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51 桂林南圩穿岩
图5-52 桂林阳朔月亮山
穿洞是指已经脱离或大部分已脱离地下水位的廊道式洞穴,其两端成开口状,并能透光(图5-51、图5-52)。穿洞长度一般不大,常呈圆拱形,其成因为受地壳抬升或侵蚀基准面下降而导致地下水位降低,使得地下河、伏流、地下廊道和洞穴全部或大部分出露地表,且其洞道两端发生侵蚀、崩塌而形成穿洞。如桂林象鼻山,因山形酷似一头伸着鼻子汲饮漓江水的巨象而得名(图2-48)。在象鼻和前脚之间,因一组东南向延伸的垂直裂隙受河水长期溶蚀和侵蚀,形成一近圆形的穿洞,洞高8米,宽约6米。该洞如同一轮临水皓月,被称为水月洞。“象山水月”奇景已经成为桂林市的象征。在桂林峰林平原区,穿洞可分布于石峰的不同高度位置,而在峰丛洼地区,则分布在石峰较高处。由于能够透风,一些穿洞能为人们提供纳凉吹风的场所,在其洞壁上常见古人留下的碑刻遗迹,如桂林穿山公园月岩(图2-47)。穿山共有30多个溶洞,分布在山体不同高度的位置上,组成多层洞穴系统。这些洞穴都是由流水溶蚀、侵蚀而成,溶洞位置越高形成越早,越低形成越晚。月岩位于穿山的西侧,从远处看,形似一只大眼睛,远远望去,就像一轮明月,刚刚升起(图5-53)。该洞长28米,直径12米,洞底可容纳100多人。在穿山右侧有一座不大的石山,上有一个七层实心砖塔,故称塔山。
桂林七星公园龙隐洞同样为穿洞,龙隐洞位于漓江分汊小东江畔,洞长仅64米,高一般8~12米,宽8~20米,断面变化不大,是一条河谷边缘穿洞(图2-38)。龙隐洞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天顶上有一条形态生动的天沟,沟壁有波状流痕,状若龙鳞。天沟与洞体等长,根据沟中的流痕可知,天沟内的水流方向系自两端向中部汇集,故天沟可能形成于洞穴发育的早期。除天沟外,洞壁上还发育了许多锅穴、波状流痕、溶纹及溶蚀管等溶蚀形态。
根据野外观察,龙隐洞波状流痕见于西侧洞口及其36米深度内,其中分布于洞顶至高出洞底4米以上的洞壁上,由此表明古水流方向为自西口流向北口,而分布在约4米高度以内的溶纹则显示水流方向为自北口流向西口,这与今日小东江的流向一致。由此可以推断该洞穴可能是小东江地面水道旁侧的一个回流洞(图5-54)(朱学稳等,1988)。(www.xing528.com)
在龙隐洞洞壁上保留了许多古石刻,其中右壁上有12幅唐宋石刻,最早者为894年所刻。由于受小东江上涨洪水的侵蚀影响,高出洞底1.5米以内的石刻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据石刻的溶蚀情况可知,千余年来洪水可达的高度约3.7米,且此范围内溶纹特别发育。
图5-53 桂林市区穿山月岩和塔山
图5-54 龙隐洞水流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