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因位于桂林城区的西部而得名。据载,西山早在唐代就成为旅游胜地,是桂林市开发最早的旅游景点之一。西山由12座大小不等的山峰组成,主峰(群峰)由西峰、观音峰、龙头峰和千山组成,因此西山主峰是一座小的峰丛山体。西峰是西山的最高峰,海拔约为357米。由上泥盆统桂林组石灰岩(D3g)组成,岩性为灰黑色中厚层状灰岩,年代距今大约3.5亿年。西峰与观音峰、千山和立鱼峰之间分布有一些小的封闭洼地,这在桂林市区是少见的。
西山的主峰——西峰位于群峰的西北部,形态挺拔但峰体不宽,如一根石柱插在群峰之间。从山脚至山顶,各种小微岩溶形态尽收眼底,如大裂隙、溶沟、溶槽、溶痕等,深深的溶痕似乎在诉说千百年的沧桑和雨水的洗礼(图3-8)。北偏西方向为观音峰,峰下有一危石,形若龙头,取名龙头峰(图3-9)。因龙头峰石头裸露,既无土壤也无植被覆盖,嶙峋怪异,又称“龙头石林”,是西山群峰中的又一特色。立鱼峰位于群山的东北面,远看立鱼峰,厚层石灰岩近于水平,层层叠叠;层与层之间裂隙或大或小,使峰体突显险峻之势。在立鱼峰山腰,修建有“西峰亭”,是“西峰夕照”的观赏佳处,桂林市的“老八景”之一。
西山群峰的东面有一独立山峰,名为隐山。隐山东西长仅150米,南北宽约80米,相对高度为40米。隐山的奇特之处在于其发育的洞穴,该山山体面积不大,但洞穴有多达12个,几乎遍布石山四周(图2-36)。其中最重要的为朝阳洞、夕阳洞、白雀洞、北牖洞、南华洞、嘉莲洞,合称“隐山六洞”。清代学者阮元所著的《隐山铭》中说:“一山尽空,六洞互透”。六洞各呈姿态,多与泉水相连,有人称赞“八桂岩洞最奇绝处”。韦宗卿在《隐山六洞记》中记载:“目诸水隐山下,池谥曰蒙泉,派合成流……”。这些洞穴都位于山脚,洞与洞内部相连。隐山的诸多脚洞里有贝窝保存,洞口及洞内流痕显示,这些洞穴都是流入型的,即地面水从石峰四周向其汇聚,因此这些洞穴是峰林平原区典型的脚洞系统。这种脚洞在峰林平原的演化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一旦脚洞形成,洞穴便成为地表水的汇流处。此外,脚洞也是峰林平原现代水文系统中重要的补给来源。
图3-8 灰岩表面的溶痕(www.xing528.com)
图3-9 西山龙头峰
与隐山脚洞形成关系密切的地表水是隐山脚下的西湖了。据载,隐山为唐代桂管观察使李渤于宝历年间开发。李渤和下属们发现这座小山上到处有洞,洞中“水石清拔,悠然有真趣”,于是组织民工建造亭阁,给“隐山六洞”取名。开发后,隐山有如蓬莱仙境,隐山脚下的西湖也吸引人们纷纷前来泛舟。宋代时开凿了朝宗渠,引漓江水进入西湖,成为西湖的重要水源之一。后来朝宗渠淤塞。宋淳熙元年(1174年),范成大重开朝宗渠,西湖水面扩大至逾46.67公顷。宋末元初,朝宗渠被人为全部塞断或改道,朝宗渠断流,西湖缺少了重要的水源,日渐缩小。明嘉靖年间,西湖淤积严重,有的地方荒废成稻田,有的地方变成了藕池。张鸣凤写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的《桂胜》记载:“(西湖)今悉为田,仅余一线水,出注阳江(桃花江)”。西湖的衰颓也影响到了周围的景致。徐霞客在清崇德二年(1637年)来到桂林,本想考察一下桂林西湖,却发现再也不见前人所说的西湖美景了,只好在日记里写下“今则西江南下,湖变成田,沧桑之感有余,荡漾之观不足矣”的文字。民国时期,修筑湘桂铁路;抗战时期,修筑西山公路,都极大的改变了西湖原貌。现在的西湖,面积仅有最大时的1/10。纵观西湖变迁的原因,不难发现人类活动是改变西湖原貌的主要因素,这很鲜明地阐释了人与自然该如何和谐相处的问题,也为当代桂林在建设可持续发展示范中如何解决城市发展的人地矛盾提供了参考。
除了这些自然景观,西山最为吸引世人目光的就是摩崖造像了。这里有唐代南方五大禅林之首——西庆林寺的原址。现存的1000多件唐碑石刻、摩崖造像,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为整个桂林市最早、最多的摩崖石刻。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坐落在观音峰半山脊的“李实造像”。这里历代游踪不绝,唐代的鉴真、李渤、戎昱,宋代的米芾、方信孺、范成大,明代的徐霞客、袁崇焕、董传策,民国时期的李宗仁、徐悲鸿、老舍等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