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应对措施
干旱应对措施可分为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类,其中,工程措施包括蓄、引、提、调水工程,节水灌溉工程和应急(备用)水源工程;非工程措施包括监测、预警、调度系统及保障体系等(王浩,2010)。近几十年来,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已经取得了许多阶段性的成果,重点区域的工程体系日渐完善。水利工程的建设为防汛抗旱提供了一定的工程保障,是干旱应对中的重要举措。
(1)工程措施。根据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数据,截至2012年,全国共有水库98002座,总库容9323.12亿m3;其中,总兴利库容为4668.40亿m3(图1.10)(孙振刚等,2013);全国设计灌溉面积30万亩以上的灌区共有456处,灌溉面积2.80亿亩。大型灌区集中分布在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黄河上中游河谷及新疆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西等粮食主产区省份的大型灌区规划面积占全国的37.7%;《全国抗旱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11)中的数据表明,截至2007年,全国六大区域应急(备用)水源工程行政单元共有569个,其中,地级以上行政单元101个,县级行政单元468个(见图1.11),此外,针对2020年的抗旱目标,确定抗旱规划的应急供水量为119.22亿m3。
图1.10 我国水库库容变化
图1.11 全国六大区域应急(备用)水源工程行政单元个数(www.xing528.com)
(2)非工程措施。《全国抗旱规划》中的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监测预警、指挥调度、保障体系等。其中,监测预警包括旱情的数据库建立、信息服务、预测预警;指挥调度包括调度决策及指挥方案的制定;保障体系包括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政策法规的制定、培训与宣传等。已有的抗旱相关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全国抗旱规划》《农业节水纲要》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11)。
1.2.3.2 应对模式
传统的干旱应对多采取危机管理的模式,是一种被动应对的方式,即在干旱灾害发生之后,国家给予受灾人群救助(马建琴和魏蕊,2011)。但危机管理的模式依赖现有自然资源,缺乏前期的预警预报系统,因而会增加社会经济系统在干旱灾害面前的脆弱性(翁白莎和严登华,2010)。以澳大利亚为例,20世纪80年代之前,主要采取危机管理模式来应对干旱,但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由于缺乏前期旱灾预警和预案,旱灾损失逐步严重,日益增加的旱灾救助费用使得联邦政府难以承担(成福云等,2003)。由于干旱灾害的影响与日俱增,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旱灾危机管理模式。
风险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各类减灾措施的实施来降低干旱事件的风险,重点在于前期旱灾的预测、规避与化解(见图1.12)(Wilhite et al.,2000)。具体而言是基于风险分析制定干旱政策、干旱预案和预防性的减灾策略,结合前期预警预报系统提高社会经济系统抵御干旱灾害的能力,减轻干旱灾害的影响(Donald,2005)。相对于危机管理模式,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是更为主动、有序的应对方式(顾颖,2006),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干旱期水资源管理——关键在于分析和控制干旱期缺水的负面影响,将旱灾损失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张翔等,2005)。②干旱期水资源分配——在干旱期,相关部门根据旱情状况,重新分配各用户单元用水量,关键在于用水计划的协调和制定,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抗旱措施。③干旱前期预警——根据干旱成因选择主要因素构建预警指标体系,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实时监测,获取干旱灾害风险警报,识别干旱发生、发展和减缓的过程,为实时抗旱提供决策支撑(顾颖,2007)。
图1.12 灾害管理过程(Wilhite et al.,20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