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写作基础与作文评改:感受能力及训练方法简介

写作基础与作文评改:感受能力及训练方法简介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理解感受的含义,了解感受与观察的联系和区别,掌握感受能力的分类,理解感受在写作中的作用,掌握感受能力的基本要求和训练方法。作者饱含深情地展现了人民战士对土地的守卫和建设,体现了作者的赞叹之情,这就是感受。同时,感受与观察又有密切的联系。

写作基础与作文评改:感受能力及训练方法简介

【教学要求】理解感受的含义,了解感受与观察的联系和区别,掌握感受能力的分类,理解感受在写作中的作用,掌握感受能力的基本要求和训练方法。

写作行为的发生,对个体来说,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人的思绪,因感受而起;人的情思,因感受而生;文章的创作,因感受而发。有价值的作品通常是有感而发的;反之,则很可能是毫无意义的形式主义

一、感受的内涵与特点

感受是通过感觉生活中摄取信息,在与感情的同化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智能行为,它反映出主体的感情层次和情绪变化。

(一)感受的特点

1.客观性

首先,感受所面对的对象是社会和客观事物,它们是客观存在的,并且,要使感受的结果准确可靠,必须尊重它们的客观属性。其次,要获取感受,依靠的感官的生理属性是客观的,人们必须遵循它们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规律。再次,感受结果的产生又要受社会的影响,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往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感受就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2.主观性

感受又通常是主观的体验,它往往受人们的阅历、知识、个性、审美观念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同样的事物感受又是不同的,可见,感受又具有明显的主观性。总之,感受既受客观世界的制约,又体现出人们的主观情感,它是主客观的统一。

(二)感受与观察的区别和联系

感受不同于观察。观察侧重于客体,是对于客观事物和社会现象的特殊感知,是指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来获得直接经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思维活动,着眼于反映客体的具体形象和本质特征;感受侧重于主体,主要是写作主体受到外物刺激后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情感活动的具体体验。例如,“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看云识天气》)描写卷云和积云,这就是观察。再比如,“提到了‘一寸土’这几个字,我又禁不住想到一些岛屿上的人民战士。登上那些岛屿,你会更深地认识到‘一寸土’的严肃意义。我到过一个小岛,那岛屿很小。然而,岛上的生活却是多么沸腾呵!这里的海滩、天空、海面,决不容许任何侵略者窥探和侵入一步,人民的子弟兵日夜守着大炮阵地,从望远镜里、从炮镜里观测着海洋上的任何动静。这些岛屿像大陆的眼睛,这些战士又像是岛屿的眼睛。不论是在月白风清还是九级风浪的夜里,他们都全神贯注地盯着宽阔的海域。不仅这样,他们还把小岛建成花园一样美丽。本来是蛇虫蜿蜒、荆榛遍地的荒凉小岛,经过他们付出艰苦劳动,在上面建起了坚固的营房,辟出了林荫大道,又从祖国各地要来了花种,广植着笑脸迎人的各种花卉和鲜嫩的蔬菜;还建起畜牧栏,竖起鸽棚;又从海里摸出了石花,堆成小岛的美术图案。看到这些,令人不禁想到,我们所有的土地,一个个的岛屿,一寸寸的土壤,都在英雄们的守卫和汗水灌溉之下,迅速地在改变面貌了。”(秦牧《土地》)作者饱含深情地展现了人民战士对土地的守卫和建设,体现了作者的赞叹之情,这就是感受。

同时,感受与观察又有密切的联系。首先,感受要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观察和感受在广泛、深入上成正比。其次,感受通常在观察时就已伴其产生,两者都以感官活动为前提。最后,两者相互融合,观察中有感受,感受中伴随观察。

(三)感受与感觉的区别和联系

感受也不同于感觉,首先感觉一般指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后所引起的主观经验,是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个别属性是指客观事物单一的物理、化学特征,如色彩的红绿、声音的高低、味道的酸甜。

其次,感受是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情感反映,比感觉更深入,更带主观性,是主客观的统一。例如,眼睛看到荷花,大脑会立即做出反应: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这是感觉。席慕蓉《莲的心事》(节选)是这样写的:

我是一朵盛开的夏荷

多希望

你能看见现在的我

风霜还不曾来侵蚀

秋雨也未滴落

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

我已亭亭

不忧

也不惧

诗歌没有对荷花的形状、颜色作具体描绘,而是抒发了对荷花的主观情感,这是感受。

二、感受能力分类

(一)根据感受能力的层次高低,分为一般感受能力和特殊感受能力

1.一般感受能力

一般感受能力是对客观事物的常态与表象特征的感受能力,是一般人所具备的,通常包括生理感受和情感感受。前者如冰心散文《饥饿》里写了她对饥饿的感受:“当你听到肠子饿得咕咕叫的时候,好像有一条巨蛇,要从你的腹内咬破了皮肉钻出来一般;有时你饿得头昏眼花,坐起来又倒下了;想要走路,一双腿是酸软的,拖也拖不动;有时一口口的酸水,从肚子里翻上来,使你呕吐,却又吐不出半点东西,更有时人实在不能忍受了,想在自己的胳膊上,咬下一块肉来吞下去……”后者如艾青在诗歌《我爱这土地》中写道: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特殊感受能力

特殊感受能力又称艺术感受能力,它通常站在更广的视野,倾注了写作者更多的理性思考,比一般感受能力更深入细腻,往往与人的社会阅历、文化素养及职业等有关。如秦牧在散文《土地》中写道:

当你坐在飞机上,看着我们无边无际的像覆盖上一张绿色地毯的大地的时候;当你坐在汽车上,倚着车窗看万里平畴的时候;或者,在农村里,看到一个老农捏起一把泥土,仔细端详,想鉴定它究竟适宜于种植什么谷物和蔬菜的时候;或者,当你自己随着大伙在田里插秧,黑油油的泥土吱吱地冒出脚缝的时候,不知道你曾否为土地涌现过许许多多的遐想?想起它的过去,它的未来,想起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为要成为土地的主人,怎样斗争和流血,想起在绵长的历史中,我们每一块土地上面曾经出现过的人物和事迹,他们的苦难、愤恨、希望、期待的心情

(二)根据感受来源,可以分为直接感受和间接感受

直接感受就是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写作主体运用各种感受器官,感受、体察、验证生活。它是写作者获取生活信息、积累写作材料、丰富情感体验的主要途径。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取材于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亲身经历,这就是直接感受的结果。间接感受是借助书籍资料、电影电视、舞台表演等种种媒介,通过眼看耳听等方式,获取感受。例如《荒野猎人》取材自19世纪前期美国内陆毛皮贸易时代一桩真实发生的传奇故事,这是作者迈克尔·庞克间接感受的结果。直接感受和间接感受都是不可或缺的,两者可以互为补充,共同提高感受的品质

(三)根据感受的内涵性质,分为个人感受和社会感受

个人感受是指写作主体本能的、个性化的感受,社会感受是后天形成的,具有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的特点,受文化、宗教、习俗、习惯等的影响形成。正如台湾地区著名作家林清玄《吉祥鸟》中所写:“在中国人眼中是凶鸟的乌鸦,在加拿大人眼中却是吉祥鸟,可见这个世界上事物的价值是因人而异的,如果改变了我们的偏见,事物的价值就改变了。”

在写作中,个人感受要求抒写“真性情”,实现“真善美”的写作目标,但社会感受对写作的指导意义仍不可忽视。因为虽然写作是表达作者的具体思想感情的,但体现在作品中,绝不是作者个体的“我”,俄国文论家别林斯基说过:“伟大的诗人谈着他自己,谈着他的‘我’的时候,也就是谈着大家,谈着全人类。”(《别林斯基论文学》)美国美学理论家苏珊·朗格所谓“艺术家表现的绝不是他自己的真实情感,而是他认识到的人类情感”(《艺术问题》)。个人感受是“独感”,社会感受则是“共感”。社会感受对写作的影响同样重要,写作固然强调“表现自我”,但离不开时代、社会与文化背景。

三、感受在写作过程中的作用

感受与写作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特别是记叙类文章和文学作品更是不能离开感受。

1.感受激发写作意愿

文豪巴尔扎克说得好:“写作之前,作家应该分析过各种性格、体验过全部风尚时俗、跑遍整个地球、感受过一切激情。”(《〈驴皮记〉初版序言》)余秋雨说:“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二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文人本也萎靡柔弱,只要被这种奔泻所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结果,就在这看似平常的伫立瞬间,人、历史、自然混沌地交融在一起了,于是有了写文章的冲动。”(《〈文化苦旅〉序》)写文章往往是从获得某种信息、形成某种体验和感受开始。“诗言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写作的动机和愿望,只有在得到充分感受的前提下,才能被唤醒和激活。福楼拜说过:“写好,同时就是感受好、想好和说好。”就是说,写好文章的第一步是感受,其次是想好(构思),最后是说好(表达)。试想一下,生活在同一环境中,具有同等文化水平的人,有的能写出文章或作品,有的却不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之一就是感受能力的问题。古语有云:“足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我国现代作家碧野很喜欢上街买菜,因为在市场上,他可以感受到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而这些常常成为他开始创作的触媒。

2.感受是立意的前提(www.xing528.com)

立意是构思的主要环节。作者在立意过程中所调动的以往生活中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与积累,常常是那些感受深刻、强烈,并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物。诗人雁翼说:“一个人,尤其是从事文学创作的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积累生活感受的活动中,又不断地进行着提炼、概括的工作。”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以知识青年下放北大荒为题材,写出了《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雨》等优秀作品,这不仅是他当年到过北大荒,而且对知青的形象与精神特质有强烈的感受,认为他们“既有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内鲜明的可悲的时代烙印,也具有闪光的可贵的应充分肯定的一面”。

3.感受是传情的基点

古人说,“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字一句总关情”,“但写真情与实境”。文以情动人,好的文章,都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精妙的文章,不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华丽辞藻的堆砌来取胜,而是靠真实情感的抒发去感染读者教育读者。传达感情与感受一脉相传。写作者如果对客观对象缺乏准确、深刻的主观感受,自然就难以传达出自身微妙的情绪与情感。比如在《荷塘月色》中“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作者从清香中感到远处有歌声传来,是由嗅觉向听觉的转移,这是一种主观感受的结果。

4.充实文章内容

“不平则鸣”,文学作品中往往要表达心中的“不平”,感受不仅激发写作动机,同时也是写作表现的内容。很多人在写作中,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经历单纯,缺乏对生活的体验,感受不深。巴金认为,“作家应该写他最熟悉的生活,写最使他感动的东西”,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途径就是熟悉生活,在耳闻目睹中积累材料,丰富情感。人们常说,“熟悉什么,就写什么”。熟悉的事物,自然感受得真切,理解得透彻,写起来就得心应手。总而言之,文章的内容来自生活的认识和感知。列夫·托尔斯泰曾经做了个形象的比喻:“真正的艺术作品偶尔在艺术家的心灵中产生,那是他所经历过的生活中得来的果实,正像母亲的怀胎一样。”

四、感受的要求

(一)敏锐

一个优秀作家,既要看到旁人能看到的东西,也要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因此,要提高写作能力,就必须具有对生活敏锐的感受力。在人的五官中,视觉和听觉器官被认为是高级感官。

1.视觉

根据心理学等相关科学研究,视觉获取的信息在80%以上,因此,尤其要重视通过视觉摄取对事物的认识。

(1)对空间的广泛感受。既要能看到宏观层面的事物,又要体察到微观点上的事物。例如,朱自清《春》既从总体上写道:“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又具体表现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2)对色调和亮度的敏锐感受。世界上的景物是丰富多彩的,只有对颜色的敏锐感知,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写景状物作品。比如当代作家梁衡在《夏》中写道:“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非常细致地把握住了各种颜色的特征。

2.听觉

听觉包括感受音高、响度和音色的训练。如季羡林《听雨》描绘雨打在房顶铁皮的声音时,写道:“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

(二)独特

对客观事物的感受体验带有浓重的主观色彩,这通常是独特的,只有独特的感受才能深切动人。这种独特性往往是与深刻相关联的,只有体验深入才能产生不同于他人的感受。大凡优秀的作品,写作主体的感受都是独特的。唯有如此,才能形成独特、稳定的创作风格。例如曹雪芹出生于受康熙皇帝所宠幸的贵族家庭。曾祖父曹玺在康熙二年任江南织造,曾祖母孙氏是康熙皇帝的保姆。祖父曹寅历任苏州织造、江宁织造、两淮巡盐御史。康熙六次南巡,五次住在织造府。曹雪芹的父亲担任过江宁织造。但是,由于曹雪芹父辈的曹解送织物进北京时骚扰驿站,苛索银两,被山东巡府塞楞额参奏,雍正皇帝降旨将曹免职,并查封其家产,从此家道衰落。曹雪芹随遭罪之家由繁华的南京迁往北京,过着日渐艰苦困顿的生活。往昔的锦衣玉食已成梦幻,如今成了“举家食粥酒常赊”。这种不平常的生活经历,使曹雪芹对社会,对人生有了丰富而独特的体验,并给他的思想和创作带来重大的影响,使他能够直面惨淡人生,正视鲜血淋漓的现实,形成了独特的创作个性。他在《红楼梦》第一回表达了自己的创作旨趣,书中所写生活都是自己“这半世亲见亲闻”,“其间悲欢离合,兴衰际遇”,都是自己的切身体验,从而使《红楼梦》具有了高度逼真而又深微精妙,天然无饰而又浑然一体的创作个性。

(三)深刻

真正有写作价值的感受,并非完全只是生动的情感,它同时渗透着明澈的理智。一个优秀写作者对于生活的独特感受,是建立在对全部生活的独特理解的基础上的。因此,感受必须具有相当的深刻性。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海德格尔之所以特别喜欢这句诗,是因为其道出了生命的深邃与优雅。深刻的感受应该是从人类生存发展这个根本意义激发出来的,应该饱含着深厚的历史内容和人生体验,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莫不如此。

(四)明晰

写作者要具有阐明感受的能力,因为感受是一种内在的心理体验,一般都带有模糊性、不确定性,只有使其变明了、明晰,才能进入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写作活动阶段。一个写作者的最高境界是认识自己的思想情感世界,即认识自我。

五、感受的方法

(一)捕捉初感

初感作为对人和事物的第一印象,就是最初的感觉。而第一个印象往往是令人难以忘怀的。如第一次登长城,第一次见到大海,总是新鲜的刺激,给人一种新奇感。在这种新奇的刺激下,人比较容易激发心中感情的波动,产生一些深刻的个性化的体验。冰心在《写作经验琐谈》中向人介绍写作散文的经验时,特地介绍了一条经验:“根据我的经验,就是从‘初念’下手,就是写你的头一个感觉,所以我还是从我的第一个感觉写起。”第一印象虽不一定是最准确的,但却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同时,捕捉初感又往往能产生灵感,能够抓住瞬间感受,具有新颖性的特征。因此,创作主体应该重视抓住对事物的初步印象,为积累写作素材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朱自清《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细腻真实的情感正是瞬间产生的,所以,我们应该注重抓住事物的细节特征及人物细腻的言行。初感相对简单,而写作需要对事物的深入感受,因此,捕捉初感还需要结合多次感受,仔细体会。

(二)升华感知

感受往往是对客观事物的表象认识,随着情感积淀、比较的加深,由表象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是升华感知。例如,某小学五年级学生作文《走进秋天》开篇写道“在田野中,在马路边,处处写着‘秋’”,然后对秋景进行具体描绘,最后写道“现在,我也到了秋天,我在不断的收获,收获那些快乐,还收获了那些知识”,这样精彩的结尾就是升华感知的结果。升华感知要求写作者要积极思考,深入把握社会本质和事物的特征与内在联系,站在社会和历史的角度,努力探寻它们的价值意义。

(三)拟人化修辞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即赋予人以外的他物以人的特征,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拟人化的写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既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的某个特点,又有了拟人化之后特有的具象效果,让读者感到写作者的情感。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常要求写作主体以创新思维为指导,积极进行想象和联想,并注入强烈的情感。拟人一般有三种类型:

1.把非生物拟人化

例如:“每条岭都是那么的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老舍《小花朵集》)“这时,春风送来沁鼻的花香,满天的星星都在眨眼欢笑,仿佛对张老师那美好的想法给予肯定和鼓励……”(刘心武《班主任》)把“岭”“星星”等非生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们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有利于作者传情达意的表达。

2.把有生命的事物拟人化

例如:“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风雨能摧残樱花,但是冲风冒雨,樱花不是也能舒开笑脸么?”(杨朔《樱花雨》)把“油蛉”“蟋蟀”“樱花”等有生命的事物当作人来描写,增添了文采,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3.把抽象概念拟人化

例如:“玻璃窗上的冰花已给太阳晒化了,窗外的积雪还是厚厚地盖在地上,对面的屋顶也是白皑皑的。冬天全没有离开大地的意思,好像要长久赖下去似的。”(艾鞠《屋里的春天》)“正义被绑着示众,/真理被蒙上眼睛,/连元帅也被陷害,总理也死而含冤。”(艾青《在浪尖上》)把“冬天”“正义”“真理”等抽象概念当作人来描写,实现了生动、形象的艺术效果。

拟人把非人类的东西加以人格化,并不等于生活中真实的人。他们具备了人的某些特点,但仍然保留物的许多属性,既是人又是物。如朱自清《春》,“鸟儿将巢安放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鸟儿既具有人的情感,又具有自身的生物属性。拟人不仅不能违反所拟之物原来的特点,而且还要照顾到物与人,以及其他物之间原有的关系,和支配它们的自然和生活规律。假如无缘无故地叫小虫去访问鱼儿,鱼儿飞到天上去找太阳,这样的写法就很难认为是成功的。

(四)转换心理

转换心理就是以不同的心理意识对同一事物加以感受,可以透过同一客观事物的表象特征,获得不同的心理体验。例如对蜜蜂酿蜜这种现象的感受,以赞美奉献精神的心理去感受,写出:“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杨朔《荔枝蜜》)以歌颂勤奋精神以感受的,写出:“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以悲悯同情的心理去感受,写出:“纷纷穿飞万花间,终生未得半日闲。世人都夸蜜味好,釜底添薪有谁怜。”(王锦《咏蜂》)转换心理要求对社会现象和事物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和思考,力求挖掘出同一事物或社会现象的不同价值和意义。

(五)辨识移觉

移觉是感知的移挪现象,钱钟书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动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通感》)感官由大脑指挥,人的心理体制是一个十分敏感的综合性系统,各种感觉都有自己特定的对象和相对独立的功能。五官的感觉在大脑分析器中枢部分形成感知的相互作用,可以使各种感觉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相互替代和相互转换,将这种感觉互通的感受方法运用到写作中来,就是通感,又叫“移觉”。其为通常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它可以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明晰化、形象化,突破语言表达的局限,同时也起到了增强文采的意义。

根据通感产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1.感觉挪移

它表现为一种感觉为另一种感觉所取代,或者说,一种感觉转移为另一种感觉,比如刘白羽《长江三峡》:“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把自己在长江三峡中一天航行所看到的美景感受转化为欣赏一曲管弦乐队演奏的交响乐,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在青山绿水、诗情画意中陶醉和迷恋的感情。又如刘鹗《明湖居听书》:“王小玉初唱时不甚大的声音,听起来使人感到甜润、舒畅,‘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生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说书是一种民间口头说唱艺术,而说唱声音的美是无形体、难以捉摸的,所以作者选用看得见的景象,经历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感觉,想象得出的形象作喻体,使读者能借助喻体的实体形象感受声音之美。在这里,作者把听觉形象转化为触觉(“像熨斗熨过”)和味觉(“像吃了人生果”)形象,形容白妞的歌声圆润悦耳,娇嫩婉转,给人一种酣畅淋漓之感。

2.表象联想

表象联想是通感的基本表现形式。感觉挪移只是反映事物间个别属性的联结与沟通,表象联想则能对事物作出整体的反映。写作主体不拘泥于事物的表面形象,充分发挥想象、联想的作用,以含蓄不露的描写,表达深广丰富的内容,从而以一种感觉引起多种感觉的齐响共鸣和连锁反应,形成知觉表象。如李世熊《剑浦陆发次林守一》:“月凉梦破鸡声白,枫霁烟醒鸟语红。”月光是“白”的,“白”是冷色,因“白”而生“凉”;月白而天将破晓,使人感觉鸡叫声也是“白”的,由视觉转到触觉,再由听觉转到视觉。天气晴和,烟消云散,枫林尽染,一片通红,好像林中的鸟声也被染成了红色。听觉转化为视觉。视觉、触觉、听觉交互为用,表现了秋天破晓美妙、动人的诗情画意。又如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琴声初起,低微柔和,如少男少女窃窃私语,诉说柔情;陡然高昂洪亮,如勇士挥鞭跃马奔赴战场一般,无所匹敌;后又缥缈微茫,似浮云柳絮在广阔无垠的天地间随风飘扬、流散;接着琴声错杂,如百鸟和鸣,忽然看到一只孤立不鸣、卓然不群的凤凰;最后奏出最强音,如梦登千险顶峰,寸步难上;收音则猛然下跌,戛然而止,如登高失足,一落千丈。诗人在大胆、新奇的想象、联想中,把听觉形象变为仿佛看得见、摸得着的视觉、触觉形象,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那琴声细微轻柔与高昂雄壮,飘逸悠扬与错落有致、独立孤高,强音直上与低音突降的节奏美、和谐美。这说明,表象联想已不是简单地从一个感觉挪移到另一个感觉,而是通过几个感觉的协同作用,把单个意象勾连起来,组成一个意象群落,对客观事物做出整体的反映。

3.意象感通

我们一般把通感看作五官“联觉”,其实还应该包括五官感觉与思想、情感、意志等“心觉”的沟通。意象感通的“意”,是主观的、精神的、抽象的,它无色、无形、无味,无空间的广延性;“象”,是指可视、可听、可触的外界事物,它有形、有色、有声、有味,是客观的,物质的,具体的。李煜词《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是抽象的情,“一江春水”是具象的物,两者似无关涉,一经沟通,既生动形象又真实地表现了这位亡国之君的哀愁在持续时间上之深长,在数量上之无穷无尽,在形态上之澎湃激荡的哀愁。

总之,通感是人的各种感觉的彼此沟通,相互为用,有无相生的心理现象。它实质上是一种形象思维,对于写作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六)突破异常

人由于生活遭遇、心境、外界刺激等方面的特殊原因,有时会产生不同于正常的、一般的感受。比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以异于平常的对黑夜的感受,深刻体现了诗人顾城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太阳白得发黑”(铁凝《麦秸垛》),以异于客观事物的常态特征,反映作者的感受。这种异常的感受通常是下意识地出现在头脑中,具有稍纵即逝的特点,因此,及时将它们捕捉住,并使之由潜意识凸现为显意识,能够简约而精妙地表达独特深邃的思想情感。

总之,在写作过程中,要放开眼光,积极思考,抓住事物细微处的特征,用强烈的情感去感受,努力提高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