小事上,敏锐地发现新生事物的苗头,并且深究下去,直到做出一定创建为止。见微知著必须独具慧眼,也就是用眼睛看的同时,配合敏捷的思维。
⑩巧遇新迹。
由灵感而得到的创新成果与预想目标不一致,属意外所得。许多研究者把这种意外所得看作“天赐良机”,也有的称为“正打歪着”或“歪打正着”。
(3)灵感思维的训练。
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证实,不仅杰出的天才人物有灵感,普通人也有灵感,日常生活中赞成某人有灵气、悟性高,某篇文章是“神来之笔”,实际上就是谈灵感问题的,只是未曾意识到罢了。因此,一定要破除对灵感思维的神秘感,树立“我也有灵感”的坚定信念。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培养形成灵感思维呢?
首先,在知识和思维能力的长期积淀中迸发灵感。
灵感即顿悟。“来不可遏,去不可止”,是突发性的,但也不是凭空产生的空中楼阁。它是一个知识和能力长期积淀的过程,博大精深的知识结构是灵感思维产生的深厚底蕴和广阔背景。需要广泛地汲取知识,积极地参与实践活动,深入地思考问题,敏锐地观察事物,以积累历史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并在大脑中存储起来。当显意识和潜意识发生碰撞时,就可以在储存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灵感,产生顿悟,迸发创造的火星。
其次,在多元化的思路中,迅速地捕捉灵感,产生顿悟。
灵感来自潜意识,触发潜意识需要悟性和灵气,而多元化的思路如八面来风,能吹开人们的心灵之窗。历史学者学习和研究问题应多思考、勤感悟、常交流,破除思维定势,激活创新意识。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才能顿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见解。一位老师在讲完抗美援朝战争后,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有个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突然对中国近代史上“落后就要挨打”的传统观点提出质疑,认为落后不一定挨打。老师顺势肯定和赞赏了这个学生的灵感思维。引导学生就此开展讨论,让学生们在思维的彼此碰撞和交汇之中,激发悟性和灵气,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的后续方式去验证灵感思维的结果。最终,使大家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这一传统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它不能为所有的历史事实所证实,从而提高了学生反思问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意识。
最后,在类比联想中自由大胆地质疑求异,以获取不期而至的灵气。
灵感作为创造性思维不是随时随地都会产生的,它往往借助于同类事物的类比和联想而产生。尤其是在原型启发条件下产生的灵感,看似无关的原型与亟待解决的问题之间的间接相似性和潜在联合点,必须通过类比和联想才能发现。灵感有时来自注意力高度集中状态下的苦思冥想,有时来自紧张思考之后的轻松休息之际,有时来自似睡非睡、朦胧恍惚之中。但共同之处则往往是由类比联想而唤起潜意识,并在与潜意识的交融中解开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难问题,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这样一种意境。
(4)灵感的诱发。
①外部机遇诱发。
——思想点化。一般在阅读或交流中发生。如达尔文从马尔萨斯人口论中读到“繁殖过剩而引起竞争生存”时,大脑里突然想到,在生存竞争的条件下,有利的变异会得到保存,不利的变异则被淘汰,由此促进了生物进化论的思考。这就是思想点化。
——原型启发。这是根据自己要研究的对象的模型启发,而产生的灵感。例如英国工人哈格里沃斯发明纺纱机的经过,就是受到原来水平放置的纺车,偶然被他踢翻变成垂直状态的启发才研制成功的。
——形象发现。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拉斐尔,想构思一幅新的圣母像,但很久难以成形,在一次偶然的散步中,看到一位健康、淳朴、美丽、温柔的姑娘在花丛中剪花,这一富有魅力的形象吸引了他,立刻拿起画笔创作了《花园中的圣母》。
——情景激发。作家柳青经过农村生活的体验写出了“创业史”,但七年后,当他想改写时却找不到感觉。只是又回到长安县后,那些农民的语言、感情及对农村生活的冲动,才一起被激活,产生了创作灵感。
②内部积淀意识引发。
——无意遐想。这种遐想式的灵感在创造中是很常见的。(www.xing528.com)
——潜意识。这种灵感的诱发,情况更为复杂,有的是潜知的闪现,有的是潜能的激发,有的是创造性梦境活动,有的是下意识的信息处理活动。
(5)灵感的捕获。
①长期的思想活动准备。灵感是人脑进行创造活动的产物,所以长期思考是基本条件。
②兴趣和知识的准备。广泛的兴趣、丰富的知识经验有利于借鉴,容易得到启示,是捕获灵感的另一个基本条件。
③智力的准备。主要包括观察、联想、想象。
④乐观镇定的情绪。愉快的情绪,能增强大脑的感受能力。
⑤注意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
⑥珍惜最佳时机和环境。
⑦要有及时抓住灵感的精神准备和及时记录下灵感的物质准备。
许多有创造性精神的人,都曾体验过获得灵感的滋味。但因为事先没有准备,而没有及时记下这些灵感,事过境迁就再也记不起来了,当然并不是头脑里出现的灵感就都有价值,记录下来以后再慢慢琢磨,决定取舍。
(6)灵感思维的发展。
灵感思维是历史学者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源泉。由于历史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不可能将其本来面目完整地呈现给人们。因此,人们认识历史,仅仅依靠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难以把握历史全貌和潜在的规律性。历史灵感思维往往便是在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活动似已山穷水尽,秘密尚未解开,因而形成巨大精神压力之时,历史认识者的潜在认识能力和历史实际相互撞击而释放出来的一种新的认识能力。
教师本身就应养成直觉思维的习性,在灵感顿悟中,形成创造性思维。作为教育者,他又肩负培养学生灵感思维能力的任务,特别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是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必须打破应试教育培养人才的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打破常规思维模式的束缚,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灵感思维,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趋势。
灵感思维在科学研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历史上许多科学家取得创新成果并不一定是运用了逻辑思维的结果,而是得益于顿悟与灵感。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通过月牙上的弧形阴影,用直觉联想全形才获得地球可能是圆形的天才预见。英国著名史学家吉本年轻时立志编史,但苦苦思索却一直定不下题目,有一天在罗马凭吊古迹时,触发灵感,才决意写一部罗马史。他自己这样叙述说:“1764年10月15日,就是在罗马,伫立在这座古都的废墟里,在夕阳残照中缅怀往事,陷于沉思时,看到那些赤着脚的修道士在朱庇特神庙里唱晚祷诗,于是脑海里第一次闪过一个念头:要写一部罗马帝国衰亡史。”之后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吉本果然完成了《罗马帝国衰亡史》这一部辉煌巨著。
科学家们都十分强调灵感思维在创造过程中的重要价值。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指出,科学创造首先是直觉,而不是逻辑。英国哲学家罗素也认为,逻辑思维只能用新的说法叙述一些在某些程度上早已为人们所知的东西,而灵感思维却恰恰相反,它常常导致“智力上的跃进”,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
2.直觉思维
(1)直觉思维的定义。
直觉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判断、猜想、设想,或者在对疑难百思不得其解之中,突然对问题有“灵感”和“顿悟”,甚至对未来事物的结果有“预感”“预言”等都是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它不仅在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关键阶段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还是人生命活动、延缓衰老的重要保证。直觉思维是完全可以有意识加以训练和培养的。直觉在创造活动中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其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帮助人们迅速作出优化选择;帮助人们作出创造性的预见。借助一些方法,可以提升直觉思维能力。
(2)直觉思维的产生原理。
由感块导出的思维叫“直觉思维”,由记块导出的思维叫“逻辑思维”(“感块”“记块”分别见百度的相关词条)。你看到一个人,马上就可以看出他的基本特征:高矮、肥胖、乖丑等,这种“看”,就是感觉,同时,也是人的思维特征之一;你无需任何思维,就可以唱出你孩童时代的一首非常熟悉的歌;你可以轻松辨别狗和猫,这些都是感觉思维(也可以叫直觉思维),也无须他人教。但是,逻辑思维就不同了:没有相关的记块,你就根本不可能产生,比如中国象棋马走“日”字,你的思维必须在这个规则下去运行马;否则,你的思维就不是逻辑思维。因此,两者最根本的区别就是有规则和无规则的限制:感觉来的思维的规则,并不是真的无规则,只是这种规则对人的思维的形成已经没有现实意义,比如猫,只能在“猫”的规则下才可以叫“猫”,如果在虎的规则下形成,那就叫虎了,但是这些规则已经不影响人的感觉了。
(3)直觉思维的主要特点。
从培养直觉思维的必要性来看,直觉思维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简约性、创造性、自信力。
①简约性。
直觉思维是对思维对象从整体上考察,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经验,通过丰富地想象作出的敏锐而迅速的假设,猜想或判断,它省去了一步一步分析推理的中间环节,而采取了“跳跃式”的形式。它是一瞬间的思维火花,是长期积累上的一种升华,是思维者的灵感和顿悟,是思维过程的高度简化,但是它却清晰地触及到事物的“本质”。
②创造性。
现代社会需要创造性的人才,中国的教材由于长期以来借鉴国外的经验,过多的注重培养逻辑思维,培养的人才大多数习惯于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缺乏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直觉思维是基于研究对象整体上的把握,不专意于细节的推敲,是思维的大手笔。正是由于思维的无意识性,它的想象才是丰富的、发散的,使人的认知结构向外无限扩展,因而具有反常规律的独创性。
③自信力。
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一种是来自知识本身的魅力。不可否认情感的重要作用,但普遍的观点是,兴趣更多来自知识本身。当一个问题不用通过逻辑证明的形式而是通过自己的直觉获得,那么成功带给他的震撼是巨大的,内心将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学习钻研动力,从而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
高斯在小学时就能解决问题“1+2+……+99+100=?”这是基于他对数的敏感性的超常把握,这对他一生的成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而当前的中学生极少具有直觉意识,对有限的直觉也半信半疑,不能从整体上驾驭问题,也就无法形成自信。
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同等重要,偏离任何一方都会制约一个人思维能力的发展,伊思·斯图尔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知识的全部力量就在于直觉和严格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受控制的精神和富有灵感的逻辑。”
(4)直觉思维的功能作用。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讲:直觉思维的发展是教师们的一个追求目标,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逻辑思维几乎扮演着唯一的主角。但在发现学习中,直觉思维和它是并驾齐驱的两部马车。
直觉出现的时机,是在大脑功能处于最佳状态的时候,形成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使出现的种种自然联想顺利而迅速地接通,因此,直觉在创造活动中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其功能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①帮助人们迅速作出优化选择。
创造都要从问题开始,而问题的解决,往往有许多种可能性,能否从中做出正确的抉择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直觉往往偏爱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人,只有他们才能够在很难分清各种可能性优劣的情况下作出优化抉择。
②帮助人们作出创造性的预见。
17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笛卡尔认为:“通过直觉可以发现作为推理的起点。”亚里士多德干脆说:“直觉就是科学知识的创始性根源。”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在其非凡的直觉帮助下,在原子物理学和原子核物理学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开创性贡献。他曾非常诚挚地表示,他感到大惑不解的是,为什么其他物理学家没有发现应当去研究原子核。他凭借直觉发现原子核的存在,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并沿着这条道路,在最短时间内做出了大量重要的发现。
(5)直觉思维的强化办法。
直觉是不可言传的预感,有人称之为第六感觉,它像人的肌肉那样,可以因锻炼而发达。直觉思维能力的强化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①获取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
前面已经指出,直觉的产生不是无缘无故、毫无根基的,它是凭借人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才得以出现的,从这种意义上说,获取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是直觉强化的基础。
②学会倾听直觉的呼声。
直觉思维凭的是“直接的感觉”,但又不是感性认识。人们平常说的“跟着感觉走”,其中除去表面的成分以外,剩下的就是直觉的因素。直觉需要你去细心体会、领悟,去倾听它的信息、呼声。当直觉出现时,你不必迟疑,更不能压抑,要顺其自然,顺水推舟,做出判断、得出结论。
③要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
直觉突出的特点是其洞察力及穿透力,因此,直觉与人们的观察力及视角息息相关,观察力敏锐的人,其直觉出现的几率更高,直抵事物本质的效果更强。因此,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观察力,特别是提高对那些不太明显的软事实,如印象、感觉、趋势、情绪等无形事物的观察力。
④真诚、客观地对待直觉。
直觉虽然是凭借人们已有的知识及经验,凭“直接的感觉”产生,但却常常会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及个人情感的干扰。特别是后者,当一个人处在某种情感例如猜忌、埋怨、愤怒等的困扰中时,直觉的判断就有可能失去客观性。因此,我们要真诚地对待直觉,产生直觉的过程要尽量排除各种影响和干扰,出现直觉以后,还要回过头来冷静地分析其客观性。
(6)直觉思维的训练培养。
一个人的文学思维,判断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直觉思维能力的高低。文学直觉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
①扎实的基础是产生直觉的源泉。
直觉不是靠“机遇”,直觉的获得虽然具有偶然性,但绝不是无缘无故的凭空臆想,而是以扎实的知识为基础。若没有深厚的功底,是不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的。阿提雅说:“一旦你真正感到弄懂一样东西,而且你通过大量例子以及通过与其他东西的联系取得了处理那个问题的足够多的经验,对此你就会产生一种关于正在发展的过程是怎么回事以及什么结论应该是正确的直觉。”
②渗透文学的哲学观点及审美观念。
直觉的产生是基于对研究对象整体的把握,而哲学观点有利于高屋建瓴的把握事物的本质。
美感和美的意识是文学直觉的本质,提高审美能力有利于培养文学事物间所有存在着的和谐关系及秩序的直觉意识,审美能力越强,则文学直觉能力也越强。
③重视解题。
选择适当的题目类型,有利于培养、考察我们的直觉思维。
例如立意题,给出一个作文题目,容许合理的猜想,可以从多个角度由果寻因,由因索果,提出立意的猜想和设定,由于答案的发散性,有利于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3.梦思维
人一生有几件事是每天都在做的,一个是吃饭,一个是睡觉,可以说这是从我们一生下来就知道要做的基本事情。而睡觉又占我们人的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可以说这是为梦创造了条件。科学研究表明,每个正常人都做梦,一直到生命的终结。
按照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他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有着严格的因果关系,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梦也不例外,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而是愿望的达成,在睡眠时,超我的检查松懈,潜意识中的欲望绕过抵抗,并以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形成梦,可见梦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一种委婉表达。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探究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
(四)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
创新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态。科学家们的新发现,科技人员的技术革新和发明,社会改革家的新设想、新计划,艺术家的创作,甚至普通劳动者通过独立思考,解决从未遇到过的难题都是创新思维的具体体现。凡是能想出新点子,创造出新事物,发现新路子的思维都属于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要求思维活动畅通无阻、灵敏迅速,能在较短时间内表达较多的内容。
1.创新思维的特点
(1)变通性。
创新思维的变通性又称灵活性,是指思路开阔,善于根据时间、地点、条件等的变化,迅速灵活地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从一种意境进入一种意境,从而多角度、多方位地探索、解决问题。
创新思维的变通性是以流畅性为前提的,思维不流畅,自然谈不上变通。从创新的角度而言,变通是关键,也是我们学习和工作取得成功的捷径之一。
(2)独特性。
创新思维的独特性,又称新颖性,求异性,是独立思考,大胆怀疑,不盲从,不迷信权威为前提的,是指超越固定的、习惯的认识方式,以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去认识事物,提出不为一般人所有的、超乎寻常的新观念。
创新思维的独创性是流畅和变通性的归宿,是创新思维的最高层次。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思维,它具有崭新的思维内容,并能产生全新的思维成果,是一种高级的思维形式。影响创新思维有两套因素:天赋与环境。
2.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
要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需要打破思维定势,善于转换视角。
随着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下面谈谈锻炼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般做法。
(1)诱发动机,创设情境。
所谓动机是指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大脑思考必须要有动机,没有动机的思考只能是本能的重复和再现。一般地说,思维动机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如何借助外因促使内因起作用,提高思维兴趣和动机,这正是我们需要锻炼的地方。
调动和诱发思维动机,还要经常提出思考性问题,以激发我们思考。这些思考性问题,尽管我们一时还不能全部解答,但都能激起认识的冲突,活跃思维,诱发兴趣,这对培养我们的创造力是有积极作用的。
创设情境也是激活我们思维的好方法。所谓创设情境,就是利用标本、模型、实物、录像等一切条件,或利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某些现象,创造一种有所感的境界。
(2)设疑问难。
培养思维能力总是从问题产生开始的。根据这一特点,我们要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层次,有意识地制造矛盾,设疑问难,强化学生的思维,以利解决问题。
要制造矛盾,就必须要设计好问题。首先,要注意设计的问题必须合乎人们的实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否则,矛盾不但解决不了,还会使人们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其次,要善于质疑,尤其是从无疑中生疑,发展求异思维。这些问题看来很小,却能小中见大,使人从无疑中生疑、知疑,达到小疑有小进,大疑有大进,久而久之,必然会促进人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3)纵横递进。
创造性思维的标志之一,就是要敢于凭借已知的知识,探究未知的问题,形成思维的连续活动。为此,我们应特别注意联想,学会联想,思维层层深入。实践证明,在将思维不断引向深入的过程中,可采用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二种方式。纵向思维就是顺着已知的问题向纵深发展,连续考虑,探本溯源。横向思维就是顺着已知的问题向宽处发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分析综合。
思维过程中少不了分析综合。没有分析,认识不能深入;没有综合,认识不能提高。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为此,在思维训练中应严格遵循“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规律,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3.写作中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1)求同思维。
求同思维又称集中思维。其意是根据一定的知识或事实以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中心、有条理的思维,达到求同。这种思维在写作中广泛运用,既可以表现为主旨的求同,又可以表现为艺术形象、意境、风格等方面的求同。不过,求同思维往往同求异思维一起进行。当作者寻找事物之间共同点时,并不将它们的相异点舍弃,常常在“异”的基础上去审察其中隐含的“同”。如作家刘心武的成名作、小说《班主任》,其最深刻之处正是在截然相反的团支书谢惠敏与小流氓宋宝琦之间发现了两人在蔑视人类文明遗产这一点上的惊人相似。
(2)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又叫逆向思维、反向思维,就是对司空见惯的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它。这往往会有新颖独到的创见。如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就是“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词牌和题材不变,但其意完全相反:他把陆游词中“梅花”消极忍受、孤芳自赏的形象(“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变为一个积极乐观、斗志昂扬的形象(“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不是对任何事物都要用逆向思维,这要看某事物是否合乎科学。对有疑义的观点、倾向运用逆向思维,要看作者的思维能力强不强。总的来说,逆向思维是个好方法。它发挥的是创造性思维的多向性特点,打破传统思维定势,背逆常规常态。
(3)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多向思维,就是对一个问题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思索,摆脱经验造成的心理定势,寻找新的答案。它往往能把握问题的特殊性,富于创造性、多向性和灵活性。如列夫·托尔斯泰为最后确定《复活》中女主人公玛丝洛娃的形象,反复设计了许多方案,仅肖像描写就推敲了20多次。有时写成“平直的眉毛下面有一双秀丽的眼睛”,有时又改为“长着一张使男人见了不得不回头看一下的富有迷惑力的脸”,等等。最后才写成“女人整个脸上现出长期幽禁的人们脸上那种特别惨白的颜色,使人联想到地窖里马铃薯的嫩芽……”这样写,既形象逼真,又把女主人公在狱中的生活反映了出来。
(4)组合思维。
组合思维又称聚敛思维,它与发散思维相反,它是将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和可组合的因素聚敛在一起,形成让人耳目一新的思维成果。
组合思维是从宏观上把握事物的整体、驾驭其中各个环节关系的思维方式。它表现在以整体的方式去分析、思考现实或历史,使作品的容量更大。鲁迅曾说《阿Q正传》是要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正是在这个统摄思维下,阿Q才成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典型。统摄思维还从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角度,对作品的方方面面进行总体布局,既体现总的创作意图,又考虑美学上的完整、和谐。
(5)颠倒思维。
颠倒思维又称溯源思维。颠倒思维不是颠倒是非,而是顺序。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并存在因果关系,颠倒思维就是由终而始、先果后因,追根溯源地进行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6)侧向思维。
侧向思维是利用“局外”信息来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产生新的构想的思维活动,如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写作往往是在看似毫不相干的其他领域的信息触发启示下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从客观世界的一切领域中产生顿悟,获得灵感。作者只有对写作目标进行执着的追求,才能形成灵感的潜意识,或心理学上所说的“优势灶”。在这样的条件下,侧向思维才可能产生,并发挥其创造性功能。创造性思维不止这几种,还有如立体思维(在事物发展的不同层次上向纵、横方向延伸)等,都有助于写作。
四、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
1.推陈出新训练法
当看到、听到或者接触到一件事情、一种事物时,应当尽可能赋予它们新的性质,摆脱旧有方法束缚,运用新观点、新方法、新结论,反映出独创性,按照这个思路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训练,往往能收到推陈出新的结果。
把所有感知到的对象依据一定的标准“聚合”起来,显示出它们的共性和本质,这能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此训练方法首先要对感知材料形成总体轮廓认识,从感觉上发现十分突出的特点;其次,要从感觉到共性问题中肢解分析,形成若干分析群,进而抽象出本质特征;再次,要对抽象出来的事物本质进行概括性描述;最后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理性成果。
2.循序渐进训练法
此训练法对我们的思维大有裨益,能增强我们的分析思维能力和预见能力,能够保证我们事先对某个设想进行严密的思考,在思维上借助于逻辑推理的形式,把结果推导出来。
3.生疑提问训练法
此训练法是对过去一直被人认为是正确的东西或某种固定的思考模式敢于并且善于质疑,从而提出新观点和新建议,并能运用各种证据,证明新结论的正确性。这也标志着一个人创新能力的高低。训练方法是:首先,每当观察到一事物或现象时,无论是初次还是多次接触,都要问“为什么”,并且养成习惯;其次,每当遇到工作中的问题时,尽可能地寻求自身运动的规律性,或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变换观察同一问题,以免被知觉假象所迷惑。
4.集思广益训练法
此训练法是在一个组织起来的团体中,借助思维大家彼此交流,集中众多人的集体智慧,广泛吸收有益意见,从而达到思维能力的提高。此法有利于研究成果的形成,还具有潜在的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的作用。因为,当一些富个性的人聚集在一起,由于各人的起点、观察问题角度不同,研究方式、分析问题水平的不同,产生种种不同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比较、对照、切磋,这之间就会有意无意地学习到对方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改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